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之嘉谟外则任彦佐允达宰沔之威力廓清华夏昭荐
祖宗然 后废
玉勒成镂金垂烈臣虽百死复何恨焉臣
精爽已亏言辞失次气无复续蒙以纩而莫胜口不能
言饭用贝而何益故园(集 (第 9a 页)
 不可得而久者父母之谓也是故孝子爱日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谆谆爱日语扬氏岂欺吾
  东海王彊
 母郭 后废
彊戚戚不自安愿备藩国赞曰逊而知废 (第 22b 页)
     秋日下直玉堂 饯安南王弟回鄂渚
     雪夜闻钟 王氏拜庆
     贾仲和八秩 庆阎氏母寿
     送乔 元朗
使安南二首
     榕树 赠高邑赵教谕
     冬藏和曲山咏怀韵 跋吕丈扇头
     秋云自激 (第 13a 页)
   赋白舜愈多月亭
海岱东开迥地宽小亭千里入凭阑一轩风露金茎湿
满地琼瑶桂影寒兴比庾楼宜不浅饮豪舒杓肯留残
使君未老风流在八表神游梦采鸾
何处人閒不夜天月亭高倚月初圆玉壶光转青冥

桂影香浮画栋烟一耀蓬瀛知海近满庭金粟见秋偏
素娥若待停杯问愁绝当年李谪仙
   游佛首山开化寺至元廿一年四月八日挈行
   者孙鞬郎
盘盘石磴转苍崖山似青莲四面开寺古说从兵 后废
官忙喜向静中来半泓寒碧供僧饮一点烟螺认佛台
我本婆娑林下客树头幽鸟莫惊猜
   游灵岩寺三首 (第 11b 页)
   义勇武安王祠记
汲县县治即故尉司公廨内旧有武安王祠莫究其所
始而可见者金泰和初信武将军完颜师古重加修饬
昭默祷而答灵贶也兵 后废
撤不存有元中统癸亥簿
聂元擒诘强御未即厥事假灵于神已而如所愿遂即
治左复庙而猊之癸未之水又从而圮焉至 (第 12a 页)
   汴梁路城隍庙记
汴梁之庙事城隍神其来尚矣壬辰兵 后废
撤不存河
南路兵马都总管刘侯福大惧无以妥灵揭虔曰事神
治人守吏职也可偏废乎于是相新昌里爽垲地西南
(第 18b 页)
亏为申理之得免释
连坐者三十馀家皆蒙其惠孔子庙兵 后废
撤不复者
五十载公首议修建解二骖马辍俸稍两月以佐费既
迄工壮丽甲诸郡释菜告朔文物煌煌其阐厥民彝思
(第 14b 页)
        元 王恽 撰
  碑
   大都复虞帝庙碑
幽陵之祠虞帝所从来绵邈庙据金故苑西北维兵
不治独唐贞元间复庙碑宛在(颜真卿/子頵书)人屡欲易去
砻焉以它用主者心惝恍若有儆动乃已厥后道士陈 (第 1a 页)
   郊居
信是郊居好柴门带白沙小堪容客坐大略似僧家开
径删枯箨穿田让野花悠然濠濮意醉起看明霞
 费太学朗
  朗原名慧字 元朗
嘉兴人万历中太学诗以淡雅
  为宗尝曰古作家苞万亘昔事型物矩我不能也
  本朝诸子炫市肆饰倡服汞为金 (第 13b 页)
   严陵汪氏家谱序

周之文盛矣在春秋时周礼在鲁故鲁为文献国及秦
火之 后废
亡略尽所仅存者自五经左传之外无闻焉
以太史公之传迄不能自有所论载盖慎之也况去今
又千五百载之久者乎吾 (第 61b 页)
稽诸地志实汉北地郡之略畔道道下于县其
吏长而不令 后废
隋义宁中置乐蟠县既讹略畔矣六
盘又乐蟠之讹然以其地介乎凉陇羌浑之交时平则
列置监牧攻驹而蕃息之有警则 (第 8b 页)
府文书之事后改为都事三人后又
以都事之长蒙古若色目一人为经历检法二人 后废
管勾三人其一人兼照磨监察御史十二人后增至十
六人皆汉人又增蒙古色目人如汉人之数今三十二
人至元十四年 (第 25a 页)
匹以赎山罪书报闻(师古曰不许之)会事发觉云
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
皆弃市唯独霍 后废
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
数千家上乃下诏曰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使魏郡豪
李竟报冠阳侯云谋为大逆朕以大 (第 39b 页)
   九真郡 平干国(后为广平国)

  真定国 泗水国
  左冯翊 右扶风
   案武帝置珠厓儋耳沈黎汶山四郡 后废
故不
   数
昭帝一
  金城郡
   问秦之内史在三十六郡之外汉内史何以列
   于高帝增郡之数 (第 13b 页)
   又
陆氏自序云粤以癸卯之岁承乏上庠考唐书儒学传
秦王平王世充辟为文学馆博士补太学博士高祖释
奠赐帛五十匹迁国子博士封吴县男卒是 元朗
于高
祖朝已任博士史虽不言其卒年大约在太宗贞观之
初若癸卯岁则贞观十七年也恐 (第 12a 页)
元朗
已先卒即或尚
存亦年近九十不复能著书矣且在国学久次不当始
云承乏窃意癸卯乃是陈后主至德元年 (第 12a 页)
元朗
尝受业 (第 12a 页)
于周宏正宏正䘚于太建中则至德癸卯 元朗
年已非
少本传但云解褐始兴国左常侍不言为博士恐是史
家脱漏细检此书所述近代儒家惟及梁陈而止若周
隋人 (第 12b 页)
 (富春地唐永淳元年分西境置东北去州一百三十/二里沈约宋志新城在浙江西南名桐溪吴立新城)

 (县按二说建革互异以寰宇记考之吴始立县 后废/
入桐庐唐永淳中复置也○咸淳临安志吴越王改)
 (新城为新登宋太平兴国三年/复改为新城邑人罗隐为记)(第 8b 页)
 (录/)熙河(九域志秦凤路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唐/宝应元年陷于西蕃熙宁五年收复治狄道)

 (县西界至河州一百里河州安乡郡军事唐河州 后/废
熙宁六年收复仍置南至洮州一百九十五里东)
 (至长安一/千五百里)付边锁(犹云寄北门锁钥也施氏原注引 (第 29a 页)
  铜陵县陈公园双池二首
南北山光照绿萝濯缨洗耳不须多天空月满宜登眺
看取青铜两处磨
 铜陵(元和郡县志梁南陵县/地 后废
为冶属池州)陈公园(名胜志铜陵县/东北隅有陈公)
 (园园内有双池苏/子瞻黄鲁直常游)
落帆重到古铜 (第 21b 页)

二人治朝著之事典事二人掌幕府文书之事后改为
都事三人后又以都事之长蒙古若色目一人为经历
检法二人 后废
管勾三人其一人兼照磨监察御史十
二人后增至十六人 (第 20a 页)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
如此风波不可行(太平府志采石驿在采石镇滨江即/唐时之横江馆也在明为皇华驿按)
(唐书百官志津尉掌舟梁之事永徽 后废
津尉置津吏/上关八人中关六人下关四人无津者不置梁简文帝)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