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易類
孟子類
地理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編年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正史類
藝術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以谓之有礼也大夫于朝则坐于燕则与故其责重

 士于朝则立于燕则不与故其责轻商阳所杀止于
 三者姑以成礼而已然则朝坐燕与为商阳者如之
 何曰彼必 陈善
以闭邪引君以当道有所不战战之
 所以止战有所不杀杀之所以止杀庸有不义之举
 哉商阳以楚为不义而不去何 (第 14a 页)
 魏了翁古今考 渠阳杂钞

 周必大思陵录
  陈善
扪虱新语
 洪迈容斋随笔
 程大昌演繁露并续
 陆游老学庵笔记
 王明清挥麈录
 赵彦卫云麓漫钞续钞 (第 34b 页)
  诚者性之德伪者性之贼著诚则正人足以副其诚
去伪则邪人足以防其失君子之于礼有所竭情尽

慎致其敬而诚若非著诚欤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
教之中非去伪欤礼天之经也著诚去伪则全于天
真而不汨于人伪其于礼之经也何有书所谓天秩
有礼者此也孔子曰礼也者敬而已矣孟子陈善闭
邪谓之敬 陈善
所以著人之诚闭邪所以去人之伪
然则所谓敬者岂不为礼之经乎夫礼释回增美质
领恶而全好与此同意荀卿谓生于 (第 1b 页)
不能三年而缌功是
察放饭流歠而齿决是惮者光武乃谓恽为善恕
己量主则其失又甚远而大启为人臣者不肯责
陈善
以贼其君之罪一字之义有所不明而其 (第 126a 页)
  不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辅氏曰孟子到此不得已而直言之不如是则公孙丑之
徒终不足以知此义也)
范氏曰孟子之于齐处宾师之位非当
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语录曰问宾师如何曰当时有所谓客卿者是也大
槩尊礼之而不居职任事)
○此章见宾师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
以责难 陈善
为敬人君不以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 (第 7b 页)
 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完全要领幸获善终以
 从先大夫而葬于九原也于是乎北面再拜稽首以
 受其諌焉君子谓张老善颂文 子兼善
祷也案颂者 (第 14a 页)
 佗弑大(音/泰)子而代其位(朱子语佗之弑君不见/于经亦是鲁史无之耳)至是
 踰年不成之为君者以贼讨也(啖氏曰佗踰年之君/不曰陈侯以贼诛也)
 书蔡人以善蔡书陈佗以善 陈善
蔡者以蔡人知佗
 之为贼(张氏曰春秋之初先王之泽未泯人心之正/理犹存故蔡人因人心之不君佗而杀之) (第 16b 页)
不跸下车七乘不以兵甲)
 齐庄公见弑贾举州绰等十人皆死之而不得以死
 节称何也所谓死节者以义事君责难 陈善
有所从 (第 46b 页)
 诸侯为申之举迁赖于鄢县陈灭蔡此乃敌国外患
 临深履薄恐惧省戒之时其君当倚于法家拂(音/弼)
 以德修国政其臣当急于责难 陈善
以礼格君心内
 结夏盟外攘寇乱复悼公之业若弗暇也今乃施(如/字)
 施然安于不竞无愤耻自强之志惟宫室 (第 9b 页)
  不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范氏曰孟子之于齐处宾师
之位非当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此章见宾师
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 陈善
为敬人君不以
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德尊士为重则上下交而德 (第 7a 页)
业成矣(通曰上下交为泰知趋走承顺而不知责难陈善非下交上之道也知崇高富贵而不知
贵德尊士非上交下之道也然有贵德尊士者则必得夫责难
陈善
者上之志易以交乎下有责难 (第 7b 页)
陈善
者而不得夫贵德尊士者下之志难以交乎上上下不交此所以为否也)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 (第 7b 页)
 (与故其责重士于朝则立于燕则不与故其责轻商/阳所杀止于三者姑以成礼而已然则朝坐燕与为)
 (商阳者如之何曰必 陈善
以闭邪引君以当道有所/不战战之所以止战有所不杀杀之所以止杀庸有)
 (不义之举哉商阳以楚为不义而不去 (第 269b 页)
 足以成民故次之曰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美则将

