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華嚴部類
起居都作静会昔人所谓勿忘勿助间未尝致纤毫之
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 善学善
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却从此究
竟非徒小小方便而已会得时立地圣域不会得时终
身只是狂驰了更 (第 105b 页)
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 善学善
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却从此究
竟非徒小小方便而已会得时立地圣域不会得时终
身只是狂驰了更 (第 105b 页)
(善世为建文帝然灯诅太宗太宗即位下狱姚广孝/力救之始释仁宗即位乞居南京报恩寺宣德初卒)
至道梦室集(字物外临海人住无锡之/嵩山寺洪武中召寻乞还)
如兰支离集七卷(字古春富阳人与守仁同学于杨维/桢授春秋住持天竺寺永乐初召校)
(经律论三藏善相人尝识于忠/肃谦于童时目为救时宰相) 善学古庭 诗集(号 (第 33a 页)
古庭 吴人出家大觉寺元末主昆山/荐福明初居光福以寺僧输赋违期徙)
(赣州行至马当/山下疾而卒)
无愠山庵 …… (第 33a 页)
(玉序/之)
大回竺庵集二卷(字妙之会稽人鄞县延/庆寺僧预修永乐大典)
洪宣无闻和尚诗集(镇平人洪永间/说法少林寺)
净伦竹室集(字大巍昆明人正统中出家天顺间参 善/学 于浮山晚住锡五台示寂京师显通寺)
觉澄雨华诗集(号古溪蔚州人天顺中住金/陵高座寺集为胡忠定濙序) (第 34a 页)
至道梦室集(字物外临海人住无锡之/嵩山寺洪武中召寻乞还)
如兰支离集七卷(字古春富阳人与守仁同学于杨维/桢授春秋住持天竺寺永乐初召校)
(经律论三藏善相人尝识于忠/肃谦于童时目为救时宰相) 善学古庭 诗集(号 (第 33a 页)
古庭 吴人出家大觉寺元末主昆山/荐福明初居光福以寺僧输赋违期徙)
(赣州行至马当/山下疾而卒)
无愠山庵 …… (第 33a 页)
(玉序/之)
大回竺庵集二卷(字妙之会稽人鄞县延/庆寺僧预修永乐大典)
洪宣无闻和尚诗集(镇平人洪永间/说法少林寺)
净伦竹室集(字大巍昆明人正统中出家天顺间参 善/学 于浮山晚住锡五台示寂京师显通寺)
觉澄雨华诗集(号古溪蔚州人天顺中住金/陵高座寺集为胡忠定濙序) (第 34a 页)
坐卧都作坐观食息起居悉与静会昔人所谓勿忘勿
助间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
静坐便叹其 善学善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
从此入门即从此究竟会得时日臻圣学不会得时终
身只是狂驰子更无别法可治不会静 (第 46a 页)
助间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
静坐便叹其 善学善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
从此入门即从此究竟会得时日臻圣学不会得时终
身只是狂驰子更无别法可治不会静 (第 46a 页)
(封光万/七千户)仁恩(汉书王吉传昔召公述职当民事时舍于棠下而听/断焉是时人皆得其所后世思其丨丨至虖不伐甘)
(棠甘棠之/诗是也)威恩(魏书李孝伯传兄祥字 元善学 传家业乡党宗之/世祖诏州郡举贤良祥应贡对策合旨除中书博)
(士迁河间太守/有丨丨之称)
更生恩( (第 25b 页)
(棠甘棠之/诗是也)威恩(魏书李孝伯传兄祥字 元善学 传家业乡党宗之/世祖诏州郡举贤良祥应贡对策合旨除中书博)
(士迁河间太守/有丨丨之称)
更生恩( (第 25b 页)
(疏孙炎曰煮葛以为絺绤以煮/之于濩故曰丨丨非训濩为煮)笋煮(黄庭坚诗鱼餍柳/絮肥丨丨溪沙暖)
松泉煮(徐熥诗茶汲丨丨/丨香收桂屑焚)无米煮(叶茵诗瓮头有齑/熟锅中丨丨丨)胡麻煮 (释善/学 诗)
(饭取丨丨丨/香将柏子焚)
汝(唐韵人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与切并音茹)
补藻告汝(书康诰听 (第 12b 页)
松泉煮(徐熥诗茶汲丨丨/丨香收桂屑焚)无米煮(叶茵诗瓮头有齑/熟锅中丨丨丨)胡麻煮 (释善/学 诗)
(饭取丨丨丨/香将柏子焚)
汝(唐韵人渚切集韵韵会/正韵忍与切并音茹)
