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密教部類
虚尊无二上非时不造主合载一
主行皆大圣祖及宣尼亲所发明者比之常据不可同
涂又丘明修春秋悉以君子定褒贬 陈泄冶 以忠获罪
晋文以臣召君于此数条复称君子将评得失特以宣
尼断之传曰危疑之理须圣言以明也或以东都不同
他 (第 59a 页)
主行皆大圣祖及宣尼亲所发明者比之常据不可同
涂又丘明修春秋悉以君子定褒贬 陈泄冶 以忠获罪
晋文以臣召君于此数条复称君子将评得失特以宣
尼断之传曰危疑之理须圣言以明也或以东都不同
他 (第 59a 页)
入凡欲无相渎而已又况公庭可言妇女乎居丧不
言乐后世犹有如卫孙文子者公庭不言妇女后世
犹有如陈灵公者此季札 泄冶 所以讥之
长乐陈氏曰非丧而读丧礼则非人子之情居丧而
不读丧礼不失之过则失之不及未葬而读祭礼则 (第 33a 页)
言乐后世犹有如卫孙文子者公庭不言妇女后世
犹有如陈灵公者此季札 泄冶 所以讥之
长乐陈氏曰非丧而读丧礼则非人子之情居丧而
不读丧礼不失之过则失之不及未葬而读祭礼则 (第 33a 页)
臣臣择其君非素有定分也皆以情义意气决相
从耳苟不长守正固而继之以疑阻猜嫌则君臣
必不相保未有能终者也安得吉如陈灵之杀 泄
冶 赵迁之杀李牧袁绍之杀田丰是也终为人所
陵辱矣(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 (第 29a 页)
从耳苟不长守正固而继之以疑阻猜嫌则君臣
必不相保未有能终者也安得吉如陈灵之杀 泄
冶 赵迁之杀李牧袁绍之杀田丰是也终为人所
陵辱矣(易外/传)
新安朱氏曰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 (第 29a 页)
(东北邾小国邑岂能到此至赵氏木讷谓伐莱取/根牟皆齐事但中间隔一秋字耳尤谬昭八年蒐)
(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明是鲁地何得言齐取乎)
陈杀其 大夫泄冶
(第 107a 页)
(案 泄冶 以直谏死而杜氏承左傅之说言不为春/秋所贵胡傅亦谓冶虽效忠犹在宋子哀鲁叔肸) …… (第 107b 页)
(之诸侯死犹名则大夫死而名之宜矣子哀之奔/未尝死也季友仲遂叔肸之卒虽贤奸不同而生)
(而赐氏不可以为例朱子释危邦不入谓仕危邦/者无可去之义在外则不入可耳 泄冶 为陈之臣)
(食陈之禄以死生争之而不悔此正尽道而死而/乃傅会牵强锻鍊周内是使鄙夫藉口率天下而) (第 108a 页)
(为顽钝无耻也左氏所载孔子引诗黄氏仲炎以/为非孔子之言其见卓矣今故以榖梁杀无罪之)
(说为/主)
(方氏苞曰胡氏谓 泄冶 书名在子哀叔肸之后益/误矣叔氏也肸名也子哀亦名也春秋无书字之) (第 108a 页)
(于红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明是鲁地何得言齐取乎)
陈杀其 大夫泄冶
(第 107a 页)
(案 泄冶 以直谏死而杜氏承左傅之说言不为春/秋所贵胡傅亦谓冶虽效忠犹在宋子哀鲁叔肸) …… (第 107b 页)
(之诸侯死犹名则大夫死而名之宜矣子哀之奔/未尝死也季友仲遂叔肸之卒虽贤奸不同而生)
(而赐氏不可以为例朱子释危邦不入谓仕危邦/者无可去之义在外则不入可耳 泄冶 为陈之臣)
(食陈之禄以死生争之而不悔此正尽道而死而/乃傅会牵强锻鍊周内是使鄙夫藉口率天下而) (第 108a 页)
(为顽钝无耻也左氏所载孔子引诗黄氏仲炎以/为非孔子之言其见卓矣今故以榖梁杀无罪之)
(说为/主)
(方氏苞曰胡氏谓 泄冶 书名在子哀叔肸之后益/误矣叔氏也肸名也子哀亦名也春秋无书字之) (第 108a 页)
大夫出奔书名
以上系杜氏称名之误杀大夫无不称名之理而
杜乃以称名为贬至以 泄冶 之直谏而死与里克
宁喜之弑逆同科大夫奔无不称名之理而杜以
称名为贬至以公子憖之为国除恶与栾盈 …… (第 24a 页)
已上系杜氏解经传之误
春秋无书字之法论
苏老泉春秋论曰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
胡文定因为之说曰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命大夫
例称字诸侯之兄弟例称字中国之附庸例称字春秋
书法有例当称字或黜而书名例当称人或进而书字
则褒贬系焉呜呼大夫为诸侯之臣附庸之君下公侯
伯子男一等今君称名而臣称字公侯伯子男称名而
附庸之君称字于崇卑之分不几倒置为此说者不过
欲以名字见褒贬尔于是有以杀大夫之书名为贬至
以 泄冶 之直谏而死与里克宁喜之弑逆同科以大夫
出奔之书名为贬至以公子慭之为国除恶与良宵栾
盈之叛臣同罪而春秋 (第 33a 页)
以上系杜氏称名之误杀大夫无不称名之理而
杜乃以称名为贬至以 泄冶 之直谏而死与里克
宁喜之弑逆同科大夫奔无不称名之理而杜以
称名为贬至以公子憖之为国除恶与栾盈 …… (第 24a 页)
已上系杜氏解经传之误
春秋无书字之法论
苏老泉春秋论曰诸侯而或书其名大夫而或书其字
胡文定因为之说曰王朝大夫例称字列国之命大夫
例称字诸侯之兄弟例称字中国之附庸例称字春秋
书法有例当称字或黜而书名例当称人或进而书字
