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而先生没

 承事郎潘景宪墓志君卒时年五十七病不伏枕比
 终犹敛襟端坐而没
  敷文阁直学士李椿
墓志病革题诗一章以示诸子
 沐浴正衣巾而逝
 陈师德墓志于其疾之革也公夫人往视之谓曰死
 生有命汝所 (第 20b 页)
 其时相接故议以赵蕤生为定注谓著长短经此星
 历家浅术也逸铨次篇目重加刊正中有青龙朱雀
 之说疑卜人加而删去之 李侍郎寿翁
刊于当涂郡
 斋乃十篇其篇目并文不见所谓疑筮者亦无残阙 (第 7b 页)
 说易亦非本指恐伪托之者也未知馆阁所藏有无
 异同按隋志不录亦可疑也 寿翁
名椿年一字仲永
易通论
 中兴书目易通论一卷凡五篇唐志宋处宗撰而今
 本题晋阮嗣宗撰书目云似非晋人之 …… (第 8a 页)
 之新谱故列旧法使有可据克字武子
正心易法
 麻衣道者正心易法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题希
 夷先生受并消息 李寿翁
刋于当涂熙宁三年庐峰
 隐者李潜几道后序云得之庐山一异人注或云许
 坚或有疑而问者应之曰世有能作之者 (第 10a 页)
 不必问其理但看其言语自非希夷作其中有云学
 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上驰骋不知心地如何驰骋
 (郑可学录)
浩问 李寿翁
最好麻衣易与关子明易如何先生笑曰 …… (第 6a 页)
 翁时寿翁知太平谓如此戴簿亦是明易人却作书

 托某津遣来太平相见时戴已死又曰 李寿翁
看杜
 撰易渠亦自得杜撰受用
 (邵浩录)
问麻衣易是伪书其论师卦地中有水师容民畜众之
 象此一义也 …… (第 7b 页)
 (余大雅录)
麻衣易南康戴主簿撰麻衣五代时人五代时文字多
 繁絮此易说只是今人文字南轩跋不曾辨得其书
 甚谬 李寿翁
甚喜之开板于太平州周子中又开板
 于舒州此文乃不唧𠺕底禅不唧𠺕底修养法不唧
 𠺕底日时法
 ( (第 8a 页)
 何曰若得应爻则所祈望之人所指望之事皆相应
 如人臣即有得君之义不相应则亦然昔敬夫为魏
 公占得睽之蹇六爻俱变此二卦名义自是不好

 寿翁
断其占云用兵之人亦不得用兵讲和之人亦
 不成讲和睽上卦是离离为甲胄为戈兵有用兵之
 象却变为坎坎险阻 (第 19a 页)
 似此处圣人必有书以教之如周礼中所载今皆亡
 矣问左氏传卜易与今异曰亦须有所传向见魏公
 在揆路敬夫以易卜得睽卦 李寿翁
为占曰离为戈
 兵兑为说用兵者不成讲和者亦不成其后魏公罢 (第 4a 页)
 有可观者(开封酸/枣人)

麻衣道正易心法(宋/志)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题希夷
 先生受并消息 李寿翁
刋于当涂乾道间南康戴师
 愈孔文始为之跋以行未可据也案朱子云麻衣心
 易如所谓雷自天下而𤼵山自天上 …… (第 55a 页)
 牧说绍兴三年四月六日定本成嘉定庚辰曾孙献
 之刋于舂陵郡斋
张南轩先生栻易说十一卷学出五峰以周程为宗
广平 李椿
观画所见上下魏鹤山序案朱文公跋李寿
 翁遗墨云侍郎李公玩心于易以没其身平居未尝
 深斥异教而见独深为 …… (第 74a 页)
 备于易不当求之无父无君之言以伤俗化易所谓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其公之谓欤沙随云张魏公罢
 督府使属官 李侍郎椿
筮之遇颐之贲李曰虽不再
 用却无他虑以之卦有终莫之陵也(椿字 (第 74b 页)
寿翁
吏部/侍郎洛州人)
 刘清之题云李公尉衡山时游胡文定公之门鹤山
 序云公名椿字 (第 74b 页)
寿翁
师友渊源之自则文定胡公父
 子云绍定戊午序愚案书名观画多逐卦摘解
兰廷瑞渔樵易解十二卷自序称白云溪笺 (第 74b 页)
 之

