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真” 相关资源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翻史言)
(帝锐意削平藩镇而不/能应机抚接以自遗患)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
史李西华备守甚严都虞候 李士真 密毁西华于纳纳
召西华还府 (第 24a 页)
士真 代 (第 24a 页)
士真 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 …… (第 24a 页)
长卿长卿过德州 士真 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 (第 24b 页)
士真 长卿为二州刺史(德州治安德县棣州治厌次县/本皆淄青巡属今皆归国棣大)
(计翻长知丈翻观考异曰燕南记云 (第 24b 页)
授 士真 德棣两州 察团练使今从实录) (第 24b 页)
士真 求援于朱
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助 (第 24b 页)
士真
守德州且召 (第 24b 页)
士真 诣深州议军事至则留之使济时
领州事(将即亮翻时将音同上又音如字德宗以德棣/与朱滔滔卒以诈力得之不知又 …… (第 24b 页)
赵州以逼康日知(将即亮翻又音如/字赵州治平棘县)以深州授王
巨源(朱滔如前约/以结王武俊)武俊以其子 士真 为恒冀深三州留
后将兵围赵州(恒户登翻将即/亮翻又音如字)涿州刺史刘怦(代宗大/历四年)
(朱希彩表 (第 25b 页)
(帝锐意削平藩镇而不/能应机抚接以自遗患)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
史李西华备守甚严都虞候 李士真 密毁西华于纳纳
召西华还府 (第 24a 页)
士真 代 (第 24a 页)
士真 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 …… (第 24a 页)
长卿长卿过德州 士真 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 (第 24b 页)
士真 长卿为二州刺史(德州治安德县棣州治厌次县/本皆淄青巡属今皆归国棣大)
(计翻长知丈翻观考异曰燕南记云 (第 24b 页)
授 士真 德棣两州 察团练使今从实录) (第 24b 页)
士真 求援于朱
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助 (第 24b 页)
士真
守德州且召 (第 24b 页)
士真 诣深州议军事至则留之使济时
领州事(将即亮翻时将音同上又音如字德宗以德棣/与朱滔滔卒以诈力得之不知又 …… (第 24b 页)
赵州以逼康日知(将即亮翻又音如/字赵州治平棘县)以深州授王
巨源(朱滔如前约/以结王武俊)武俊以其子 士真 为恒冀深三州留
后将兵围赵州(恒户登翻将即/亮翻又音如字)涿州刺史刘怦(代宗大/历四年)
(朱希彩表 (第 25b 页)
史李洧兼徐海沂都团练观察使海沂己为纳所
据洧竟无所得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史李西
华备守甚严都虞候 李士真 密毁西华于纳纳召西华
还府以 (第 39a 页)
士真 代之 (第 39a 页)
士真 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长卿长
卿过德州 (第 39a 页)
士真 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 (第 39a 页)
士真 长
卿为二州刺 (第 39a 页)
士真 求援于朱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
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 (第 39a 页)
士真 守德州且 (第 39a 页)
士真 诣深 …… (第 39a 页)
叛力未能制滔壬戌赐滔爵通义郡王冀以安之滔反
