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書類
四書類
詩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孟子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載記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法至为深切欲知三代人主正心诚意之实学验诸此
盖尊信如此乃 武帝
尝作十论七难以排之不立学官
而何休诋为战国阴谋谬矣
    宗元案十论七难乃林硕作非武帝也此误
万氏 (第 16b 页)
 汉诸仪法皆通所论著也
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而大
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大故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
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
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
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馀年宜定制
度兴礼乐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乃草具
其仪天子说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故其议遂寝

郊祀志文帝十六年四月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
制谋议巡狩封禅事
史记礼书孝文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孝文好道家之
学以为繁礼饰猊无益于治 上 (武/帝)
即位招致儒术之
士令共定仪十馀年不就上制诏御史曰汉亦一家之
事典法不传谓子孙何化隆者闳博治浅者褊狭可 (第 11a 页)
 王配谓之宗此三祭者必皆有祖考可配而后可以
 举事是以魏文帝之时有郊祀而未有祖配直至明
 帝时复远取舜以配圜丘然后以 武帝
配郊以文帝
 配明堂盖拘于康成支离之说是以配天之祀必俟
 奕世之后又复上取之遥遥华胄以足之然后可以 …… (第 11a 页)
 (言非据经典者也方士以甘泉汾阴黄帝祭天地之/处故孝武因之遂立二畤汉治长安而甘泉在北谓)
 (就乾位而衡云 武帝
居甘泉祭于南宫此既误矣祭/汾阴在水之脽呼为泽中而衡云东之少阳失其本)
 (意此自吴事于传无非恨/无辨 (第 14a 页)
或同昊天于五帝或分感帝于五行自
兹递相祖述纷纭莫定自今以后祭圜丘五方明堂感
帝神州高祖太武皇帝太宗文 武皇帝
配仍总祭昊天
上帝及五帝于明堂
唐书礼乐志则天垂拱元年诏有司议卒用元万顷范
履冰之说郊丘诸祠以高祖太 (第 14a 页)
   圜丘祀天
旧唐书肃宗本纪乾元元年四月甲寅上亲享九庙遂
有事于圜丘翌日御丹凤门大赦天下 六月己酉初
置太乙神坛于圜丘是日命宰相王玙摄行祠事

唐书肃宗本纪上元二年九月去上元号称元年以十
一月为岁首月以斗所建辰为名元年建丑月辛亥有
事于南郊
册府元龟元年建子月诏曰皇王符瑞应协于灵祇典
礼废兴式存于禋告顷以三代正朔所尚不同百王徽
号无闻异称顾兹薄德思创常规爰因行庆之日将务
惟新之典而建元立制册命历符受于天地祖宗申于
百辟卿士今既循诸古法让彼虚名革故之宜已宣于

臣下昭报之旨未展于郊庙因时备礼择日陈诚宜取
来月一日祭圜丘及太乙坛建丑月辛亥朔拜南郊祭
太乙坛礼毕还宫
唐书 代宗
本纪广德二年二月乙亥有事于南郊
图书集成代宗广德二年有事南郊从独孤及议卒以
太祖配天
旧唐书礼仪志天 …… (第 2a 页)
    不妨监殷者夫

二年春夏旱言事者云太祖景皇帝追封于唐高祖实
受命之祖百神受职合依高祖今不得配享天地所以
神不降福以致愆阳 代宗
疑之诏百寮会议太常博士
独孤及献议曰礼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凡受命始封之君皆为太祖继太祖已下 …… (第 12a 页)
未改国家方将
敬祀事和神人禘郊之间恐非所宜臣谨稽礼文参诸
往制请仍旧典竟依归崇敬等议以太祖配享天地 代宗
纪广德二年二月癸酉上亲荐献太清宫乙亥祀 …… (第 13a 页)
受朝贺 十三年冬十一月丁卯日长至命有司祀昊
天上帝于南郊不视朝
旧唐书 代宗
本纪大历十三年十一月丁卯日长至有
司祀昊天上帝于南郊上不视朝故也
    蕙田案自广德二年至此中隔十 (第 14b 页)
 与天合配天以推荐时清旨孔肃其仪来宁来燕福
 禄绥之
 文舞退武舞进宫县黄钟宫咸宁之曲 奉祀郊丘
 云门变舞进秉朱干停挥翟羽于昭 睿文
复肖圣武
 无疆维烈天子受祜 (第 31a 页)
 不修即命撤之明日雨是岁大穰

