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別史類
正史類
編年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岭而其东支遥接沁河界
司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原名风穴因上建司空庙故
易名山腹空虚过者行步有声相传巅旧有穴樵者
纳衣于穴中少顷即出唐时有虎害异 僧伏 之今山
东北偏地犹名虎儿殿云
呜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连银洞北接司空天欲雨
山飒然有声 (第 20b 页)
司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原名风穴因上建司空庙故
易名山腹空虚过者行步有声相传巅旧有穴樵者
纳衣于穴中少顷即出唐时有虎害异 僧伏 之今山
东北偏地犹名虎儿殿云
呜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连银洞北接司空天欲雨
山飒然有声 (第 20b 页)
(像/也)台州府志明嘉靖间废佛像碑记尚存
国朝顺治中僧圆镜复建
法轮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三十五里梁大同中建
宋崇宁五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三年 僧伏 明修康熙十六年僧圆延重建
安福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云水
庵宋建隆中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第 51b 页)
国朝顺治中僧圆镜复建
法轮寺 台州府志在县东三十五里梁大同中建
宋崇宁五年改今额
国朝顺治三年 僧伏 明修康熙十六年僧圆延重建
安福寺 台州府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旧名云水
庵宋建隆中建治平三年赐今额 (第 51b 页)
陈万策李开元冯一第(冯云路汪廷/升刘光化)
陈万策李开先江陵乡荐也崇祯十六年李贼踞襄阳为
襄京以吏政府喻上猷荐遍招致荆士时从自成为谋臣
知名者二人牛金星河南卢氏壬午 荐来仪山东解元
也而从献忠赞画者为乡科王秉贞明晚诎一榜宦不至
台阁以是轻身入贼时万策开先亦在选中檄至其门有曰
不奉令音死开先大号踊地至触墙破脑而死万策不屈谩
骂家人百劝之万荣伺间闭户自经死
冯一第字椳公湖广长沙人本姓熊先世赘于冯遂承其
姓天启丁卯乡荐以诗文名湖南崇祯十六年献贼 岳
州岳镇率兵走长沙陷长沙一第走湘乡募士并乞师酉
阳图贼贼伪守使人执其母兄索一第一第不得己出贼
旦杀之一老 僧伏 地哭愿代死贼乃不杀一第而断其两
手留军中此夕负痛死叱僧去湘乡卒起兵逐伪令战不
利忽大军从醴陵来贼乃弃 (第 239b 页)
陈万策李开先江陵乡荐也崇祯十六年李贼踞襄阳为
襄京以吏政府喻上猷荐遍招致荆士时从自成为谋臣
知名者二人牛金星河南卢氏壬午 荐来仪山东解元
也而从献忠赞画者为乡科王秉贞明晚诎一榜宦不至
台阁以是轻身入贼时万策开先亦在选中檄至其门有曰
不奉令音死开先大号踊地至触墙破脑而死万策不屈谩
骂家人百劝之万荣伺间闭户自经死
冯一第字椳公湖广长沙人本姓熊先世赘于冯遂承其
姓天启丁卯乡荐以诗文名湖南崇祯十六年献贼 岳
州岳镇率兵走长沙陷长沙一第走湘乡募士并乞师酉