谋益甚分兵营于赵州以逼康日知以深州授王巨源
武俊以其子 士真 为恒冀深三州留后将兵围赵州𣵠
州刺史刘怦与滔同 (第 40a 页)
据洧竟无所得李纳之初反也其所署德州刺史李西
华备守甚严都虞候 李士真 密毁西华于纳纳召西华
还府以 (第 39a 页)
士真 代之 (第 39a 页)
士真 又以诈召棣州刺史李长卿长
卿过德州 (第 39a 页)
士真 劫之与同归国夏四月戊午以 (第 39a 页)
士真 长
卿为二州刺 (第 39a 页)
士真 求援于朱滔滔已有异志遣大将
李济时将三千人声言 (第 39a 页)
士真 守德州且 (第 39a 页)
士真 诣深 …… (第 39a 页)
叛力未能制滔壬戌赐滔爵通义郡王冀以安之滔反
谋益甚分兵营于赵州以逼康日知以深州授王巨源
武俊以其子 士真 为恒
州刺史刘怦与滔同 (第 40a 页)
石鼓书院在府城北石鼓山旧为寻真观唐元和间
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刺史吕温尝访之有题寻
真观李秀才书院诗宋至道三年郡人 李士真 援宽
故事请即故址创书院以居衡之学者景祐二年刘
沆守衡请于朝赐额曰石鼓书院淳熙中部使潘畴
提刑 (第 31b 页)
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刺史吕温尝访之有题寻
真观李秀才书院诗宋至道三年郡人 李士真 援宽
故事请即故址创书院以居衡之学者景祐二年刘
沆守衡请于朝赐额曰石鼓书院淳熙中部使潘畴
提刑 (第 31b 页)
李忠节公祠在县西祀宋李芾
皮公祠在县北祀宋皮龙荣
七贤祠在县北石鼓山明弘治间建祀韩愈朱子张
栻黄干李宽 李士真 万历间增祀周敦颐为七贤
六贤祠在县东宋郡守刘清之建祀张九龄韩愈寇
准周敦颐胡安国为五贤明嘉靖中郡 (第 82a 页)
皮公祠在县北祀宋皮龙荣
七贤祠在县北石鼓山明弘治间建祀韩愈朱子张
栻黄干李宽 李士真 万历间增祀周敦颐为七贤
六贤祠在县东宋郡守刘清之建祀张九龄韩愈寇
准周敦颐胡安国为五贤明嘉靖中郡 (第 82a 页)
也燕南记孟祐先)
二月田悦遣王侑等说滔滔遣王郅说王武俊(传/旧)
(今从燕南记/王郅作王郢)
四月以 李士真 李长卿为德棣二州刺史(云授上/燕南记)
(团练使今从实录/真德棣两州观察)
田悦遣康愔将万馀人与马燧 (第 3b 页)
二月田悦遣王侑等说滔滔遣王郅说王武俊(传/旧)
(今从燕南记/王郅作王郢)
四月以 李士真 李长卿为德棣二州刺史(云授上/燕南记)
(团练使今从实录/真德棣两州观察)
田悦遣康愔将万馀人与马燧 (第 3b 页)
旧为寻)
(真观元和中州人李宽读书其中刺史吕温访之/有过寻真观访李秀才书院诗是也宋至道三年)
(邑人 李士真 请于郡守即寻真观故址创建书院/以居学者景祐中赐额开庆中提学黄干出公帑)
(置廪以赡生徒与睢阳/白鹿岳 (第 32b 页)
(真观元和中州人李宽读书其中刺史吕温访之/有过寻真观访李秀才书院诗是也宋至道三年)
(邑人 李士真 请于郡守即寻真观故址创建书院/以居学者景祐中赐额开庆中提学黄干出公帑)
(置廪以赡生徒与睢阳/白鹿岳 (第 32b 页)
子千为左右内史,滔兄琼瑰、陆庆为东、西曹仆射,杨霁、马寔、寇瞻、杨荣国为司文、司武、司礼、司刑侍郎, 李士真
、樊播为执宪大夫、中丞。其馀以次补署。聘处士张遂、王道为司谏。燧遣李晟将兵至易、定,率张茂昭攻涿、莫 ……悦于濮阳。马燧方击悦,纳使大将卫俊救之,为燧所破略尽,收洹水。德宗诏诸军合讨,其从父洧以徐州归,大将 李士真
以德州、李长卿以棣州送款,纳恚洧背己,且徐险悉,集兵攻洧。帝命宣武、刘元佐督诸军进援,大破其兵。纳还
降。甲戌,给复易、定、深、赵、恒、冀六州三年,赦吏民为李惟岳迫胁者。己卯,震通化门。四月戊午,李纳将 李士真
以德、棣二州降。甲子,借商钱。甲戌,昭义军节度副使卢元卿为魏博、澶相招讨使。戊寅,张镒罢。壬午,杀殿 ……申,宁州军乱,杀其刺史刘南金。己亥,浙西观察使李锜杀上封事人崔善贞。丁巳,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卒,其子 士真
自称留后。七月,陨霜杀菽。戊寅,吐蕃寇盐州。己丑,陷麟州,刺史郭锋死之。九月乙亥,韦皋败吐蕃于雅州,
考
