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孟子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法家類
譜錄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右三国禘祫
晋书武帝本纪太康十年太庙成遂祫祭大赦
礼志升平五年十月己卯殷祀以帝崩后不作乐
通典东晋升平五年五月穆帝崩十月殷兴宁三年二
月哀皇帝崩明帝太和元年五月皇后庾氏崩(废帝海/西公后)
(也/)十月殷(此哀皇帝在周之内/庾氏既葬之后殷也)大元二十一年十月应
殷其年九月孝武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循殷事
元兴三年夏应殷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
孟冬时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舆旋轸
其年四月夏应殷而大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
台寻校自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
回复追明孟秋非失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今虽既祔之后
得以烝尝而无殷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
宗以其年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 …… (第 11b 页)
台常以限月成旧就如所言有丧
可殷隆安之初果以丧而废矣月数少多复迟速失中
至于应寝而修意所未譬安国又启 范泰 云今既祔遂
祭于庙故四时烝尝如泰此言殷与烝尝其本不同既
祔之后可亲烝尝而不得亲殷也太常刘瑾云章后丧 …… (第 12a 页)
蕙田案此言不宜一月两祭是
孝武孝建元年十二月戊子有司奏依旧今元年十月
是殷祠之月领曹郎 范泰 参议依永初三年例须再周
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犹在
禫内下礼官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议案 (第 16b 页)
晋书武帝本纪太康十年太庙成遂祫祭大赦
礼志升平五年十月己卯殷祀以帝崩后不作乐
通典东晋升平五年五月穆帝崩十月殷兴宁三年二
月哀皇帝崩明帝太和元年五月皇后庾氏崩(废帝海/西公后)
(也/)十月殷(此哀皇帝在周之内/庾氏既葬之后殷也)大元二十一年十月应
殷其年九月孝武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循殷事
元兴三年夏应殷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
孟冬时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舆旋轸
其年四月夏应殷而大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
台寻校自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
回复追明孟秋非失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今虽既祔之后
得以烝尝而无殷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
宗以其年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 …… (第 11b 页)
台常以限月成旧就如所言有丧
可殷隆安之初果以丧而废矣月数少多复迟速失中
至于应寝而修意所未譬安国又启 范泰 云今既祔遂
祭于庙故四时烝尝如泰此言殷与烝尝其本不同既
祔之后可亲烝尝而不得亲殷也太常刘瑾云章后丧 …… (第 12a 页)
蕙田案此言不宜一月两祭是
孝武孝建元年十二月戊子有司奏依旧今元年十月
是殷祠之月领曹郎 范泰 参议依永初三年例须再周
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犹在
禫内下礼官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议案 (第 16b 页)
孔安国议前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与旋轸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三年三月刘裕/复京师次年改元义熙三月安帝至京师)其年四月
