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集類
別集類
子往还陇上开元中西讨石国负羽先登特拜游击将
军折冲都尉驾龙媒于殷路舞双剑于前席二十六载
诏公与中使刘 元复 开葱岭以功胜敌不能军班师授
左武卫将军特赐衣甲一副超才也后五载有苑门之
后走射雕之群拜左卫将军岭岩人 (第 22a 页)
军折冲都尉驾龙媒于殷路舞双剑于前席二十六载
诏公与中使刘 元复 开葱岭以功胜敌不能军班师授
左武卫将军特赐衣甲一副超才也后五载有苑门之
后走射雕之群拜左卫将军岭岩人 (第 22a 页)
(历/事)
五纪论推步行度当时比诸术为近然犹未稽于古及
向子歆欲以合春秋横断年数损夏益周考之表纪差
谬数百两历相课六千一百五十六岁而太初多一日
冬至日直斗而云在牵牛迂阔不可复用昭然如此史
官所共见非独衡兴前以为九道密近今议者以为有
阙及甲寅 元复 多违失皆未可取正昔仲尼顺假马之
名以崇君之义况天之历数不可任疑从虚以非易是
说
浑仪
赤道 (第 49b 页)
五纪论推步行度当时比诸术为近然犹未稽于古及
向子歆欲以合春秋横断年数损夏益周考之表纪差
谬数百两历相课六千一百五十六岁而太初多一日
冬至日直斗而云在牵牛迂阔不可复用昭然如此史
官所共见非独衡兴前以为九道密近今议者以为有
阙及甲寅 元复 多违失皆未可取正昔仲尼顺假马之
名以崇君之义况天之历数不可任疑从虚以非易是
说
浑仪
赤道 (第 49b 页)
信州诸暨功不得不曲赦以伸
吾不忍自今而后将军毋事姑息达既已破平库库乃
使邓将军因兵威胁降西蕃而自攻兴 元复 取之会左
副将军亦以兵袭应昌尽得元嗣主之嫡孙后妃将相
宝玉士马车服无算先后露布闻诏振旅还京既至高
帝 (第 18b 页)
吾不忍自今而后将军毋事姑息达既已破平库库乃
使邓将军因兵威胁降西蕃而自攻兴 元复 取之会左
副将军亦以兵袭应昌尽得元嗣主之嫡孙后妃将相
宝玉士马车服无算先后露布闻诏振旅还京既至高
帝 (第 18b 页)
诸贤杂墨
此卷乃李范庵先生家藏物内有李文正公吴文定公
各二纸张东海沈石田各一纸皆尺牍之与先生者祝
枝山一纸尺牍文衡山二纸一诗一尺牍都南濠二纸
俱诗则与先生之子 元复 者又先生与子家书一纸按
文定后二纸皆及亡友周原已身后事详恳隐恻至不 (第 20b 页)
此卷乃李范庵先生家藏物内有李文正公吴文定公
各二纸张东海沈石田各一纸皆尺牍之与先生者祝
枝山一纸尺牍文衡山二纸一诗一尺牍都南濠二纸
俱诗则与先生之子 元复 者又先生与子家书一纸按
文定后二纸皆及亡友周原已身后事详恳隐恻至不 (第 20b 页)
席捲去长淮以北惟真定大名与山东青兖以
南尚存燕都终不下责犒师为和引去金乘閒
迁汴 元复 围燕都又不下乃出居庸取所虏子
女数十万坑之而去明年乃破燕元兵初抵燕
京乃守而不攻三道抄寇者非直贪利盖 (第 14b 页)
南尚存燕都终不下责犒师为和引去金乘閒
迁汴 元复 围燕都又不下乃出居庸取所虏子
女数十万坑之而去明年乃破燕元兵初抵燕
京乃守而不攻三道抄寇者非直贪利盖 (第 14b 页)
秋教也胡文定生当南渡之后惩荆舒之
新学闵靖康之遗祸敷陈进御拳拳以君臣夷
夏之大义摩切人主 祖宗驱斥胡 元复 函夏
之旧春秋传解断以文定为准盖三百年持世
之书非寻行数墨以解诂为能事而已也今之
学者授一先生之言射 (第 28b 页)
新学闵靖康之遗祸敷陈进御拳拳以君臣夷
夏之大义摩切人主 祖宗驱斥胡 元复 函夏
之旧春秋传解断以文定为准盖三百年持世
之书非寻行数墨以解诂为能事而已也今之
学者授一先生之言射 (第 28b 页)
张元复字说
易曰复亨何谓也复者阳刚之来亨者嘉美之会易以
阳刚为君子之道一阳来复于六阴之时君子之道自
此而长盛故曰亨张贵可之子 元复 请字字之曰道亨
云
邓中易名说
金华云林邓氏诸兄弟率取易卦立名伯初名蒙避庙
讳更之曰中蒙者周易 (第 17a 页)
易曰复亨何谓也复者阳刚之来亨者嘉美之会易以
阳刚为君子之道一阳来复于六阴之时君子之道自
此而长盛故曰亨张贵可之子 元复 请字字之曰道亨
云
邓中易名说
金华云林邓氏诸兄弟率取易卦立名伯初名蒙避庙
讳更之曰中蒙者周易 (第 17a 页)
三年冬十月疾复作谓其子元曰
伯兄以是月二十三日卒我死殆与之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
而坐戒元以孝于母友于弟 元复 请所欲言先生曰吾平日训
尔多矣至此复何言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先生更
肃容端视顷之视微瞑遂卒享年 (第 10a 页)
伯兄以是月二十三日卒我死殆与之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
而坐戒元以孝于母友于弟 元复 请所欲言先生曰吾平日训
尔多矣至此复何言门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先生更
肃容端视顷之视微瞑遂卒享年 (第 10a 页)
安德郡隋置弓高县唐置观州又于弓高县置景州