阳图贼贼伪守使人执其母兄索一第一第不得己出贼
旦杀之一老 僧伏 地哭愿代死贼乃不杀一第而断其两
手留军中此夕负痛死叱僧去湘乡卒起兵逐伪令战不
利忽大军从醴陵来贼乃弃 (第 239b 页)
(有马鞍山在县西南/三十里漳水之南)岚山(在黎城县西二十里下/有泉名龙井其麓名伏)
(虎郊相传有 僧伏 虎于此)广志山(在黎城县西三/十五里山极高)鳌山(在黎城/县西五)
(十里一名/苍龙山)巁峪山(在黎 (第 49b 页)
(虎郊相传有 僧伏 虎于此)广志山(在黎城县西三/十五里山极高)鳌山(在黎城/县西五)
(十里一名/苍龙山)巁峪山(在黎 (第 49b 页)
张中(字景和号铁冠道人临川人孝陵登钟山词臣扈从拥翠亭给笔劄赋诗鲍尚絅朱升张以宁)
(秦裕伯单友中李某暨道人并应制道人初举进士不得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谈福祸多验)
(狷介寡言尝戴铁冠自称铁冠子人皆呼铁冠道人孝陵尝微行至一寺中群 僧伏 门道旁迎)
(上曰何以知朕至对曰闻铁冠道人云即召道人至上手饼食未半即赐道人问道人能先知)
( (第 8b 页)
(秦裕伯单友中李某暨道人并应制道人初举进士不得遇异人授以太极数学谈福祸多验)
(狷介寡言尝戴铁冠自称铁冠子人皆呼铁冠道人孝陵尝微行至一寺中群 僧伏 门道旁迎)
(上曰何以知朕至对曰闻铁冠道人云即召道人至上手饼食未半即赐道人问道人能先知)
( (第 8b 页)
(二万馀人于重云殿重阁上手书此文至/四月十一日又敕十七日邵陵王纶上启)
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
方诸佛十方尊法十方菩萨 僧伏 见经文玄义理必须
诠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馀诸善不得为喻能使
众生出三界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标空察理渊 (第 18a 页)
天监三年四月八日梁国皇帝兰陵萧衍稽首和南十
方诸佛十方尊法十方菩萨 僧伏 见经文玄义理必须
诠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馀诸善不得为喻能使
众生出三界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标空察理渊 (第 18a 页)
南堂录序
古之尊宿道德充乎已功业融乎时吐辞立言又能昭
著表暴于天下后世而传诵不衰其为道一而已予于
了庵禅师南堂录而有徵焉师讳清欲世居台之临海
北岁入径山十六依 虎岩伏 得度继往姑苏谒古林茂
往复闻问群疑冰释语默动止无非妙用所至诸方硕 (第 22b 页)
古之尊宿道德充乎已功业融乎时吐辞立言又能昭
著表暴于天下后世而传诵不衰其为道一而已予于
了庵禅师南堂录而有徵焉师讳清欲世居台之临海
北岁入径山十六依 虎岩伏 得度继往姑苏谒古林茂
往复闻问群疑冰释语默动止无非妙用所至诸方硕 (第 22b 页)
善宏。以薰修为念。颇加薙剪。于是
香缘法侣。听钟梵而知归。飞锡上方。仰幡花而发行矣。垂
拱中。有寺主 僧伏 僯者。密行称独。解空无二。法云持诵。即
降天花。惠风宴坐。允飞灵液。厥有甘露。泫于庭柯。都督李
行裒 (第 14b 页)
香缘法侣。听钟梵而知归。飞锡上方。仰幡花而发行矣。垂
拱中。有寺主 僧伏 僯者。密行称独。解空无二。法云持诵。即
降天花。惠风宴坐。允飞灵液。厥有甘露。泫于庭柯。都督李
行裒 (第 14b 页)
净慈灵石芝禅师法嗣
法喜岳云一嵩禅师
径山 虎岩伏 禅师法嗣