则褒贬系焉呜呼大夫为诸侯之臣附庸之君下公侯
伯子男一等今君称名而臣称字公侯伯子男称名而
附庸之君称字于崇卑之分不几倒置为此说者不过
欲以名字见褒贬尔于是有以杀大夫之书名为贬至
以 泄冶 之直谏而死与里克宁喜之弑逆同科以大夫
出奔之书名为贬至以公子慭之为国除恶与良宵栾
盈之叛臣同罪而春秋 (第 33a 页)
名也可云斩尽葛藤矣
诸侯不生名死则名之诸侯死犹名则大夫无不称名
之理大夫遇难见杀更无不称名之理左氏以称名
为贬遂于孔父仇牧 泄冶 谓不足贵于崔杼之出奔
不称名以氏告谓非其罪颠倒已甚且以叔肸为贤
而书字则孔子大圣续经当书仲尼卒不 (第 34a 页)
诸侯不生名死则名之诸侯死犹名则大夫无不称名
之理大夫遇难见杀更无不称名之理左氏以称名
为贬遂于孔父仇牧 泄冶 谓不足贵于崔杼之出奔
不称名以氏告谓非其罪颠倒已甚且以叔肸为贤
而书字则孔子大圣续经当书仲尼卒不 (第 34a 页)
(反注除为会一字并同/恶其乌路反婉于阮反)疏(正义曰诸传言君子者或/当时贤者或指斥仲尼或)
(语出丘明之意而托诸贤者期于明理而已不复曲/为义例唯河阳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危疑之理)
(须取圣證故特称仲尼以明之其馀皆托诸君子君/子者其可以居上位子下民有德之美称也此言 (第 8a 页)
(语出丘明之意而托诸贤者期于明理而已不复曲/为义例唯河阳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危疑之理)
(须取圣證故特称仲尼以明之其馀皆托诸君子君/子者其可以居上位子下民有德之美称也此言 (第 8a 页)
(召君则全没不书于义为可必书天王非地之狩者/若全没其文无以明晋侯尊崇天子之德故书天子)
(出狩诸/侯往朝)且明德也注隐其召君之阙欲以明晋之功
德河阳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皆违凡变例以起
大义危疑之理故特称仲尼以明之音义(弑音试泄/息列反冶)
(音也危疑如字一/本 …… (第 46b 页)
(阙以明晋侯之功德功德谓尊事天子是也丘明为/传所以写仲尼之意凡所改易皆是仲尼而于河阳)
(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此三事特称仲尼曰者史/策所书皆书实事晋侯召王使狩而作自狩之文是)
(言不实也凡例弑君称君君无道 (第 47a 页)
灵公不君而称臣/以弑似君无过也大夫无罪见杀不书其名 泄冶 忠)
(谏而被杀书名乃罪合死也此三事皆违凡典变旧/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恐人不信须圣言以为證故)
( (第 47a 页)
(出狩诸/侯往朝)且明德也注隐其召君之阙欲以明晋之功
德河阳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皆违凡变例以起
大义危疑之理故特称仲尼以明之音义(弑音试泄/息列反冶)
(音也危疑如字一/本 …… (第 46b 页)
(阙以明晋侯之功德功德谓尊事天子是也丘明为/传所以写仲尼之意凡所改易皆是仲尼而于河阳)
(之狩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此三事特称仲尼曰者史/策所书皆书实事晋侯召王使狩而作自狩之文是)
(言不实也凡例弑君称君君无道 (第 47a 页)
灵公不君而称臣/以弑似君无过也大夫无罪见杀不书其名 泄冶 忠)
(谏而被杀书名乃罪合死也此三事皆违凡典变旧/例以起大义危疑之理恐人不信须圣言以为證故)
( (第 47a 页)
陈杀其 大夫泄冶
注 (第 14b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故
不为春秋所贵而书名音义(泄息列反/冶音也)疏(正义曰文八/年宋人杀其)
(大 (第 14b 页)
夫司马贵之而不名此书 泄冶 之名是不为春秋所/贵故书名传称臣者所以治烦去惑是以伏死而争则)
(直谏者臣之尽忠之事 (第 14b 页)
泄冶 忠谏而死不为春秋所贵/者释例曰鲁哀之可谏者甚众未闻仲尼之苦言至于)
(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 …… (第 14b 页)
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臣子而欲显直/于其君父适所以益谤而致罪也陈灵公宣淫悖德乱)
(伦志同禽兽非尽言所救 泄冶 进无匡济远策退不危/行言孙安昏乱之朝慕匹夫之直忘蘧氏可卷之德死)
(而无益故经同罪贱之文传特称仲尼以 (第 14b 页)
明之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此其义也是说不贵 泄冶)
(
之意也然则比干谏纣而死孔子称殷有三仁焉善比/干者家语云子贡曰陈灵公君臣宣淫于朝 (第 14b 页)
泄冶 谏而)
(杀之是与比干諌死同可谓仁乎孔子曰比干于纣亲/则诸父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固当以) (第 15a 页)
