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伯(又叶博故切音布扬雄解嘲子胥死而吴亡种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乐毅出而燕惧)(广韵公户切集)
(韵果五切正韵公土切𡘋音古市税又论物货也唐书 陆长源
传高盐价贱帛估五代史周太祖用兵西方王章供馈军旅百)
(官俸廪皆取供军之馀不堪者命有司高估其价估定又增 (第 15a 页)
   右隋(三部四/十卷)

唐历四十卷(唐柳芳撰起隋义宁/元年讫建中三年)续唐历二十二卷(韦/澳)
(等/撰)唐历目录一卷(唐崔令钦撰据柳/芳历钞其事目)唐春秋三十卷(吴/兢)
(撰/)唐春秋二十卷(韦述/撰)唐春秋六十卷 (陆长/源
撰)唐统纪一
百卷(陈岳/撰)唐朝年代记十卷(唐焦/潞撰)唐纪四十卷(宋朝陈/彭年撰)
唐年历一卷( (第 12a 页)
 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中皆为泣下增备固守贼不能
 下乃还囚千里至东都为严庄所害后追褒死难者
 惟千里生见执不及云 陆长源
(第 8b 页)
泳之
吴人乾元中辟昭义节度薛嵩幕府嵩
 侈汰常从容规切嵩曰非君安能为此历宣武军司
 马兵变遇害赠尚书右仆射 (第 8b 页)
 罢幕下勇士众服晋有体惟恭潜谋晋觉之杀其党
 械惟恭送京师诏拜汝州刺史长源为司马以佐晋
 晋廉愿俭简事多循仍故军粗安 长源
数欲变更诸
 事晋初许之已而悉罢不用以财赋委孟叔度晋在
 军五年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恭惠晋为相时五 (第 22a 页)
公至之时皆罢之贞元十二年七月也八月上命汝州 刺史陆长源
为御史大夫行军司马杨凝自左司郎中
为检校吏部郎中观察判官杜伦自前殿中侍御史为
检校工部员外郎节度判官 (第 29a 页)
 觇之见纱帽箕踞秤银海计二百两(同上/)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序同年友尚书右丞卫大受兵
 部侍郎武廷硕当时伟人咸万夫之望足以订十朋
 之多也(诗话/)
韩愈 陆长源
孟叔度邱颍杨凝周君巢同入董晋宣武
 幕愈寄随州周员外诗陆孟邱杨久作尘同时存者 (第 74b 页)
  获
冥报记二卷

  陈氏曰唐吏部尚书京兆唐临本德撰
辨疑志三卷
  陈氏曰唐宣武行军司马吴郡 陆长源
撰辨俚俗
  流传之妄
宣室志十卷
  晁氏曰唐张读圣朋撰纂辑仙鬼灵异事名曰宣
  室志者取汉文召见 (第 10a 页)
中使唐时谓中使为敕使亦谓之制使使疏吏翻)
八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己巳以田季安为魏博节度
使 丙子以汝州 刺史陆长源
为宣武行军司马朝议
以董晋柔仁多可恐不能集事(朝议谓朝廷之议多可/言凡人有请悉从不能)
(裁以/理法 (第 16b 页)
)故以 长源
(第 16b 页)
长源
性刚刻多更张旧事(更工/衡翻)
初皆许之案成则命且罢由是军中得安( (第 16b 页)
长源
以/刚刻致祸) …… (第 16b 页)
锽户盲翻/又音皇诱音酉)
十五年春正月甲寅雅王逸薨(逸皇/弟也) 二月丁丑宣武
节度使董晋薨乙酉以其 行军司马陆长源
(第 25b 页)
节度使
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判官孟叔度轻佻淫纵(佻他/彫翻)
慢侮将士军中皆恶之(恶乌/路翻)董晋薨 (第 25b 页)
长源
知留后扬言
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之发财 …… (第 25b 页)
以劳军(劳力/到翻) 长源
曰我岂河北贼以钱买健儿求节钺
邪故事主帅薨(帅所/类翻)给军士布以制服 (第 26a 页)
长源
命给其直
叔度高盐直下布直人不过得盐三二斤军中怨 (第 26a 页)

