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学校︺襄阳府学(在府治东南明洪武初建/本朝顺/治中修雍正初重葺入学额数二十)
(名)襄阳县学(在县治南明洪武初建/本朝顺治/中修康熙雍正乾隆閒屡修入学额)
(数二/十名)宜城县学(在县治东明宣德中因宋元旧址/重建/本朝顺治康熙中修葺入)
(学额数/十五名)南漳县学(在县治东明宣德中因宋元旧/址重建/本朝雍正乾隆中重)
(修入学额/数八名)枣阳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中建/本朝顺治中修乾隆初再修)
(入学额数/十五名)榖城县学(在县治东南宋知县 狄栗 建/圣庙为学舍于旁藏九)
(经欧阳修为记明初因故址建/本朝/顺治康熙中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光化县学 (第 46a 页)
(名)襄阳县学(在县治南明洪武初建/本朝顺治/中修康熙雍正乾隆閒屡修入学额)
(数二/十名)宜城县学(在县治东明宣德中因宋元旧址/重建/本朝顺治康熙中修葺入)
(学额数/十五名)南漳县学(在县治东明宣德中因宋元旧/址重建/本朝雍正乾隆中重)
(修入学额/数八名)枣阳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中建/本朝顺治中修乾隆初再修)
(入学额数/十五名)榖城县学(在县治东南宋知县 狄栗 建/圣庙为学舍于旁藏九)
(经欧阳修为记明初因故址建/本朝/顺治康熙中屡修入学额数十二名)光化县学 (第 46a 页)
仲芳(清河人祥符间知光化军汉水东至乾德汇/而南水悍暴而岸善崩民居其冲仲芳为作)
(石堤民数千/家皆赖以安)王洙(宋城人仁宗时知襄州会贝卒/叛州郡皆汹汹襄佐史请罢教)
(阅士不听又请母给真兵洙曰此正使人/不安也命给库兵教阅如常人无敢哗者)周湛(南/阳)
(穰人仁宗时知襄州襄人不善陶瓦率为竹屋岁/久侵据官道檐庑相逼火数为害湛至度其所侵)
(悉彻之自/是无大患)马寻(须城人知襄州时襄州饥人或群/入富家掠囷粟狱吏鞫以强盗寻)
(曰此脱死耳其情与强盗/异奏得减死论著为例) 狄栗(仁宗时知谷城县/县政久废栗期月)
(称治修礼兴学自是/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孙永(长社人知宜城县旧有/白起渠久坏永率民理)
(塞去隘时/其蓄泄)刘元瑜(河南人知襄州富人子张锐少 (第 11b 页)
(石堤民数千/家皆赖以安)王洙(宋城人仁宗时知襄州会贝卒/叛州郡皆汹汹襄佐史请罢教)
(阅士不听又请母给真兵洙曰此正使人/不安也命给库兵教阅如常人无敢哗者)周湛(南/阳)
(穰人仁宗时知襄州襄人不善陶瓦率为竹屋岁/久侵据官道檐庑相逼火数为害湛至度其所侵)
(悉彻之自/是无大患)马寻(须城人知襄州时襄州饥人或群/入富家掠囷粟狱吏鞫以强盗寻)
(曰此脱死耳其情与强盗/异奏得减死论著为例) 狄栗(仁宗时知谷城县/县政久废栗期月)
(称治修礼兴学自是/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孙永(长社人知宜城县旧有/白起渠久坏永率民理)
(塞去隘时/其蓄泄)刘元瑜(河南人知襄州富人子张锐少 (第 11b 页)
隽(醴陵人习春秋时称丁三传兄弟十七人义聚/三百口五世同居家无閒言大中祥符中诏旌)
(其门曰/义和坊)彭介(湘阴人天禧进士历/官柳州刺史有廉声)刘琦(长沙人生/二岁母陷)
(于兵及长请于父往求母遍历河南北淮东西数/岁后得于贵池迎以归养十五年父没又三年母)
(没终丧蔬食有司以/闻表其门曰孝义)狄棐(长沙人举进士知广州/代还不以南海物自随)
(人称其廉拜右谏议大夫龙图阁学士历知陜郑/州河中河南府棐在河中时有中贵过郡言将援)
(棐于上前棐答以他语退谓所亲曰我湘潭一寒/士今官侍从可以老而自污耶其为政恺悌不为)
