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詩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史評類
編年類
藝術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徐
曹氏云禹贡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其地广人众

矣若淮夷则东夷之种散处淮浦者尔○陈氏曰徐大
而淮夷小淮夷即徐州之夷而服属于徐曰徐方者兼
徐淮而言之曰徐国者特言徐戎也○地里志临淮徐
县故徐国○郡县志大徐城在泗州徐城县北三十里
徐子国○玉海云徐嬴姓伯益佐禹有功封其子若木
于徐○一统志直𨽻凤阳府泗州 春秋时徐子
国徐城
在州北五十里
   三事 (第 14a 页)
鲁也在乾侯无鲁也公虽无鲁鲁不可
无鲁也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秋八月葬晋顷公冬
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 楚徐子
章羽何以名贬
曷为贬贱也其贱奈何吴子伐徐防山以水其城章羽
不能守断其发携其妻子以逆吴子吴子唁而复之使 (第 13a 页)
 之之辞也奔犹弗臣之之辞也不言归若奔死之之
 辞也是故奔者不必名以归也而后名之于是吴灭
 徐徐子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
 遂奔 楚徐子
而不名则疑于谭子弦子温子矣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有/传)季孙意如会晋荀
跞于适历
 季氏出其 (第 27a 页)
   泗州
  禹贡徐州之域 春秋时徐子
国后入于吴战国属
  越后属楚秦置徐县属泗水郡汉属临淮郡后汉
  属下邳国三国时属魏晋属临淮郡宋南齐 (第 57a 页)
  凌霄树在霍山上相传为汉武帝手植
  复览山臼在霍山县东二十里复览山顶宋末戍
  边设
   泗州
  徐城有二一在州东北八十里 周时徐子
国尚书
  费誓云淮夷徐戎并兴史记云穆王时徐有偃王
  即此汉置徐县寰宇记云大徐城一名薄薄城又 (第 33b 页)
 厚丘(莽曰祝/其亭)容丘(侯国祠水东南/至下邳入泗)东安(侯国莽/曰业亭)合乡
(莽曰/合聚)(莽曰承治应/劭曰音證)建阳(侯国莽/曰建力)曲阳(莽曰从羊应劭/曰在淮曲之阳)
司吾(莽曰息吾应劭曰/左传吴执钟吾子)于乡(侯/国)平曲(侯国莽/曰端平)都阳(侯国/应劭)

(曰春秋齐/人迁阳是)阴平(侯/国)郚乡(侯国莽曰徐亭师古/曰郚音吾又音鱼)武阳(侯国/莽曰)
(弘/亭)新阳(侯国莽/曰博聚)建陵(侯国莽/曰付亭)昌虑(侯国莽曰虑聚/师古曰虑音庐)都平
(侯/国)
临淮郡(武帝元狩六年/置莽曰淮平)户二十六万八千二百八十三
口百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四(○宋祁曰口百二/十邵本作百三十)
县二十九 徐(故国盈姓至 春秋时徐子
章禹为楚所/灭莽曰徐调○刘奉世曰为吴所灭非)
(楚也/误)取虑(师古曰取音趋/又音秋虑音庐)淮浦(游 (第 45a 页)
   蔡朝吴出奔郑(春/秋)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春/秋)
   王太子寿卒王穆后崩(左/传)
  十有九年齐侯伐徐 (春/秋)徐子
及郯人莒人会齐侯
   盟于蒲隧(左/传) (第 14b 页)
  王太子寿卒王穆后崩(左传)


