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時令類
雜史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真部
續道藏
 敢以卑废尊也真宗居丧既易月而服除明年遂享
 太庙合祀天地于圜丘时衮冕车辂宫驾登歌鼓吹
 并陈如常仪已而宰臣 毕士安
请听乐真宗批答云
 郊天之事资礼乐以相成须用乐外所有卤簿鼓吹
 及楼前宫架诸军音乐皆备而不作其各处坛 (第 39b 页)
 侑食宝文阁待制吴总上疏请以其父璘配享庙庭

 不报
 宋史礼志初仁宗天圣中郊祀诏录故相李昉宋琪
 吕端张齐贤 毕士安
王旦执政李至王沔温仲舒及
 陈洪进等子孙以官元丰中诏景灵宫绘像旧臣推
 恩本支下两房以上取不食录者均 (第 33b 页)
 阳之婚媾往与共辅阳刚中正之君济时之屯则吉
 而无所不利也此说又为居公卿之位而短于才者
 开一法门如 毕士安
之于寇准卢怀慎之于姚崇宋
 璟以至李吉甫使裴垍疏三十人荐于朝数月之间
 选用略尽皆可谓求婚媾而往者也 (第 9b 页)
不伯郑无子)
(产则不国宋澶渊之役无寇莱公则天下分然管仲之/举也以鲍叔子产之任也以子皮莱公之相也以 毕文)

(简公
三子之才世恒有而鲍/罕 (第 42b 页)
文简
不恒有也可胜悼哉)
十六年三月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子产戒曰苟有
位于朝无有不共恪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 (第 43a 页)
戊寅幸迎春苑
给事中开封马 士元
谒枢密副使沈义伦适有吏白事
义伦与语忘顾 (第 10a 页)
士元
(第 10a 页)
士元
遽辞出归语家人曰我为台
省近臣不为执政所礼可以去矣己卯遂致仕 有司
言朝廷自削平川峡即颁刑统编敇于管 (第 10a 页)
杖杀内班董延谔
坐监车营务盗刍粟累赃数十万鞫之得实故也 翰
林医官鸿胪寺丞刘翰为殿中省尚药奉御又赐道
秘大师马志通议大夫阶仍各赐器币及鞍马开封
尹疾有瘳也
乙卯大雪 乾宁军言北汉民二千二百四十八户来 (第 18a 页)
常参官中举年五十以
上通经者备宫僚遹等被举坦炳皆济阴人也(据姚坦/传太宗)
(召坦等面谕然与雍熙二年 毕士安
等为记室/时圣语不异盖重出也今从宝训不载于此)
壬申丰州刺史王承美言契丹来寇承美击败其众万
馀追北百 (第 5a 页)
武百官入间工部尚书窦仪待制太常卿边光范次/对礼毕赐廊食明年夏四月壬午朔工部侍郎艾颖待)
(制给事中马 士元
次对八月庚辰朔给事中刘载待制/谏议大夫崔颂次对其后遂不复书乾德四年夏四月)
(丙申朔又书御殿入阁赐食 …… (第 20a 页)
付杲不敢失坠昉每开释之于是献玉堂记请
备其职上恶其躁竞终不使居内署改右谏议大夫出
知濠州以考功员外郎 知制诰毕士安
为翰林学士初
执政欲用右谏议大夫张洎因对言洎文学久次不在 (第 20b 页)
士安
下上曰极知洎文学资任不 (第 20b 页)
士安
第德行不及 …… (第 20b 页)
蛮方入贡勋臣归朝亦特开上閤引见并请准前代故
事处分奏入不报
辛卯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于本院会学士韩丕 毕士
秘书院李至史馆修撰杨徽之梁周翰知制诰柴成
务吕佐之钱若水王旦直秘阁潘谨修翰林侍书王著
侍读吕文仲等观 (第 23b 页)
阶陪戎副尉千石以上迭加之万石乃至
太祝殿直
冬十月丙戌以镇安行军司马杨徽之为左谏议大夫
与右諌议大夫 毕士安
并为开封府判官兵部郎中乔
维岳寿王府记室参军水部郎中杨砺咨议司封员外 (第 21b 页)
部侍郎宋湜为给事中并为枢密副使 先是有攀
附居近职者乘宠放恣民家子既定昏彊取之其家诣
开封诉焉知府事 毕士安
即请对白其事卒得民家子
还其父母使成昏攀附者日夜诉 (第 15a 页)
士安
于上前 (第 15a 页)
士安

