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右汉宣帝

哀帝本纪孝哀皇帝元帝庶孙定陶共王子也母曰丁
姫成帝亡子立为皇太子后月馀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
王奉共王嗣所以奖厉太子专为后之谊绥和二年三
月成帝崩四月丙午太子即皇帝位太皇太后诏尊定
陶共王为共皇五月诏曰春秋母以子贵尊定陶太后
曰恭 皇太后丁姬
曰恭皇后建平二年诏曰汉家之制
推亲亲以显尊尊定陶恭皇之号不宜复称定陶尊恭
皇太后曰帝太太后恭皇后曰帝 (第 10b 页)
    号其义实原于此何氏释徽音字的
文献通考汉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
太后
惠帝即位尊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文帝立尊母薄姬为皇太后(姬初为/代太后)薄氏侯者一人
景帝立尊母窦皇后为皇太后窦氏侯者三人
武帝立尊母王皇后为皇太后王氏田氏侯者凡三人
昭帝崩霍光迎立昌邑王贺尊上官皇后为皇太后既
废贺立宣帝尊太后为太皇太后
元帝立尊孝宣王皇后为皇太后成帝即位为太皇太
后王氏列侯者二人关内侯一人
成帝立尊母王皇后为皇太后哀帝即位尊为太皇太


哀帝立尊赵后为皇太后赵氏侯者二人又尊定陶共
皇太后为帝太 太后丁姬
为帝太后复又更号帝太太
后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帝太后称中安宫而成帝母
太皇太后本称长信宫成帝赵后为皇太 (第 42a 页)
  书法(书立某氏为皇后恒也此其书皇后傅氏何/傅氏晏女也晏共皇太后弟也伦序亦少乖)
  (矣故异其文异其/文者异其事也)
尊定陶太后傅氏曰定陶共 皇太后丁姬
曰定陶共皇
后封丁明傅晏皆为列侯考异(据凡例封拜亲戚书其/属则此当书封傅太后) (第 38b 页)
 大事记续编卷五     明 王祎 撰
汉孝成皇帝绥和二年春正月帝幸甘泉郊泰畤(以本/纪修)
二月荧惑守心壬子切责翟方进令自杀(以纪/传修)大水(以/五)
(行志/修)大厩马生角(以五行/志修)三月帝幸河东祠后土(以本/纪修)
丙戌帝崩于未央宫(本/纪)左将军孔光为丞相封博山侯
(以列/传修)昭仪赵氏自杀(以列/传修)复长安南北郊(以本/纪修)夏四月
丙午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

后曰皇太后赐宗室马吏民爵(以本/纪修)葬延陵上谥曰孝
成皇帝(以本/纪修)高昌侯董宏请立定陶太后傅氏为帝太
后免为庶人(以列/传修)尊定陶恭王为恭皇(以本/纪修)五月丙戌
立皇后傅氏(本/纪)诏尊定陶太后曰定陶恭 皇太后丁姬
曰定陶恭皇后封舅丁明舅子丁满皇后父傅晏皇太
后弟侍中光禄大夫赵钦等为列侯(以本/纪修)
 解题曰陈瓘 (第 1b 页)
)下不及泉四它卫之(上郡石穿贰负乃见汉阳索出/攴祈始闻女娲神变宜亦见而)
(可知四蛇卫之何足深怪昔 汉丁姬
与临江王之葬皆/有燕数千衔王投圹中亦此类也象能耕乌能耘却未)
(必为虞帝陆/龟蒙辨之非)其阴九嫔在焉 (第 8a 页)
 (非正嫡曰立/某氏为皇后)差异于恒辞耳书法反以恒辞为异文
 是未知朱子立例之意也详见惠帝张后条
尊定陶太后傅氏曰定陶共 皇太后丁姬
曰定陶共皇
后封丁明傅晏皆为列侯
  考异(据凡例封拜亲戚书属则此当书封/傅太后从弟晏丁后兄明皆为列 (第 36a 页)
 原本杀作诛误今正
(甲/寅)绥和二年五月立傅氏为皇后

 原本作立皇后傅氏非
尊定陶太后傅氏曰定陶共 皇太后丁姬
曰共皇后封
舅丁明及后父晏皆为列侯
 原本作封丁明傅晏无舅后父三字非是今补
诏陈汤还长安
 原本还在 (第 30b 页)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成帝赵后曰皇太后
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哀帝因是曰春秋
母以子贵尊傅太后为恭 皇太后丁姬
为恭皇后各置 (第 3a 页)
司空多所举奏号为烦碎不称贤公
功名略比薛宣其材不及也而经术正直过之
师丹为大司空哀帝即位王太后诏令传 太后丁姬

日一至未央宫高昌侯董宏希指(希望天子/意指也)上书言宜
(第 5b 页)
丁姬
为帝太后丹劾奏宏怀邪误朝不道帝初即位
谦让从丹言止 (第 5b 页)
 绥和二年

尊定陶太后傅氏曰定陶共 皇太后丁姬
曰定陶共皇
后封丁明傅宴皆为列侯
 凡国家之所以积衰乱而至于败亡者其患必有所
 本不先其本而欲扶衰救 (第 23a 页)
帝以代王入承汉统是也汉哀帝时帝白王
太皇太后下诏尊定陶恭王为恭皇又引春秋母以子
贵之说遂尊傅太后为恭 皇太后丁姬
为恭皇后中郎
将冷裒复奏言恭皇太后恭皇后皆不宜复冠以定陶 …… (第 47a 页)
尊亲养亲之至则知加爵于亲者反为卑亲诬亲
而不可为也既为定陶恭皇立后则恭皇百世之祀有
主之者矣惟传太妃 丁姬
见在若欲抑使不至京师则
恐哀帝有不能而迎奉之礼则正统旁支自有分限使
当时礼学若明宗法素立则此等亦不待 (第 48b 页)
(传太后为帝太 太后丁姬
为帝太后皆不/合典礼惟是已者是尚其言实乖于正理)大命俄颠厥
年夭陨大终不盈(哀帝在位六/年寿二十六)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