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马珦” 相关资源
古籍库
 灵溪观今废止有灵溪寺
 清溪山县南百九十里高八十丈周四十里涌溪源
 石门山广舆记山石对峙如门唐武昌令 马珦
与元
 结同游石刻尚存宋郭祥正有诗
 西山在县西三里宋苏辙九曲亭记山有精舍西曰
 西山是也苏轼居黄州 (第 10a 页)
 辈乘秋夜登高楼亮至众将避之亮曰老子于此兴
 复不浅便坐谈咏至今名庾公楼
 东坡读书堂在寒溪山
 殊亭在县后山巅唐令 马珦
建元结作记取其才殊 …… (第 8b 页)
 人殊行殊迹殊此亭又殊命曰殊亭记后有诗
 广晏亭在樊山唐广德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舍元结
 验之图记以为故孙吴晏游地乃谕县令 马珦
为亭
 取谢朓樊山开广晏之句以名结为记
 怡亭在殊亭东唐裴鸥作宋蒋之奇云怡亭铭刻于
 江滨巨石上乃唐 (第 9a 页)
 山(在武昌县东三里下/瞰南湖又名凤穴山)石门山(在武昌县东五里/方舆胜览两石对)
(峙如门唐武昌令 马珦
与元次山同游石刻存焉/又蒲圻县西二十八里成宁县东四十里崇阳县)
(西五十里俱/有石门山)仙堂山(在武 (第 44a 页)
于山上)广宴亭(在武昌/县西樊)
(山唐广德中樊口津吏欲为候舍元结验之图记/以为故孙吴游宴地乃谕县令 马珦
建亭名曰广)
(宴结为/之记)殊亭(在武昌县治后唐县令 (第 7b 页)
马珦
建元结/作记取其才殊政殊迹殊为此亭又)
(殊因/名)怡亭(在武昌县西欧阳修六一题跋在武昌/江水中小岛 …… (第 7b 页)
   源(天宝间为武昌令与元结善/结称其在武昌不为人厌) 马珦(扶风人为武/昌令元结称)
(其明信严断惠政为/理故政不待时而成)
韩仲卿(南阳人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碑)
(颂/德)赵憬(陇西人宝应中试江夏/尉志行峻洁民畏以怀 (第 22a 页)
处。虎头山 在县东三里,旧名凤阙,吴黄龙元年,凤集于此。
石门山 在县西三里,山石对峙如门。唐武昌令 马珦
与元结同游,石刻尚存。莲花山 在县南五里,山若莲花浮水,故名。吉祥山 在县西十里,吴王微时,隐此。宋
令徐翀重修。
解剑亭 在县东北江次与五洲相望昔伍员渡江解剑谢渔父于此
广燕亭 在樊山东。唐广德中县令 马珦
建。取谢元晖樊山,开广燕句。今废。
殊亭 在县后山巅, 马珦
建。《元结记》取其才,殊人殊形殊亭又殊意,今废。
杯亭 在郎亭山。元结为杯尊作亭,因名。今废。怡亭 
。天将厌悔往乎。使公方壮而有是心也,当裁畜简札待为之颂,故作此广燕亭。
《殊亭记》前人
癸卯中,扶风 马珦
兼理武昌,以明信严断,惠政为理。故政不待时,而成于戏。若明而不信严而不断,惠而不正,虽欲理身,终不自
之会,代宗立。因乱乞侍亲归樊上,自称浪士,又称漫郎,又称叟。言荒浪其性情诞漫,其所为也在。樊上与县令 马珦
诗文往来,二子长叔閒呼为直者,次叔静呼为正者。
《府志》:德宗兴元元年,李希烈以夏口上流,使其骁将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