(必死争之冀身死之后纣当悔悟本志存于仁者也 泄/冶 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
(朝以区区之身欲止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狷矣/诗云民之多 (第 15a 页)
辟无自立辟其 泄冶 之谓乎是 (第 15a 页)
泄冶 之行)
(不得同于比/干之意也)
传九年春王使来徵聘注徵召也言周徵也徵聘不
书微加讽谕不指斥音 …… (第 15a 页)
(反一音汝栗反说文云日日所衣裳也字林同又云/妇人近身内衣也仁一反御如字一音鱼吕反近附)
(近之/近)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注宣示也音义
(效户/教反)且闻不令君其纳之注纳藏衵服音义(闻如字/一音问) (第 16a 页)
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泄冶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第 16a 页)
泄冶 之谓
乎注辟邪也辟法也诗大雅言邪辟之世不可立法 …… (第 16a 页)
一也若作一国便不可解
传盟吴越而还注传言楚彊吴越服从○(臣浩/)按吴越
二国始见于传吴之服楚始于此其抗楚亦基于此
陈杀其 大夫泄冶 (第 31a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故 (第 31a 页)
不为春秋所贵而书名○万斯大曰古今持论最不
平者莫如以直谏罪 泄冶 冶无罪也杀之者之罪也
经书杀 (第 31b 页)
泄冶 继书陈夏徵舒弑其君继书楚子入陈
以著为君不道而杀谏臣必至身弑国亡为后鉴也
又疏臣之尽忠之事○事监 (第 31b 页)
本讹作争今改正
传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监本讹作赂今改正
传孔子曰诗云一段○陈洙曰此非圣人之言孔子称
三仁曰比干谏而死反罪 泄冶 乎赵汸补注曰传以 …… (第 31b 页)
称国杀大夫为有罪故虽无罪见杀者必求其罪以
实之杜氏遂以书名为贬非但不知经旨亦未究史
法(臣召南/)谓 泄冶 不见几早去犹可谓直谏为非忠
必不可(臣照/)按传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
辟其 (第 32a 页)
泄冶 之谓乎盖哀之也非讥之也玩诗语可知
且以孔父例之安知 (第 32a 页)
泄冶 之冶仇牧之牧为非字乎
传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注六年楚伐郑取成于厉既
成郑伯逃归事见十一年○(臣浩/) (第 32a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故
不为春秋所贵而书名音义(泄息列反/冶音也)疏(正义曰文八/年宋人杀其)
(大 (第 14b 页)
夫司马贵之而不名此书 泄冶 之名是不为春秋所/贵故书名传称臣者所以治烦去惑是以伏死而争则)
(直谏者臣之尽忠之事 (第 14b 页)
泄冶 忠谏而死不为春秋所贵/者释例曰鲁哀之可谏者甚众未闻仲尼之苦言至于)
(陈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 …… (第 14b 页)
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臣子而欲显直/于其君父适所以益谤而致罪也陈灵公宣淫悖德乱)
(伦志同禽兽非尽言所救 泄冶 进无匡济远策退不危/行言孙安昏乱之朝慕匹夫之直忘蘧氏可卷之德死)
(而无益故经同罪贱之文传特称仲尼以 (第 14b 页)
明之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此其义也是说不贵 泄冶)
(
泄冶 谏而)
(杀之是与比干諌死同可谓仁乎孔子曰比干于纣亲/则诸父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固当以) (第 15a 页)
(必死争之冀身死之后纣当悔悟本志存于仁者也 泄/冶 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
(朝以区区之身欲止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狷矣/诗云民之多 (第 15a 页)
辟无自立辟其 泄冶 之谓乎是 (第 15a 页)
泄冶 之行)
(不得同于比/干之意也)
传九年春王使来徵聘注徵召也言周徵也徵聘不
书微加讽谕不指斥音 …… (第 15a 页)
(反一音汝栗反说文云日日所衣裳也字林同又云/妇人近身内衣也仁一反御如字一音鱼吕反近附)
(近之/近)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注宣示也音义