后废复置东光县后周改定远军宋改永静军金 元
复 为景州徙治蓨县明以蓨县省入今因之按蓨字
亦作脩音条蓨县有董仲舒祠广川台今景州西南
有董家里一名董 (第 15b 页)
后废复置东光县后周改定远军宋改永静军金 元
复 为景州徙治蓨县明以蓨县省入今因之按蓨字
亦作脩音条蓨县有董仲舒祠广川台今景州西南
有董家里一名董 (第 15b 页)
古昔圣王建学育才必先文庙而享祀先圣先师者所
以崇之报之师之法之抑亦明民生日用不可无斯道
而又不可不知斯道之所自也粤稽诸古历汉而晋皆
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自唐太宗从房玄龄等议
始尊孔子为先圣玄宗始追谥为文宣王 宋元复 继加
至圣大成之号则斯道运乎天地斯文丽乎日星叙天
常修人纪立皇极振儒风盖将与天地相为悠久斯道
不可尚 (第 17b 页)
以崇之报之师之法之抑亦明民生日用不可无斯道
而又不可不知斯道之所自也粤稽诸古历汉而晋皆
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自唐太宗从房玄龄等议
始尊孔子为先圣玄宗始追谥为文宣王 宋元复 继加
至圣大成之号则斯道运乎天地斯文丽乎日星叙天
常修人纪立皇极振儒风盖将与天地相为悠久斯道
不可尚 (第 17b 页)
作谓其子元日伯兄以是月二十三日卒我死殆与之
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而坐戒元以孝于母友于弟 元
复 请所欲言先生曰吾平日训尔多矣至此复何言门
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先生更肃容端视顷之
视微暝遂卒享年 (第 101b 页)
同日乎及是日正衣冠而坐戒元以孝于母友于弟 元
复 请所欲言先生曰吾平日训尔多矣至此复何言门
人朱震亨进曰先生视稍偏矣先生更肃容端视顷之
视微暝遂卒享年 (第 101b 页)
给谏张公
公名原字士元别号玉坡三原人师事王康僖公讲理
学与马溪田为友言动一于古人弘治乙卯举于乡正
德甲戌成进士授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即上书言十
二事曰正守令择将帅理刑狱汰冗食省征敛慎工作
恤士卒明赏罚礼大臣开言路崇天道进德学忤旨降
贵州新添驿驿丞至贵州学者闻公名莫不裹粮负笈
而从经所指授辄充然有得居夷八年困心衡虑用是
造诣益精阅历益熟夷方士风为之一变嘉靖纪 元复
召兵科给事中公感知遇益以諌诤为己任言皆剀切
凡论国家大计及进贤退不肖词严色正凛然风生上亦多
嘉纳之三 (第 16b 页)
公名原字士元别号玉坡三原人师事王康僖公讲理
学与马溪田为友言动一于古人弘治乙卯举于乡正
德甲戌成进士授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即上书言十
二事曰正守令择将帅理刑狱汰冗食省征敛慎工作
恤士卒明赏罚礼大臣开言路崇天道进德学忤旨降
贵州新添驿驿丞至贵州学者闻公名莫不裹粮负笈
而从经所指授辄充然有得居夷八年困心衡虑用是
造诣益精阅历益熟夷方士风为之一变嘉靖纪 元复
召兵科给事中公感知遇益以諌诤为己任言皆剀切
凡论国家大计及进贤退不肖词严色正凛然风生上亦多
嘉纳之三 (第 16b 页)
溧阳县学进士题名记
溧阳为应天属邑地大民夥政理亦繁新喻符君观以
名进士来为之尹身任教养之责民乐岂弟之化下车
未几一邑以治尤且听政之隙留意学校盖以兴学劝
士寔为首务于是凿泮池新讲堂廓灵星门作名宦祠
刓敝补废罔不周悉复念邑自宋元以来咸摄大郡及
入国朝遂名京畿上邑士生其间沾被文明之化崛起
首善之地登名甲科布列显位者比比而然而题名之
石缺而弗作非有司之责欤乃购坚珉需良工悉取先
后诸科进士姓字大书深刻树之学宫盖表章先进以
兴起后学其用心亦勤矣间以伻来请予一言以记惟
进士之有题名其所由来久矣盖自唐神龙间杏园宴
罢皆题名于慈恩寺塔至宋熙宁以来闻喜宴罢即立
题名石刻 元复 因之遂为永制国朝进士释褐之初赐
恩荣宴于礼部立题名石于太学礼意之隆超越前古
由是天下郡邑之制有良有司 (第 29b 页)
溧阳为应天属邑地大民夥政理亦繁新喻符君观以
名进士来为之尹身任教养之责民乐岂弟之化下车
未几一邑以治尤且听政之隙留意学校盖以兴学劝
士寔为首务于是凿泮池新讲堂廓灵星门作名宦祠
刓敝补废罔不周悉复念邑自宋元以来咸摄大郡及
入国朝遂名京畿上邑士生其间沾被文明之化崛起
首善之地登名甲科布列显位者比比而然而题名之
石缺而弗作非有司之责欤乃购坚珉需良工悉取先
后诸科进士姓字大书深刻树之学宫盖表章先进以
兴起后学其用心亦勤矣间以伻来请予一言以记惟
进士之有题名其所由来久矣盖自唐神龙间杏园宴
罢皆题名于慈恩寺塔至宋熙宁以来闻喜宴罢即立
题名石刻 元复 因之遂为永制国朝进士释褐之初赐
恩荣宴于礼部立题名石于太学礼意之隆超越前古
由是天下郡邑之制有良有司 (第 2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