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郑琚” 相关资源

地理類
類書類
別集類
  刘仲实(武义人观/察推官)   宋无隐(开化/人)
  洪榕(严州/人)      翁蒙正(严州/人)
  何应斗(淳安/人)      郑琚(寿昌人/参军)

(第 33a 页)
  (欲死之颖谓璹曰杀人以苟容如天理何璹奉法/如颖教竟以忤归颖笑曰是足为吾子矣自嘉禾)
  (归竟不/复仕)
  郑琚(严陵志字伯润寿昌人淳祐间进士授登仕郎/景定中为金华尉涖事详审以能称咸淳十年)

(第 25b 页)
 祖谦徙居金华故文学有原委(姑苏/志)
刘皓文林郎昭庆军节度判官(黄溍刘录/事墓志)
汤谊伯丹阳人湖州户曹(姑苏志/参宋史)
葛应龙天台人淳祐戊申受辟江西帅监德清左库尝
于馀不溪上建左顾亭(葛应龙左/顾亭记)
洪兴祖字庆善丹阳人少读礼至中庸顿悟性命之理
绩文日进登政和上舍第为湖州士曹绍兴四年苏湖

地震兴祖时为驾部郎官应诏上疏具言朝廷纲纪之
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直敷文阁兴祖好古博学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著老庄本旨周易通义系辞
要旨古文孝经序赞离骚楚词考异行于世(宋/史)
 兴祖又为湖学教授(郡/志)
赵师揆添差湖州签判(宋/史) 郑琚
(第 22b 页)
伯润
寿昌人性明敏轻财好施淳祐间登进士
乙科咸淳十年迁安吉州司李参军推情治狱人无冤 (第 22b 页)
 洪榕     何应斗    翁蒙正

  郑琚
景定三年方山京榜
 方炎午(上舍/)  方槐     吴雄飞(上舍/)
 胡顺昌(上舍/)  余义 (第 12a 页)
郑允端
  明
  周伯玉妻郭真顺      范氏
  解开妻高妙莹       内尚书陈瑞贞
   郑琚
妻江日全       女官黄惟德
  安效妻张贞素       女秀李氏
  张红桥         ……却之。文皇即位,以陈熟知典故,召复原职,以病终于宫。帝后为之涕泣,遣中使护丧,归葬于陈家村香子山。 郑琚
妻江日全
按《闽书》:江日全, 郑琚
妻。早寡,有皎节。洪武中,诏徵节妇之有才学者入教宫人。江应选入见,赐今名,钦授内府女官。久之遣官,取
      郑轮
  郑思忱      郑若冲
  郑鼎新      郑申之
  郑寅        郑琚
  郑璹       郑朴翁
  郑虎臣      郑献翁
  郑伯渊      郑曾子
  郑仪孙 ……指斥权臣。端平初,召为左司郎中兼权枢院副都承旨,以执法守正,出知漳州,卒。寅静重博洽,藏书数万卷。 郑琚
按《万姓统谱》:琚字伯润,寿昌人。性明敏,轻财好施。淳祐间登进士乙科,登仕郎。景定中,为金华尉,莅事
一。二卷第二十九张。次牧隐韵第三诗。玉鞍作王鞍。添补一点。
一。附录第六张。孙舜孝题碑阁辞下。生员 郑琚
跋文宜在卷末柳溥跋之下。而连书于牧隐诸贤附录之后似未安。若谓发明孙公搆阁题咏事迹。不可不类附。则又逐 (第 68H 页)
 东阁杂记。 仁宗当祔庙。 世祖当递迁。 命东西班二品六曹参议以上议之。皆以为 仁庙祔而 世祖当迁。 上答曰。 世祖乃当代四亲之主。功亦莫大。迁之未安。至于四启。始 允之。过数日后。招大臣等。 谕以 世祖不可迁。 仁宗祔延恩之意。仁镜等即回启以 上教切当。大宪安玹,大谏李蓂,副学周世鹏等。伏 阁论 仁宗不祔 文昭之未安。太学生 郑琚
等。亦抗疏论之。不 (第 480L 页)
启以为 上教切当。大宪安玹,大谏李蓂,副提学周世鹏等伏閤论 仁宗不祔文昭未安之意。或 启或劄。太学生 郑琚
等亦抗疏论之。意不 允。今 上朝 明宗祔文昭时。因相臣李浚庆等议 启。并移祔 仁庙。而若拘于五室之制 (第 155H 页)
月后谷负丙之原。配义城金氏。忠义卫万谦女。正郎汉哲孙。生四男四女。男应虬,应龙进士,应鲲,应鼋。女适 郑琚
生员,孙逸,郑之仁,玉球。应虬无后。应龙嗣子先修。当壬辰难。有倡义迹。应鲲嗣子先谨。应鼋 …… (第 499H 页)
男先得。次即先修。 郑琚
男三变县监,三近。女金莹,权克立,徐景泽。郑之仁一女南邦俊。玉球男无瑕参奉,无点。曾玄以下不尽录。而 (第 499L 页)
  