夏应殷而太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台寻校自
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回复追明
孟秋非失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尝
而无殷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宗以其年
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 …… (第 18a 页)
台常以限月成旧就如所言有丧可殷隆安
之初果以丧而废矣月数少多复迟速失中至于应寝
而修意所未譬安国又启 范泰 云今既祔遂祭于庙故
四时烝尝如泰此言殷与烝尝其本不同既祔之后可
亲烝尝而不得亲殷也太常刘瑾云章后丧未 (第 18b 页)
一周不
应祭(案穆帝章皇后何氏崩于元兴三年七月瑾与徐/乾 范泰 等所奏俱在义熙元年四月后丧未满一)
(期故/云然)臣寻升平五年五月穆皇帝崩其年七月山陵十
月殷兴宁三 …… (第 18b 页)
乾学案安国之奏言其年四月应殷是指论
义熙元年事也时章皇后未及一期自不宜
殷祭刘瑾 范泰 俱引义执争反致劾贬何也
纵晋家故事不然要其议自正而安国必欲
加之以罪不亦甚欤 又案泰 …… (第 19b 页)
当是追论其罪尔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十二月戊子有司奏依旧今元年
十月是殷祠之月领曹郎 范泰 参议依永初三年例须
再周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
犹在禫内下礼官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议案 (第 20a 页)
宋书礼志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白衣领尚书左仆射
孔安国启云元兴三年夏应殷祠昔年三月皇与旋轸
(元兴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三年三月刘裕/复京师次年改元义熙三月安帝至京师)其年四月
夏应殷而太常博士徐乾等议云应用孟秋台寻校自
泰和四年相承皆用冬夏乾等既伏应孟冬回复追明
孟秋非失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尝
而无殷荐之比太元二十一年十月应殷烈宗以其年
九月崩至隆安三年国家大吉乃修殷事 …… (第 18a 页)
台常以限月成旧就如所言有丧可殷隆安
之初果以丧而废矣月数少多复迟速失中至于应寝
而修意所未譬安国又启 范泰 云今既祔遂祭于庙故
四时烝尝如泰此言殷与烝尝其本不同既祔之后可
亲烝尝而不得亲殷也太常刘瑾云章后丧未 (第 18b 页)
一周不
应祭(案穆帝章皇后何氏崩于元兴三年七月瑾与徐/乾 范泰 等所奏俱在义熙元年四月后丧未满一)
(期故/云然)臣寻升平五年五月穆皇帝崩其年七月山陵十
月殷兴宁三 …… (第 18b 页)
乾学案安国之奏言其年四月应殷是指论
义熙元年事也时章皇后未及一期自不宜
殷祭刘瑾 范泰 俱引义执争反致劾贬何也
纵晋家故事不然要其议自正而安国必欲
加之以罪不亦甚欤 又案泰 …… (第 19b 页)
当是追论其罪尔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十二月戊子有司奏依旧今元年
十月是殷祠之月领曹郎 范泰 参议依永初三年例须
再周之外殷祭寻祭再周来二年三月若以四月殷则
犹在禫内下礼官议正国子助教苏玮生议案 (第 20a 页)
以见君也出疆载质见念念之不忘
君也古之人在畎亩犹在朝廷不忘君拳拳之义也
所以苏武使匈奴十九年不舍汉节 范泰 终身不履
魏地而坐卧汉车者见念念不忘君也而世之说诗
者曰永矢弗过者自誓弗过君门也永矢弗告者自
誓弗告 (第 9b 页)
君也古之人在畎亩犹在朝廷不忘君拳拳之义也
所以苏武使匈奴十九年不舍汉节 范泰 终身不履
魏地而坐卧汉车者见念念不忘君也而世之说诗
者曰永矢弗过者自誓弗过君门也永矢弗告者自
誓弗告 (第 9b 页)
如其虔刘送死俟之境而断之可令匹马不反非唯绝
二贼窥𨵦乃是戡殄之要惟陛下览焉炜不纳
宋少帝在位多愆失 范泰 上封事极谏曰伏闻陛下时
在后园颇习武备鼓鞞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
諠哗省闼之间不闻将帅之臣统御之主 (第 44b 页)
二贼窥𨵦乃是戡殄之要惟陛下览焉炜不纳
宋少帝在位多愆失 范泰 上封事极谏曰伏闻陛下时
在后园颇习武备鼓鞞在宫声闻于外黩武掖庭之内
諠哗省闼之间不闻将帅之臣统御之主 (第 44b 页)
致敬宗庙爱礼公卿去秋
霜之威垂三春之泽则奸回寝止妖祲自消乾灵祇祐
皇家永保无穷之美矣
