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樂類
經解類
易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洞玄部
太玄部
續道藏
 令成帝时以无继嗣河平元年复太上皇寝庙园世
 世奉祠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并食于太上寝庙如
 故又复擅议宗庙之命
  平当
(第 19b 页)
平当
为给事中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
 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臣闻孔子言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三十年之间道 (第 19b 页)
 奂刘淑刘焉西汉举孝廉者路温舒龚胜鲍宣京房
 赵广汉张敞尹翁归王尊盖宽饶刘辅萧望之薛宣
 冯遂朱博杜邺王嘉师丹孟喜黄霸尹赏王吉京房
  平当
东汉举孝廉者马棱魏霸韦彪冯豹贾琮郑弘
 周章张霸桓典桓鸾刘平江革周磐第五伦钟离意
 寒朗朱穆徐防张敏 (第 25b 页)
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注主戒妇人/有娠者也)
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注因昼夜等而 平当
平也同角)
(正皆谓/平之也)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注因蛰/虫启户)
(耕事少閒而/治门户 (第 10b 页)
 可寻但禹初为九厥后或三或五迁变多寡不同必
 欲按名而索故致后儒纷纷之论
 胡氏渭曰汉时言九河以为不可考者 平当
云九河
 今皆寘(与填/同)灭冯逡云九河今既灭难明王横云九
 河之地已为海所渐是也然许商所言实有其地 (第 45a 页)
 之对以人言则曰吉凶以天言则曰灾祥凡此皆奋
 木铎所令之言也所奋之人亦遒人小宰之类欤
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郑氏曰因昼夜等而 平当
平也同角正皆谓平之也
 丈尺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钧称上曰衡百二十
 斤曰石甬今斛也称锤曰权概平斗斛者 (第 15b 页)
 第六层至棂星门门左右列雕龙白玉石柱石人石

 马麒麟象虎骆驼犀牛狮子
 菊隐纪闻明初有玉鸽十二从南方来飞集燕山识
 者谓北 平当
王盖兆燕山十二陵也
 世庙识馀录天寿山名始于成祖盖尝驻跸于此饮
 酒是日适万寿之期群臣上寿故名天寿今 …… (第 19b 页)
 子即皇帝位及营仁宗皇帝山陵上谕尚书蹇义夏
 原吉等曰国家以四海之富葬其亲岂惜劳费然古
 之帝王皆从俭制孝 子思
保其亲之体魄于久远者
 亦不欲厚葬秦汉之事足为明鉴况皇考遗诏天下
 所共知今建山陵宜遵先志义等对曰圣 (第 25a 页)
 为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陆(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广韵古山戎孤竹白狄□子二国之地秦为辽西)
 郡隋为北平郡唐为平州(又姓广韵齐相晏平仲之后 前汉平当
传当哀帝时为丞相子晏历位大司徒又复姓何氏姓苑) …… (第 4b 页)
 又尔雅释言侈也注众多为奢侈(又尔雅释言幸也注庶几侥倖)又近辞论语回也其庶乎集注庶近也 又䏧也诗小 
(雅为豆孔庶传庶䏧也疏谓于先为豆实之时必取肉物肥䏧美者)又支庶左传宣三年其庶子为公行注庶子妾子也 
(又庶子周官名礼燕义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注庶子诸子也又庶长秦爵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
 以救郑(又姓急就篇庶霸遂注庶卫公族礼记 子思
母死于卫庶氏女也邾庶其来奔后亦为庶氏)又集韵赏吕切音暑 
(周礼秋官庶氏注庶读如药煮之煮驱除毒蛊之言 (第 21b 页)
 蹍地而为迹(又凡功业可见者曰迹书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汉王褒传索人求士者必树霸迹)又凡前人所遗留者曰 
 迹庄子天运篇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迹书蔡仲之命尔乃迈迹自身注仲无所因故曰迈迹 前汉平当)
 传滐迹其道而务修其本注谓循其踪迹(又凡有形可见者皆曰迹淮南子说山训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书魏徵传岂 …… (第 40b 页)
 林传上下相遁注谓上下相匿以文避去也(又遁甲后汉方术传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又广韵徒损切集韵杜本切正 
 韵徒本切并音囤义同(又集韵七伦切正韵详伦切并与巡同 前汉平当
传逡遁有耻)又与逡通前汉贾谊过秦论遁巡  (第 51b 页)
吕命)
(下有于字淮奋作振命下/有于字 唐无此一节)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
斗甬正权概(因昼夜等而 平当
平也同角正皆谓平之/也丈尺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钧称上)
(曰衡百二十斤曰石甬今斛也称锤曰权概平斗斛者 (第 7b 页)
度丈尺也/量豆区釜)
(也数器铨衡/也 秋官) 仲春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
正权概(因昼夜等而 平当
平也同角正皆谓平之也丈/尺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钧称上曰衡百二)
(十斤曰石甬今斛也称/锤曰权概平斗斛 (第 45a 页)
有娠
者也容止犹动静音义(先悉荐反奋方/问反铎大各反)日夜分则同度
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注因昼夜等而 平当
平也同
角正皆谓平之也丈尺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钧称 …… (第 7a 页)
妇交接君子制法)
(不可指斥言之故曰有不戒其容止者言此时夫妇交/接生子支节性情必不备其父母必有灾也云 平当
平)
(者谓度量钧衡之等人之所用当须平均人君于昼夜/分等之时而平正此当平之物云同角正皆谓平之者)
( …… (第 8a 页)
茧当悉输于公所以惟皆税其茧馀得自入者)
(以其夫当有祭服以助王祭故令茧得自入以供造也/今谓夫助祭之服 当公
家所为故礼再命受服言外命) (第 31a 页)
 (之/说)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家氏铉翁曰左传谓燕暨齐平谷梁以为/鲁暨齐 平当
从谷梁详见杜注正讹表) (第 147a 页)
字阙)非复宏
通之道(监本复字阙)
彖曰节疏总名坤义及二德之首也(二当四字误)是阴柔以
和顺承平于天 (平当
奉字误)二是长久无疆也(无毛本误天)但坤
比元即不得大名(元当乾字误) (第 5b 页)
 (武也此则先忧百姓次用臣以征伐为后而小雅与/之反以蛮荆猃狁南北交侵急须出兵以匡中国故)
 (先六月采芑也虽俱征伐以六月见侵之急又先采/芑以夷狄既 平当
修车甲大会诸侯因蒐狩故次车)
 (攻吉日以田猎征伐之类故使次焉以田猎选车徒/会诸侯又盛于从禽接下故又 …… (第 89b 页)
 小毛公(一云/名苌)小毛公为河间献王博士以不在汉朝
 故不列于学一云子夏传曾申(字子西鲁人/曾参之子)申传魏
 人李克克传鲁人孟仲子(郑玄诗谱云 子思
之弟子)孟仲子传根
 牟子根牟子传赵人孙卿子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 (第 140b 页)
 后王以为谋官王下有因字足利本同