  十有九年齐侯伐徐 (春秋)徐子
及郯人莒人会齐侯
盟于蒲隧(左传)
  楚子诱戎蛮子杀之(春秋)
  晋昭公卒子去疾嗣(用左传史记年 (第 15a 页)
(城在县东北七十里又潼都城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即汉取虑县)徐县故城(在旧/州城)
(西北 周时徐子
国尚书费誓淮夷徐戎并兴春秋/昭公十三年吴灭徐徐子章禹奔楚汉置徐县为)
(临淮郡治后汉属下邳国东晋后省 (第 42a 页)
 (因之金属寿州元属安丰路本/朝仍属寿州编户二十五里)泗州(在府东二百/一十里禹贡)
 (徐州周青州之域 春秋时徐子
国秦属薛郡汉初/为东海郡地元鼎中为泗水国后为𡴴犹县晋为)
 (宿预县属淮阳国后魏为宿预郡寻改东徐州 (第 4b 页)
  东坡遗张平阳村醪诗真迹旧藏光福徐良夫家据
东阳黄晋卿题识诗凡六首今耕学翁得之已亡其
半可惜也然吾闻良夫所藏高编大册甚富今则一
字不存矣则此卷虽脱落为幸巳甚且徐皆出偃王 春秋时徐子
章羽被执子孙散处扬徐间今耕学与
良夫同姓同里此卷之在耕学犹在良夫也为幸益
甚呜呼楚人得之孔子鄙之吾恐 (第 7a 页)
   宋苏轼遗张平阳诗真迹
东坡遗张平阳村醪诗真迹旧藏光福徐良夫家据东
阳黄晋卿题识诗凡六首今耕学翁得之已亡其半可
惜也然吾闻良夫所藏高编大册甚富今则一字不存
矣则此卷虽脱落为幸已甚且徐皆出偃王 春秋时徐
章羽被执子孙散处剔徐间今耕学与良夫同姓同
里此卷之在耕学犹在良夫也为幸益甚呜呼楚人得 (第 33b 页)
  题识诗凡六首今耕学翁得之已亡其半可惜也
  然吾闻良夫所藏高编大册一字不存者颇多则
  此卷虽脱落为幸甚矣且徐皆出偃王 春秋时徐
  子
章羽被执子孙散处扬徐间今耕学与良夫同 (第 101a 页)
夫所藏高编大册一字不存者颇多则此卷虽脱落为
幸甚矣且徐皆出偃王 春秋时徐子
章羽被执子孙散
处扬徐间今耕学与良夫同姓且同里此卷之在耕学
犹在良夫也为幸益甚呜呼楚人得失孔子鄙之吾 (第 6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蒙求集注卷上     唐 李 瀚 撰
             宋 徐子
光 注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晋书王戎字浚冲琅琊临沂人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蒙求集注卷下     唐 李 瀚 撰
             宋 徐子
光 注
伊尹负鼎宁戚扣角
 史记伊尹欲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
 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 (第 1a 页)

宋徐子
执于楚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执于晋皆不
得复书爵也其曰杞成公之卒贱之终其身也文公之
来盟既已贱之矣其卒 (第 16a 页)
国灭国被执虽生
齐之于死故称公则纪侯大去其国不当复书侯谭子
弦子温子夔子沈子胡子不当复书子小邾子执于
徐子
执于楚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执于晋皆不得
复书爵也其曰杞成公之卒贱之终其身也文公之来
盟既已贱之矣其卒 (第 9b 页)
   题东坡遗张平阳诗真迹
东坡遗张平阳村醪诗真迹旧藏光福徐良夫家据东
阳黄晋卿题识诗凡六首今耕学翁得之已亡其半可
惜也然吾闻良夫所藏高编大册甚富今则一字不存
矣则此卷虽脱落为幸已甚且徐皆出偃王 春秋时徐

章羽被执子孙散处扬徐间今耕学与良夫同姓同
里此卷之在耕学犹在良夫也为幸益甚呜呼楚人得
失孔子鄙之吾恐 (第 10b 页)
卷,周公孙尼子一卷,周孔穿谰言一卷,周宁越宁子一卷,周王孙子一卷,周李氏春秋一卷,周董无心董子一卷, 周徐子
一卷,周鲁仲连鲁连子一卷,周虞卿虞氏春秋一卷,汉朱建平原君书一卷,汉刘敬书一卷,汉贾山至言一卷,汉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