求解府事上许之复入翰林为学士翰林学士承旨宋
白尝献拟陆贽榜子集上察其意欲干事任乃命白权
知开封府 (第 15a 页)
既而白自倦于听断不半岁亦丐罢云(毕仲/游 文)
(简公
事迹 (第 15a 页)
文简
白上卒得民家子还其父母使成昏/今从之仲游又 (第 15a 页)
文简
之请对也事连王禹偁故其人) …… (第 15a 页)
(日夜诉 文简
及禹偁于上前久之 (第 15b 页)
文简
罢开封复入翰/林请出遂知潞州禹偁亦责黄州按 (第 15b 页)
士安
明年四月乃)
(出知潞州禹偁事在今年十/二月亦与本史不合今不取) 诏县尉司无得置狱
庚寅上谓辅臣曰群 (第 15b 页)
许签署不得掌事
己未下诏戒敕朝士使各务进修毋得自弃怠 初供
备库副使李允则知潭州将行上诏谓曰朕在南衙
士安
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允则始至州大火民无
居舍多冻死允则亟取官竹假民为屋及春而偿民无
流徙官用亦不乏初 …… (第 4a 页)
且兵皆新
募饥瘠未任出戍遂奏罢之于是民列允则治状诣安
抚使者请留使者以闻诏书嘉奖及召还连对三日上
毕士安
不谬知人矣(本传谓安抚使乃陈尧叟以咸/平二年三月安抚广东西不及)
(湖南或是往还经湖南耳又今年正月尧 …… (第 5a 页)
全文吕中曰一相独任则有专权之私二)
(相并命则有立党之患然以赵中令权专任重而能与/新进之吕蒙正共事以 毕士安
德尊望隆而能与使气)
(之寇准共政不惟无分朋植党之风抑且尽同寅和衷/之义而齐贤反与李沆不叶与寇准相倾 (第 31b 页)
 令邠州路部署许均率所部兵退屯永兴军
丁酉镇定高阳关部署王超言边部宁肃愿暂还京阙
省视家事从之 翰林侍读学士户部侍郎兼秘书监
判吏部流内铨夏侯峤引选人候对于崇政殿暴中风
眩诏亟取金丹上尊酒饵之肩舆还第遣内侍召内外
名医诊视其夕卒赠兵部尚书赙赐加等中使护丧事
录其子孙三人峤在近侍恩顾甚异卒后数月 毕士安

为相士安抚坐叹曰夏侯峻极在吾岂当先据此位也
己亥邢州言地连震不止诏赐民租之半免邻道转饷
之役
壬寅西 …… (第 17b 页)
为民救旱亦无所避也
李沆死中书无宰相上意欲擢任三司使寇准乃先置
宿德以镇之庚寅迁翰林侍读学士兵部侍郎 毕士安
为吏部侍 (第 27b 页)
参知政事士安
入谢上曰未也行且相卿
谁可与卿同进 (第 27b 页)
士安
因言准天资忠义能断大事臣 …… (第 27b 页)
所不如上曰闻准刚使气奈何 士安
曰准忘身徇国秉
道嫉邪故不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
安佚而北戎跳梁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不阅月遂 …… (第 28a 页)
州召还奏事便殿称上旨故奖任之 诏
以崇文院所校晋书新本分赐辅臣宗室上曰昨有言
两晋事多鄙恶不可流行者 参知政事毕士安
曰恶以
戒世善以劝后善恶之事春秋备载上深然之
戊申知光州光禄卿李昌龄分司西京转运使言其被 (第 31b 页)
  真宗
景德元年八月乙卯泾原部署陈兴言率兵与熟尸折
密桑等族掩击伪署万子军主族帐于乌尔戬咸巴川擒
俘三百馀人斩首二百五十三级虏获牛马器仗三万
一千计贼党败走悉焚其庐帐即日回军又与贼遇俘

斩获其资畜甚众诏所获戎俘并给土田资粮无令失
所赐赉兴等有差(陈兴本传云与曹玮秦翰领兵抵镇章/戎军西北乌尔戬咸巴川掩击蕃寇)
(密族帐斩二百馀级擒三百人夺铠甲牛羊驼马三万/计诏书嘉奖按此俘斩获数颇与实录合而蕃部名字)
(不同据曹玮传亦不云与兴皆出恐别一事然本传/载此事于破康努卜族以前则失先后之序矣当考)
是日上御崇政殿出阵图示辅臣
己未以参知政事 吏部侍郎毕士安
三司使兵部侍郎
寇准并依前官平章事是时契丹多纵游骑剽掠深
祁间小不利即引去倘佯无斗意准曰是狃我也愿朝 …… (第 1b 页)
多在河北敌不可狃朕当亲征决胜卿等共谋何时可
以进发 毕士安
等曰陛下已命将出师委任责成可也
必若戎辂亲行宜且驻跸澶渊然澶渊郛郭非广久聚
大众深恐不易况冬候犹远顺 …… (第 8a 页)
可久驻诏 士安
等各述所见具状以闻 上每得边奏
必先送中书谓 (第 8b 页)
毕士安
寇准曰军旅之事虽属枢密院
然中书总文武大政号令所从出乡者李沆或有所见
往往别具机宜卿等当详阅边奏共参 …… (第 8b 页)
念自古獯鬻为中原强敌非怀之以至德威之以大兵
则犷悍之性岂能柔服此奏虽至要未可信也 毕士安
等曰近岁契丹归款者皆言国中畏陛下神武本朝雄
富常惧一旦举兵复幽州故深入为寇今既兵锋屡挫
又耻于自退故 (第 24a 页)
屯所日一人乘传入奏 命翰林学士邢炳祭河
癸巳大宴于行宫宰臣 毕士安
先以疾留京师是日来
朝议者多言岁赂契丹三十万为过厚 (第 29b 页)
士安
曰不如此
则契丹所顾不重和事恐不能久也 东京有劫盗系
右军巡狱疑状未具继获馀党既至见其徒械系因共
击 …… (第 29b 页)
 改威虏军曰广信静戎曰安肃破虏曰信安平戎曰
保定宁边曰永安定远曰永静定羌曰保德平虏城曰
肃宁
乙巳以天雄军钤辖西上閤门使孙全照知军府事召
王钦若归阙

