別集類
于杂至有谓通与李德明不相及
而唐初诸贵臣称门人者不一举其名以为阮逸之伪
撰虽未必尽然要之亦有可疑者矣 宋兴周 程氏者出
盖尽屏诸儒之说而泽于道德醇如也周氏之为太极
图说也标理于极而推功于静其为通书也表里太极
之 (第 25b 页)
而唐初诸贵臣称门人者不一举其名以为阮逸之伪
撰虽未必尽然要之亦有可疑者矣 宋兴周 程氏者出
盖尽屏诸儒之说而泽于道德醇如也周氏之为太极
图说也标理于极而推功于静其为通书也表里太极
之 (第 25b 页)
复汪进之贡魁
道理本公共如此气驳力废恒恐不能副所志不谓贤
者卓见遂得我心之同然朋来之乐何以云喻第许与
过当非所敢当是以三复珍收而不敢以示人也
复 黄硕 夫县尹
乡人方氏子回得手书并所编刻新志非相念之厚不
及此闻召命在即必有过家之便奉晤可期矣平江志
所载 (第 31b 页)
道理本公共如此气驳力废恒恐不能副所志不谓贤
者卓见遂得我心之同然朋来之乐何以云喻第许与
过当非所敢当是以三复珍收而不敢以示人也
复 黄硕 夫县尹
乡人方氏子回得手书并所编刻新志非相念之厚不
及此闻召命在即必有过家之便奉晤可期矣平江志
所载 (第 31b 页)
孝家风。清阴金文正公撰其墓碣。次大淳。荫县监。以孝复其家。次大淑。进士正郎。女长适郡守李惟义。次牧使 宋兴周。
次李惟康。次县监权益庆。都元帅慄子。大浚三男三女。男长以省。生员郡守。昏朝时在太学。与郑公泽雷。联疏 (第 131L 页)
指仁弘也。乙卯。太学生闵洁等疏曰。使一国之人不知君臣大义者。郑蕴为之首也。李溟,吴长表里相应。姜大进 宋兴周。
前后营救。以蕴之逆。或谓之忠臣。或谓之谠论。至比于伯夷,禹倬。则未知比殿下于何如主耶。如文景虎,李大 …… (第 214H 页)
曰。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214L 页)
兴周。 大进等之所以继也。文景虎惑于大进之说。通文邻邑。愿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次诛 (第 214L 页)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大进景虎等遗君背师之罪。以定国是焉。时。主凶论者。必以桐溪为逆魁。攻桐溪者。又必以 (第 214L 页)
曰。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214L 页)
兴周。 大进等之所以继也。文景虎惑于大进之说。通文邻邑。愿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次诛 (第 214L 页)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大进景虎等遗君背师之罪。以定国是焉。时。主凶论者。必以桐溪为逆魁。攻桐溪者。又必以 (第 214L 页)
决死之举。则主人之不善接待。驯致其恶可知也。由我之罪。乌得免乎。被告(段)。以黄厚龙悬录(为乎旀)。 黄硕
龄(段)。虽曰老耄。既为家长。何不齐家。家有杀变。不可无罪(是乎旀)。覆检官以长连县监请移(是乎旀) (第 161L 页)
。无益于蕴。蕴之子谕陪疏人请止之。乃自江头空还。后竟贷蕴之死。安置大静。大静乃济州属县也。后湖南士人 宋兴周
等上疏救蕴。光海以为逆蕴之党。三司起而交章请置极刑焚其疏。光海以为舍蕴而论 (第 280L 页)
兴周。 不知大小先后之序。三司于是承望光海意。且请焚郑蕴疏。争之数月。乃令焚之政 (第 280L 页)
兴周。 不知大小先后之序。三司于是承望光海意。且请焚郑蕴疏。争之数月。乃令焚之政 (第 280L 页)
。指仁弘也。乙卯太学生闵洁等疏曰使一国之人。不知君臣大义者。郑蕴为之首也。李溟,吴长表里相应。姜大进 宋兴周
前后营救。以蕴之逆。或谓之忠臣。或谓之谠论。至比于伯夷,禹倬。则未知比殿下于何如主也。如文景虎,李大 …… (第 141L 页)
疏曰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142H 页)