 朱子语类邹浩问 李寿翁(椿/)
最好关子明易先生曰
 是阮逸伪作陈无已集说得分明
 姚氏曰世所传关子明洞极经亦言河图洛书如刘氏
 说 (第 4a 页)
 独来此岂天固疾此书之妄而欲使我亲究其实邪

 时当涂守 李寿翁
侍郎雅好此书伯恭因以余言告
 之李亟以书来曰即如君言斯人而能为此言亦吾
 所愿见也幸为津致使其一来予 …… (第 24b 页)
 讲云南康主簿戴师愈撰乃不唧𠺕底禅不唧𠺕底

 修养法不唧𠺕底时日法王炎曰洛水 李寿翁
侍郎
 喜论易炎尝问曰侍郎在当涂板行麻衣新说如何
 李曰程沙随见属炎曰恐托名麻衣耳以扑钱背面
 喻八 …… (第 25a 页)
 学者何从探之李无语

  按是书托名麻衣序跋与书及注同出一手其他
  舛駮之说无论独 李寿翁
所赏二语贻误学者不
  浅然其言实出希夷观物外篇曰先天学心法也
  图虽无文吾终日言而未尝离乎是亦即 (第 25b 页)
 夫亦已下世因以书语吕伯恭曰吾病废有年乃复
 为吏然不为它郡而独来此岂天固疾此书之妄而
 欲使我亲究其实邪时当涂守 李寿翁
侍郎雅好此 …… (第 32b 页)
 人而能为此书亦吾所愿见也幸为津致使其一来
 予适以所见闻报之而李已得谢西归遂不复出不
 知竟以予言为如何也淳熙丁未初夏四日病中闲
 阅旧书念 寿翁
敬夫伯恭皆不可复见因并记此曲
 折以附其后使览者知予之论所以不同于二君子
 者非苟然也(再跋麻衣易说 …… (第 33a 页)
 达丈夫田说来今各以一编呈纳伏幸视至他所欲
 请教者非一属以岁凶郡中多事留此便人日久且
 草具此拜禀早晚别寻便拜答(答 李椿/
)
邵浩曰 (第 35b 页)
李寿翁
最好麻衣易与关子明易如何先生大
 笑曰偶然两书皆是伪书关子明易是阮逸作陈无
 已集中说得分明麻衣易乃 …… (第 35b 页)
 可笑如此某遂写与伯恭转闻寿翁时寿翁知太平
 谓若如此戴簿亦是明易人却作书来托某津遣来
 太平相见时戴已死
先生曰 李寿翁
看杜撰易渠亦自得杜撰受用(浩录/)
又曰麻衣易说乃南康戴主簿作尝亲见其人称此书 (第 36b 页)
 超然于生死之际又如此足以明吾道之有人而信
 其言之不妄矣易所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其公
 之谓欤(跋 李寿翁
遗墨/)
易说用意甚精然鄙见却有未安处似是为说太精取
 义太密或伤简易之趣更俟详玩别奉扣也(荅赵彦 (第 6a 页)
伏卦有震
用伐鬼方之言魏公书曰程君于此学却是曾留心也衰晚日愧罔功但办此心一听之天
魏公罢都督府俾属官 李侍郎椿
筮之遇颐之贲李曰 …… (第 10a 页)
虽不再用却无他虑以之卦有终莫之陵也李字 寿翁
洺州人
迥初寓馀姚僧舍筮之遇巽占曰有风火之恐而不及
害未几舍北火发焚十馀室至寓舍止县取纲维与遗火僧杖 (第 10b 页)
 也二十七者卦体也其爻用则百六十二者九九之
 合也七十八者爻用也其卦体则十三者闰岁之月
 也皆数之自然也其索合如此此程子所以置数而
 论理也 李寿翁
云以九居五以六居二位当之卦十有六宜无 (第 30a 页)
人依句宣读务要详明令囚通晓庶几伏辜者无
憾负枉者获伸足以称陛下矜恤之心滋圣朝仁厚之