旧唐书 代宗
本纪大历九年七月久旱京兆尹黎干历
祷诸祠未雨又请祷文宣庙上曰丘之祷久矣
十二年六月癸巳时小旱上斋居祈 (第 22a 页)
 天下者皆当以父配天然后为孝也近世祀明堂者
 皆以其父配帝此误识孝经之意而违先王之礼不
 可以为法也光所指近世谓唐故事 代宗
用杜鸿渐 …… (第 2b 页)
季秋祀帝明堂而以父配之取其成物之时也汉孝武
明堂之享以景帝配孝章以光武配唐中宗以高宗配
明皇以睿宗配 代宗
以肃宗配宋真宗以太宗配仁宗
以真宗配英宗以仁宗配皆世以递配此主于亲亲也
宋钱公辅曰郊之祭以始封之祖有 (第 22b 页)
 皇帝酌献饮福用寿和(词同冬至圜/丘 夕月同)

 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 崇牙树羽延调露旋
 宫扣律掩承云诞敷懿德昭神武载集丰功表 睿文
 
武舞用凯安(词同冬/至圜丘) 送神用豫和(词同冬至圜/丘 夕月同)
又祀朝日乐章二首(太乐旧有此 (第 30a 页)
 主当置别庙(开元初奉中宗别庙/升睿宗为第七室)礼官曰晋武帝时
 景文同庙庙虽六代其实七主至元帝明帝庙皆十
 室贺循曰庙以容主为限而无常数也于是复祔

 宗
而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何休解公羊传文
 公二年跻僖公谓惠公与庄公当同南面西上隐桓
 与闵僖当同北面 (第 47b 页)
 以不敢复如诚非礼义之中违祖宗之心咎尽在臣
 衡当受其殃大被其疾队在沟渎之中皇帝至孝肃
 慎宜蒙祐福惟高皇帝孝文皇帝 孝武皇帝
省察右 (第 16b 页)
 严郢传郢补太常协律郎守东都太庙禄山乱郢取
 神主秘于家至德初定洛阳有司得以奉迎还庙擢
 大理司直
乾元元年四月辛亥祔神主于太庙
礼乐志 代宗
宝应二年祧献祖懿祖祔玄宗肃宗自是
之后常为九室矣 (第 30b 页)
代宗
本纪大历十四年迁元皇帝于夹室 (第 30b 页)
代宗
于太
(第 30b 页)
礼乐志 代宗
崩礼仪使颜真卿议太祖高祖太宗皆不
毁而代祖元皇帝当迁于是迁元皇帝而祔 (第 31a 页)
代宗
旧唐书礼仪志大历十四年十月 (第 31a 页)
代宗
神主将祔礼仪
使颜真卿奏议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
庙而七又礼器云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七庙又伊尹曰 …… (第 31a 页)
首祚万叶所承太祖景皇帝受命于天始封于唐元本
皆在不毁之典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亲在七庙之外 代宗皇帝
升祔有日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或议者以
祖宗之名难于迭毁昔汉朝近古不敢以私灭公故前
汉十二帝为祖宗者四而 …… (第 31b 页)
六王以后稷为太祖祖文王
而宗武王圣唐德厚流广远法殷周奉景皇帝为太祖
祖高祖而宗太宗皆在百代不迁之典故 代宗
升祔迁
代祖也德宗升祔迁高宗也今顺宗升祔中宗在三昭 …… (第 39a 页)
 首拆脩至五月五日毕功六日移神主入室诏依

开成五年礼仪使奏谨案天子七庙祖功宗德不在其
中国朝制度九庙九室伏以太祖景皇帝受封于唐高
祖太宗创业受命有功之主百代不迁今文宗元圣昭
献皇帝升祔有时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是亲尽之祖礼
合祧迁每至禘祫合食如常从之
唐书武宗本纪会昌五年十月作昭武庙于虎牢关
 唐会要会昌五年 …… (第 43b 页)
可施
行今若不行是议更以迭毁为制则当上不及高曾未
尽之亲下有忍臣子恩义之道今备讨古今参校经史
上请复 代宗
神主于太庙以存高曾之亲下以敬宗文 (第 61b 页)
于石佛寺二月丁未立延徽寺以奉宁宗祀事罢司禋
监六月丙申撤文宗庙主十月甲申奉玉册玉宝尊皇
考为顺天立道 睿文
智武大圣孝皇帝 (第 29a 页)
 仁兵告凯上平下成靡或不宁匪王伊帝偶极崇灵

