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正一部
 原为己任而无故轻袭姚襄以开首祸轻师北伐兵
 败粮尽乖缪若此非惟不克成功而反致祸乱矣又
 若唐崔造少与 韩会
卢东美张正则为友以王佐自
 许时人谓之四夔德宗以造敢言故不次用之滋映
 多让事于造造久在江外疾钱榖诸 (第 15a 页)
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
分矣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二年魏败韩于马
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 韩会
宅阳城武堵
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
少梁虏我将公孙座取庞秦献公卒子孝公立十年伐 (第 51b 页)
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三年城鄗四年与 韩会
于区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八年韩击秦不胜而
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
已曰君九年与韩魏 (第 23b 页)
   (世谥显王曰显意谓后世/传写周公谥法者遗之)
元年齐伐魏取观津(康曰齐伐魏魏惠王请献观以和/即观津余按班志信都国有观津)
(县与齐相去甚远且赵地也又东郡有畔观县水经大/河故渎东径五鹿之野又东径卫国故城南古卙观也)

(此其魏之观津欤徐广曰观今卫县史记正义曰魏州/观城县古观国国语云观国夏太康第五弟之所封也)
(观工/唤翻) 赵侵齐取长城(刘昭志济北卢县有长城史记/苏代说燕王曰齐有长城钜防)
(即/此)
三年魏 韩会
于宅阳(水经注曰荥泽之际有沙城世谓/水城非也魏冉走芒卯入北宅即)
(此宅阳城括地志曰宅阳故/城在郑州 …… (第 1b 页)
 (趋七喻翻畜/许六翻养也)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治直/吏翻)
韩懿侯薨子昭侯立(谥法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
十一年秦败韩师于西山(自宜阳熊耳东连嵩高南至/鲁阳皆韩之西山败补迈翻)
十二年魏 韩会
于鄗(班志鄗县属中山郡此时为赵地/后汉改为高邑唐为赵州柏乡县)
(赞皇县地/鄗呼各翻) (第 9b 页)
 癸未贬吏部侍郎杨炎谏议大夫韩洄包佶(佶巨/乙翻)起居 舍人韩会
等皆载党也炎凤翔人载常引有文学才望
者一人亲厚之异日欲以代己故炎及于贬(载祖亥翻/又音如字)
洄滉之 (第 20a 页)
韩会
卢东美张正则为友以王佐自许时人谓之四
(夔者唐虞之良臣时人/重四人者以四夔称之)上以造在朝廷敢言故 (第 10a 页)
子伯和
仲武季能皆伏诛有司籍载家财胡椒至八百石他物
称是 夏四月癸未贬吏部侍郎杨炎谏议大夫韩洄
包佶 起居舍人韩会
等十馀人皆载党也炎凤翔人载 (第 42a 页)
 脰而死毅整军禁侵掠礼逸民宽赋敛除暴令脩旧
 政(祀桓公管仲于/郊封王蠋之墓)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
 城皆为郡县
秦魏 韩会
于京师
 秦王与魏王会宜阳又与韩王会新城(注见/前)遂胥会
 于西周(会而不/朝王)
(戊/寅)三十 (第 42b 页)
 晟表陈其过恶上重违其意以延赏为左仆射
(丙/寅)二年春正月以刘滋(字公茂/知几孙)崔造(字元宰/安平人)齐映同平
章事
 造少与 韩会
卢车美张正则为友以王佐自许时人
 谓之四夔上以造敢言故不次用之滋映多让事于
 造造久在江外疾钱谷诸使 (第 35a 页)
  人韦善俊种药处也墓尚存(县/志)

元宋平章钦墓 在县东灵峪之西(县/册)
  山阳县
  (附疑/冢) 唐韩舍人会
墓在山阳会唐起居舍人昌黎
  韩愈兄(西安府志○按唐书韩愈传愈伯兄会贬/官岭表卒又怀庆府志会墓在孟县 (第 33a 页)
 (张仪/传)
五年秦魏会于临晋
 梁哀王九年与秦王会临晋张仪魏章皆归于魏(史/记)
 (魏世/家)
七年秦 韩会
于临晋
 韩襄王四年与秦会临晋(史记/年表)
九年赵略地至榆中 …… (第 36b 页)
 门踰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战国/策)
 (按括地志榆中胜/州所治榆林县是)
十三年秦及魏 韩会
于临晋
 梁哀王十七年与秦会临晋(史记魏/世家)韩襄王十年太
 子婴与秦王会临晋至咸阳而归(年/表) (第 37a 页)
  魏惠王治国谈兵(惠施相魏附/)
史记武侯卒子罃立是为惠王初武侯卒也子罃与公
中缓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谓韩懿侯
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魏罃得王
错挟上党固半国也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
侯说乃与赵成侯合军并兵以伐魏战于浊泽魏氏大