 顺恶则正救 陈善
以闭邪献可以替否使君不失其
 聪明圣智之德此为上为德也教之诲之辅之翼之
 使民不失其孝悌忠信之行此为 (第 19b 页)
 正得失立一王大义以为天下法故蔡杀佗书佗杀
 太子免不书
 胡安国曰佗杀太子而代其位至是踰年不成其为
 君者以贼讨也书蔡人以善蔡书陈陀以善 陈善

 者以蔡人知陀之为贼善陈者以陈国不以佗为君
 知其为贼故称人称人者讨贼之词也不以为君故
 称名称 (第 5b 页)
 称人诸侯会而不序今若书救宋则典刑紊矣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谢湜曰郑穆公从楚病中国故贬书人楚子郑人攻
 陈宋书侵著其不道也侵宋书遂著其暴横也书赵
 盾救 陈善
之也书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伐郑 (第 9b 页)
 谢湜曰以兵守之曰戍戍陈备楚难也救灾恤患诸

 侯之义也陈有外难而鲁人戍之得诸侯救患之义
 矣书戍 陈善
之也戍陈晋命也诸侯之力也不书诸
 侯者诸侯心力不齐故也使诸侯同心协力则陈由
 此安矣又岂有后日之患哉 …… (第 14a 页)
 已非郑有故耳戍而系郑者若曰郑国分地非诸侯

 可得制也故还系之
 谢湜曰戚之会陈国受盟于晋矣今也楚师犯陈而
 晋率诸侯救之中国之义也书救 陈善
之也
辛未季孙行父卒
 谢湜曰行父季友孙以季为氏故书季孙
六年春王三月壬午把伯姑容卒夏宋华弱来奔
  (第 15a 页)
 已贼不讨故不书葬
 胡安国曰齐庄公见弑贾举州绰等十人皆死之而
 不得以死节称何也所谓死节者以义事君责难

 善
有所从违而不苟者是也虽在属车后乘必不肯
 同入崔氏之宫矣若此十人者独以勇力闻皆逄君
 之恶从君于昏乱 (第 3a 页)
 虢之会仍读旧书遂召诸侯为申之举迁赖于鄢县
 陈灭蔡此乃敌国外患临深履薄恐惧省戒之时其
 君当倚于法家拂士以德修国政其臣当急于责难
  陈善
以礼格君心内结夏盟外攘寇乱复悼公之业
 若弗暇也今乃施施然安于不竞无愤耻自强之志
 惟宫室台榭是崇是 (第 7b 页)
 九喻深远也(辑录释文曰韩诗云九皋九折之/泽濮氏曰泽曲曰皋见楚辞注)萚落
 也(辑录吕叔与/曰落叶秽杂)错砺石也○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
 由然必 陈善
纳诲之辞也(辑录辅氏曰然不正言其/事而必比物而为言者正)
 (所谓风刺上者皆不主于正事而生/于文辞不 …… (第 31a 页)
 (其恶憎当知其善则知亲爱贱恶之不可以或偏哀/矜敖惰之不可以自恣所以于应接之间尤不可不)
 (去其私欲之蔽也能是数者则知行并进而明诚两/立好恶不偏而人已兼尽其于治天下不难矣此所)
 (以为 陈善
纳/诲之辞也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叶铁/因反)鱼在于渚或潜在渊(叶/一)
(均/反)乐彼之园爰 (第 32a 页)
    (但一篇之意必合而观之然后可通盖首章/为遭乱呼天之词二章三章四章述征役者)
    (之怨词五章教以用贤救乱则为 陈善
纳诲/之词六章则仕进不如力农七章则在朝在)
    (野同一祸患八章则怨王之不智而不能用/贤以致民人 (第 27a 页)
  者杀无赦陈佗杀太子之贼也蔡虽他国以义杀
  之变之正也故书曰蔡人
 武夷胡氏传书蔡人以善蔡书陈佗以善 陈善
蔡者
  以蔡人知佗之为贼善陈者以陈国不以佗为君
  知其为贼故称人称人讨贼之辞也不以为君故
  称 (第 4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