己未。罢权缵,权绍孝行赏加 启。
启曰。褒赏之典。施之不得其道。则无以劝善。而反启侥倖之门。今者。权缵,权绍。以孝行有赏加之 命。而缵居六卿之列。绍为大府之倅。如有孝行之卓异。则褒赏之典。当出自朝廷。今仍乡曲品官之称誉。监司之转 启。膺此重加。非徒有累于公明之政。且启日后之弊。请 命改正。物论快之。

庚申。入侍 经筵 启。
启曰。岭南士子素多义气。义俭贪纵。敢斫 圣庙久远桐木。声动 殿内。儒生不胜其愤。为此举措。而反加罪士子。使贪猾无所惩。而士气摧沮。岭南士子莫不愤惋。请停 郑琚,
卢遂等徙边之律。治义俭贪纵之罪。士论服之。
辛酉。劾承传色诬陷台官事 启。
启曰。李仲虎催促 批答之 (第 446H 页)
。义俭不知自愧。反发怒于儒生。构报监司。监司转 启于朝。义俭之族沈通源,李梁。以权奸主其议。将置儒生 郑琚,
卢遂等于全家徙边之律。公入对 经筵。斥义俭贪纵之罪。请罢之。而不罪儒生。时论快之。
正言李仲虎有所  (第 467H 页)
。一邑士子。制文慰安。有那知千载。再逢桓魋等语。义俭大怒。反欲加罪儒生。沈通源,李梁主其议。将拟韦布 郑琚,
卢遂等于全家徙边之律。公入对 经筵。进 启曰。永川素多士子。称礼义之乡。义俭敢斫 圣庙桐木。至于颓压 (第 475L 页)
明伦堂。不此之罪。而反欲加罪儒生。不但士气摧沮。奸猾无所惩。遂罢义俭。而不罪 郑琚
等。时论快之。辛酉。复拜大宪。 明庙御禁苑试儒生。权臣沈通源之子铧,李梁之子廷宾,王子海安君之婿金戣 (第 475L 页)
可迁。 仁庙祔延恩之意。大宪安玹,大谏李蓂,副提学周世鹏等论 仁宗不祔文昭未安之意。或启或劄。大学生 郑琚
等亦抗疏论之。竟不允。今 上朝(宣祖朝也) 明宗祔文昭时。因相臣李某等议启。并移祔 仁庙。而若拘于五 (第 409L 页)
次适朴永锡。县监生三男三女。男长龟瑞。次鹤瑞。次凤瑞。女适司饔院奉事金敦庆。次适 郑琚。
次适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元彭祖。铭曰。
既大而蕃。铁城之门。密直有孙。粤惟杏村。妙龄登庸。位隆望尊。文 (第 557L 页)
宗既封为大王。又成宗之祢。则仁宗同祔于延恩殿。岂有轻重乎。儒生等之疏。亦如臣等初议而然也。(时成均馆 进士郑琚
等上疏。论仁宗祔延恩殿之非礼。)○七月(庚戌朔)癸丑。领中枢府事洪彦弼等承召。会于宾厅。慈殿命宰臣进 (第 31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