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按此则潭帖与长沙帖当为两帖旧以长沙为即潭
帖误也
庆历长沙帖
法帖谱系云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
大师希白 模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 (第 15a 页)
颜真卿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
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重冬月 (第 15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
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
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
年季 (第 15b 页)
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
重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字不复
赘录 (第 15b 页)
洪迈容斋随笔云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 希白 所镌最
为善本程钦之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
移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 …… (第 16a 页)
简文帝殷生则深源也耶第八卷云 希白 作字自有江
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模为胜世俗不察争
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 …… (第 16b 页)
不尔曰人那得知此帖今藏余家
石刻铺叙云容斋随笔谓坡仙遗墨今藏其家但二卷
郗愔书第三帖何以断当字分两行 希白 善书者于此
殆不可晓今长沙帖间不 (第 16b 页)
希白 临摹岁月或云土人 …… (第 16b 页)
以上皆绛𣲖
黔江帖
法帖谱系云秦子明尝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
长沙也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载入黔江壁
之黔江绍圣院刻石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集中
其卷帙之多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长短 (第 29a 页)
帖误也
庆历长沙帖
法帖谱系云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
大师希白 模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 (第 15a 页)
颜真卿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
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
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重冬月 (第 15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
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
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
年季 (第 15b 页)
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
重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字不复
赘录 (第 15b 页)
洪迈容斋随笔云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 希白 所镌最
为善本程钦之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
移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 …… (第 16a 页)
简文帝殷生则深源也耶第八卷云 希白 作字自有江
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模为胜世俗不察争
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 …… (第 16b 页)
不尔曰人那得知此帖今藏余家
石刻铺叙云容斋随笔谓坡仙遗墨今藏其家但二卷
郗愔书第三帖何以断当字分两行 希白 善书者于此
殆不可晓今长沙帖间不 (第 16b 页)
希白 临摹岁月或云土人 …… (第 16b 页)
以上皆绛𣲖
黔江帖
法帖谱系云秦子明尝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
长沙也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载入黔江壁
之黔江绍圣院刻石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集中
其卷帙之多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长短 (第 29a 页)