(效户/教反)且闻不令君其纳之注纳藏衵服音义(闻如字/一音问) (第 16a 页)
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泄冶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第 16a 页)
泄冶 之谓
乎注辟邪也辟法也诗大雅言邪辟之世不可立法 …… (第 16a 页)
一也若作一国便不可解
传盟吴越而还注传言楚彊吴越服从○(臣浩/)按吴越
二国始见于传吴之服楚始于此其抗楚亦基于此
陈杀其 大夫泄冶 (第 31a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故 (第 31a 页)
不为春秋所贵而书名○万斯大曰古今持论最不
平者莫如以直谏罪 泄冶 冶无罪也杀之者之罪也
经书杀 (第 31b 页)
泄冶 继书陈夏徵舒弑其君继书楚子入陈
以著为君不道而杀谏臣必至身弑国亡为后鉴也
又疏臣之尽忠之事○事监 (第 31b 页)
本讹作争今改正
传王以为有礼厚贿之○贿监本讹作赂今改正
传孔子曰诗云一段○陈洙曰此非圣人之言孔子称
三仁曰比干谏而死反罪 泄冶 乎赵汸补注曰传以 …… (第 31b 页)
称国杀大夫为有罪故虽无罪见杀者必求其罪以
实之杜氏遂以书名为贬非但不知经旨亦未究史
法(臣召南/)谓 泄冶 不见几早去犹可谓直谏为非忠
必不可(臣照/)按传称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
辟其 (第 32a 页)
泄冶 之谓乎盖哀之也非讥之也玩诗语可知
且以孔父例之安知 (第 32a 页)
泄冶 之冶仇牧之牧为非字乎
传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注六年楚伐郑取成于厉既
成郑伯逃归事见十一年○(臣浩/) (第 32a 页)
胡传(称国以杀者国君大夫与谋其事不请于天子/而擅杀之也义系于杀则止书其官曹杀其大)
(夫宋人杀其大夫是也义系于人则兼书其名氏楚/杀其大夫得臣陈杀其 大夫泄冶 之类是也然杀大)
(夫而曰大夫与谋其事何也与谋其事者用事之大/夫也见杀者不得于君之大夫也所谓义系于 (第 16a 页)
(夫宋人杀其大夫是也义系于人则兼书其名氏楚/杀其大夫得臣陈杀其 大夫泄冶 之类是也然杀大)
(夫而曰大夫与谋其事何也与谋其事者用事之大/夫也见杀者不得于君之大夫也所谓义系于 (第 16a 页)
(时汪氏克宽曰五年晋荀林父救郑经不书者以是/ 郑方有弑君之乱所当讨而不当救故不书救今)
(此书却缺之救据明年传载郑讨归生之罪斲其棺/而逐其族盖此时归生已毙矣故书救以与晋也)
陈杀其 大夫泄冶(泄公縠作/泄冶音也) 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 (第 23a 页)
(此书却缺之救据明年传载郑讨归生之罪斲其棺/而逐其族盖此时归生已毙矣故书救以与晋也)
陈杀其大夫泄冶(泄公縠作 泄冶 音也)
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 (第 23a 页)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 (第 23a 页)
(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泄冶) 谷梁(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 (第 23b 页)
泄冶 之无罪如何/陈灵公通于夏徵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
(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 (第 23b 页)
泄冶 闻之入/谏曰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
(于泄治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胡传(称国以杀 (第 23b 页)
者君与用事大臣同杀之也称其大/夫则不失官守而杀之者有专辄之罪矣 泄冶)
( 无罪而书名何也冶以谏杀身者也杀谏臣者必有/亡国弑君之祸故书其名为徵舒弑君楚子灭陈之)
(端以垂后戒 …… (第 23b 页)
集说(陆氏淳曰淳闻于师曰称国者以直諌纵邪臣/害之累上可知也 孙氏复曰称国以杀不以)
(其罪也曰许氏翰曰书杀 泄冶 张陈亡之本也立黄/氏仲炎 左氏载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 辟)
(其 (第 24a 页)
泄冶 之谓乎此非孔子之言也昔者纣为不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焉以比干为仁则必 (第 24a 页)
不以 泄冶 为非矣邦无道危行/言孙此世之明哲见几不仕而高尚者之为也若夫)
(有位于朝食君之禄则既以身许国矣岂可 (第 24a 页)