按《衡岳志·宫室考》:唐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石鼓山。据蒸湘之会,奇特秀丽,甲于荆。南唐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其阴。元和间,士人李宽乃始构屋山巅,读书其中。宋至道间,郡人 李士真 复即其遗址,而重建之。景祐间,集贤校理刘沆,以书院上请,始赐额并学由。与睢阳、岳麓、白鹿,称四大书院
按《衡岳志·宫室考》:唐石鼓书院,在回雁峰下石鼓山。据蒸湘之会,奇特秀丽,甲于荆。南唐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其阴。元和间,士人李宽乃始构屋山巅,读书其中。宋至道间,郡人 李士真 复即其遗址,而重建之。景祐间,集贤校理刘沆,以书院上请,始赐额并学由。与睢阳、岳麓、白鹿,称四大书院
二峰中岣嵝峰也。既入谒先师像,复从左而入,有祠三楹,中供晦庵、南轩二先生。左右供黄勉斋、李宽及宋隐士 李士真
诸像。就其中拜而出。复从左而入,有合江亭。当蒸湘两水合流处。亭祠韩昌黎。其上为仰高阁,面刻韩题合江亭
和间,士人李宽结庐读书其上,刺史吕温尝访之,太守宇文炫于山之东题曰东岩,西题曰西溪。宋至道三年,郡人 李士真
援宽故事,请于郡守,愿即故址创书院以居衡之学者。至景祐二年,集贤校理刘沆来守,衡请于朝,始赐额曰石鼓 ……先圣燕居堂,有宋时故像,盖肖之秘阁画本者。堂
前为露台,左右皆石磴,再循而上,为风雩亭,亭后为讲堂,知府周诏建。旁列主静、定性二斋,知府蔡汝楠立。堂后为先贤祠,祀昌黎、晦庵、南轩、勉斋、李宽、 李士真 六人。万历间,中允曾朝节,请祀濂溪。盖七贤云祠。后有砥柱中流一石坊,后又一祠祀寓贤湛甘泉,邹东廓程,
前为露台,左右皆石磴,再循而上,为风雩亭,亭后为讲堂,知府周诏建。旁列主静、定性二斋,知府蔡汝楠立。堂后为先贤祠,祀昌黎、晦庵、南轩、勉斋、李宽、 李士真 六人。万历间,中允曾朝节,请祀濂溪。盖七贤云祠。后有砥柱中流一石坊,后又一祠祀寓贤湛甘泉,邹东廓程,
子千为左右内史,滔兄琼瑰、陆庆为东、西曹仆射,杨霁、马寔、寇瞻、杨荣国为司文、司武、司礼、司刑侍郎, 李士真
、樊播为执宪大夫、中丞。其馀以次补署。聘处士张遂、王道为司谏。燧遣李晟将兵至易、定,率张茂昭攻涿、莫 ……亦还。会有诏复滔官爵,武俊亦上还幽州卢龙节度。又诏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即授武俊长史,赐德、棣二州,以子 士真
为观察使、清河郡王。俄进武俊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按《李抱真传》:朱滔悉幽蓟兵与回纥围贝州,以应朱泚。
降。甲戌,给复易、定、深、赵、恒、冀六州三年,赦吏民为李惟岳迫胁者。己卯,震通化门。四月戊午,李纳将 李士真
以德、棣二州降。甲子,借商钱。甲戌,昭义军节度副使卢玄卿为魏博、澶相招讨使。戊寅,张镒罢。壬午,杀殿 ……申,宁州军乱,杀其刺史刘南金。己亥,浙西观察使李锜杀上封事人崔善贞。丁巳,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卒,其子 士真
自称留后。七月,陨霜杀菽。戊寅,吐蕃寇盐州。己丑,陷麟州,刺史郭锋死之。九月乙亥,韦鋋败吐蕃于雅州,
子千为左右内史,滔兄琼瑰、陆庆为东、西曹仆射,杨霁、马寔、寇瞻、杨荣国为司文、司武、司礼、司刑侍郎, 李士真
、樊播为执宪大夫、中丞。其馀以次补署。聘处士张遂、王道为司谏。
燧遣李晟将兵至易、定,率张茂昭攻涿
燧遣李晟将兵至易、定,率张茂昭攻涿
悦于濮阳。马燧方击悦,纳使大将卫俊救之,为燧所破略尽,收洹水。德宗诏诸军合讨,其从父洧以徐州归,大将 李士真
以德州、李长卿以棣州送款,纳恚洧背己,且徐险集,悉兵攻洧。帝命宣武、刘玄佐督诸军进援,大破其兵。纳还
咏归亭泛舟记
岁在癸亥黄梅之月。余寓咏归亭。亭即外舅敬庵公之所构也。胜观绝致。与月波亭相上下焉。亭下有长潭。泓停渊深。环亘十馀里。但无邻里相过从者。寓居已久。渐觉无聊。有时乘小艇。盘阊啸咏。以舒胸中湮郁之气。一日往玉山。拜旅轩先生。来时道 城访诸君子。言及咏归船游之乐。诸公皆欣然愿从。遂约日而还。翌朝。金子亮,金汝涵契丈及金静汝,金汝澄,澹汝昆季。金源叔,金泰初诸人。自坪城来。卢秀才士述。自馀次里载网而至。 李士真 契丈,崔伯玉戚叔。不期而来自海坪。此亦奇矣。列坐江之边。荫垂柳弄清波。 (第 36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