王右军乐毅论
官奴大令小字右军潜于其后掣其笔不脱故书此以
示之缘是庭训故笔法端谨为右军楷迹第一贞观十
三年敕冯承素等勾摹六本分赐长孙无忌等诸人终
宋之世唯存高绅学士家海字不全本耳明季收藏家
乃有唐摹二本一贞观六年褚遂良奉敕审定一则新
安吴用卿所藏诸本在涿鹿冯伯衡家端谨有馀颇乏
胜槩惟吴氏本笔势精妙似柔而刚似谨而逸邢子愿
所谓既纯且绵亦温而栗者信为得之 宋僧希白 潭帖
所刻与吾家郁冈吴氏清馀两刻可谓唯妙唯肖余临
此风力亦正不减也
王右军黄庭经
武进唐荆川先生 (第 14b 页)
官奴大令小字右军潜于其后掣其笔不脱故书此以
示之缘是庭训故笔法端谨为右军楷迹第一贞观十
三年敕冯承素等勾摹六本分赐长孙无忌等诸人终
宋之世唯存高绅学士家海字不全本耳明季收藏家
乃有唐摹二本一贞观六年褚遂良奉敕审定一则新
安吴用卿所藏诸本在涿鹿冯伯衡家端谨有馀颇乏
胜槩惟吴氏本笔势精妙似柔而刚似谨而逸邢子愿
所谓既纯且绵亦温而栗者信为得之 宋僧希白 潭帖
所刻与吾家郁冈吴氏清馀两刻可谓唯妙唯肖余临
此风力亦正不减也
王右军黄庭经
武进唐荆川先生 (第 14b 页)
虞永兴破邪论叙
虞永兴书筋力内涵风姿外朗如有道之士世人不能
一毫婴之独破邪论序笔韵清迥与率更为近然自宋
迄今摹刻以百数亡有佳者今所见唯 宋僧希白 潭帖
所刻略得笔意余兹所临亦但据潭帖追摹未知究与
永兴当否也
欧阳兰台道因法师碑
欧褚两家书多自 (第 2a 页)
虞永兴书筋力内涵风姿外朗如有道之士世人不能
一毫婴之独破邪论序笔韵清迥与率更为近然自宋
迄今摹刻以百数亡有佳者今所见唯 宋僧希白 潭帖
所刻略得笔意余兹所临亦但据潭帖追摹未知究与
永兴当否也
欧阳兰台道因法师碑
欧褚两家书多自 (第 2a 页)
于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权总江州德安人其家犹
有当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模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
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
岁月第一卷题 (第 4b 页)
云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
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 (第 5a 页)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第
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
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
卷 (第 5a 页)
五年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
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 …… (第 5a 页)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
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
黔江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
集中予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 (第 7a 页)
有当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
岁月第一卷题 (第 4b 页)
云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
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 (第 5a 页)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第
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
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
卷 (第 5a 页)
五年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
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 …… (第 5a 页)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
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
黔江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
集中予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 (第 7a 页)
怡亭铭(裴虬撰李莒八分书李阳冰/篆额世称三绝在江中岛上)武昌
山南东道四大字(李阳冰篆/) 襄阳
阴符经
宋
潭帖 (宋僧希白 刻/于潭之郡斋)
四川
汉
益州太守修周公礼殿记(初平二年/)成都府 (第 26b 页)
山南东道四大字(李阳冰篆/) 襄阳
阴符经
宋
潭帖 (宋僧希白 刻/于潭之郡斋)
四川
汉
益州太守修周公礼殿记(初平二年/)成都府 (第 26b 页)
冈路明属武冈)
(州/本朝/属宝庆府)
︹形势︺接九疑之形势据三湘之上游土穰地灵实南
楚之望地 (宋僧希白 开/元寺塔记)东距洞庭西连五岭介长
沙零陵之閒有唇齿辅车之势(方舆/胜览)自纳梅山通
道置驿 (第 56b 页)
(州/本朝/属宝庆府)
︹形势︺接九疑之形势据三湘之上游土穰地灵实南
楚之望地 (宋僧希白 开/元寺塔记)东距洞庭西连五岭介长