缄默苟/容与俗俱靡以自立辟为戒以善保身为得哉此非)
(所以为人臣之训也春秋书陈杀其 大夫泄冶 所以/见君杀谏臣未有不丧亡者也是故桀杀龙逢而夏)
(亡纣杀比干而殷亡观 (第 24a 页)
泄冶 见杀其明年灵公弑又/明年楚庄县陈可为后世明戒矣 家氏铉翁曰杜)
(氏以 (第 24a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不为春秋所贵/胡文定似有取其说大率执书名之例以彊求圣人)
(之意龙逢比干多在昏 (第 24a 页)
乱之朝亦谓二子不当直谏/乎 汪氏克宽曰 泄冶 捐生尽言未可深责苟皆为) …… (第 24a 页)
(避祸之计则忠言不入于耳淫虐之君无所不至其/祸尤不可胜言矣 金氏贤曰称国以杀者罪灵公)
(与二贼君臣同恶也称其大夫者美 泄冶 不失其官/也说者例以书名为贬泥而不通矣夫春秋固有以)
(书名而为贬者若咺与纠之类是也亦有书名而不 (第 24b 页)
为贬者若息与牧之类是也 季氏本曰陈灵公淫)
(于夏姬而宠任其子 泄冶 直谏不能用而反杀之罪/以私加非正刑也故不去其大夫 王氏樵曰案称)
(陈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或讥 (第 24b 页)
泄冶 荐圭璧于泥涂触/虎狼以取死夫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虽知不可谏)
(而心不可已也比干谏而死比干岂欲徒死而 (第 24b 页)
沽名/哉庶几吾言得行而纣改焉耳详 泄冶 之谏直而不)
(激非鬻拳先轸国武子之比故灵公亦愧乎其言愧/者良心之发也安知其终不能改改而君不死于徵 (第 24b 页)
)
(舒陈不夷于九县 泄冶 之力 (第 24b 页)
泄冶 之谏胡可少哉/或又曰仕于昏乱之朝异姓者如宋子哀洁身而去) …… (第 24b 页)
(可也其贵戚而不食其禄如鲁叔肸善矣冶虽效忠/其犹在子哀叔肸之后乎是又不然夫君子之道或)
(出或处或默或语惟其时而已必于洁身远患非也/观 泄冶 之能谏知其非贪乎宠禄见几而不去者如)
(皆欲为子哀叔肸则乱/世何赖于有君子乎)
(案 (第 25a 页)
泄冶 谏君而死忠莫大焉乃先儒多为不满之说/盖皆不明于称名之义者也礼诸侯不生名死则名)
(之诸侯死犹名则大 …… (第 25a 页)
(罪其直谏以取死或规其洁身以去乱将使鄙夫藉/口非缄默以取容即见危而避害堕犯颜敢谏之气)
(长顽钝无耻之风安可以垂训于后世哉左氏载孔/子引诗以讥 泄冶 黄氏仲炎以为非孔子之言其见)
(卓矣今故以谷梁杀无罪之说为主/而凡以书名为责 (第 25b 页)
泄冶 者皆无取焉)
(壬定王/戌八年)十年(晋景公獳元年齐惠十年卫穆公速元年/蔡文十三年郑襄六年曹文十九年 …… (第 25b 页)
(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胡传(陈灵公之无道也而称大夫之名氏以弑何也/祸莫大于拒谏而杀直臣忠莫显于身见杀而)
(其言验 泄冶 所为不惮斧钺尽言于其君者正谓灵/公君臣通于夏徵舒之家恐其及祸不忍坐观故昧)
(死言之灵公不能纳又从 (第 30b 页)
而杀之卒以见弑而亡其/国此万世之大戒也特书徵舒之名氏以见 泄冶 忠)
(言之验灵公见弑之由使有国者必以远色修身包/容狂直开纳谏诤为心也以为罪不及民故称大夫)
( …… (第 30b 页)
集说(张氏洽曰古人以礼为防闲而人君之尊有妃/偶嫔御之侍有居处出入之奉有廉耻羞恶之)
(限所以养其尊贵者至矣何至驰驱于株林以为乐/哉 泄冶 之谏夏南之诗皆以其舍人道而躬为禽兽)
(之行也考之外传前年单子如楚过陈时 (第 31a 页)
泄冶 未死/也单子归而告王以陈侯帅其卿佐南冠以淫于夏)
(氏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已见之于三年之前矣能/无及 …… (第 31a 页)
(有饮毒而死者幸而复生又彊以毒饮之可乎故圣/人外此二人于陈而特书曰纳纳者不受而彊纳之)
(者也为楚庄者宜奈何潴徵舒之宫封 泄冶 之墓尸/孔宁仪行父于朝谋于陈众定其君而去其庶几乎)
集说(啖氏助曰左氏曰书有礼也若以纳乱臣为有/礼 (第 44b 页)
(此书却缺之救据明年传载郑讨归生之罪斲其棺/而逐其族盖此时归生已毙矣故书救以与晋也)
陈杀其 大夫泄冶(泄公縠作/泄冶音也) 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 (第 23a 页)
(此书却缺之救据明年传载郑讨归生之罪斲其棺/而逐其族盖此时归生已毙矣故书救以与晋也)
陈杀其大夫泄冶(泄公縠作 泄冶 音也)
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 (第 23a 页)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 (第 23a 页)
(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泄冶) 谷梁(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 (第 23b 页)
