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右道士
石屋山居诗二卷(百川书志石屋和尚/清珙山居之作也)
白云集(元诗选钱塘 释/英 著字实存) 梅花百咏(元诗选钱塘释/明本著号中峰)
蒲室集十五卷(灵隐寺志大/䜣著字笑隐)閒居续 (第 53a 页)
石屋山居诗二卷(百川书志石屋和尚/清珙山居之作也)
白云集(元诗选钱塘 释/英 著字实存) 梅花百咏(元诗选钱塘释/明本著号中峰)
蒲室集十五卷(灵隐寺志大/䜣著字笑隐)閒居续 (第 53a 页)
有虚中令考诸家之序皆作于仁宗大德初则臻
实在伯雨前晋偶失检
张雨句曲外史集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
雨见子类 释英 白云集三卷
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号白云
释善住谷响集一卷
善住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 (第 34a 页)
实在伯雨前晋偶失检
张雨句曲外史集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
雨见子类 释英 白云集三卷
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号白云
释善住谷响集一卷
善住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 (第 34a 页)
(者禁锢日久惩创亦深准与释放仍听楚王钤束初/禁宗之狱廷臣互有左右历数年不得白御史潘之)
(祥上疏请 释英 燋蕴钫等不报至是礼部侍郎孙慎/行言楚宗杀巡抚赵可怀不得为叛乃称太后遗诏)
(释/之)质实(神宗三十 (第 12a 页)
(祥上疏请 释英 燋蕴钫等不报至是礼部侍郎孙慎/行言楚宗杀巡抚赵可怀不得为叛乃称太后遗诏)
(释/之)质实(神宗三十 (第 12a 页)
(晦诗拾菌断厓丨丨/丨捣茶破屋一灯秋)塘西雨(陈基塘西诗风递五/林秋云挟丨丨丨)云头雨 (释英
诗/雷声惊)
(起丨丨丨塔影/倒摇波底天)
星见而雨(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二年/春正月乙酉夜丨丨丨丨) (第 3b 页)
(起丨丨丨塔影/倒摇波底天)
星见而雨(旧唐书宪宗纪元和十二年/春正月乙酉夜丨丨丨丨) (第 3b 页)
。年六十有
二。阇维舍利数百粒塔于东台之麓。嗣法有
普宁之弘教普庵之幻堂。
*** 秦州景福寺沙门 释英 辩传六(柏林潭) (第 0906b 页)
释英 辩号普觉。俗姓赵。垂髫为驱乌沙弥。
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法
师之学。未三䆊出世于秦州景 (第 0906b 页)
二。阇维舍利数百粒塔于东台之麓。嗣法有
普宁之弘教普庵之幻堂。
*** 秦州景福寺沙门 释英 辩传六(柏林潭) (第 0906b 页)
释英 辩号普觉。俗姓赵。垂髫为驱乌沙弥。
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法
师之学。未三䆊出世于秦州景 (第 0906b 页)
戊戍八月初一日读三国志忽闻雷
#+BEGIN_VERSE
「 惧雷昔尔笑曹瞒,天 释英 雄义不单。舌战群儒羞剑客,声惊将相伏星坛。七擒泸水波涛振,六出秋风心胆寒。国丧中原轻九犯,至今流血未 (第 0261c 页)
#+BEGIN_VERSE
「 惧雷昔尔笑曹瞒,天 释英 雄义不单。舌战群儒羞剑客,声惊将相伏星坛。七擒泸水波涛振,六出秋风心胆寒。国丧中原轻九犯,至今流血未 (第 0261c 页)
释字以简别之此
方既无不必加耳若南山律钞亦存释字存亦无妨
宗密即疏主名讳也姓何氏果州西充县人舍儒从 释英 悟绝伦禅遇南宗教逢斯典末见上都华严疏
主清凉国师师曰毗卢藏海能随我游者其为汝乎
既而学无常师诸宗备览 (第 0013b 页)
方既无不必加耳若南山律钞亦存释字存亦无妨
宗密即疏主名讳也姓何氏果州西充县人舍儒从 释英 悟绝伦禅遇南宗教逢斯典末见上都华严疏
主清凉国师师曰毗卢藏海能随我游者其为汝乎
既而学无常师诸宗备览 (第 0013b 页)
金元好问
季夏书事 元陈天锡
山中景 释英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明殷迈
夏夜独坐披襟当风颇有秋意赋此寄怀 谢榛
六月卖雪〈 ……收三伏暑,风送一帆秋。汀树层层出,盐花拍拍浮。相思千里月,人在海边楼。
山中景 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明殷迈
独抱遗经坐上方,
季夏书事 元陈天锡
山中景 释英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明殷迈
夏夜独坐披襟当风颇有秋意赋此寄怀 谢榛
六月卖雪〈 ……收三伏暑,风送一帆秋。汀树层层出,盐花拍拍浮。相思千里月,人在海边楼。
山中景 释英
六月山深处,松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明殷迈
独抱遗经坐上方,
广东和议之破裂 义律等既于浙江成休战之约,遂撤定海军舰之半还屯澳门。十月,琦善至广州,则力反则徐所为,裁撤水师、解散壮丁,尽废一切守具,欲以 释英
人之猜嫌;顾又不敢轻许商埠,惟允偿烟价七百万圆。时加至义律病不预议,甲必丹义律独当谈判之局,见琦善易 (第 80 页)
发其慧。全体大用。纯乎白净。与佛而等。尚何疑乎。雪山真面目。在乎师矣。在乎师矣。
五台上院寺僧堂记 释英 露庵。懒翁弟子也。游五台入上院。见僧堂有基而无屋。乃叹曰。台山。天下之名山。而上院又大刹也。僧堂。成 (第 45L 页)
五台上院寺僧堂记 释英 露庵。懒翁弟子也。游五台入上院。见僧堂有基而无屋。乃叹曰。台山。天下之名山。而上院又大刹也。僧堂。成 (第 4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