司农卿兼尹京 李椿
上奏曰臣尝考易之言狱者凡五
卦曰噬嗑曰贲曰丰曰旅曰中孚噬嗑之为卦离上而
震下离者明也震者动也明在上而 (第 22b 页)
 户
广昌郡公王士良保定间以降附封子德良袭
文城郡公柳昂武帝时封隋初子调袭
神武郡公窦毅天和六年封
河东郡公 李椿
檦嗣子大象末繇魏平县子晋封
河东郡公贺兰让祥子
濩泽郡公寇颙俊子 (第 60a 页)
  书后二年守南康有前湘阴主簿戴师愈者求谒
  即及麻衣易因复扣之宛然此老所作欲驰报敬
  夫敬夫已下世时当涂守 李侍郎寿翁
雅好此书
  亟以书来曰即如君言斯人而能为此书亦吾所
  硕见幸为津致之戴不久即死而 (第 20b 页)
寿翁
亦得请西
  归矣麻衣易是戴师愈所作太平州刋夲第二跋 …… (第 20b 页)
  𨼆者李潜得之凡四十二章盖依托也朱侍讲云
  南康戴主簿师愈撰乃不唧𠺕底禅不唧𠺕底脩
  养法不唧𠺕底时日法王炎曰洛水 李寿翁
侍郎 (第 21a 页)
  申迄绍兴庚辰二万三千六百人有奇为二十卷
  自后皆续书之
中兴登科小录三卷 姓类一卷
  陈氏曰通判徽州江都 李椿
撰新安旧有登科记
  但逐榜全录姓名而已椿家藏小录自建炎戊申
  至嘉熙戊戍节次取名字乡贯三代讳刋之 (第 21a 页)
  胡与可       赵彦操

   李椿(字寿翁/洛州人)
     赵磻老
  吴渊(见/前)       王佐(字宣子/山阴人)
  韩彦质(再/知)    (第 17b 页)
  洪迈(见/前)       韩元吉(字旡咎颍/川人再知)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人)    张津(见/前)
  林光朝(字谦之/莆田人)     李椿(字寿翁/永年人)
  王正已       张揣
  苏峤(眉州/人)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范成 (第 12a 页)
  洪迈(见/前)       韩元吉(字旡咎颍/川人再知)
  郑伯熊(字景望/永嘉人)    张津(见/前)
  林光朝(字谦之/莆田人)    李椿(字 寿翁/
永年人)
  王正已       张揣
  苏峤(眉州/人)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
  (第 12a 页)
  张叔椿(永嘉人吏/部尚书)
  周去非(永嘉人通/判绍兴)   王仲卿(永嘉人通/判黄州)
   李椿
(永嘉人监/南岳庙)   宋晋之(乐清人通/判信州)
  郑毂(乐清/人)      黄辅(平阳人 (第 33b 页)
 赵善坚(嘉靖浙江通志宋宗室家于袁州乾道间举/进士通判婺州朱熹为常平使者深器重之)
  (时大旱善坚奉行荒政全活甚/众后五典名藩所至以廉能称)
  李椿(宋史本传字寿翁洛州永平人父升进士起家/靖康之难升翼其父以背受刃与长子俱卒椿)
  (以父泽补迪功郎历官至司农卿择临安守椿在/议中执政或谓其于人无委曲上曰正欲得如此)
  (人遂兼临安府视事三日解去椿在朝遇事辄言/执政滋不悦出知婺州会诏市牛筋凡五千觔椿)

(第 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