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時令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故事以极崇奉之礼太皇太后傥以此时特下明诏𤼵
扬皇帝孝敬之诚而固执谦 德止
于崇政殿受册则皇
帝之孝愈显太皇太后之德愈尊两义俱得顾不美欤
太皇太后欣然纳之乃诏将来受册止于崇政殿 (第 56b 页)
 呼月令之本原学者殆未之考耳大抵一阴生于午
 一阳生于子当此之时正阴阳争死生分之际也故
 人君合于二至之时尽齐戒之诚躬掩身之 德止

 色薄滋味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以渎人主之
 听以定晏阴之所成以待阴阳之所定盖古人养气
 必于子 (第 15b 页)
 种持兄丧于家既至上与决雍都之策种奏有三不
 便遂止时上欲邀放至京辞曰臣幼父亡伯氏鞠育
 誓持三年之丧以报其 德止
有数日乞终其制
附录
通典兄弟罪恶绝服议晋刘智释疑问曰昆弟骨肉以
罪恶徒流死者诸侯有服否智答曰凡以罪 (第 12a 页)
 岂不重痛哉若违诏妄有变改使吾为戮尸于地下
 死而重死不忠不孝使魂而有知将不福汝以为永
 制藏之宗庙魏文此制可谓达于事矣向使陛下
 止
于秦汉之君臣则缄口而已不敢有言伏见圣德
 高远尧舜有所不逮而俯与秦汉之君同为奢泰舍 (第 4a 页)
 横渠先生曰中心安之也有终则吉人所难能(易/说)

  蓝田吕氏曰九三居下体之上其才刚其 德止

  尊而光者也为上下五阴之所归而安于下体德
  有所止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者也德有止则可
  以有 (第 23b 页)
 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
  德也故彖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天
  德则见于有为者不能无妄故天 德止
于大畜而
  动于无妄也序卦曰有无妄而后可畜是为交相 (第 8b 页)
  兼山郭氏曰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彖
  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大德则见于
  有为者不能无妄故天 德止
于大畜而动于无妄
  也序卦曰有无妄而后可畜是为交相养之道则
  知无妄者动亦无妄静亦无妄而大畜一于 (第 21b 页)
流也(圳说文作□又作畎)羽圳夏翟(圳尚书作畎)
天下至奈何○文承死丧之下(文误又)故责之曾无以恩 德止
之者(脱以字)
三章尹氏节音义俾本又作卑(卑误裨)桎本有作手旁至
者误也(有误又)辖胡瞎切(瞎误从月 (第 12b 页)
 日月之交会下有也侵君之象下同 月臣道下日
君道下非其常下亦甚可悲下共有也下传震电貌下
不善之徵下沸出下崒者崔嵬下并同 君道坏也君

上有喻字 憯曾下有也 道 德止
之下有者也 艳
妻褒姒下美色曰艳下仲允皆字下蹶楀皆氏下敌夫
曰妻下饮食膳羞下子夺之法下王马之政下共有 (第 7b 页)
 则将枵然自满谓人莫已若如此则人心离矣桀之
 亡不可不监哉故谓德苟日新而无斁则万邦将怀
 我之德苟为一有自满之心则将以为 德止
于是矣 (第 32b 页)
 可以无事于谨也又当思其始终始如是终又如是

 始终如一则其德日日以新岂至于困哉苟不能思
 其终则其 德止
于是非徒不足以日新又并与其故
 者而忘之此其所以困穷则汝当以为戒也汝欲谨
 其终则亦尽其诸侯之职而已 (第 38a 页)
  天包地者阳饶而阴乏也则其气数何独不然是
  以文王合乾六爻之德一言而足至于坤则分而
  为二下卦言其德上卦言其事则以人道观地也
   德止
于三画者阴乏故也言人事者备三才也元
  初也亨二也利牝马之贞三也君子有攸往自内
  卦而往外也先迷上 (第 48a 页)
 木以顺为本故其升不来山上有木以止为本故其
 进有渐又曰益动而巽进德之象渐止而巽居德之
 象程可久曰居以其 德止
于内也善风俗入于外也
 王介甫曰俗以渐善者也窃谓居德体艮善俗体巽
 居则久于其道而化成善俗以渐也
(第 1b 页)
 (易/说)○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彖曰刚健笃

 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天德则见于有为者不能
 无妄故天 德止
于大畜而动于无妄也序卦曰有无
 妄而后可畜是为交相养之道则知无妄者动亦无
 妄静亦无妄而大畜一于止 (第 7a 页)
 兼山郭氏曰健为天德大畜止健畜天德也故彖曰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不能畜天德则见于有为
 者不能无妄故天 德止
于大畜而动于无妄也序卦 (第 9a 页)
 终始是直说凡以明德脩身贯者俱非 附翼注曰

 此章总见得学由己及人而已为本也重明明德句
 据注前三节统论纲领后四节细论条目纲领之明
  德止
至善与条目之格致诚正脩皆属己者也纲领
 之新民止至善与条目之齐治平皆属人者也毕竟
 先脩己乃可以治人 (第 5a 页)
 注曰注识浅以所知言量狭以所守言
今之从政者何如节 张彦陵曰斗筲主器量容受说
 盖他胸中所容受者止有世味更无道 德止
有俗情 (第 25b 页)
   发挥刚柔近于人事而言且如泰卦以卦言之
   只见得小往大来阴阳消长之意爻里面便有
   包荒之𩔖○问和顺道 德止
以至于命是就圣
   人上说是就易上说曰是说易又问和顺是圣
   人和顺否曰是易去和顺道德而理于义如 (第 7a 页)
于沙石岂能
遽达哉唯其果决必行虽险不避故终能流而成
川然使其源之不深则其行虽果而易以竭艮之
象山也其 德止
也山惟其静止故泉源之出者无
穷有止而后有行也君子观蒙之象果其行如水
之必行育其德如水之有本
进斋徐氏 (第 28a 页)
当务之急而屑屑焉于文饰虽欲其亨
亦安得而亨乎
张氏彦陵曰离德文明莫掩则无径情直行之弊行
之可通故亨艮 德止
而不过又有不尽饰之象焉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