亦不为之备是日军士作乱杀 (第 26a 页)
长源
叔度脔食之立
(史言 (第 26a 页)
陆长源
之死唐朝用违其/才耳若孟叔度则死有馀罪)监军俱文珍以宋州
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得众心密书召之逸准引 (第 26a 页)
  君臣图翼二十五卷(吴郡/陆淳)

  辨疑志三卷(吴郡 陆/长源)
  正论十五卷(丹阳储/光羲)
  续经说(彭城/刘迅)
  续说苑十篇(彭城/刘贶)
 南唐质论 (第 3a 页)
  侯高字元览上谷人少为道士学黄老练气保形之术

居庐山号华阳居士与孟郊东野韩愈退之李勃浚
之独孤朗用晦李翱习之相往来汴州乱兵士杀留
陆长源
东取刘逸淮乃作吊汴州文投之大川以
诉贞元十五年李翱遇高于苏州出其辞以示翱翱
谓孟东野曰诚之至者必上通 (第 25b 页)
 恭勿下马气色甚和既入仍委以军政惟恭寻谋作
 乱晋诛其党械惟恭送京(时朝议以董晋柔仁恐不/能集事乃以汝州 刺史陆)
 (长源
为行军司马以佐 (第 10b 页)
长源
性刚刻多更张□事/晋初皆许之案成则命且罢由是军中得安 (第 10b 页)
陆长)

 (源
字泳/吴人)
八月乙未朔日食
九月以李景略为丰州都防御使
 初上不欲生代节度使常自择行军司马以为储帅 …… (第 10b 页)
 (官大惊驰谒之城不复归判官辞去又遣/他判官往案之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
(己/卯)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卒军乱杀留后 陆长源
 长源性刻急恃才傲物军中恶之晋卒长源知留后
 扬言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
 之发财以劳 (第 16b 页)
石鳖谷东南五台路由此入方舆记曰竹水
俗谓之赤水出于媚谷(咸宁/县志) 太乙谷一名灵母谷在
县南六十里 陆长源
曰长安城南四十里有灵母谷俗
呼为炭谷(宋敏求/长安志)太乙谷在竹谷东 太乙峰在炭谷
内 太乙池在太乙 (第 44a 页)
  水泛滥其滩遂被冲没至今无迹乃知向说皆谬

  耳 (唐陆长源/
娲皇墓辨)女娲氏其神居于栗席之野是为风
  陵堆乾元中刺史奏阌乡坟天宝十三载天雨晦
  冥俄失所在至 …… (第 64b 页)
  岸或曰黄帝相风后墓(关中陵墓志○按平阳府/志赵城东有娲皇陵兖州)
  (府志济宁州东南有女娲陵而潼关之风陵则自/唐称祀典宋置守户其事确凿可据 长源
所云冲)
  (没无迹或神灵/之隐见有时耶) (第 64b 页)
 (其党械惟/恭送京师)集览(傔从傔音欠兼也从去声唐封常清/博奏傔从三十馀人注傔侍从也汉)
 (时谓随吏出彊为/少从亦曰傔从)质实(汴州注见周显王/二十九年大梁)
八月朔日食○以 陆长源
为宣武行军司马
 (朝议以董晋柔仁恐不能集事故以 (第 35a 页)
长源
(第 35a 页)
长源/
性刚刻多更张旧事晋初皆许之案成则命且罢由) …… (第 35a 页)
 (之城不复归判官辞去又遣他判官/往案之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质实(连州注见/隋文帝开)
 (皇十四年山阳道州/注见中宗嗣圣七年)
(己/卯)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卒军乱杀留后 陆长源
 (长源性刻急恃才傲物军中恶之晋卒长源知留后/扬言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
 (之发财以劳军长源曰我岂效河北贼以钱买健儿/求节钺邪军中怨怒作乱杀长源监军俱文珍以宋)
 (州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得众心召之/逸准引兵径入汴州众乃定遂以为节度使)
质实(宋/州)
 (注见汉后主/延熙十八年)
以李锜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 (第 41a 页)
 (之城不复归判官辞去又遣他判官/往案之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质实(连州注见/隋文帝开)
 (皇十四年山阳道州/注见中宗嗣圣七年)
(己/卯)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卒军乱杀留后陆长源
  (长源
性刻急恃才傲物军中恶之晋卒 (第 41a 页)
长源
知留后/扬言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
 (之发财以劳军 (第 41a 页)
长源
曰我岂效河北贼以钱买健儿/求节钺邪军中怨怒作乱杀 (第 41a 页)
长源
监军俱文珍以宋)
 (州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得众心召之/逸准引兵径入汴州众乃定遂以为节度使)质实( (第 41a 页)
 (王叔文自知为内外所疾欲夺取宦官兵权以自固/藉希朝老将使主其名而实以泰专其事人益疑惧)
  书法(行军司马尝一书 陆长源
矣于是再见其再/见何叔文专也欲专利权则使杜佑为度支)
  (而已为副欲专兵柄则使希朝为节度而泰/为司 (第 15b 页)
  远近二十五所仓库俱焉其险要如隆团排补等
  隘各设汛计二十六以前兵分驻营房亦如之司
  铺者廿三葺水 陆十二
程略定逾五旬返署计两
  登陆四易舟督军政者十日赏苗三千五百出陷
  民十四责误夜者三计将赉兵需马食 (第 36a 页)
 为神明

