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授裴浰郭曥等诸州刺史制 李虞仲
敕朝散大夫前守蓬州刺史上轻车尉裴浰朝议郎前
守通州刺史赐绯鱼袋郭矑等夫上之化下犹泥之在

钧唯甄者之所为耳以尔等前所为政皆播能名人多
裤襦之谣理有绥定之绩衡阳苞湖赋繁地阔尤藉良
牧以扇仁风勉奉诏条陟明斯在浰可守衡州刺史散
官勋如故曥可守利州刺史散官赐如故
   授王承休等诸州刺史制
敕致果校尉守右监门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王承休朝
议郎守太子少尹赐紫金鱼袋 王弘
质等咸以事劳显
于中外或武称和义环卫有严或吏能适时长征攸佐 (第 13b 页)
噍类斩获逆贼冀州三品大总管何阿小逆贼
河北道招慰大使冀州刺史马行感逆贼冀州道副大
总管杨奉节逆贼冀州 长史王弘
胤逆贼总管刘伏念
逆贼十二卫大将军见任鹿城县令李怀璧逆贼信都
县令杨志寂总管胡六郎逆贼总管王知先逆贼 (第 17b 页)
化既已播流率土忻欣无思不服每驾巡幸
箫鼓听闻百姓扶携老幼想望仪刑爱之孜孜如日不
足初徐傅伏诛继求内相 王弘
处之而思降彭城欲之
而弗违王华殷景仁以忠允熙帝载谢弘微王昙首以 (第 7a 页)
归去来徵著作郎不就江州 刺史王弘
欲识之不能致也
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
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 (第 41b 页)
字元琳侍中
长兼中书令珉字季琰正伦之子司徒左长史廞东亭
二子侍中太保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华容文昭公弘字 休元侍中
骁骑将军太子詹事豫章文孝侯昙首豫宁 …… (第 16b 页)
宝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临汝安
侯志字次道子太子詹事度支尚书筠字元礼内世将
五纸敬和四纸简穆伯宝各三纸 休元
二纸自始兴而
下正传凡七代右军诸子自大令外今存者右将军会
稽内史凝之豫章太守操之黄门侍郎徽之豫章得二 (第 17a 页)
官贾氏
王氏谱学出焉(姓氏之学汉有邓氏官谱应劭有氏族/篇王符潜夫论亦有姓氏一篇至晋散)
(骑常侍贾弼 太保王弘
始有传书宋/何承天齐王俭梁王僧虔皆宗其说)由是有谱局令史 (第 13b 页)
 范泰(字伯伦顺阳山阴/人左光禄大夫)

  与王司徒诸公论道人倨食书 (司徒/王弘)
范泰敬白公卿诸贤今之沙门坐有二法昔之祗洹似
当不然据今外国言语不同用舍亦异圣人随俗制法
因方弘教尚 (第 11a 页)
  (明府且止愿有所白明府/本谓太守唐直属县令矣)
今日潘怀县同时陆浚仪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天

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此兹/切)
(此以潘陆称杨崔也桑酒菊枝九日之事霜净雾披九/日之景晚酣留饮而醉舞差池其爱客之情至矣 本)
(是杨主崔宾故潘比杨陆比崔坐属杨来属崔霜露一/联虽云即景亦见二君之外肃清而中洞达 晋书潘)
(岳传岳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转怀令令陆云传云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 月 广义晋宣帝)
(时羌人献桑落酒九日以赐百官饮水经注河东郡民/刘白堕采挹河流酝成芳酎熟于桑落之辰故名 世)
(说陶潜九日无酒宅边摘菊盈把望见白衣人至乃 王/弘
送酒便饮醉而归 庾信蒲州乞酒诗蒲城桑落酒)
(灞岸菊花枝又云忽逢桑叶落正值菊花开鸣陶潜诗/昭昭天宇 (第 9a 页)
 (隐述祖制/以讽时事)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十/章)
(气候失平而愁且杜臆江上秋色正于锦树见之乃火/云犹在而黄鹂 鸣宜凉反热其堪耐乎 吴论此下)
(三章仍说/现前景事)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十/一)
(章穷居寂寞而愁酒对菊无钱九日赊酒公与渊明同/一贫况但陶则送 有人而公则独酌杯中耳意更寥)
(落矣盈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摘菊 把久之望见白衣人乃 王弘
送酒便就酌而归)
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馀莫看(平/声)江总老犹被(疑作/佩)
时鱼(末章总结藉吟诗以 (第 13b 页)
 落英(楚词夕餐秋/菊之落英)
老詹亦白发(公自注惠州太/守詹范字器之)相对垂霜蓬赋诗殊有味

