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醫家類
法家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又分赵国置广平)
(国分秦上谷郡置河间国武帝又分常山郡置真/定国改广平曰平干国至宣帝时平干复曰广平) 兖州
刺史
部(察郡五国三陈留郡今开封府山阳郡治今兖/州府金乡县东昌邑城济阳郡治今兖州府曹)
(州定陶县泰山郡今 (第 6a 页)
(国分秦上谷郡置河间国武帝又分常山郡置真/定国改广平曰平干国至宣帝时平干复曰广平) 兖州
刺史
(州定陶县泰山郡今 (第 6a 页)
已所以维礼之穷也
晋书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桂阳人黄钦生父没已久诈
服衰麻言迎父丧府曹先依律诈取父母卒弃市仲堪
乃曰律诈取父母卒依欧詈法弃市原此之旨当以二
亲生存而横言死没情事悖逆忍所不当故同之欧詈
之科正以大辟之刑今钦生父实终没墓在旧邦积年
久远方诈服迎丧以此为大妄耳比之于父存言亡相
殊远矣遂活之
南史郑鲜之传 兖州刺史 滕怙为丁零翟所没尸丧不
反怙子羡仕宦不废论者嫌之桓玄在荆州使群僚溥
议鲜之议曰名教大极忠孝而已至乎变 (第 2a 页)
晋书殷仲堪为荆州刺史桂阳人黄钦生父没已久诈
服衰麻言迎父丧府曹先依律诈取父母卒弃市仲堪
乃曰律诈取父母卒依欧詈法弃市原此之旨当以二
亲生存而横言死没情事悖逆忍所不当故同之欧詈
之科正以大辟之刑今钦生父实终没墓在旧邦积年
久远方诈服迎丧以此为大妄耳比之于父存言亡相
殊远矣遂活之
南史郑鲜之传 兖州刺史 滕怙为丁零翟所没尸丧不
反怙子羡仕宦不废论者嫌之桓玄在荆州使群僚溥
议鲜之议曰名教大极忠孝而已至乎变 (第 2a 页)
属江南凤阳府春秋
(时徐子国汉厹犹晋宿预魏东楚陈安州后周泗州又泗水县今属兖州府)又泗口在宿迁县通典 兖州刺史 刘遐自彭城
退屯泗口(又涕泗也诗陈风涕泗滂沱传自鼻曰泗)滹(集韵荒胡切音呼水名与滹同滹池或省作滹 (第 32b 页)
(时徐子国汉厹犹晋宿预魏东楚陈安州后周泗州又泗水县今属兖州府)又泗口在宿迁县通典 兖州刺史 刘遐自彭城
退屯泗口(又涕泗也诗陈风涕泗滂沱传自鼻曰泗)滹(集韵荒胡切音呼水名与滹同滹池或省作滹 (第 32b 页)
出而不行谓之牵 又拘也史记六国表学者牵于所闻(又牵牛星名礼月令旦牵牛中)又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会齐
侯卫侯于牵注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又人名左传成十七年鲍牵见之)又姓后汉皇甫规传实赖 兖州刺史 牵颢之
清猛 又广韵苦甸切集韵轻甸切𡘋音伣广韵牵挽也(又增韵挽舟索一名百丈牵)又叶详均切急就章 (第 11a 页)
侯卫侯于牵注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又人名左传成十七年鲍牵见之)又姓后汉皇甫规传实赖 兖州刺史 牵颢之
清猛 又广韵苦甸切集韵轻甸切𡘋音伣广韵牵挽也(又增韵挽舟索一名百丈牵)又叶详均切急就章 (第 11a 页)
并称者也盖大社以祭率土之地示王社以祭畿内之土榖均名为社而大小则不同耳)又私社前汉
(五行志建昭五年 兖州刺史 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臣瓒注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是私社也)
(又书社史记孔子世家楚昭 (第 31a 页)
(五行志建昭五年 兖州刺史 浩赏禁民私所自立社臣瓒注旧制二十五家为一社而民或十家五家共为田社是私社也)
(又书社史记孔子世家楚昭 (第 31a 页)
者不可以为季氏宰况天下乎(苏氏
曰有司既立则责有所归然当赦其小过则贤才可得而举也惟庸人与奸人为无小过 张禹 胡广李林
甫卢把是也若小过不赦则贤者避罪不暇而此等出矣○吴氏曰仲弓子贡子路冉有皆事季氏仲弓
子贡夫子 (第 3b 页)