泄冶 之无罪如何/陈灵公通于夏徵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
(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 (第 23b 页)
泄冶 闻之入/谏曰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
(于泄治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胡传(称国以杀 (第 23b 页)
者君与用事大臣同杀之也称其大/夫则不失官守而杀之者有专辄之罪矣 泄冶)
( 无罪而书名何也冶以谏杀身者也杀谏臣者必有/亡国弑君之祸故书其名为徵舒弑君楚子灭陈之)
(端以垂后戒 …… (第 23b 页)
集说(陆氏淳曰淳闻于师曰称国者以直諌纵邪臣/害之累上可知也 孙氏复曰称国以杀不以)
(其罪也曰许氏翰曰书杀 泄冶 张陈亡之本也立黄/氏仲炎 左氏载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 辟)
(其 (第 24a 页)
泄冶 之谓乎此非孔子之言也昔者纣为不道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焉以比干为仁则必 (第 24a 页)
不以 泄冶 为非矣邦无道危行/言孙此世之明哲见几不仕而高尚者之为也若夫)
(有位于朝食君之禄则既以身许国矣岂可 (第 24a 页)
缄默苟/容与俗俱靡以自立辟为戒以善保身为得哉此非)
(所以为人臣之训也春秋书陈杀其 大夫泄冶 所以/见君杀谏臣未有不丧亡者也是故桀杀龙逢而夏)
(亡纣杀比干而殷亡观 (第 24a 页)
泄冶 见杀其明年灵公弑又/明年楚庄县陈可为后世明戒矣 家氏铉翁曰杜)
(氏以 (第 24a 页)
泄冶 直谏于淫乱之朝以取死不为春秋所贵/胡文定似有取其说大率执书名之例以彊求圣人)
(之意龙逢比干多在昏 (第 24a 页)
乱之朝亦谓二子不当直谏/乎 汪氏克宽曰 泄冶 捐生尽言未可深责苟皆为) …… (第 24a 页)
(避祸之计则忠言不入于耳淫虐之君无所不至其/祸尤不可胜言矣 金氏贤曰称国以杀者罪灵公)
(与二贼君臣同恶也称其大夫者美 泄冶 不失其官/也说者例以书名为贬泥而不通矣夫春秋固有以)
(书名而为贬者若咺与纠之类是也亦有书名而不 (第 24b 页)
为贬者若息与牧之类是也 季氏本曰陈灵公淫)
(于夏姬而宠任其子 泄冶 直谏不能用而反杀之罪/以私加非正刑也故不去其大夫 王氏樵曰案称)
(陈杀其大夫杀无罪也或讥 (第 24b 页)
泄冶 荐圭璧于泥涂触/虎狼以取死夫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虽知不可谏)
(而心不可已也比干谏而死比干岂欲徒死而 (第 24b 页)
沽名/哉庶几吾言得行而纣改焉耳详 泄冶 之谏直而不)
(激非鬻拳先轸国武子之比故灵公亦愧乎其言愧/者良心之发也安知其终不能改改而君不死于徵 (第 24b 页)
)
(舒陈不夷于九县 泄冶 之力 (第 24b 页)
泄冶 之谏胡可少哉/或又曰仕于昏乱之朝异姓者如宋子哀洁身而去) …… (第 24b 页)
(可也其贵戚而不食其禄如鲁叔肸善矣冶虽效忠/其犹在子哀叔肸之后乎是又不然夫君子之道或)
(出或处或默或语惟其时而已必于洁身远患非也/观 泄冶 之能谏知其非贪乎宠禄见几而不去者如)
(皆欲为子哀叔肸则乱/世何赖于有君子乎)
(案 (第 25a 页)
泄冶 谏君而死忠莫大焉乃先儒多为不满之说/盖皆不明于称名之义者也礼诸侯不生名死则名)
(之诸侯死犹名则大 …… (第 25a 页)
(罪其直谏以取死或规其洁身以去乱将使鄙夫藉/口非缄默以取容即见危而避害堕犯颜敢谏之气)
(长顽钝无耻之风安可以垂训于后世哉左氏载孔/子引诗以讥 泄冶 黄氏仲炎以为非孔子之言其见)
(卓矣今故以谷梁杀无罪之说为主/而凡以书名为责 (第 25b 页)
泄冶 者皆无取焉)
(壬定王/戌八年)十年(晋景公獳元年齐惠十年卫穆公速元年/蔡文十三年郑襄六年曹文十九年 …… (第 25b 页)
(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胡传(陈灵公之无道也而称大夫之名氏以弑何也/祸莫大于拒谏而杀直臣忠莫显于身见杀而)
(其言验 泄冶 所为不惮斧钺尽言于其君者正谓灵/公君臣通于夏徵舒之家恐其及祸不忍坐观故昧)
(死言之灵公不能纳又从 (第 30b 页)
而杀之卒以见弑而亡其/国此万世之大戒也特书徵舒之名氏以见 泄冶 忠)
(言之验灵公见弑之由使有国者必以远色修身包/容狂直开纳谏诤为心也以为罪不及民故称大夫)
( …… (第 30b 页)
集说(张氏洽曰古人以礼为防闲而人君之尊有妃/偶嫔御之侍有居处出入之奉有廉耻羞恶之)
(限所以养其尊贵者至矣何至驰驱于株林以为乐/哉 泄冶 之谏夏南之诗皆以其舍人道而躬为禽兽)
(之行也考之外传前年单子如楚过陈时 (第 31a 页)
泄冶 未死/也单子归而告王以陈侯帅其卿佐南冠以淫于夏)