涉世非所工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半道要我饮意
王弘
同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门生与儿子杖屦
聊相从
我家六儿子流落三四州辛苦见(一作/更)不识今与农圃
(第 38b 页)
饱暖及妻儿)
(杭州图经附郭二邑所管寺院内钱塘二百七十仁和/六十五合三百三十五所外七邑不与焉晋陶潜传 王)
(弘
问其所乘荅云素有脚疾向来篮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举至州元稹杜甫墓志诗人以来未有)
(如子美者李 (第 13a 页)
其色黄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
(丛中坐摘菊花盈把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江州 刺史/王弘
送酒即便独酌醉而后归庄子狙公赋芧曰朝三)
(而暮四众狙皆怒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注芧橡/子也似栗而小 (第 25b 页)
故刺船/之郎皆著黄帽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
(丛中坐摘菊花盈把久之望见白衣人至乃江州刺史 王弘
送酒即便独酌醉而后归庄子狙公赋芧曰朝三)
(而暮四众狙皆怒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注芧橡/子也似栗而小 (第 25b 页)
   次韵答孙侔(孙侔字少/述湖州人)
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但得低头拜东野
不辞中路伺渊明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巳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韩退之醉留东野诗低头拜东野愿得始终如駏蛩晋/陶潜传 刺史王弘
造之潜称疾不见弘令人候之密知)
(当往庐山乃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 (第 23a 页)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靖饰固昭旷归来侣蓬蒿新

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白衣
挈壶至径醉还游遨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颜延年陶徵士诔夫实以诔华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算焉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其合谥)
(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徵士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
(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 刺史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诗)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 (第 65b 页)
   题李伯时渊明东篱图
彼哉嵇阮曹终以明自膏靖饰固昭旷归来侣蓬蒿新

霜著疏柳大风起江涛东篱理黄华意不在芳醪白衣
挈壶至径醉还游遨悠然见南山意与秋气高
(颜延年陶徵士诔夫实以诔华名由谥高苟允德义贵/贱何算焉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已之操其合谥)
(典无愆前志故询诸友好宜谥曰靖节徵士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
(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刺史 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诗)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 (第 65b 页)
  (碑铭/序)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
风北匆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一作/溧)里一见平生亲
(宋书陶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性)
(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为彭泽令)
(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江州 刺史王弘
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常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
(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 (第 20a 页)
一大势力人能起此寺)
(寺若成国即清当呼为国清寺后将灭时复标杙山下/又画殿堂为图以作样式后晋王命司马 王弘
依图造)
(寺高厂秀丽方之释宫呼为国清寺五峰在国清寺侧/其峰有五正北曰八桂东北曰灵禽东南曰祥云西南) (第 6b 页)
  (有缺/文)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
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
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萧本/作按)响山俯临宛(萧本/作远)
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当是非/字之讹)英王胄斯乐
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冰(许本/作冯)夷灵仙如彷佛奠
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
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

所知齐歌送清觞(萧本/作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
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晋书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
(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刺史王弘
以元熙中)
(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曰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閒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 …… (第 33a 页)
此且进杯中物艺文类聚续晋阳秋曰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之望见)
(白衣人至乃 王弘
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梦梁录/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北唐书钞谢承) (第 33a 页)
   再次韵粤商有阿衡肥遁乐畎亩深耕力其勤嘉榖宁有莠时
来起丘园勋业冠宇宙持此金石心黾勉佐元首维敬
在一德维训守先后高风邈难追白云在前岫堂堂匡

济功匪以夙昔旧譬彼执御人先道谨为右精忠百壬
避正色九关守我昔梦见之再拜酬卮酒容谷秋思深
图之奉千寿
维昔师尚父垂老须眉雪突兀江海姿韬精忘岁月坐
石投其竿秘籥时一发载车与之归在德不在軏念昔
经济人事定始功阀寒江眇风涛乘桴可知筏
   上都客舍 王弘
为作风竹
门巷泥深笑独清此君潇洒未忘情无端昨夜风花急 (第 7a 页)
   竹溪梦游图
意外荒寒下笔亲经营惨淡似诗人何时万顷风烟里
白发刁骚一幅巾
   药正卿饷酒
宿酲未解渴生尘惊见 王弘
饷酒人独恨文书困佳客
不来同醉五更春 (第 15a 页)
  李伯时画记
姻家张公子宗大以龙眠居士列画陶渊明图徵予题
识按卷中通十四图皆白描笔精微妙绝圆熟精密细
巧而劲平引而长不傅染而颜采发越笔意俱到形神
两全繇始及终行坐动静醉醒语默平疾壮老骨格不
殊形气迭异所谓以镫取景各相乘除其间点睛落照
精爽炯然俯仰顾瞻相对欲语断非世工笔墨所造疑
有秘授也画史谓公麟兼善顾陆吴张之妙信矣但柴

桑五柳浔阳三隐清风北窗可传之事犹多惜无全笔
其第一图平生诗酒自适事非有履历先后当次漉酒
素琴之前不当引首蓝舆当在 王弘
接见之际留钱当
在延之饮酌之馀此皆旧藏脱误然亦无大关涉也嗟
夫图画之原尚矣天地之奥鬼神之情人物之故非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