宋文帝元嘉二年 范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元正改
律品物维新陛下藉日新以畜德仰乾元以履祚吉祥
集室百福来庭顷旱魃为虐亢阳愆度 (第 40a 页)
霜之威垂三春之泽则奸回寝止妖祲自消乾灵祇祐
皇家永保无穷之美矣
宋文帝元嘉二年 范泰 表贺元正并陈旱灾曰元正改
律品物维新陛下藉日新以畜德仰乾元以履祚吉祥
集室百福来庭顷旱魃为虐亢阳愆度 (第 40a 页)
褚裕之(兄秀之子淡之/ 秀之 湛之)蔡廓(子兴/宗)何尚之(父叔/度)
(子/偃)张裕(子/永)张邵(子敷/弟悦) (兄子畅/畅子浩) (畅/淹) 范泰(子晔/ 孔)
(熙/□) 荀伯子(族弟昶秋/昶子万)徐广(郤/绍)郑鲜之 裴松之 (第 10b 页)
(子/偃)张裕(子/永)张邵(子敷/弟悦) (兄子畅/畅子浩) (畅/淹) 范泰(子晔/ 孔)
(熙/□) 荀伯子(族弟昶秋/昶子万)徐广(郤/绍)郑鲜之 裴松之 (第 10b 页)
安三年国家大吉乃殷祭元兴
三年夏应殷祭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孟
冬时安帝义熙三年当殷祭御史中烝 范泰 议以章后
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
废大礼往元兴三年四月不得殷祀进用十月若计常
限 (第 18a 页)
三年夏应殷祭太常博士徐乾等议应用孟秋进用孟
冬时安帝义熙三年当殷祭御史中烝 范泰 议以章后
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
废大礼往元兴三年四月不得殷祀进用十月若计常
限 (第 18a 页)
杂家
尸子二十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
(高诱/注)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许慎注)又二十一卷(高诱/注)
淮南鸿烈音二卷 风俗通义三十卷(应劭/撰)嘿记三卷
(吴大鸿胪/张俨撰)抱扑子外篇三十卷(葛洪/撰)金楼子十卷(梁元/帝撰)
博物志十卷(张华/撰)又十卷 张公杂记一卷(张华撰梁/有五卷大)
(槩似博/物志)杂记十一卷(张华/撰)广志二卷(郭义/恭撰)又十卷 部
略十五卷 博览十三卷 崔豹古今注五卷 伏侯
古今注三卷 续古今注三卷(唐周/蒙撰)中华古今注三卷
(马缟/撰)古今善言二十卷(宋车骑将/军 范泰 撰)阙文十三卷(陆澄/撰)记
闻二卷(宋后军参军/徐益寿撰)备遗记三卷 方类六卷 袖中
记二卷(沈约 (第 3b 页)
尸子二十卷(秦相卫鞅上/客尸佼撰)吕氏春秋二十六卷(秦相吕/不韦撰)
(高诱/注)淮南子二十一卷(汉淮南王刘/安撰许慎注)又二十一卷(高诱/注)
淮南鸿烈音二卷 风俗通义三十卷(应劭/撰)嘿记三卷
(吴大鸿胪/张俨撰)抱扑子外篇三十卷(葛洪/撰)金楼子十卷(梁元/帝撰)
博物志十卷(张华/撰)又十卷 张公杂记一卷(张华撰梁/有五卷大)
(槩似博/物志)杂记十一卷(张华/撰)广志二卷(郭义/恭撰)又十卷 部
略十五卷 博览十三卷 崔豹古今注五卷 伏侯
古今注三卷 续古今注三卷(唐周/蒙撰)中华古今注三卷
(马缟/撰)古今善言二十卷(宋车骑将/军 范泰 撰)阙文十三卷(陆澄/撰)记
闻二卷(宋后军参军/徐益寿撰)备遗记三卷 方类六卷 袖中
记二卷(沈约 (第 3b 页)
员外郎荀雍集二卷 国子博士范演集八卷 钱
唐令顾昱集六卷 韩浚之集八卷 南阳太守沈亮
之集七卷 国子博士孔欣集九卷 临海太守江元
叔集四卷 尚书郎刘馥集十一卷 太子中舍人张
演集八卷 南昌令蔡眇之集三卷 太学博士顾雅
集十三卷 巴东太守孙仲之集十二卷 太尉咨议
参军谢元集一卷 南海太守陆展集九卷 棘阳令
山谦之集十二卷 广州刺史杨希集九卷 太常卿 范泰 二十卷 员外郎常侍周始之集十一卷 主客
郎羊崇集六卷 太子舍人孔景亮集三卷 中书郎
袁伯文集十一卷 (第 50a 页)
唐令顾昱集六卷 韩浚之集八卷 南阳太守沈亮
之集七卷 国子博士孔欣集九卷 临海太守江元
叔集四卷 尚书郎刘馥集十一卷 太子中舍人张
演集八卷 南昌令蔡眇之集三卷 太学博士顾雅
集十三卷 巴东太守孙仲之集十二卷 太尉咨议
参军谢元集一卷 南海太守陆展集九卷 棘阳令
山谦之集十二卷 广州刺史杨希集九卷 太常卿 范泰 二十卷 员外郎常侍周始之集十一卷 主客
郎羊崇集六卷 太子舍人孔景亮集三卷 中书郎
袁伯文集十一卷 (第 50a 页)
三司武帝表天子重赠侍中司徒封南昌县侯及
武帝受禅每叹忆之曰穆之不死当助我理天下可谓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光禄大夫范泰 对曰圣主在上英
彦满朝穆之虽功著艰难未容便关兴毁帝笑曰卿不
闻骥騄乎贵日致千里耳帝后复曰穆之死人轻易 (第 6a 页)
武帝受禅每叹忆之曰穆之不死当助我理天下可谓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光禄大夫范泰 对曰圣主在上英
