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別史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太玄部
封归
昌县公既以恩旧任遇甚重委以朝政迁内史上大夫
进封沛国公上大夫之官自译始也以其子善愿为归
昌县公 元琮
为永安县男又监脩国史译颇专权时帝
幸东京译取官材自营私第又坐除名刘昉数言于帝 (第 5a 页)
 宣初晋公增邑一千户

平阳县男郭荣以军功封
临水县男陆彦师建德七年封隋初晋子
闻喜县男裴藻以归附封
永安县男郑 元琮
沛国公译子宣帝初封
平河长公主太祖女王昶尚主一作西河公主
新兴公主晋公护女妻苏威

晋王杨广即炀帝 (第 62b 页)
丰州司马
崔智辩永淳二年丰州都督
刘齐贤高宗时晋州司马
李冲寂高宗时蒲州刺史
张行师高宗末单于都护 崔元综
中宗嗣圣元年蒲州刺史
韦待价嗣圣元年燕然道行军总管 (第 32b 页)
宁为冬官尚书(嗣祥吏翻冬官/工部尚辰羊翻)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杨
执柔为地官尚书并罢政事以秋官侍郎新郑 崔元综
为鸾台侍郎(秋官刑部新郑春秋郑国都郑武公随周/平王东迁邑于虢郐之间庄公所谓吾先)
(君新邑于此是也汉 …… (第 8b 页)
储何藉贫官九品之俸而欺夺之姚璹曰求礼不识
大体求礼曰如姚璹为识大体者邪事遂寝 戊寅鸾
台侍郎同平章事 崔元综
坐事流振州 武三思帅四
夷酋长请铸铜铁为天枢立于端门之外(端门洛阳皇/城正南门)
铭纪功德黜唐颂周以 (第 22a 页)
(而虏骑已合子仪一军万馀人而杂虏围之数重子仪/使李国臣高升拒其东魏楚王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
(朱 元琮
当其北子仪帅甲骑二十出没于左右前后虏/见而问曰此谁也报曰郭令公也回纥曰令公存乎仆) (第 44a 页)
 (纪/)子仪屯泾阳军才万人而寇围已合乃使李国臣

 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 元琮
各当一面身自率铠骑
 二千出入阵中回纥怪问是为谁报曰郭令公惊曰
 郭令公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弃天下令公即 (第 95a 页)
  张 炜(霸州人) 崔云驹(霸州人) 刘鹏抟(霸州人)

  吴国振(大城人) 刘 标(大城人)  崔元琮(蓟州人)
  刁 镕(蓟州人) 张 励(迁安人) 郭天性(昌黎人)

  张宗美(昌黎人) 张应楸(玉田人 (第 77a 页)
  推诚
唐张俭刺朔州属李靖既平突厥有思结部者穷归于
俭俭受而安集之其在碛北者亲属私相过省俭不禁
示羁縻而已及俭徙胜州后将谓其将叛遽以奏闻朝
廷议发兵进讨仍起俭为使就观动静俭单骑入其部
落召诸首领慰谕推腹心咸匍匐归命又郭子仪镇河

中时仆固怀恩率吐蕃回纥等三十万众掠泾邠躏凤
翔入醴泉奉天京师大震召子仪屯泾阳军才万人比
到敌骑围已合乃使李国臣拒其东魏楚玉当其南陈
回光当其西朱 元琮
当其北子仪率甲骑二千出没左
右前后回纥见而问曰此谁也报曰郭令公惊曰令公
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已弃四海令公 (第 17a 页)
 来振古及隋未有如我皇帝者也而犹妪煦万类勤
 劳四生乃以乾元二年太岁己亥春三月己丑端命
 左骁卫右郎将史 元琮
中使张廷玉奉明诏布德意 (第 21a 页)
载欧阳事在焉因参昨梦交叹久之石寻被奏殿廷
唱名在第十四意不自满或从傍曰此欧阳子科名何
薄焉
定命录云 崔元综
任益州参军日欲娶妇吉日已定忽
假寐见人云此女非君妇君妇今日始生乃梦中相随 (第 22b 页)
履冰邢文伟)
(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武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弘智崔神基 崔)
(元综
李绍德姚寿李元素王璿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士方杨再思杜景伦周允) (第 4a 页)
  河中府尹
武德二年置总管府以襄陵王深为之七年改为都督
府以杨福为之九年七月废都督府景云二年六月又
置都督府以 崔元琮
为之十一月废开元九年正月改 (第 4b 页)
尊号改
(以新/纪修)七月癸未山人武什方为正諌大夫同平章事
八月罢(以新/纪修)流鸾台侍郎同平章事 崔元综
于振州(以/新) (第 17a 页)
 贞观七年九月山东四十馀州水遣使振之
   以上二条今斟酌用
一蛮夷朝贡
 贞观三年十二月突厥突利可汗入朝○闰十二月
 蛮酋谢 元琮
等来朝○四年林邑遣使入贡
   今于其始通中国则书或因事而见则书 (第 15a 页)
于泾阳而虏骑已合子仪一/五日至灵台破尚结息一十万众十八日于泾州东又破之)
(楚王当其南陈回光当其西朱 元琮
当其北子仪率甲骑二/军万馀人而杂虏围之数重子仪使李国臣高升拒其东魏)
(纥曰令公存乎仆固怀恩言天可汗 (第 2a 页)
  (一人闻仁杰荐其子光嗣以/称职 孙兼谟事文宗)
 郭翰(巡按次宁州荐仁/杰于朝即命驾去)
 崔神基(父义玄有功于后故/相 为酷吏所构)
  崔元综(刻薄死不狱/不入 止)
 李昭德(父乾祐谏太宗斩裴仁轨佞为相谏以武承/嗣典机密 王庆之率险 数百请以承嗣) (第 11b 页)
 唐升州刺史浙西节度使颜真卿撰并书肃宗乾元

 二年使骁卫郎将史 元琮
诏天下自山南至浙西七
 道临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真卿为天下放生池铭
 上之碑以大历九年正月立(集古/录 (第 28a 页)
 正书 田休光撰 开元四年 今在西安府南山
 (金石文字记/)
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
 行书 辛怡谏文 张 元琮
记 孙去烦书 长安 (第 22a 页)
 龙兴圣教序(中宗撰九正书/龙元年 月立) (神/潞)
宁王宪

 金城县灵宝观颂(撰并书/ 京兆)
庆王琮
 明皇注道德经(经元宗书 元琮
及皇太子绍等奉/敕书 开 二十四年 陜怀)
皇太子鸿
 纪圣碑阴题名(开元十七/年刻 晋) (第 7a 页)
 之乎
高延贵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七月

韦均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九月
萧元慎造佛像赞 行书 长安三年九月
李承嗣造佛像铭 正书 长安三年九月
姚元景光宅寺造佛像铭 正书 长安四年九月
 今并在西安府南门内华塔寺
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 辛怡谏文 张 元琮
记 孙
去烦行书 长安四年
 今在辉县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