后妃帅九至高禖之前

考异古本注周礼天子有夫人有嫔天子下有有后二
字无有嫔二字足利本作周礼天子有后有夫人有嫔
宋板作周礼天子有夫人有九嫔 今有娠者下有也
字 必得天财下有之也二字释文补脱九嫔毗人反
谓从才用反

补遗古本注举中言也也上有之字

是月也日夜分至正权概

经同量度正误当作同度量考异古本注又记时候下
容止有动静下概平斗斛者下共有也字而 平当
平也
也上有者字疏正义曰此日夜分(七叶右五行)宋板无此字
 皆汉书律历志云(七叶左九行)历作历诸本同 (第 3a 页)
 以是言之使禹之九河不为齐桓公所塞分支别派

 以入于海则虽万世亦无水患岂止汉之一世哉故
 韩收许商 平当
在汉时论治河皆欲寻九河之故道
 可谓得其本矣河之入海处汉孔氏谓入渤海太史
 公河渠书亦云同为逆河入于 (第 32a 页)
 民莫不敬信悦已包有中国蛮貊凡有血气者莫不
 尊亲了不是上所及者犹有限此所及者才无边也
 此处之意只归重于配天上首二句不 平当
以中国
 为主舟车以下极言尽天下去处非有出于中国蛮
 貊之外莫不尊亲尽天下去处皆敬信悦亦不出于 (第 114b 页)
 推子思之意垂重在以德上千乘以下是就上文断
 之已放开一步曰况可召与则是回顾召之则不往
 见之处勿粘子思缪公看 按德位不 平子思
因穆
 公重视位而轻视德故其意全重在德二句是开合 (第 28b 页)
 法
齐景公田两节 翼注曰虞人是旁證终对 子思
不过
 两段引證归重而况可召与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
 贤人乎二句馀俱轻看 张彦陵曰通节以虞人为
 主备 (第 29a 页)
   会盟一
隐公元年郑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
弗许遂行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七年秋
宋及郑平七月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公距宋而更
与郑平欲以郑为援今郑复与宋盟故惧而伐邾欲以

求宋故曰为宋讨也媚人伐人其中有故书伐邾则此
不必书冬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涖盟郑良佐
如陈涖盟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之六
年郑伯侵陈大获故今年有是盟然亦无及矣且不来
告故不书十年六月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九年公有
防之会今年春公有中丘之会既书二会不书老桃略
之也桓公八年随及楚 平当
是时楚之与中国远矣方
且称荆安得有楚故不书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渎 (第 306b 页)
  获于上得其上之信任也诚实也反身不诚反求诸
身而其所以为善之心有不实也不明乎善不能即
事以穷理无以真知善之所在也游氏曰欲诚其意
先致其知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学至于诚身则安
往而不致其极哉以内则顺乎亲以外则信乎友以
上则可以得君以下则可以得民矣(辅氏曰游氏之说始则大学之

次序终则中庸之极功也○饶氏曰中庸自天下之达道五以下恐只是子思之言
子思当
来只为学者
说所以说告下位起若孔子告哀公则未必说居下位及取友等事如修身事亲知人知天之说却是孔
子告哀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