彦满朝穆之虽功著艰难未容便关兴毁帝笑曰卿不
闻骥騄乎贵日致千里耳帝后复曰穆之死人轻易 (第 6a 页)
王昙首(子僧/绰)
赵伦之字幼成下邳僮人孝穆皇后之弟也幼孤贫事
母以孝称武帝起兵以军功封阆中县五等侯累迁雍
州刺史武帝北征伦之遣顺阳太守傅弘之扶风太守
沈田子出峣柳大破姚泓于蓝田及武帝受命以佐命
功封霄城县侯少帝即位徵拜护军元嘉三年拜领军
将军伦之虽外戚贵宠而居身俭素性野拙涩于人间
世事多所不解久居方伯公私富贵入为护军资力不
称以为见贬 光禄大夫范泰 好戏笑谓曰司徒公缺必
用汝老奴我不言汝资地所任要是外戚高秩次第所
至伦之大喜每载酒肴诣泰五年卒谥元侯 …… (第 2a 页)
屏气语如此者十馀年佐黄门侍郎从坐伏诛
晦从叔澹字景恒祖安晋太傅父瑶琅邪王友澹任达
仗气不营当世与顺阳 范泰 为云霞之交历位尚书武
帝将受禅有司议使侍中刘睿进玺帝曰此选当须人 …… (第 28b 页)
宿昔之间士
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
事文帝登阼诛徐羡之等徵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上使 光禄范泰 与灵运书敦奖之乃出就职使整秘阁书遗
阙又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
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 (第 39a 页)
赵伦之字幼成下邳僮人孝穆皇后之弟也幼孤贫事
母以孝称武帝起兵以军功封阆中县五等侯累迁雍
州刺史武帝北征伦之遣顺阳太守傅弘之扶风太守
沈田子出峣柳大破姚泓于蓝田及武帝受命以佐命
功封霄城县侯少帝即位徵拜护军元嘉三年拜领军
将军伦之虽外戚贵宠而居身俭素性野拙涩于人间
世事多所不解久居方伯公私富贵入为护军资力不
称以为见贬 光禄大夫范泰 好戏笑谓曰司徒公缺必
用汝老奴我不言汝资地所任要是外戚高秩次第所
至伦之大喜每载酒肴诣泰五年卒谥元侯 …… (第 2a 页)
屏气语如此者十馀年佐黄门侍郎从坐伏诛
晦从叔澹字景恒祖安晋太傅父瑶琅邪王友澹任达
仗气不营当世与顺阳 范泰 为云霞之交历位尚书武
帝将受禅有司议使侍中刘睿进玺帝曰此选当须人 …… (第 28b 页)
宿昔之间士
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
事文帝登阼诛徐羡之等徵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上使 光禄范泰 与灵运书敦奖之乃出就职使整秘阁书遗
阙又以晋氏一代自始至终无一家之史令灵运撰晋
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寻 (第 39a 页)
褚裕之(兄秀之子淡之/ 秀之 湛之)蔡廓(子兴/宗)何尚之(父叔度/ 子偃)
张裕(子/永)张邵(子敷/弟悦) (兄子畅/畅子浩) (畅/淹) 范泰(子煜先/孔熙) 荀
伯子(族弟昶秋/昶子万)徐广(郤/绍)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 …… (第 1a 页)
范泰 字 (第 38b 页)
伯伦 顺阳人也祖汪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
史父宁豫章太守并知名前代泰初为太学博士荆州
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请为天 …… (第 38b 页)
游
处以来常欲有以相戒当卿沈湎措言莫由及今之遇
又无假陈说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众矣未有若此者
也或问忱 范泰 何如谢邈忱曰茂度漫又问何如殷觊
忱曰伯道易忱常有意立功谓泰曰今城池既立军甲 …… (第 38b 页)
称善者久之宋国初建转奉常赫
运勃勃陷关中武帝复欲北讨鲜之表谏及践阼迁太
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 范泰 尝众中诮让
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主上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
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 (第 60a 页)
张裕(子/永)张邵(子敷/弟悦) (兄子畅/畅子浩) (畅/淹) 范泰(子煜先/孔熙) 荀
伯子(族弟昶秋/昶子万)徐广(郤/绍)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 …… (第 1a 页)
范泰 字 (第 38b 页)