沙零陵之閒有唇齿辅车之势(方舆/胜览)自纳梅山通
道置驿 (第 56b 页)
︹人物︺︹晋︺范长生(丹兴人李流之乱长生率千馀家依/青城山李雄尅成都以长生岩居穴)
(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长生固辞雄僭号拜丞/相尊曰范贤注周易十卷自称蜀才颜之推曰易)
(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何人汉之书云范长生也)︹唐︺赵国珍(牂柯苗裔/天宝中以)
(军功迁黔府都督兼本管经略等使时南蛮阁罗/凤叛中书舍人张渐荐国珍有武略习知南方地)
(形杨国忠遂奏用之在五溪凡十馀年中原兴/师唯黔中封境无虞代宗嘉之召拜工部尚书)︹宋︺
秦世章(黔人魁梧喜攻伐官左藏库使以里中人/不善书嗣将兵长沙也买石摹刻长沙 僧)
(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载归黔中壁之/黔江绍圣院黄庭坚称为黔中奇士)
︹本朝︺汤学尹(黔江人年十二能诗赋康熙癸 (第 48b 页)
(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长生固辞雄僭号拜丞/相尊曰范贤注周易十卷自称蜀才颜之推曰易)
(有蜀才注江南学士遂不知/何人汉之书云范长生也)︹唐︺赵国珍(牂柯苗裔/天宝中以)
(军功迁黔府都督兼本管经略等使时南蛮阁罗/凤叛中书舍人张渐荐国珍有武略习知南方地)
(形杨国忠遂奏用之在五溪凡十馀年中原兴/师唯黔中封境无虞代宗嘉之召拜工部尚书)︹宋︺
秦世章(黔人魁梧喜攻伐官左藏库使以里中人/不善书嗣将兵长沙也买石摹刻长沙 僧)
(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载归黔中壁之/黔江绍圣院黄庭坚称为黔中奇士)
︹本朝︺汤学尹(黔江人年十二能诗赋康熙癸 (第 48b 页)
盟(孟郊韩愈城南联句鹜/广杂良牧蒙休赖丨丨)合盟(许/棠)
(诗抚论加敦行/归情自丨丨)诗盟(余靖赠 慧照大师 诗士林传字法僧国主丨/丨楼钥诗谪仙去后丨丨寒王孙诗瘦清栾)
(栾江禹甸晓雪诗寒剧披裘/过酒肆兴来呵笔 (第 45a 页)
(诗抚论加敦行/归情自丨丨)诗盟(余靖赠 慧照大师 诗士林传字法僧国主丨/丨楼钥诗谪仙去后丨丨寒王孙诗瘦清栾)
(栾江禹甸晓雪诗寒剧披裘/过酒肆兴来呵笔 (第 45a 页)
即潘师旦以淳化阁官帖丨丨/于家为石本世称为潘驸马帖凡二十卷潭帖者庆历中刘丞相)
(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丨丨于石寘之郡斋/字行颇高与阁本不同苏轼诗朱蜡为丨丨细妙分毫釐)锼刻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 (第 6b 页)
(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丨丨于石寘之郡斋/字行颇高与阁本不同苏轼诗朱蜡为丨丨细妙分毫釐)锼刻
(宋史欧阳修传宋兴且百年而文章 (第 6b 页)
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以戏鱼堂帖并释文重刻
石于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权总江州德安人其家
犹有当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模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
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 (第 7a 页)
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
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 (第 7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第三
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则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
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
卷五年 (第 7b 页)
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
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
模字不复赘录
刘丞相私第本 …… (第 7b 页)
三山帅司书库有历代帖板本盖好事者以长沙旧
帖刋勒卷帙规模皆同今已散失不全矣嘉熙庚子
备员帅幕尚及见之
黔江帖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
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世所称潭帖者载归
壁之黔江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具 (第 9a 页)
石于益昌官舍石今已不存权总江州德安人其家
犹有当时墨本甚多释文字画较临江帖为稍大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模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
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 (第 7a 页)
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