 唐李孝恭唐书河间王传高祖时进荆湘道总管统
 水 陆十二
军伐萧铣初发夷陵破其二镇弃战舰江
 中诸将恐反为贼资孝恭曰使下流镇戍见之谓铣
 巳破不即进援则吾拔江 …… (第 36b 页)
 汲吴少诚杀陈仙奇上以襄邓要扼除为襄州刺史
 山南东道节度使练兵积粮市回鹘马益骑兵常大
 畋以教士少诚惮之
 李泌唐书列传字 长源
京兆人为常衮所忌授澧朗 (第 41a 页)
  唐志六十卷

   佚
 孙樵曰 陆长源
唐春秋乃编年杂录掇其洁切峭独
 可以示惩劝
郭氏(昭庆/)唐春秋
  三十卷
   佚
 南唐书郭昭 (第 15a 页)
  君讳翰字叔清博陵安平人曾大父知道仕至大理
司直大父元同为刑部侍郎出刺徐相州父倚举进

士天宝之乱隐居而终君既丧厥父携扶孤老托于
大江之南卒丧通儒书作五字句诗敦行孝悌诙谐
纵谑卓诡不羁又善饮酒江南人士多从之游贞元
八年君生四十七年矣自江南应节度使王栖曜命
于鄜州既至表授右卫胄曹参军实参幕府事直道
正言补益弘多既去职遂家于汝州汝州刺史吴郡 陆长源
引为防御判官表授试大理评事十二年相
国陇西公作藩汴州而吴郡为军司马陇西公以为 …… (第 3b 页)
  侯高字元览上谷人少为道士学黄老鍊气保形之
术居庐山号华阳居士每激发则为文达意其高处
骎骎乎有汉魏之风性刚劲怀救物之略自侪周昌
王陵所如固不合视贵善宦者如粪溲与平昌孟郊
东野昌黎韩愈退之陇西李渤浚之河南独孤朗用
晦陇西李翱习之相往来汴州乱兵士杀留后 陆长
东走刘逸淮乃作吊汴州文投之大川以诉贞元
十五年翱遇元览于苏州出其词以示翱翱谓孟东 (第 7a 页)
  刘士宁(元佐子宣/武节度使)  李万荣(宣武节/度留后)
  董 晋(虞乡人宣/武节度使)  李元淳(燉煌人河阳/三城节度使)
   陆长源(吴人馀庆孙汝州刺/史宣武节度留后)
  吴少诚(幽州潞人淮/西节度使) 韩 宏(滑人宣武/节度使)
  郑珣瑜(荥泽人/河南尹)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