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杜令昭” 相关资源
古籍库
  李 听        韦 瓘

  李 锁(以上楚州刺史/)
  韦 岳        李 邕
   杜令昭        
李行言(以上海州刺/史)
  李 宪        李尚义
  王众仲        柳学诚
  王 (第 20b 页)
  元暧东海令于境内筑两堰西南接苍梧山东北
  至巨平山外捍海潮内贮山水民获灌溉之利(南/畿)
  (志/)
  唐杜令昭
海州刺史值海涨筑永安堤以防民患(南/畿)
  (志/)
 宋石延年字曼卿通判海州廉能有为吏民悦服(南 (第 54a 页)
(以便/舟楫)永安堤(去治东二十里北接山环城七里以/捍海潮唐开元间 刺史杜令昭
筑)
宿迁 罗家口堤(新县/三里)新堤(自罗家口至古/城约长六十里)
睢宁 庙湾渡(县西北二里睢/水 (第 9b 页)
 ︹名官︺︹南北朝︺︹北齐︺郎基(中山新市人天保间除海西/镇将梁吴明彻围海西基守)
(百馀日戎仗尽削本为箭剪纸为羽围解还朝仆/射杨愔迎劳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剪纸)
(皆无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过旋迁侍御史)︹唐︺韦岳子(万年人中宗时/海州刺史著风)
(绩威惠/两施) 杜令昭(开元中海州刺史筑/永安堤以捍海潮)
︹宋︺李迪(濮州/人真)
(宗时谪监/海州税)孙洙(广陵人治平中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敛缗钱以 (第 17a 页)
 海堰(在盐城县南接泰州海陵县宋/天圣中范仲淹建议修筑)永安堤(在海州/东二十)
 (里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捍海/潮唐开元中 刺史杜令昭
筑)于公浦(在海州城北/一十里乃煎) …… (第 8b 页)
 (宜损百姓乎乃告谕所/部自此遂止百姓赖之)张孝徵(东海令尝筑堤捍海/堰自是民免水患)

 元暧(东海令于县境西南接苍梧山东北至巨平山/筑两堰以捍海潮内以贮山间流水民获灌溉)
 (之/利) 唐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涨军民漂溺令昭筑/永安堤以防之民免其患闾里歌之)

 璟(开元中与姚崇奏请出太平公主以弭国患/出为楚州刺史虽左迁而贤名闻于天下)李听
 (宪宗讨李师 (第 17a 页)
 元暧(东海令于县境西南接苍梧山东北至巨平山/筑两堰以捍海潮内以贮山间流水民获灌溉)
 (之/利)唐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涨军民漂溺 令昭
筑/永安堤以防之民免其患闾里歌之)
 璟(开元中与姚崇奏请出太平公主以弭国患/出为楚州刺史虽左迁而 (第 17a 页)
灌田五百馀顷)永安堤(唐书/地理)
(志海州朐山东二十里有丨丨丨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 刺史杜令昭
筑)回涛堤(唐书地理/志桂州临)
(桂东南有丨丨丨以捍/桂水贞元十四年筑)大宁堤(宋史河渠志太平兴国 (第 44a 页)
 地理志洪州建昌南一里有捍水堤会昌六年摄令
何易于筑饶州鄱阳县东有邵父堤东北三里有李公
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复筑以捍江水成都有江渎祠北
十八里有万岁池天宝中长史章仇兼琼筑堤积水溉

田南百步有官源渠堤百馀里天宝二载令独孤戒盈


唐海堤 漳堤

地理志福州闽县东五里有海堤太和三年令李茸筑
先是每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
地三百户皆良田长乐东十里有海堤太和七年令李
茸筑立十斗门以御潮旱则潴水雨则泄水遂成良田
海州朐山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
捍海潮开元十四年 刺史杜令昭
筑冀州南宫西五十 (第 45a 页)
 杜友开(字阳父卜居君山之麓家甚贫授徒以为业大历间岁大饥生徒散亡食尽不知所出或)

(劝以鬻墓木可延须臾君谢不可竟饥死其妻吴氏悲伤不忍苟活遂相枕籍而卒后十年邑人)


(王蓬过其里获一古砚乃友开所铭故物也爰作双环歌哀其夫妇云)

 杜臻(大历间摄新喻令因洪水漂城郡守李嘉祐奏迁县俾臻择形势地得虎瞰山为县治)
  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涨居民漂溺令昭筑永安堤以防之民免其患闾里歌之)
 杜希望(玄宗时鄯州都督时军屡兴府库虚寡希望居数岁刍粟金帛丰馀皆希望之所力干也)
 杜泳(贞元中为 (第 99b 页)
 杜臻(大历间摄新喻令因洪水漂城郡守李嘉祐奏迁县俾臻择形势地得虎瞰山为县治)
 杜令昭(海州刺史值海涨居民漂溺 令昭
筑永安堤以防之民免其患闾里歌之)
 杜希望(玄宗时鄯州都督时军屡兴府库虚寡希望居数岁刍粟金帛丰馀皆希 (第 99b 页)
   杜臻
  杜希全      杜佑
  杜黄裳      杜兼
  杜羔       杜泳
   杜令昭      
杜元颖
  杜式方      杜胜
  杜悰       杜慆
  杜牧       杜顗
  杜中 ……卒,谥曰敬。
杜泳
按《万姓统谱》:泳,贞元中为于潜令。尝开紫溪河溉田,又凿渠以通舟楫,民蒙其利。 杜令昭
按《万姓统谱》 令昭,
海州刺史。值海涨,居民漂溺, 令昭
筑永安堤以防之,民免其患,闾里歌之。
杜元颖
按《唐书·杜如晦传》:如晦五世孙元颖,贞元末及进士第,
海水溢,人争咎之,贯登城沃酒以誓曰: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之。
《江南通志》: 杜令昭
海州刺史,值海涨筑永安堤,防民患。
《北梦琐言》:安南高骈奏,开本州海路初交趾,以北拒南海,有水路多
阳入朐山,利城、祝其入怀仁,厚丘入沭阳。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 刺史杜令昭
筑。
东海 上。武德四年以县置环州,并置青山、石城、赣榆三县。八年州废,省青山、石城、赣榆,以东海来
因土工,故易坏,如求其坚久,须用山石。永安堤 在州东二十馀里,北接山,环城七里,以捍海潮。唐开元间, 刺史杜令昭
筑。
银山坝 在州南二十里,自青州穆陵关发源。合沂沭水,由九洪桥入海。其势奔迅,易涸,故筑坝以潴清流
阳入朐山,利城、祝其入怀仁,厚丘入沭阳。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七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 刺史杜令昭
筑。东海,上。武德四年以县置环州,并置青山、石城、赣榆三县。八年州废,省青山、石城、赣榆,以东海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