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 (第 7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第三
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则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
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
卷五年 (第 7b 页)
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
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
模字不复赘录
刘丞相私第本 …… (第 7b 页)
三山帅司书库有历代帖板本盖好事者以长沙旧
帖刋勒卷帙规模皆同今已散失不全矣嘉熙庚子
备员帅幕尚及见之
黔江帖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
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世所称潭帖者载归
壁之黔江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具 (第 9a 页)
方别本武冈新旧本福清乌镇彭州资州本
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也潭帖者庆历中刘
丞相帅潭日以淳化官帖令 慧照大师希白 模刻于
石寘之郡斋增入伤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诸帖而 …… (第 6a 页)
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有 慧照大师希
白 重模字而岁月各异中间缪处甚多朱文公讥其
极为可笑者是也潭帖之别则有刘丞相私第本长
沙碑匠新刻本三山木 …… (第 6b 页)
帖十卷摹刻于戏鱼堂除去篆题而增释文庆元中
四川总领权安节又重摹于利州黔江者黔人秦世
章于长沙买石摹 僧宝月 古法帖十 (第 6b 页)
宝月 慧照也 …… (第 6b 页)
王柏淳化帖记云本朝太宗皇帝天下甫定即遣使
购募前贤真迹集为法帖十卷镂板于中禁每大臣
登进二府者赐以墨本欧阳集古录云时禁中灾碑
板被焚遂不复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耳故人间以
官法帖为难得然当时命王著辨精粗而著之识见
不明真伪莫察玉石杂糅遂为全帖之累前人论此
固多矣此虽不能无疵今汇萃古人笔千百年间一
开卷而粲然在目使人击节赏叹不己岂不快哉后
来未暇论其少缪政恨真法帖之难见绛帖铨次不
同 希白 长沙帖字行疏密亦异陈王本病于无精神
临江本病于瘦弱俱不足以比肩阁本不特字体变
动而模拓亦无精墨是以山 …… (第 9a 页)
宋淳熙间奉旨以御府珍储刻石禁中卷尾题云淳
熙二年乙巳岁二月十五日修内司恭奉圣旨模刻
上石陈绎曾云修内司武冈福州诸帖皆有可观(格古
要论)
庆历长沙帖(即潭帖 法帖谱系一则 石刻铺叙一则俱见前)
潭帖尤为坡公所赏以为 希白 作字自有江左风味
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求阁下本误矣
以予所见潭帖凡有数本有绝佳者有稍残阙者有 …… (第 13b 页)
神咒矣往往刋帖之时不敢比拟尚方欲
自为帖但异其行数可也乱其文理不可也岂刘公
本非博雅或贵重不暇参校或 希白 虽工于模字而 …… (第 14b 页)
一板或十六七
行为一板皆李廷圭墨模印其黑如漆字尤丰艳有精
神盖熙陵八法既高王著辈亦精其技标题可见非 希白 敢望旧临江非不善失之险薄刻削去阁本远
矣帖家故当以阁为祖绛次之旧临江次之潭又次
之武冈又次之临江佳者 …… (第 15a 页)
汝鼎朴野无以议为也余晚得一本乃以旧潭剪碎
按释文排比装背历历可读必一老士人旧物惜不
令 希白 见之(后村题跋)
元陈绎曾云 (第 15b 页)
希白 模刻潭帖风韵和雅血肉停匀但
形势俱圆颇乏峭健之气盖淳化之子也在潭之郡
斋(格古要论)
曹士冕曰 …… (第 15b 页)
三山木板帖(详见前法帖谱系)
庐陵萧氏本(详见前法帖谱系)
黔江本(详见法帖谱系)
宋秦子明于长沙摹刻 僧宝月(希白) 古法帖十卷载入
黔江绍圣院乃潭人汤正臣父子刻石(格古要论)
蜀本(详见法帖谱系)
临江戏 (第 16b 页)
三山木板帖(详见前法帖谱系)
庐陵萧氏本(详见前法帖谱系)
黔江本(详见法帖谱系)
宋秦子明于长沙摹刻僧宝月 (希白) 古法帖十卷载入
黔江绍圣院乃潭人汤正臣父子刻石(格古要论)
蜀本(详见法帖谱系)
临江戏 (第 16b 页)
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也潭帖者庆历中刘
丞相帅潭日以淳化官帖令 慧照大师希白 模刻于
石寘之郡斋增入伤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诸帖而 …… (第 6a 页)
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有 慧照大师希
白 重模字而岁月各异中间缪处甚多朱文公讥其
极为可笑者是也潭帖之别则有刘丞相私第本长
沙碑匠新刻本三山木 …… (第 6b 页)
帖十卷摹刻于戏鱼堂除去篆题而增释文庆元中
四川总领权安节又重摹于利州黔江者黔人秦世
章于长沙买石摹 僧宝月 古法帖十 (第 6b 页)
宝月 慧照也 …… (第 6b 页)
王柏淳化帖记云本朝太宗皇帝天下甫定即遣使
购募前贤真迹集为法帖十卷镂板于中禁每大臣
登进二府者赐以墨本欧阳集古录云时禁中灾碑
板被焚遂不复赐或云板今在但不赐耳故人间以
官法帖为难得然当时命王著辨精粗而著之识见
不明真伪莫察玉石杂糅遂为全帖之累前人论此
固多矣此虽不能无疵今汇萃古人笔千百年间一
开卷而粲然在目使人击节赏叹不己岂不快哉后
来未暇论其少缪政恨真法帖之难见绛帖铨次不
同 希白 长沙帖字行疏密亦异陈王本病于无精神
临江本病于瘦弱俱不足以比肩阁本不特字体变
动而模拓亦无精墨是以山 …… (第 9a 页)