(氏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已见之于三年之前矣能/无及 …… (第 31a 页)
(有饮毒而死者幸而复生又彊以毒饮之可乎故圣/人外此二人于陈而特书曰纳纳者不受而彊纳之)
(者也为楚庄者宜奈何潴徵舒之宫封 泄冶 之墓尸/孔宁仪行父于朝谋于陈众定其君而去其庶几乎)
集说(啖氏助曰左氏曰书有礼也若以纳乱臣为有/礼 (第 44b 页)
诸氏
孔氏 宁(公孙/宁) 奂(昭八年/楚杀之)
杂臣名谱附
歂孙 女叔 原仲(庄二十七年公/子友如陈葬之) 泄冶
仪行父 司徒卬 司马桓子 干徵师(昭八年楚/执杀之)
舆嬖 袁克 逢滑 公孙他人 (第 20a 页)
孔氏 宁(公孙/宁) 奂(昭八年/楚杀之)
杂臣名谱附
歂孙 女叔 原仲(庄二十七年公/子友如陈葬之) 泄冶
仪行父 司徒卬 司马桓子 干徵师(昭八年楚/执杀之)
舆嬖 袁克 逢滑 公孙他人 (第 20a 页)
(诛徵舒因县陈申叔时为言/乃立太子午在位十五年)
宣公经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元年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公受盟于晋
秋楚子侵陈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五年冬陈及楚平晋荀林父伐陈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传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经八年冬楚师伐陈
传八年冬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
经九年秋九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冬陈杀其 大夫泄
冶
传九年夏会于扈讨不睦也(谋齐/陈)陈侯不会荀林父以
诸侯之师伐陈晋侯卒于扈乃还 陈灵公与孔宁仪
行父 (第 7a 页)
通于夏姬(陈大夫/御叔妻)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衷怀也/衵服近)
(身/衣)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纳藏/衵服)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
杀 (第 7b 页)
泄冶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第 7b 页)
泄冶 之谓
乎 (第 7b 页)
宣公经元年秋楚子郑人侵陈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元年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陈灵公受盟于晋
秋楚子侵陈晋赵盾帅师救陈
传五年冬陈及楚平晋荀林父伐陈
经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传六年春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
经八年冬楚师伐陈
传八年冬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
经九年秋九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冬陈杀其 大夫泄
冶
诸侯之师伐陈晋侯卒于扈乃还 陈灵公与孔宁仪
行父 (第 7a 页)
通于夏姬(陈大夫/御叔妻)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衷怀也/衵服近)
(身/衣) 泄冶 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纳藏/衵服)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
杀 (第 7b 页)
泄冶 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第 7b 页)
泄冶 之谓
乎 (第 7b 页)
(天子自行出狩河阳/非王狩地失地故书)且明德也(隐晋文召君之阙以/明其功德河阳之狩)
(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皆变例以/起义之词故特称仲尼以明之)
(公羊/传)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鲁子曰温 (第 17b 页)
(赵盾之弑 泄冶 之罪皆变例以/起义之词故特称仲尼以明之)
(公羊/传)狩不书此何以书不与再致天子也鲁子曰温 (第 17b 页)
其族则此年归生已毙矣故录晋之救凡此类乃
笔削之精义非旧史所能与也
陈杀其 大夫泄冶(泄公羊谷/梁作泄)
