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易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玄部
太玄部
 风雅古调科一人不知何以言无一人及第也
册府元龟开元二十四年已后复有秀才举其时以进

士渐难而秀才本科无贴经及杂文之限反易于进士
主司以其科废久不欲拔奖应者多落之三十年来无
登第者至天宝初礼部侍郎韦陟始奏请有堪此举者
乃令长官特考其常年举送者并停
 顾氏炎武曰册府元龟又言代宗朝 杨绾
为礼部侍
 郎请置五经秀才科事寝不行而旧唐书儒学傅冯
 伉大历初登五经秀才科则是尝行之而旋废耳
文献 …… (第 53a 页)
    又案搜索怀挟之例唐时始有之
唐书选举志代宗广德元年贾至为侍郎建言岁方艰
歉举人赴省者两都试之两都试人自此始
宝应二年礼部侍郎 杨绾
言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是
时犹试策高宗朝刘思立加进士杂文明经填帖故为
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 (第 54a 页)
    蕙田案大学士之称始于景龙间其后张说
    崔圆李泌皆授大学士固辞乃止中叶以降
    如 杨绾
裴度牛僧孺皆加宏文馆大学士李
    勉裴垍李德裕贾餗皆加集贤殿大学士盖
    自宰辅以下固不轻授 (第 11a 页)
 薄夫敦闻子皋之风者悍夫悌故兄之死有昔不为
 衰者而今为之衰也一邑之宰如此有国有天下者
 所任皆得其人宜何如哉是以仲尼相而无饮羊纵
 妻之民 杨绾
相而有减驺省乐之效风化之机系于
 人焉耳蚕绩范冠之谣虽以戏夫民之为服者未必
 出于诚心实以喜子皋之孝 (第 27b 页)
 服衰然成人之服衰非为兄之死也为子皋而已盖
 以上二句喻下句也
 通论应氏镛曰仲尼相而无饮羊纵妻之民 杨绾

 而有减驺省乐之效风化之机系于人焉耳蚕绩范
 冠之谣虽以戏夫民之为服者未必出于诚心实以 (第 44a 页)
代不以为贬何尝徵一字二
字之降乎上稽前典下据甲令参之礼经而究其往事
请依前定
大历十三年太常谥赠司徒 杨绾
曰文贞比部郎中苏
端駮曰夫道德博闻曰文清白守节曰贞且元载与司
徒友敬殊深推为长者首举清要人莫与京及司 …… (第 31a 页)
汉黄泉之魂免惭于苏魏别敕谥为文简
    乾学案唐书 杨绾
傅称苏端憸人也持异议
    即此
赠司空陈国公窦抗谥曰博赠左卫大将军宇文士及
初谥为恭黄门侍郎刘洎 (第 33a 页)
 文题赋曰帖(又唐制帖试士曰试帖举人总括经文以应帖试曰帖括文献通考帖经以其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閒开惟一)
(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或得五或得六为通唐书选举志 杨绾
疏言明经但记帖括)又唐国史  (第 54b 页)
 仕回视潜脩则为未达之所守国无道身未出仕故
 但言平生 陈几亭曰不变塞非处通显之地不改
 寒素风也若然一 杨绾
耳何当于中庸之强哉盖致
 主君子塞时之素心其用也必君民如
 伊尹处莘耕野而乐道及用于汤则革无道而洽一 (第 42a 页)
 (施亦如蟹匡蝉緌各不关于蚕蜂也应氏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闻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闻子皋之风)
 (者悍夫悌故兄死不为衰而今为之衰也仲尼用而/无饮羊纵妻之民 杨绾
相而有减驺省乐之效风化)
 (之机系于人焉蚕绩范冠之谣虽以戏夫民之为服/者不出于诚心亦以喜子皋之孝行 (第 47a 页)
见贿韵在字礼韵旧许通押)(制也公羊传辨
而裁唐房玄龄傅率二人讨裁又鉴别也后李膺傅独持风裁范滂傅清裁
唐杨绾
傅品裁精允又仅也史张仪傅虽大男子 (第 14b 页)
 宗喜舞而魏徵不视七德之舞此其事也王吉之贤