兴周。 大进等之所以继也。文景虎亦通文邻邑。愿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次诛 (第 142H 页)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景虎大进等遗君背师之罪。以定国是焉。时主凶论者。必以桐溪为逆魁。攻桐溪者。又必以公 (第 142H 页)
疏曰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142H 页)
兴周。 大进等之所以继也。文景虎亦通文邻邑。愿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次诛 (第 142H 页)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景虎大进等遗君背师之罪。以定国是焉。时主凶论者。必以桐溪为逆魁。攻桐溪者。又必以公 (第 142H 页)
。不可一日置于官列。请命削去仕版。
赵德谦疏
伏以贼臣郑蕴。穷凶极恶。罪贯天地。殿下不诛。只窜海岛。 宋兴周 继起。邪论日生。远近相和。今闻岭南察访臣文景虎。通文邻邑。停举生员臣郑洁,韩会等。此前日馆学儒生等讨 (第 157L 页)
兴周 时疏头色掌。而前左相郑仁弘之从侄而门徒也。文景虎既惑邪说。营护贼蕴。指其疏曰凶疏。削迹之停举之。仁弘 …… (第 157L 页)
。反以洁等为凶疏。雄唱雌和。列邑争效。以至文景虎附会于邪论。甚矣姜氏子之惑人也。呜呼。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158H 页)
兴周。 景虎,大进等之所以继作也。人心世道。一至于此。将来之变。尤不可测也。伏愿殿下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拈出 (第 158H 页)
两疏中凶悖之说。上以告 宗庙。下以颁示中外。次诛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景虎,大进等遗君背师之罪。则国是自定。义理复明云。
掌令蔡谦吉避嫌疏(庚申正月二十 …… (第 158H 页)
手于粗悍之武夫。谓殿下无面目入 先王之庙庭。至以逆㼁比济王。为殿下臣子者。其忍耳闻而口言哉。湖南妖贼 宋兴周。 即毒澈馀孽。踵蕴而起。以斩沆宥蕴呈疏。三司丧气。大臣噤口。郑洁,韩会等以郑仁弘族侄。来在泮宫。举义讨 …… (第 158L 页)
昔日之踪迹。自若无罪者然。只作救景虎之目而自主之。其所以救景虎者。乃所以救己也。郑洁之疏结语。只以焚 兴周 之疏。定护逆之罪为请。而景虎,大期之通文。皆以洁疏杀 (第 158L 页)
赵德谦疏
伏以贼臣郑蕴。穷凶极恶。罪贯天地。殿下不诛。只窜海岛。 宋兴周 继起。邪论日生。远近相和。今闻岭南察访臣文景虎。通文邻邑。停举生员臣郑洁,韩会等。此前日馆学儒生等讨 (第 157L 页)
兴周 时疏头色掌。而前左相郑仁弘之从侄而门徒也。文景虎既惑邪说。营护贼蕴。指其疏曰凶疏。削迹之停举之。仁弘 …… (第 157L 页)
。反以洁等为凶疏。雄唱雌和。列邑争效。以至文景虎附会于邪论。甚矣姜氏子之惑人也。呜呼。殿下初不诛蕴。 兴周 之所以起也。不诛 (第 158H 页)
兴周。 景虎,大进等之所以继作也。人心世道。一至于此。将来之变。尤不可测也。伏愿殿下亟斩蕴头。竿之街巷。拈出 (第 158H 页)
两疏中凶悖之说。上以告 宗庙。下以颁示中外。次诛 兴周。 以示党逆之罪。次治景虎,大进等遗君背师之罪。则国是自定。义理复明云。
掌令蔡谦吉避嫌疏(庚申正月二十 …… (第 158H 页)
手于粗悍之武夫。谓殿下无面目入 先王之庙庭。至以逆㼁比济王。为殿下臣子者。其忍耳闻而口言哉。湖南妖贼 宋兴周。 即毒澈馀孽。踵蕴而起。以斩沆宥蕴呈疏。三司丧气。大臣噤口。郑洁,韩会等以郑仁弘族侄。来在泮宫。举义讨 …… (第 158L 页)
昔日之踪迹。自若无罪者然。只作救景虎之目而自主之。其所以救景虎者。乃所以救己也。郑洁之疏结语。只以焚 兴周 之疏。定护逆之罪为请。而景虎,大期之通文。皆以洁疏杀 (第 158L 页)