宋淳熙间奉旨以御府珍储刻石禁中卷尾题云淳
熙二年乙巳岁二月十五日修内司恭奉圣旨模刻
上石陈绎曾云修内司武冈福州诸帖皆有可观(格古
要论)
庆历长沙帖(即潭帖 法帖谱系一则 石刻铺叙一则俱见前)
潭帖尤为坡公所赏以为 希白 作字自有江左风味
比淳化待诏所摹为胜世俗不察争求阁下本误矣
以予所见潭帖凡有数本有绝佳者有稍残阙者有 …… (第 13b 页)
神咒矣往往刋帖之时不敢比拟尚方欲
自为帖但异其行数可也乱其文理不可也岂刘公
本非博雅或贵重不暇参校或 希白 虽工于模字而 …… (第 14b 页)
一板或十六七
行为一板皆李廷圭墨模印其黑如漆字尤丰艳有精
神盖熙陵八法既高王著辈亦精其技标题可见非 希白 敢望旧临江非不善失之险薄刻削去阁本远
矣帖家故当以阁为祖绛次之旧临江次之潭又次
之武冈又次之临江佳者 …… (第 15a 页)
汝鼎朴野无以议为也余晚得一本乃以旧潭剪碎
按释文排比装背历历可读必一老士人旧物惜不
令 希白 见之(后村题跋)
元陈绎曾云 (第 15b 页)
希白 模刻潭帖风韵和雅血肉停匀但
形势俱圆颇乏峭健之气盖淳化之子也在潭之郡
斋(格古要论)
曹士冕曰 …… (第 15b 页)
三山木板帖(详见前法帖谱系)
庐陵萧氏本(详见前法帖谱系)
黔江本(详见法帖谱系)
宋秦子明于长沙摹刻 僧宝月(希白) 古法帖十卷载入
黔江绍圣院乃潭人汤正臣父子刻石(格古要论)
蜀本(详见法帖谱系)
临江戏 (第 16b 页)
三山木板帖(详见前法帖谱系)
庐陵萧氏本(详见前法帖谱系)
黔江本(详见法帖谱系)
宋秦子明于长沙摹刻僧宝月 (希白) 古法帖十卷载入
黔江绍圣院乃潭人汤正臣父子刻石(格古要论)
蜀本(详见法帖谱系)
临江戏 (第 16b 页)
按此则潭帖与长沙帖当为两帖旧以长沙为即
潭帖误也
庆历长沙帖 法帖谱系云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
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模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
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
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庆 (第 14b 页)
历五
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 (第 14b 页)
月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
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
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 (第 15a 页)
月模勒上石
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
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字不复赘录 洪迈容
斋随笔云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 (第 15a 页)
希白 所镌最为善
本程钦之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
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 …… (第 15a 页)
再生今观其书乃不逮
子敬远甚止可比羊欣耳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
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深源也耶第八卷云 希
白 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模
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 …… (第 15b 页)
曰人那得知
此帖今存余家 石刻铺叙云容斋随笔云坡仙遗
墨今藏其家但二卷郗愔书第三帖何以断当字分
两行 希白 善书者于此殆不可晓今长沙帖间不存 (第 16a 页)
希白 临摹岁月或云土人又私翻木板有纹可辨
刘丞相私第本 法帖谱系云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
斋复依仿前本刻 …… (第 16a 页)
木本前十卷二本 法帖谱系云甲秀陈氏藏此墨本
不知所出又一本余顷获于都下亦不知所出稍不
逮甲秀所藏虽皆出于新绛然亦自是一种
以上皆绛𣲖
黔江帖 法帖谱系云秦子明尝以里中儿不能书为
病其将兵长沙也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
载入黔江壁之黔江绍圣院刻石潭人汤正臣父子
详见山谷集中其卷帙之多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
长 (第 24a 页)
潭帖误也
庆历长沙帖 法帖谱系云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
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模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
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
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庆 (第 14b 页)
历五
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 (第 14b 页)