 能疏昌邑之猎 杨绾
之清能减汾阳之乐此其效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五居君位艮之主也主天下之止者也人 (第 46a 页)
 往非宜言有物行有恒左中规右中矩内以节吾心
 之欲上以节君心之欲下以节民心之欲宜天下蒙
 不伤财不害民之福故亨非六四之亨也代宗欲致
 太平而 杨绾
以清德相曾不崇朝而黎干崔宽郭子
 仪翕然而承之非承绾承代宗之道也使绾之清节 (第 18b 页)
 之不善惟不止诸人不咎诸人而自止诸躬则得之
 矣楚庄王好猎而樊姬不食禽兽之肉太宗喜武功
 而魏徵不视七德之舞此其事也王吉之贤能疏昌
 邑之猎 杨绾
之清能减汾阳之乐此其效也四居体 (第 12b 页)
 君以甘节先天下乃得六四之大臣安节以承其上
 之道也此天下所以蒙不伤财不害民之福也故亨
 非六四之亨天下之亨也代宗欲致太平而 杨绾

 清德相曾不崇朝而黎干崔宽郭子仪翕然而承之
 非承绾也承代宗之道也使绾之清节不出于安而
 出于强 (第 4b 页)
 流而节其溃所以存其性而教之中父母之心恺悌
 之念也伊周之训诰用是道乎中古以后斯道替矣
 知此者霍光知时务之要 杨绾
敦清简俭素之节司 …… (第 13b 页)
 辨呜呼此伊周之训诰萧曹之清净平勃之宁壹所
 以为天下万世大臣之准欤虽然马廖有言改政移
 风必有其本唐代宗以 杨绾
为中书侍郎制下之日
 朝野相贺郭子仪方宴客闻之减坐中声乐五分之
 四京兆尹黎干驺从甚盛即日省之止存十 (第 16a 页)
 臣而钱若水则示之急流勇退唐代宗以鄙啬矜其

 臣而 杨绾
则示之以冲淡朴素宋太宗以怠亵临其
 臣而窦仪则示之却立不进此扬雄所谓君子之准
 绳先自治而后治人者也 (第 12a 页)
 者几希矣文王克勤克俭而周公承以几几之忠文

 帝恭默节俭而周勃承以宁壹之政代宗敦本贮实
 而 杨绾
济以清德之辅民生之不厚民财之不阜者
 未之有也不然上有美德而不能将顺以成之其何
 贵于为臣哉昔谢安欲 (第 33b 页)
 得进而止于下者固有之矣
六四艮其身无咎(疏云六四居止之时已入上体履得/其位止求诸身不陷于咎伊川曰所)

(以能无咎者/以止于正也)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诚斋曰六四居大/臣之位上欲止其)
(君之不善下欲止天下之不善唯不止诸人不咎诸人/而自止诸躬则得之矣楚庄王好猎而樊姫不食禽兽)
(之肉太宗善武功而魏徵不视七德之舞此其事也王/吉之贤能疏昌邑之猎 杨绾
之清能减汾阳之乐此其)
(效也四居体之/半身之象也)
 六四近于六五同属艮体获接于君身者也与艮卦
  (第 11b 页)
者亦未尽陈几亭曰不变塞非处通显之地不改寒素
风也若然一 杨绾
耳何当于中庸之强哉盖致主匡时
君子塞时之素心其用也必尧舜君民如伊尹之于汤
此之谓不变以几亭之说推之则 (第 28b 页)
海韵通押)○裁(制也公羊辩而裁又咍韵唐房玄龄传讨裁字董冲注昨代反正在此详咍内)
(注李膺风裁范滂清裁 杨绾
品裁清允并昨再反在此)(筑墙版左水昏正而栽又咍韵)(酢浆)
(张补无注广韵注运也又本韵海韵)(第 38b 页)
 (言而行之其犹织乎不言而行之其犹耕乎言从而/行之皋陶是也寡言而行之禹益稷是也三代以降)
 (汉称张安世金日磾唐称 杨绾
贾耽之伦求其能任/事沈默自著者晋称刘宏魏舒宋称李沆王曾至于)
 (折冲境外虑胜后成则裴行俭刘仁轨其选 (第 3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