败魏君围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且
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退人必曰贪不
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彊于宋卫则我终无魏之患矣
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
不分者二家谋不和也若从一家之谋则魏必分矣故
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 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
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五年与 韩会
宅阳城武堵为秦
所败(纪年梁惠成王元年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二年我师伐赵围蜀阳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四年 (第 1b 页)
 (初楚与齐韩合从至是齐韩魏以楚负约合兵伐之/楚王使其太子横为质以请救于秦秦人救之三国)
 (引/去)
(己/未)十三年秦魏 韩会
于临晋秦复与魏蒲阪○楚太子
横杀秦大夫亡归
(庚/申)十四年日食昼晦
  书法(日食昼晦大变也安王之 …… (第 15b 页)
  (功复立而诸侯服矣不此之思而利其土地取其/器物则是以暴易暴庸愈乎哉故继书下齐七十)
  (馀城以著其兼并之实他/日复为齐有尚谁责乎)
秦魏 韩会
于京师 (第 35b 页)
  书法(入贡未有书数者此其书数何诸镇之叛贡/道几绝于是而有百五十州故书之则前乎)
  (此之不然/又可知矣)
(丙/寅)二年春正月以刘滋崔造齐映同平章事
 (造少与 韩会
卢车美张正则为友以王佐自许时人/谓之四夔上以造敢言故不次用之滋映多让事于)
 (造造久在江外疾钱榖诸 (第 23a 页)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举制科高第授朝邑尉桓彦范诛二张不杀武三思幽求谓曰公等无葬地
矣既而五王皆为三思搆死又与临淄王密计斩韦后及安乐公主以功授中书舍人睿宗立进尚
书右丞拜国公为太平公主所忌流封州召还复贬睦州刺史道卒谥文献)


  崔 造(字元宰安平人永泰中与 韩会
卢东美张正则三人善皆自谓王佐才时号四夔官建州 (第 53a 页)
  (卒嫂郑鞠之李汉序云先生生于大历三年戊申/三岁而孤见祭嫂文及乳母志会事见卢东美志)
  (洪谱云卢志所谓宗兄乃大宗小宗之宗旧史以/为从父兄误矣旧史大历十二年夏五月 起居舍)
  (人韩会
坐元载贬官柳宗元先友记云会善清言/有文章名最高以故多谤会既卒公携家北归葬)
  (会河阳建中贞元间复 (第 2b 页)
 苗 稷       宋 望

 韦 伦(广德元/年任)     韩 会
 
周君巢(太原人/)    张 蒙(元和/中任)
 独孤朗(长庆五/年任)    于 琮
 李元诚   (第 38b 页)
  韶士民莫不往谒后召伦使吐蕃以功迁太常卿
  兼御史大夫屡言朝廷得失为卢杞所忌进太子
  少师郢国公致仕卒赠扬州都督谥曰肃
   韩会
邓州南阳人吏部侍郎愈之兄进士擢第累
  官起居舍人能文章擅清誉为众所忌贬韶州刺
  史愈幼孤随会至韶 (第 87b 页)
  惠王

惠王名罃武侯之子也武侯薨王即位初武侯之薨也
公中缓与惠王争为太子公孙颀自宋入赵自赵入韩
谓韩懿侯曰魏罃与公中缓争为太子君亦闻之乎今
魏罃得王错(魏大夫纪年惠王二年/魏大夫王错出奔韩)挟上党固半国也
因而除之破魏必矣不可失也懿侯说乃与赵成侯伐
我战于浊泽我大败或为赵谓韩曰除魏君立公中缓
割地而退我且利韩曰不可杀魏君人必曰暴割地而
退人必曰贪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彊于宋卫则我

终无魏之患矣赵不听韩不说以其少卒夜去二年败
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取我观五年与 韩会
宅阳
城武堵为秦所败六年伐宋取仪台九年取韩于浍与
秦战少梁虏我将公孙痤取庞十年伐赵取皮牢彗星
见十二 …… (第 13a 页)
  武灵王 惠文王

武灵王名雍肃侯之子也肃侯薨王即位元年阳文君
赵豹相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
武灵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及听
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
(年表魏败/我赵护)三年城鄗四年与 韩会
于区鼠五年娶韩
女为夫人八年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敢处其名
乎令国人谓己曰君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 (第 24b 页)
王少未能听政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二人及听政
先问先王贵臣肥义加其秩国三老年八十月致其礼
三年城鄗四年与 韩会
于区鼠(盖在/河北)五年娶韩女为夫
人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五国相王赵独否曰无其实
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已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