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集部
义乌县重修永慕庙记
世道升于唐虞三代之时逮春秋战国而降至于秦极
矣其浇风薄俗见于贾生之告汉文帝者可考颜孝子
生其时顾独以孝称至以名其县其为人岂所谓特立
之士与或曰秦都西北而孝子生东南其恶政不足以
被之殆不然夫东南之人亦多矣独称孝子其必有过
人者故唐虞三代之时有驩兜飞廉之属犹秦之世有
孝子皆不随世升降者也是故于孝子一人可以见天
性可以识人心其事异其行难其功大宜其自秦至今
县人庙祀之而不忘也初孝子未有庙宋端平三年丞
相乔行简始为奏请而赐名永慕既而兵部郎 康植 稍
创之又二十馀年县令李补乃大兴厥功庙制始备且
自为之记元末庙废入 (第 8b 页)
世道升于唐虞三代之时逮春秋战国而降至于秦极
矣其浇风薄俗见于贾生之告汉文帝者可考颜孝子
生其时顾独以孝称至以名其县其为人岂所谓特立
之士与或曰秦都西北而孝子生东南其恶政不足以
被之殆不然夫东南之人亦多矣独称孝子其必有过
人者故唐虞三代之时有驩兜飞廉之属犹秦之世有
孝子皆不随世升降者也是故于孝子一人可以见天
性可以识人心其事异其行难其功大宜其自秦至今
县人庙祀之而不忘也初孝子未有庙宋端平三年丞
相乔行简始为奏请而赐名永慕既而兵部郎 康植 稍
创之又二十馀年县令李补乃大兴厥功庙制始备且
自为之记元末庙废入 (第 8b 页)
书赆二宋君(洛英,洛演)
书示二吴君(善一,善德○甲辰)
书赠梁少年会准
书赠金 康植
书赆白学卿(教寅)
书赠尹国斌(厚炳)
寄题李农轩(在年)壁上
书赆崔仲直(
书示二吴君(善一,善德○甲辰)
书赠梁少年会准
书赠金 康植
书赆白学卿(教寅)
书赠尹国斌(厚炳)
寄题李农轩(在年)壁上
书赆崔仲直(
。不入于俗眼者。更勿挂牵。晓夜奉行。使吾之思虑言行。粹然一出于正。庶几得酬始愿。而无愧为男子。
答俞 康植(丁巳) 士之向道。犹人之行路。行路而迷方。愈行而愈错。错行之至。其不投入于虺蛇之窟。堕落于坑堑之险者。几希 (第 513L 页)
答俞 康植(丁巳) 士之向道。犹人之行路。行路而迷方。愈行而愈错。错行之至。其不投入于虺蛇之窟。堕落于坑堑之险者。几希 (第 513L 页)
辛丑八月。游妙香山。玄蔼春(熙凤),朴宁村(在阳),韩竹坞(东龟),康隐求(柱国),崔固庵(一浩),金圣猷(宪镒),玄允八(熙骏),玄汝俊(熙廷),金汝弼(锡殷),金箕洪(淳范),文乐三(德淳),郑子弘(毅铉),文灿汝(锡瓛),玄克翁(熙燮),弓承武(履烈),金卿乐 (康植)
,赵公章(大宪),金在声,金玉汝(基瓒),金健则(天熙),康鼎则(文铉),玄德哉(基明),白元龟(炳
寔繁。亦见公积庆垂荫也。公嘉言善行。宜不止是。而家罹郁攸。文献无徵。曾孙永澈。收草家传。使其子 康植,
族孙炳凤走寒泉病室。徵牲石之铭。见皆佳士。足徵遗型。铭曰。
惟孝友于。施为家政。赒恤昏葬。遍及族姓。 (第 126H 页)
惟孝友于。施为家政。赒恤昏葬。遍及族姓。 (第 126H 页)
𥳑。得行其志。则立朝事业。当菀有可观。而知其不可。翩然高蹈。不失于君子之出处。此足以不朽公也。曾孙 康植。
以其大人所草家状。再及吾门而徵为铭。铭曰。
考同枢公。有志有行。子宣传公。文武才并。竭忠事君。辞约意 (第 136L 页)
考同枢公。有志有行。子宣传公。文武才并。竭忠事君。辞约意 (第 136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