丁未废石隰州部署置石隰缘边都巡检使仍命汝州
防御使高文岯领之西上閤门使张守恩为都监领驻
泊兵俟河水合即往来巡察
戊申上览河北奏报诸州多被蹂践通利军伤残尤甚
惨然形于颜色乃下诏罪已与民休息 毕士安
等上表
待罪优诏答之翰林学士梁周翰答诏不称旨命赵安
仁改撰既而谓安仁曰勿令周翰知恐其愧恨也 徙
河东 (第 35b 页)
邢州西
上閤门副使李允则知雄州供备库副使赵彬知霸州
上亲录其姓名付中书且曰朕如此裁给当否卿等共
详之 毕士安
曰陛下所择皆才适于用望付外施行从
之知节先在镇州方敌犯塞民相携入城知节与之约
有盗一钱者斩俄有窃童儿 …… (第 2b 页)
敌界掠夺赀畜犯者捕系罪至死者论
如法流以下部送赴阙
辛酉诏诸王公主近臣无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
名时 毕士安
寇准各以所亲为请上不得已而从之因 (第 23a 页)
院以奕名闻上令中书延见之 毕士安
等言奕如所举
乃召对便殿而有是命
丁未上以赵德明誓约未定即命向敏中自知永兴军府
改为鄜延都部署兼知延 …… (第 7a 页)
转运使劾奏冲替至是用元日赦书例获引对
有司言当复为令录上亲阅课状睹其昏耄乃授邓州
长史
乙酉吏部侍郎 平章事毕士安
早朝至崇政殿庐疾暴
作上闻之亟遣使抚问还奏疾甚上即步出临视已不
能言诏太医诊脉内侍窦神宝以肩舆送归第 (第 18b 页)
而卒车
驾即临哭谓寇准等曰 士安
善人也事朕于南府东宫
以至辅相饬躬畏谨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没深可悼惜 …… (第 18b 页)
诏赠太傅中书令谥 文简
录其子孙中使护丧事给卤
簿葬
丙戌遣度支判官太常博士周渐为契丹国主生辰使
侍禁閤门祗候郭盛副之职方郎 (第 19a 页)
庶保终吉也既而命准出知陜州将行又遣近臣传旨
戒约(准知陜州在三月庚申今并书之自 毕士安
死准/独相踰五月本传所言同列岂指王旦冯拯耶王)
(钦若前已罢政距 (第 10a 页)
士安
死时又六月/矣王继英陈尧叟实在枢府当考)
己亥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冯拯为兵部侍郎资政殿大
学士兵部侍郎王 (第 10a 页)
丧太史赐谥读诔皆于葬前祖奠之日葬后定谥实自
有唐衰乱之政近者宰臣 毕士安
枢密使王继英亦皆
葬后议谥非典故也请如周礼诏可
丁亥出禁卫步骑兵分屯近京河阳澶州各三千人曹
滑徐许陜 (第 28b 页)
京朝官者报中书时中书命
秘书丞杨士元通判凤翔府枢密院命士元监内香药
库两府不相知宣敕各下遂有此诏(杨 士元/
未见)
甲申上阅开封府囚簿有囚累月械系案下法寺而未
报者数人指示王旦等曰此何故旦对曰法官于刑名
间有 (第 24b 页)
太祖太宗正史宰臣王旦监修国史知枢密
院事王钦若陈尧叟参知政事赵安仁翰林学士晁迥
杨亿并修国史景德二年 毕士安
卒时寇准止领集贤
殿大学士旦以参知政事权领史馆事及旦为相虽未
兼监修其领史职如故于是始正其名 置龙图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