曰有司既立则责有所归然当赦其小过则贤才可得而举也惟庸人与奸人为无小过 张禹 胡广李林
甫卢把是也若小过不赦则贤者避罪不暇而此等出矣○吴氏曰仲弓子贡子路冉有皆事季氏仲弓
子贡夫子 (第 3b 页)
之而言言及之而不言未见颜色而言谓之躁谓之
隐谓之瞽也由是而推则夫朱云乞斩 张禹 刘辅讥
斥帷幄李云言帝不禘三代臣子无此法也故未信
而諌孔子以谓谤交浅言深古人以为戒
胡氏曰日月 (第 17b 页)
隐谓之瞽也由是而推则夫朱云乞斩 张禹 刘辅讥
斥帷幄李云言帝不禘三代臣子无此法也故未信
而諌孔子以谓谤交浅言深古人以为戒
胡氏曰日月 (第 17b 页)
度朱说未为确当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读/)凶也
三犹曰志穷上则无志可言止曰上穷盖在五之上
卦之终富贵已极日暮途穷无谋无断惟事谄佞求
老牖下 张禹 胡广之徒也疑其词曰正乎断其理曰
凶也是文章簸弄处资谓谋斧谓断(私/记)
项氏曰上九爻词与九二同当 (第 60b 页)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读/)凶也
三犹曰志穷上则无志可言止曰上穷盖在五之上
卦之终富贵已极日暮途穷无谋无断惟事谄佞求
老牖下 张禹 胡广之徒也疑其词曰正乎断其理曰
凶也是文章簸弄处资谓谋斧谓断(私/记)
项氏曰上九爻词与九二同当 (第 60b 页)
此第六节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
而化光坤道共顺乎承天而时行
杨诚斋曰有臣道有臣节臣道一于顺故欲柔欲静
不顺则为莽卓臣节病于顺故欲刚欲方顺则为 张
禹
胡广○赵汴水曰坤无乾以为始孰开其端先迷
也天先施而地后生后得主也先阳后阴乃天地生
生之常理○吴草 (第 21a 页)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
而化光坤道共顺乎承天而时行
杨诚斋曰有臣道有臣节臣道一于顺故欲柔欲静
不顺则为莽卓臣节病于顺故欲刚欲方顺则为 张
禹
也天先施而地后生后得主也先阳后阴乃天地生
生之常理○吴草 (第 21a 页)
阱(疾政切陷阱亦作阱)诤(侧迸切谏诤也止也亦作争)泳(为命切潜行水中)请
(疾政切延请亦朝请汉官名 张禹 首为之)倩(七政切假倩也)禜(为命切祭名周礼禜门用瓢赍)硬(五诤
切坚牢一作鞕)凊(七政切温凊)靓( (第 1b 页)
(疾政切延请亦朝请汉官名 张禹 首为之)倩(七政切假倩也)禜(为命切祭名周礼禜门用瓢赍)硬(五诤
切坚牢一作鞕)凊(七政切温凊)靓( (第 1b 页)
又曰坤道以顺而承乾臣道一于顺可乎曰有臣道
有臣节臣道一于顺故欲柔欲静不顺则为莽卓臣
节病于顺故欲刚欲方顺则为 张禹 胡广坤何以动
而刚曰𤼵生必达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以形体见性情也地者地之形体坤者地之性 (第 31a 页)
有臣节臣道一于顺故欲柔欲静不顺则为莽卓臣
节病于顺故欲刚欲方顺则为 张禹 胡广坤何以动
而刚曰𤼵生必达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此以形体见性情也地者地之形体坤者地之性 (第 31a 页)
或问二章程子之说何以言人各亲其亲然后能不独
亲其亲也曰此所以明夫人必各举其所知然后可
以得其所不知也然斯语也旧本或误列以为一条
则全章之旨首尾衡决而皆失之矣程子此章之说
广大精微无所不备学者所宜详玩也请问诸说孰
善曰诸说皆善而苏晁吴曾氏之说亦可观焉(苏氏曰有
司既立则责有所归然常赦其小过则贤才可得而举也惟庸人与奸人为无小过 张禹 胡广李林甫卢 (第 1b 页)
亲其亲也曰此所以明夫人必各举其所知然后可
以得其所不知也然斯语也旧本或误列以为一条
则全章之旨首尾衡决而皆失之矣程子此章之说
广大精微无所不备学者所宜详玩也请问诸说孰
善曰诸说皆善而苏晁吴曾氏之说亦可观焉(苏氏曰有
司既立则责有所归然常赦其小过则贤才可得而举也惟庸人与奸人为无小过 张禹 胡广李林甫卢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