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新注资治通鉴序       胡三省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杌虽不可复见
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
星秦灭诸侯燔天下书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
甚诗书所以复见者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
诸其国国灭而史从之至汉时独有秦记太史公因春

秋以为十二诸侯年表因秦记以为六国年表三代则
为世表当其时黄帝以来谍记犹存具有年数子长稽
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咸与古文□异且谓孔子序
书略无年月虽颇有然多阙夫子之弗论次盖其慎也
子长述夫子之意故其表三代也以世不以年汲冢纪
年出于晋太康初编年相次起自夏殷周止魏 哀王

二十年此魏国史记脱秦火之厄而晋得之子长不及
见也子长之史虽为纪表书传世家自班孟坚以下不 (第 16b 页)
其儿子不欲穷法
为诏之辞不得不云有兵谋非事实也故相报卿知(杨/太)
(妃者休仁/母杨脩仪)
   报 巴陵王休若(休若文帝第十九子/历江州刺史赐死)
    (晋平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从南徐州很戾彊梁前后忤上)
    (非一太宗因从射雉遣寿寂之等于路拉杀/之托言坠马时休若在江陵其日驰信报之)
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踏 (第 24a 页)
穷法
为诏之辞不得不云有兵谋非事实也故相报卿知(杨/太)
(妃者休仁/母杨脩仪)
   报巴陵王休若 (休若
文帝第十九子/历江州刺史赐死)
    (晋平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为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历从南徐州很戾 (第 24a 页)
彊梁前后忤上)
    (非一太宗因从射雉遣寿寂之等于路拉杀/之托言坠马时 休若
在江陵其日驰信报之)
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踏 …… (第 24a 页)
    (太宗以休若和善能谐缉物情伪迁为江州/刺史徵还召拜手书殷勤即赐死与休范书)

外间有一师姓徐名绍之状如狂病自云为涂步郎所
使云三月中忽云神语道巴陵王应作天子汝使巴陵
王密知之于是师便访觅 休若
左右人不能得东宫典
书姓何者相识数去来师解神语东宫典书具道神语
东宫典书答云我识巴陵间一左右当为汝向 (第 25a 页)
道数日
东宫典书复来语师云我已为汝语巴陵左右道因达
巴陵巴陵具知云莫声但听又顷者史官奏天文占候
颇云 休若
应挟异端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然前后相 (第 25a 页)
准略亦不无髣髴且帖肆间自大明以来有若好之谣
于今未止诏若百重章句皆配以美辞美事诸不逞之
徒咸云必是 休若
(第 25b 页)
休若
且知道路有异音里巷有若好
之谣在西已奇惧致王敬先吐猖狂之言近休祐休仁
被诛 (第 25b 页)
休若
弥不自安又左右多是不相当负罪之徒恒
说以道路之言叩动之相与唱云万民之心属在 (第 25b 页)
休若
感激其意 (第 25b 页)
休若
从来心迹殊有可嫌刘亮问高次祖
汝一应识此人当 (第 25b 页)
休若
休若在东纵恣群下无本末 (第 25b 页)
之言叩动之相与唱云万民之心属在休若
感激其意寻休若从来心迹殊有可嫌刘亮问高次祖
汝一应识此人当给休若 休若
在东纵恣群下无本末 …… (第 25b 页)
何意不作次祖答云刘辅国
蒙朝廷生成之恩岂宜有此理推此已是有奇意吾使
诸王在蕃正令优游而已本不以武事而 休若
在西广
召弓马健儿都不启闻又戾道明等昔亲为贼罪应万
(第 26a 页)
休若
至西大信遇之乃潜将往不启京吾知汝意谓 (第 26a 页)
休若
处奉因事事何如心迹既不复可测因其还朝在 …… (第 26a 页)
第与书事事诘诮于内许密自引分状如暴疾致故差
得于其名位及儿子悉得全也 休若
既是汝弟使其狼
心得申者汝得守冶城边作太尉公耶非但事关计亦
于汝甚切汝可密白荀太妃令知(庐江王祎昔在 (第 26b 页)
义宜从谦约谓东宫车服宜降天子二等骖驾
四马乘象辂降龙碧旂九叶进不斥尊退不逼下沿古
酌时于礼为衷
   巴陵王休若(文帝第十九子历江/州刺史为明帝所害)
   移东土檄(孔顗前废帝时为寻阳王子房右军/长史行会稽郡事及太宗即位召为)
    (太子詹事顗 (第 28a 页)
    (御史苏宝生踵成之孝建六年又以爰领著/作郎终其业爰虽因前作专为一家之书上)
    (请付外详议于是江夏王义恭三十六人同/爰议以义熙为断 巴陵王休若
尚书金部郎)
    (檀道鸾谓宜以元兴三年为始太学博士/虞和谓宜以开国为宋公元年世祖诏报)
臣闻虞 …… (第 20b 页)
   食箴(北堂/书钞)
民之初生有生有食资生顺性甘是黍稷炎皇俶载后
弃茂植一日三饱圣贤通执五榖既翳五味亦宜洁㸑
丰盛滋芬美腴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体润气调神畅


   又箴
衣服称诚饮食日欢击钟而举无使日旰
  庾蔚之
   鄱阳 哀王
祥除议(大明元年二月有司又奏太/常鄱阳哀王去年闰三月十)
    (八日薨今为何月末祥除下礼官议正博 …… (第 22b 页)
   博士傅休议(通典作/孙休)
寻正礼丧遇闰月数者数闰岁数者没闰闰在期内故