 享亲则孝洁祀惟诚礼备乐序肃赞神明
 皇帝献文襄皇帝神室奏文德乐宣政舞辞 圣武
 丕基 睿文
显统眇哉神启郁矣天纵道则人弘德云
 迈种昭冥咸序崇深毕综自中徂外经朝庇野政反
 沦风威还缺雅旁作穆穆 (第 64a 页)

代宗
本纪广德二年二月甲戌朝享于太庙
德宗本纪贞元九年十一月甲申朝享于太庙
文献通考贞元九年太常博士韦彤裴 …… (第 31b 页)
 在室神在天情馀慕礼罔愆喜黍稷屡丰年
 送神用永和一章 𦕈嘉乐授灵爽感若来思如往
 休气散回风上返寂寞还惚恍怀灵驾结空想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室奠献用保大之舞一章(尚父/郭子)
 (仪/撰) 于穆文考圣神昭彰箫勺群慝含光远方万物
 茂遂九夷宾 (第 38a 页)
 太祖室大定 猗欤太祖受命于天化行区宇功溢
 简编武威震耀文德昭宣开基垂统亿万斯年
 太宗室大盛 赫赫皇运明明太宗四隩咸暨一变
 时雍 睿文
炳焕圣德温恭千龄万祀永播笙镛
 饮福禧安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神鉴孔昭享兹吉
 蠲夙夜毖祀孝以奉先永锡纯 (第 8a 页)
    蕙田案此别立帝王庙
文献通考代宗永泰二年诏道州舜庙宜蠲近庙佃户

充扫除
 邱氏浚曰元宗时尝令历代帝王庙每所差侧近人
 四户有阙续填其后有敕废之至是 代宗
从道州刺
 史元结请而有此举
大历五年鄜坊节度使上言坊州轩辕皇帝陵阙请置
庙四时列于祀典
宪宗元和十 …… (第 20a 页)
帝顺帝冲帝质帝献帝魏明帝高贵乡公陈留王晋
惠帝怀帝悯帝西魏文帝东魏孝静帝唐高宗中宗睿
宗德宗顺宗穆宗 代宗
敬宗文宗武宗懿宗僖宗昭宗
梁少帝后唐末帝诸陵常禁樵采寻又禁河南府民耕
晋汉庙壖地
 邱氏浚曰宋太祖次 …… (第 22a 页)
 自勉矣
文献通考乾德二年十一月太常博士聂崇义上言准
祠令周文王以太公配唐天宝七载以师鬻熊及太公
望配伏缘太公已封武成王春秋释奠望自今止以鬻
熊配享奏可
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四年九月丙午诏吴越立禹庙于
会稽冬十月癸亥诏诸郡立古帝王陵庙

路史乾德四年诏置女皇氏守陵五户春祭少牢
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三年九月甲辰诏西京凤翔雄耀
等州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
后魏孝文西魏文帝后周太祖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 代宗
德顺文武宣懿僖昭诸帝凡二十七陵常被盗发
者有司备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椁重葬所在长吏致

四年三月增前 (第 23b 页)
 烈光讫无间然小子冲冲慄慄拜奠而出匪作匪述
上元元年肃宗以岁旱罢中小祠而文宣之祭至仲秋
犹祀之于太学

旧唐书 代宗
本纪永泰二年二月丁酉释奠于国学赐
宰臣百官飧钱 八月丁亥国子监释奠复用牲牢上
元二年诏诣祠献熟至是鱼 (第 69a 页)
 于草创中甄大义以劝进收募骁勇几十馀万既逾
 月房琯来又一年而晋卿至今晋卿从祀而冕乃不
 与有诏冕配享肃宗庙 代宗
庙一人赠太尉汾阳忠武王郭子仪建中二年十 (第 23b 页)
告庙也汉
吕后以八年七月即世九月大臣迎立代王元年十月
辛亥文帝即祚谒高庙即是文帝居吕后之丧而告庙
唐代宗
以大历十四年即世德宗建中元年正月庚 (第 3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