月 慧照大师希白 模勒第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
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
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 (第 15a 页)
月模勒上石
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
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模字不复赘录 洪迈容
斋随笔云潭州石刻法帖十卷盖 (第 15a 页)
希白 所镌最为善
本程钦之待诏以元符三年帅桂林东坡自儋耳移
合浦得观其藏帖每帖各题其末第二卷云唐太宗 …… (第 15a 页)
再生今观其书乃不逮
子敬远甚止可比羊欣耳六卷云宰相安和殷生无
恙宰相当是简文帝殷生则深源也耶第八卷云 希
白 作字自有江左风味故长沙帖比淳化待诏所模
为胜世俗不察争访阁本误矣此逸少一卷尤妙庚 …… (第 15b 页)
曰人那得知
此帖今存余家 石刻铺叙云容斋随笔云坡仙遗
墨今藏其家但二卷郗愔书第三帖何以断当字分
两行 希白 善书者于此殆不可晓今长沙帖间不存 (第 16a 页)
希白 临摹岁月或云土人又私翻木板有纹可辨
刘丞相私第本 法帖谱系云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
斋复依仿前本刻 …… (第 16a 页)
木本前十卷二本 法帖谱系云甲秀陈氏藏此墨本
不知所出又一本余顷获于都下亦不知所出稍不
逮甲秀所藏虽皆出于新绛然亦自是一种
以上皆绛𣲖
黔江帖 法帖谱系云秦子明尝以里中儿不能书为
病其将兵长沙也买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舟
载入黔江壁之黔江绍圣院刻石潭人汤正臣父子
详见山谷集中其卷帙之多寡次序之先后字行之
长 (第 24a 页)
释意祖蜀人子由自河朔持兰亭归宝月大师惟简
请其本令左绵僧意祖模刻于石(东坡集)
释希白
释希白字宝月号 慧照大师 长沙人庆历中尝以淳
化阁帖模刻于潭之郡斋(书史会要)
谔师
魏野送谔师赴王寺丞名写碑诗云 (第 11a 页)
请其本令左绵僧意祖模刻于石(东坡集)
释希白
释希白字宝月号 慧照大师 长沙人庆历中尝以淳
化阁帖模刻于潭之郡斋(书史会要)
谔师
魏野送谔师赴王寺丞名写碑诗云 (第 11a 页)
主建业文房之印视
今长沙所镌笔法迥殊(石刻铺叙/)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摹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
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
一卷题云 (第 57b 页)
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摹勒第二卷
庆历八年重冬 (第 57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摹勒第三卷则五年 (第 57b 页)
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
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摹
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重秋月每卷
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摹字不复赘录(法帖谱/)
(系/)
长沙帖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
历间慧照师钱希白摹 …… (第 58a 页)
黔江帖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买
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黔江
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集中予
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事家 (第 61b 页)
今长沙所镌笔法迥殊(石刻铺叙/)
庆历长沙帖
丞相刘公沆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 慧照大师希白 摹
刻于石寘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等诸
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
一卷题云 (第 57b 页)
庆历五年季夏 慧照大师希白 摹勒第二卷
庆历八年重冬 (第 57b 页)
慧照大师希白 摹勒第三卷则五年 (第 57b 页)
六月第四卷八年重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
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重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摹
勒上石第九卷八年重冬月第十卷五年重秋月每卷
各有庆历及 慧照大师希白 重摹字不复赘录(法帖谱/)
(系/)
长沙帖十卷实秘阁前帖翻本内羲献帖略有增入庆
历间慧照师钱希白摹 …… (第 58a 页)
黔江帖
秦子明常以里中儿不能书为病其将兵于长沙也买
石摹刻 僧宝月 古法帖十卷谋舟载入黔江壁之黔江
之绍圣院刻石者潭人汤正臣父子详见山谷集中予
淳祐甲辰道过三衢见好事家 (第 6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