(左/传)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二子陈卿夏姬/郑穆公女陈大)
(夫御/叔妻)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衷怀也 (第 20a 页)
衵/服亵衣) 泄冶 谏曰公
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纳藏/衵服)公曰吾
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第 20a 页)
泄冶 孔
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 (第 20a 页)
泄冶 之谓乎(辟邪/也辟)
(法也诗大雅言邪辟之世不/可立法国无道危行言逊) (第 20a 页)
(谷梁/传)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 泄冶 之无罪如何
陈灵公通于夏徵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
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 (第 20b 页)
泄冶 闻之入谏曰
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于 (第 20b 页)
泄
冶 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称国以杀者君与用事大臣同杀之也称杀其大
夫见 (第 20b 页)
泄冶 不失其官守也胡氏安国主左传家语
(第 20b 页)
泄冶 仕于乱朝怀宠不去非孔子所取误矣邦 …… (第 20b 页)
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弑君之贼既得其主名则直书以正乱贼之罪春
秋常法也先儒多为曲说胡氏安国所谓见 泄冶
忠言之验灵公见弑之由亦非本义盖春秋于见
弑之君皆不言所由与大夫出奔不言逐者同义
皆深探其本以 (第 24a 页)
笔削之精义非旧史所能与也
陈杀其 大夫泄冶(泄公羊谷/梁作泄)
(左/传)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二子陈卿夏姬/郑穆公女陈大)
(夫御/叔妻)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衷怀也 (第 20a 页)
衵/服亵衣) 泄冶 谏曰公
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纳藏/衵服)公曰吾
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 (第 20a 页)
泄冶 孔
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 (第 20a 页)
泄冶 之谓乎(辟邪/也辟)
(法也诗大雅言邪辟之世不/可立法国无道危行言逊) (第 20a 页)
(谷梁/传)称国以杀其大夫杀无罪也 泄冶 之无罪如何
陈灵公通于夏徵舒之家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
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 (第 20b 页)
泄冶 闻之入谏曰
使国人闻之则犹可使仁人闻之则不可君愧于 (第 20b 页)
泄
冶 不能用其言而杀之
称国以杀者君与用事大臣同杀之也称杀其大
夫见 (第 20b 页)
泄冶 不失其官守也胡氏安国主左传家语
(第 20b 页)
泄冶 仕于乱朝怀宠不去非孔子所取误矣邦 …… (第 20b 页)
其厩射而杀之二子奔楚
弑君之贼既得其主名则直书以正乱贼之罪春
秋常法也先儒多为曲说胡氏安国所谓见 泄冶
忠言之验灵公见弑之由亦非本义盖春秋于见
弑之君皆不言所由与大夫出奔不言逐者同义
皆深探其本以 (第 24a 页)
间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之故不救溺人可乎狄曰
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
杀子胥陈杀 泄冶 而灭其国故亡国残家非圣知也
不用故也遂负石沉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乎如仁
与智吾未见也诗云天实为之谓 (第 63b 页)
不然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而亡天下吴
杀子胥陈杀 泄冶 而灭其国故亡国残家非圣知也
不用故也遂负石沉于河君子闻之曰廉矣乎如仁
与智吾未见也诗云天实为之谓 (第 6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