所性即然。非出勉强也。在昏朝时。闻郑桐溪安置济州。草疏数百言。将欲伸救。适因亲疾未能焉。则以授其门人 宋兴周。
使之叫阍。沙溪金先生。讲道林樊。从学者众而庠舍不容焉。则又为之发文鸠财。营建书室于两湖之间黄山之下。 (第 439L 页)
答。隧道乃是僭礼。今世自卿大夫至士人。多犯分为之。殊为不可。退溪所答。不以犯礼禁之。似为未安。前者韩德及, 宋兴周 踵谬为之。吾力言止之而不从也。
주-D007问。顷者赴京使臣之漂没于海中者。其葬与祭。有许多难便节目 (第 461H 页)
咨赍涕洟。喜公生而悲公谪也。当是时。儿童走卒。无不诵公名。妇孺至翻公疏。家传诵之。公到海南。湖南儒生 宋兴周
等上疏极言公忠爱。正言吴长,李彦英,姜大遂。亦坐言公事。或窜或黜。公居大静栫棘中。不见天日者十年。安 (第 359H 页)
始出狱。系械已经春夏。镜父老闻之。叹曰。此前日吾贤宰也。民赖其赐甚厚。义不可负也。来助患难。湖南儒生 宋兴周
等。亦上疏言无罪。时直公者皆被 …… (第 372H 页)
。当是时。儿童走卒。无不诵公名。妇孺至翻公疏。家传诵之。公论之在人心。谁能御之。公到海南。湖南儒生宋 兴周 等上疏。极言公忠爱所发。不报。正言吴长,李彦英,姜大遂。亦坐言公事。或窜或黜。礼曹请焚公疏于阙门外。 (第 383L 页)
。当是时。儿童走卒。无不诵公名。妇孺至翻公疏。家传诵之。公论之在人心。谁能御之。公到海南。湖南儒生宋 兴周 等上疏。极言公忠爱所发。不报。正言吴长,李彦英,姜大遂。亦坐言公事。或窜或黜。礼曹请焚公疏于阙门外。 (第 383L 页)
干人及夫人弟尹应锡,兄子昌后。来送留数日。先生有赠别诗云。苍黄去国丹忱苦。惆怅怀亲白发新。○湖南儒生 宋兴周
等上疏。略曰。古之为人臣。忠爱其君者。必使吾君纳诸无过之地。而不计一身之安危。今司直臣郑蕴是也。其为 …… (第 409H 页)
不至荒坠。不失其所以为人之则。)九月己亥焚疏阙门外(宋 兴周 疏后。馆学,三司又纷起请焚先生疏。又削勋焚画像。当是时。众议皆主仁弘。乘机媒进者。例以斥先生。务悦时 (第 409L 页)
不至荒坠。不失其所以为人之则。)九月己亥焚疏阙门外(宋 兴周 疏后。馆学,三司又纷起请焚先生疏。又削勋焚画像。当是时。众议皆主仁弘。乘机媒进者。例以斥先生。务悦时 (第 409L 页)
前见书问。深慰深慰。即今不审气味若何。恋恋。前示书院事。数十年前。 宋兴周,
尹云衢,崔命龙等相约。构书堂数三间。为讲学之所。吾亦预焉。其后益山人苏鸣国。见忤于我。投入北人。诬告 …… (第 61L 页)
判时事。他日当面论之。黄山书院事。前书略及。今又详言之。去丙午年。崔命龙欲来此读书。而难于久留。与宋 兴周。 尹云衢辈四五人相约。结屋于黄山江上。为讲学之所。因立栗谷庙。吾与诸公。往相其地。即今立庙之处也。经营 …… (第 62L 页)
见忤于吾。往谗于时宰宋言慎曰。金某与崔命龙。为郑澈立书院云云。宋也欲推治崔命龙。故即停役。 反正后宋 兴周 来言。黄山之役。今可为矣。吾答曰。三十年前。吾亦欲为之。今则老矣。八十之人。何能往来读书。公辈自为之 (第 62L 页)
判时事。他日当面论之。黄山书院事。前书略及。今又详言之。去丙午年。崔命龙欲来此读书。而难于久留。与宋 兴周。 尹云衢辈四五人相约。结屋于黄山江上。为讲学之所。因立栗谷庙。吾与诸公。往相其地。即今立庙之处也。经营 …… (第 62L 页)
见忤于吾。往谗于时宰宋言慎曰。金某与崔命龙。为郑澈立书院云云。宋也欲推治崔命龙。故即停役。 反正后宋 兴周 来言。黄山之役。今可为矣。吾答曰。三十年前。吾亦欲为之。今则老矣。八十之人。何能往来读书。公辈自为之 (第 62L 页)
溪金公曰。吾见李植。以断后江岭。落留公州。今引 驾南向请罪。似失实如何。疏遂沮。由是湖南党人尹云衢, 宋兴周
等。皆谓吾等将举湖南义兵。北击胡虏。使只轮不返。而为李元翼李某所沮。不得伸大计。当书之史册。流恶万世 (第 569H 页)
男三女。男命夏,命殷,命周。女适朴纪,李祯,权颙。李义健。生四男三女。男譓,谅,谐,说。女适 黄硕
耇,许乘,李檠。金台铉生三女。适元掷,崔尚凤,柳斗首。金国宪无后。金履恒生三男三女。男鹤龄,凤龄,龟 (第 42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