伯伦 顺阳人也祖汪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
史父宁豫章太守并知名前代泰初为太学博士荆州
刺史王忱泰外弟也请为天 …… (第 38b 页)
游
处以来常欲有以相戒当卿沈湎措言莫由及今之遇
又无假陈说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众矣未有若此者
也或问忱 范泰 何如谢邈忱曰茂度漫又问何如殷觊
忱曰伯道易忱常有意立功谓泰曰今城池既立军甲 …… (第 38b 页)
称善者久之宋国初建转奉常赫
运勃勃陷关中武帝复欲北讨鲜之表谏及践阼迁太
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 范泰 尝众中诮让
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主上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
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 (第 60a 页)
利不俟加宪巧源日绝上从演之议遂以一钱当两
行之经时公私非便乃罢时言事者多以钱货减少
国用不足欲禁私铜以充官铸五铢 范泰 又陈曰夫
货存贸易不在多少昔日之贵今日之贱彼此共之
其揆一也但令官人均通则无患不足若使必资广
(第 23a 页)
行之经时公私非便乃罢时言事者多以钱货减少
国用不足欲禁私铜以充官铸五铢 范泰 又陈曰夫
货存贸易不在多少昔日之贵今日之贱彼此共之
其揆一也但令官人均通则无患不足若使必资广
(第 23a 页)
进用孟冬
时(孔安国云自太和四年已后殷祭皆/用冬夏复详徐乾议用孟秋非失也)安帝义熙三年
当殷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以章后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
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废大礼(泰议曰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
(尝礼有丧 (第 25b 页)
时(孔安国云自太和四年已后殷祭皆/用冬夏复详徐乾议用孟秋非失也)安帝义熙三年
当殷御史中丞 范泰 议以章后丧未一周不应殷祠时
从太常刘瑾议小君之丧不以废大礼(泰议曰今虽既/祔之后得以烝)
(尝礼有丧 (第 25b 页)
太祖文皇帝上之上(讳义隆小字车儿/武帝第三子也)
元嘉元年(是年八月/始改元)春正月(考异曰宋本纪正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宋纪二月己)
(巳宋略二月癸巳李延寿南史二月己卯朔皆误也按/长历是年正月丁巳二月丁亥朔后魏书纪纪志是年)
(无日食/今从之)魏改元始光 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营阳
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好呼到翻/下情好同)游戏无度特进
致仕 范泰 上封事曰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
鞞在宫声闻于外(鞞与鼙同音骈/迷翻闻音问)黩武掖庭之内諠哗
省闼 …… (第 1b 页)
大旱蝗 左光禄大夫范泰 上表曰妇人有三从之义
(妇人在室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无自专之道谢晦妇女犹在尚方
唯陛下留意有诏 (第 28a 页)
元嘉元年(是年八月/始改元)春正月(考异曰宋本纪正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宋纪二月己)
(巳宋略二月癸巳李延寿南史二月己卯朔皆误也按/长历是年正月丁巳二月丁亥朔后魏书纪纪志是年)
(无日食/今从之)魏改元始光 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营阳
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好呼到翻/下情好同)游戏无度特进
致仕 范泰 上封事曰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
鞞在宫声闻于外(鞞与鼙同音骈/迷翻闻音问)黩武掖庭之内諠哗
省闼 …… (第 1b 页)
大旱蝗 左光禄大夫范泰 上表曰妇人有三从之义
(妇人在室从父母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无自专之道谢晦妇女犹在尚方
唯陛下留意有诏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