也鄱阳 哀王
去年闰三月薨月次节物则定是四月之
分应以今年四月末为祥晋元明二帝并以闰二月崩
以闰后月祥先代成准则是 …… (第 23a 页)
    (殇服左丞苟万秋等/参议诏景远议为允)
南面君国继体成家虽则佩觿未关成人得君父名也
不容服殇故云臣不殇君子不殇父推此则知傍亲故
依殇制东平冲王已经前议若外仕朝列则为大成故
鄱阳 哀王
追赠太常亲戚不降愚谓下殇以上身居封 (第 33b 页)
  领军腹
七日宴慎勿开司空血裹长安台牵牛星慎勿见
苍梧首离仁寿殿江州首祸徐州亡天意总在萧
建康箙中有箭箭有镞痛恨不穿领军腹
(宋明帝以七月七日杀 巴陵王休若
后废帝亦/以七夕死/帝醉寝仁寿殿令杨玉夫何织女)
(渡河日见当报我不见当杀汝玉夫惧遂弑之/帝尝直人领 (第 29b 页)
  此段殊得苏侯兄弟力。(《宋书·始安王休仁传》,初行与苏侯祐结为兄弟,及事平太宗与休仁书。) 与巴陵王
休若书(二年)

  孝建大明中,汝敢行此邪。(《宋 书·巴陵王
休若传 》,
休若辄杀典签夏宝期。上大怒 ,与
休若书。) 报巴陵王
休若(七年二月)

  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踏,文秀坠地,骠骑失,马惊触松树,坠地落硎中,时顿闷,不识人,故驰报弟。(宋书晋平王休祐传,上既杀休祐 ,时巴陵王
休若在江陵,其日即驰 信报
休若。)

与桂阳王休范书(七年七月)

  外间有一师,姓徐名绍之,状如狂病,自云为涂步郎所使。去三月中,忽云:「神语道巴陵王应作天子,汝使巴陵王密知之。」于是师便 访觅
休若左右人,不能得。东宫典书姓何者相识,数去来,师解神语,东宫典书具道神语,东宫典书答云:「我识巴陵 ……东宫典书复来语师云:「我已为汝语巴陵左右,道因达巴陵,巴陵具知,云莫声但听。」又顷者史官奏天文占候, 颇云
休若应挟异端,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然前后相准,略亦不无仿佛。且帖肆间,自大明以来,有「若好」之谣,于今未止。诏若百重章句,皆配以美辞美事,诸不逞之徒,咸云 「必是
休若 」。
休若且知道路有异音,里巷有「若好」之谣,在西已奇惧,致王敬先吐猖狂之言,近休祐休仁被 诛,
休若弥不自安,又左右多是不相当负罪之徒,恒说以道路之言,叩动之,相与唱云:「万民之心, 属在
休若。」感激其意。

   寻
休若从来心迹,殊有可嫌。刘亮问高次祖,汝一应识此人, 当给
若。
休若在东纵恣群下无本未,还朝被贬,爵位小退,次祖被亮使归,过问讯,大泣,语次祖云:「我东行是一段功, ……祖启云:「刘辅国蒙朝廷生成之恩,岂容有此理。」推此已是有奇意。吾使诸王在蕃,正令优游而已,本不以武事 ,而
休若在西。广召弓马健儿,都不启闻。又戾道明等,昔亲为贼,罪应万 死,
休若至西,大信遇之,乃潜将往不启京。吾知汝 意谓
休若处奉因事事何如,心迹既不复可测,因其还朝在第与书,事事诘诮于内,许密自引分,状如暴疾致故,差得于其名位及见子悉得全 也。
休若既是汝弟,使其狼心得申者,汝得守冶城边作太尉公邪?非但事关计,亦于汝甚切,汝可密白荀太妃令知。(《宋 书·巴陵王
休若传 》,
休若既死,上与骠骑大将军桂阳王休范书。)

报书

  郑容有兄丧令成服,汝可令汝内人知之,再
。孤子哀疾毁,穷尽无日,庶规史酋,死不忘本。临纸荒哽,言不诠第。(《宋书·桂阳王休范传》。) 巴陵王休若
   休
若,文帝第十九子,孝建三年封巴陵王,大明中为冠军将军南琅邪临淮二郡太守,徙南彭城下邳二郡太守,进徐州
,进号冠军将军,又进平西将军,改督为都督,寻除晋平王休祐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入为少府,加给事中。又除 巴陵王休若
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拜,有集七卷。

求解职表

  陛下未照臣愚,故引参近侍。臣以
南郡太守。晋安王子勋以为司马,加征虏将军。及建号,拜领军将军、吏部尚书,事败归降,复为太子中庶子,除 巴陵王休若
卫军长史襄阳太守,寻代 休若
为雍州刺史宁远将军,复为 休若
征西长史南郡太守。泰始六年为三巴校尉,加持节辅师将军,领巴郡太守,未拜卒,有集十一卷。

玳瑁麈尾 ……复为豫州别驾,太宰户曹属、丹杨丞、尚书左丞少府、寻阳王子房冠军司马、行南豫州事。随府转右军司马。又徙 巴陵王休若
左军司马。永光初除黄门侍郎,出为山阳王休祐右车长史南梁郡太守。泰始初为建武将军豫州刺史,举兵应晋安王
  

亭在庆州府南七里。鍊石作鲍鱼形置亭下。故名鲍石亭。其下为流觞曲水。遗迹至今宛然。新罗景 哀王
与妃嫔宗戚。出游此亭。置酒娱乐。甄萱兵猝至。王与妃走匿城南离宫。伶官宫皆被萱纵兵大掠。入处王宫。逼王 (第 312L 页)
驰。邀于公山之桐薮大败。大将申崇谦力战。王仅以身免。萱乘胜入新罗之都。杀其景 哀王。
纵兵大掠。辱其妃嫔。立金傅为王。尽取其子女珍宝以归。寄书高丽王曰。昨者新罗国相金雄廉等。将召足下入京 (第 35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