(表襮死之日/家无馀赀) 狄栗(棐弟尝知榖城县民多豪猾以/法绳之岁饥米贵发常平仓以)
(赈有司劾其擅帝原之历官大理/寺丞欧阳修称为廉吏志其墓) 胥偃(长沙人少/力学举进)
(士累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权知开封府忻/州地震偃上言宜选将练师以防边塞 (第 34b 页)
(其门曰/义和坊)彭介(湘阴人天禧进士历/官柳州刺史有廉声)刘琦(长沙人生/二岁母陷)
(于兵及长请于父往求母遍历河南北淮东西数/岁后得于贵池迎以归养十五年父没又三年母)
(没终丧蔬食有司以/闻表其门曰孝义)狄棐(长沙人举进士知广州/代还不以南海物自随)
(人称其廉拜右谏议大夫龙图阁学士历知陜郑/州河中河南府棐在河中时有中贵过郡言将援)
(棐于上前棐答以他语退谓所亲曰我湘潭一寒/士今官侍从可以老而自污耶其为政恺悌不为)
(表襮死之日/家无馀赀) 狄栗(棐弟尝知榖城县民多豪猾以/法绳之岁饥米贵发常平仓以)
(赈有司劾其擅帝原之历官大理/寺丞欧阳修称为廉吏志其墓) 胥偃(长沙人少/力学举进)
(士累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权知开封府忻/州地震偃上言宜选将练师以防边塞 (第 34b 页)
(与强盗异奏得/减死论著为例)刘元瑜(知襄州富人子张锐少孤弱/同里车氏规取其材乃取锐)
(父妾他姓子养之比长使自䜣阴赇吏为/助元瑜穷治得奸状黥车窜之人伏其明) 狄栗(知谷/城县)
(时天下学校久废栗即脩建庙舍训/率子弟自是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李仲芳(知光化/军汉水) (第 45a 页)
(父妾他姓子养之比长使自䜣阴赇吏为/助元瑜穷治得奸状黥车窜之人伏其明) 狄栗(知谷/城县)
(时天下学校久废栗即脩建庙舍训/率子弟自是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李仲芳(知光化/军汉水) (第 45a 页)
麻姑坛记女道士黎琼仙年八十)
(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餐花丨丨白居易诗始知丨丨人/四体更轻便欧阳修 狄栗 墓志铭君迁榖城令会秋大雨霖米踊)
(贵丨丨君发常平仓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状事/闻朝廷亦原之苏轼 (第 50a 页)
(而容色益少曾妙行梦琼仙而餐花丨丨白居易诗始知丨丨人/四体更轻便欧阳修 狄栗 墓志铭君迁榖城令会秋大雨霖米踊)
(贵丨丨君发常平仓赈之有司劾君擅发仓廪君即具状事/闻朝廷亦原之苏轼 (第 50a 页)
孙明复(复)墓志铭(嘉祐二年)
卷第二十八
墓志铭
蔡君山(高)墓志铭(庆历三年)
黄梦升(注)墓志铭(同前)
大理寺丞狄君(栗) 墓志铭(庆历五年)
薛质夫(直孺)墓志铭(宝元二年)
陇城县令赠太常博士吕君(士元)墓志铭( (第 31a 页)
卷第二十八
墓志铭
蔡君山(高)墓志铭(庆历三年)
黄梦升(注)墓志铭(同前)
大理寺丞狄君(栗) 墓志铭(庆历五年)
薛质夫(直孺)墓志铭(宝元二年)
陇城县令赠太常博士吕君(士元)墓志铭( (第 31a 页)
狄希贤
狄承嗣 狄棐
狄咨 狄遵度
狄明远 狄燠
狄栗
元
狄琮 狄东山
狄恒
明
狄崇 狄惠
狄云汉 ……按《万姓统谱》:燠字子炎,梁公之后。寄居南岳,以林泉自适,喜吟诗咏柳,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狄栗
按《万姓统谱》:栗字孟章,长沙人。好学自立,知榖城县。时天下学校久废,栗即脩建庙舍,训率子弟,自是人
狄承嗣 狄棐
狄咨 狄遵度
狄明远 狄燠
狄栗
元
狄琮 狄东山
狄恒
明
狄崇 狄惠