育王月江正印禅师 万寿别岸若舟禅师
径山南楚师悦禅师 宝林明极楚俊禅师
灵隐独 (第 0265a 页)
法喜岳云一嵩禅师
径山 虎岩伏 禅师法嗣
育王月江正印禅师 万寿别岸若舟禅师
径山南楚师悦禅师 宝林明极楚俊禅师
灵隐独 (第 0265a 页)
识书记在。师拍手云鸭吞螺蛳眼睛突出。岩笑顾
谓侍者点好茶来。即送师归蒙堂。居三年而岩逝。乃
还浙右。 虎岩伏 时住径山请师居第一座。寻退处楞
伽室。拟寒山子诗百馀篇。皆真乘流注。四方衲子多
传诵之。大德庚子出世 (第 0290c 页)
谓侍者点好茶来。即送师归蒙堂。居三年而岩逝。乃
还浙右。 虎岩伏 时住径山请师居第一座。寻退处楞
伽室。拟寒山子诗百馀篇。皆真乘流注。四方衲子多
传诵之。大德庚子出世 (第 0290c 页)
擘云。
*** 无旨授公传
可授。字无旨。一号休庵。台临海李氏子。初教而后禅。
亲见独孤明公。为 虎岩伏 老嫡孙。出世。凡四坐道场。
皆不出乎台境。诸方将倚之以为重。竞来敷致。师漠
然若不闻。作休庵于西坞。 (第 0478a 页)
*** 无旨授公传
可授。字无旨。一号休庵。台临海李氏子。初教而后禅。
亲见独孤明公。为 虎岩伏 老嫡孙。出世。凡四坐道场。
皆不出乎台境。诸方将倚之以为重。竞来敷致。师漠
然若不闻。作休庵于西坞。 (第 0478a 页)
香寂寂无言下种惺惺拟动发生劫前劫后不减者
畔那畔岂增拈爇炉中奉为
当今文武百官大理绅衿鸡足耆宿洞府圣 僧伏 愿拄
杖振开正法眼当下发明妙觉心敛衣坐白椎竟师
云竹筇芒履到滇南觅个知音竖祖权当机一拶浑
身汗和盘托 (第 0963b 页)
畔那畔岂增拈爇炉中奉为
当今文武百官大理绅衿鸡足耆宿洞府圣 僧伏 愿拄
杖振开正法眼当下发明妙觉心敛衣坐白椎竟师
云竹筇芒履到滇南觅个知音竖祖权当机一拶浑
身汗和盘托 (第 0963b 页)
。帝曰。农
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命刊印千帙。散之民
间。又印大学衍义。赐朝臣。
己未延祐六年 径山 虎岩禅师 讳伏 本源
禅师讳达 晦机禅师讳熙 虚谷禅师有谥
建大永福寺(即青塔)。
佛护大师 讳本无。号我 …… (第 0912a 页)
。玺书金斓三被人以为荣。师
宴如也。先是宋度宗设醮秦章天庭遇上帝。
为定径山四十八代住持事。四十四代 虎岩。 谓住持岂苟然哉。皆预定之天庭。师闻颇心
非之。及师适当其次云。
愚庵禅师 讳超智。字以中。族姑苏 (第 0915a 页)
桑衣食之本此图甚善。命刊印千帙。散之民
间。又印大学衍义。赐朝臣。
己未延祐六年 径山 虎岩禅师 讳伏 本源
禅师讳达 晦机禅师讳熙 虚谷禅师有谥
建大永福寺(即青塔)。
佛护大师 讳本无。号我 …… (第 0912a 页)
。玺书金斓三被人以为荣。师
宴如也。先是宋度宗设醮秦章天庭遇上帝。
为定径山四十八代住持事。四十四代 虎岩。 谓住持岂苟然哉。皆预定之天庭。师闻颇心
非之。及师适当其次云。
愚庵禅师 讳超智。字以中。族姑苏 (第 0915a 页)
仙梵仙东土西天此岸彼岸师其法船」
#+END_VERSE
**** 明极俊禅师(临济下第二十世嗣 虎岩伏 和尚)
#+BEGIN_VERSE
「 大师之道纵横放肆莫可撮摸涯略一二造诣穷极智不能知履践端深四 (第 0674b 页)
#+END_VERSE
**** 明极俊禅师(临济下第二十世嗣 虎岩伏 和尚)
#+BEGIN_VERSE
「 大师之道纵横放肆莫可撮摸涯略一二造诣穷极智不能知履践端深四 (第 067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