狄云汉 ……按《万姓统谱》:燠字子炎,梁公之后。寄居南岳,以林泉自适,喜吟诗咏柳,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狄栗
按《万姓统谱》:栗字孟章,长沙人。好学自立,知榖城县。时天下学校久废,栗即脩建庙舍,训率子弟,自是人
租谷一斗,每石折纳银五钱八分四釐有奇,共折银三两三钱九分,赈济贫生。
谷城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宋知县 狄栗 始建文宣王庙为学舍于旁,藏九经书。欧阳修记之,此谷城学所由兴也。明因之,中大成殿,旁两庑,前庙门。又 ……》:子弟多兴于学,犹有先王之遗风。
《图经》:民多秦音,其俗朴陋。
《舆地要览》:俗尚侈,民尚文。 《狄栗 传》: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御史冯荐纪事》:差繁赋重,田芜户消,土四而客六。
光化县
《前汉志》:
谷城县儒学 在县治东南。宋知县 狄栗 始建文宣王庙为学舍于旁,藏九经书。欧阳修记之,此谷城学所由兴也。明因之,中大成殿,旁两庑,前庙门。又 ……》:子弟多兴于学,犹有先王之遗风。
《图经》:民多秦音,其俗朴陋。
《舆地要览》:俗尚侈,民尚文。 《狄栗 传》:人知尚文,风俗淳美。
《御史冯荐纪事》:差繁赋重,田芜户消,土四而客六。
光化县
《前汉志》:
智之士〈随因纪述夫有智之士安贫知足足则近乎富。富即动自静。静则近乎道。协用二法抑亦能事。〉有志
之士〈湘潭志 狄栗 字仲庄。为人廉介有守。尝为谷城令时西北用兵讹言欲遣民戍边。众惧。聚食于邑者数万。会秋霖作沴谷贾翔贵。
之士〈湘潭志 狄栗 字仲庄。为人廉介有守。尝为谷城令时西北用兵讹言欲遣民戍边。众惧。聚食于邑者数万。会秋霖作沴谷贾翔贵。
湖阴阻雨留七日。呈主公。(郑公士龙)
呈湖阴
过西芝驿(在云门寺二十里许)
咸平遇寒食
谢姜士敦惠沉柿 狄栗
谢郑以南惠柿
凝川校生谣(呈观察使金正国)
书永潭书院
钓月堂(晋之秀才河就
呈湖阴
过西芝驿(在云门寺二十里许)
咸平遇寒食
谢姜士敦惠沉柿 狄栗
谢郑以南惠柿
凝川校生谣(呈观察使金正国)
书永潭书院
钓月堂(晋之秀才河就
俗。不曾盂饭到丘山
寓爱山堂哭子规。新阡宿草已离离。杜鹃花发村醪熟。正是家人上冢时。
谢姜士敦惠沉柿 狄栗
柿中沉柿似鹅卵。分我君家满瓮青。谁识野臣芹曝志。年年无路献 彤庭。
栗中 (第 477H 页)
狄栗 世稀有。烂嚼黄肤齿更馨。拟种家园期十载。老夫无乃太丁宁。
谢郑以南惠柿
柿中早柿不多有。不待中秋已烂 (第 477H 页)
寓爱山堂哭子规。新阡宿草已离离。杜鹃花发村醪熟。正是家人上冢时。
谢姜士敦惠沉柿 狄栗
柿中沉柿似鹅卵。分我君家满瓮青。谁识野臣芹曝志。年年无路献 彤庭。
栗中 (第 477H 页)
狄栗 世稀有。烂嚼黄肤齿更馨。拟种家园期十载。老夫无乃太丁宁。
谢郑以南惠柿
柿中早柿不多有。不待中秋已烂 (第 477H 页)
宁城暮春。大雪旋霁。
尝艾羹有感
忆洛中故旧
家奴自洛来
忆故旧
尝尚州皮 狄栗。 有感。(栗即尚牧之所馈于大夫人。而仍寄来者也。)
谢吉牧
宁城。闻溪声。有感。
吟
尝艾羹有感
忆洛中故旧
家奴自洛来
忆故旧
尝尚州皮 狄栗。 有感。(栗即尚牧之所馈于大夫人。而仍寄来者也。)
谢吉牧
宁城。闻溪声。有感。
吟
先问吾家安稳无。
忆故旧
人情一任险夷别。逆境看来顺境殊。塞外每思亲旧面。旧人能忆旧人无。
尝尚州皮 狄栗。 有感。(栗即尚牧之所馈于大夫人。而仍寄来者也。)
商山皮栗果中珍。远及风沙塞外身。太守情兼慈母意。嚼 (第 499L 页)
忆故旧
人情一任险夷别。逆境看来顺境殊。塞外每思亲旧面。旧人能忆旧人无。
尝尚州皮 狄栗。 有感。(栗即尚牧之所馈于大夫人。而仍寄来者也。)
商山皮栗果中珍。远及风沙塞外身。太守情兼慈母意。嚼 (第 49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