补藻告汝(书康诰听 (第 12b 页)
(青旗山有丨丨丨初秦时龙母蒲媪常乘白鹿以出入农人恶其/害稼母乃断一足以放之至今鹿有三足者丨丨丨善鸣鸣辄有)
(贵官诣龙母/庙甚不爽)长生鹿(嵩岳诸仙诗至今犹有丨/丨丨时绕温泉望翠华)自来鹿 (释善学 诗/垣倒丨丨)
(丨/)多力鹿(释藏佛言我于尔时为大身丨丨/丨以脚跨岸令众兽踏臂而渡) (第 14a 页)
(贵官诣龙母/庙甚不爽)长生鹿(嵩岳诸仙诗至今犹有丨/丨丨时绕温泉望翠华)自来鹿 (释善学 诗/垣倒丨丨)
(丨/)多力鹿(释藏佛言我于尔时为大身丨丨/丨以脚跨岸令众兽踏臂而渡) (第 14a 页)
善自开大者也(释只是/肯学耳)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观驴)
(鸣亦谓如此皆 释/善学 者即物 新)
张子厚闻生皇子喜甚见饿莩者食便不美(释仁义根/于心者自)
(别/耳)
某写字时甚敬非 (第 2a 页)
周茂叔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子厚/观驴)
(鸣亦谓如此皆 释/善学 者即物 新)
张子厚闻生皇子喜甚见饿莩者食便不美(释仁义根/于心者自)
(别/耳)
某写字时甚敬非 (第 2a 页)
人生终日扰扰一著归根复命处乃在向晦时即天地
万物不外此理于此可悟学问宗旨只是主静也此处
工夫最难下手姑为学者设方便法且教之静坐日用
之间除应事接物外苟有馀刻且静坐坐间本无一切
事即以无事付之既无一切事亦无一切心无心之心
正是本心瞥起则放下粘滞则扫除只与之常惺惺可
也此时伎俩不瞑目不杜聪不趺跏不数息只在寻常
日用中有时倦则起有时感则应行住坐卧都作坐观
食息起居都作静会昔人所谓勿忘勿助间未尝致纤
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 善
学善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即从
此究竟会得时立地圣域不会得时终身只是外驰更
无别法可治不会静坐 (第 25a 页)
万物不外此理于此可悟学问宗旨只是主静也此处
工夫最难下手姑为学者设方便法且教之静坐日用
之间除应事接物外苟有馀刻且静坐坐间本无一切
事即以无事付之既无一切事亦无一切心无心之心
正是本心瞥起则放下粘滞则扫除只与之常惺惺可
也此时伎俩不瞑目不杜聪不趺跏不数息只在寻常
日用中有时倦则起有时感则应行住坐卧都作坐观
食息起居都作静会昔人所谓勿忘勿助间未尝致纤
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 善
学善学 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即从
此究竟会得时立地圣域不会得时终身只是外驰更
无别法可治不会静坐 (第 25a 页)
吒吒。八寒八热。万死万生。灼然灼然。
击拂子。昨夜蟭螟吞六合。虚空扑碎落岩前。复召大
众珍重。后归昆 明古庭 示寂 (第 0758b 页)
古庭 与盘龙南北并峙。
至今二大士肉身存焉。 …… (第 0758b 页)
南坚禅师法嗣
**** 五台山显通大巍净伦禅师
云南康氏子。生于宣德
丁未。正统间从无极泰芟染。 古庭 居浮山。师往叩。室
中机契。后住显通。上堂。无孔铁锤当面掷。黑漆昆崙
拦路坐。莫有挨拶得入拈弄得出底 (第 0760b 页)
击拂子。昨夜蟭螟吞六合。虚空扑碎落岩前。复召大
众珍重。后归昆 明古庭 示寂 (第 0758b 页)
古庭 与盘龙南北并峙。
至今二大士肉身存焉。 …… (第 0758b 页)
南坚禅师法嗣
**** 五台山显通大巍净伦禅师
云南康氏子。生于宣德
丁未。正统间从无极泰芟染。 古庭 居浮山。师往叩。室
中机契。后住显通。上堂。无孔铁锤当面掷。黑漆昆崙
拦路坐。莫有挨拶得入拈弄得出底 (第 0760b 页)
补续高僧传卷第五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义解篇 明 古庭 学法师传 (第 0395c 页)
善学。 自号古庭。生儒家马氏。传华严之教于宝觉法
师简公。凡清凉大疏钞。及圆觉楞严起信诸部。皆能
融会甚深微 (第 0395c 页)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义解篇 明 古庭 学法师传 (第 0395c 页)
善学。 自号古庭。生儒家马氏。传华严之教于宝觉法
师简公。凡清凉大疏钞。及圆觉楞严起信诸部。皆能
融会甚深微 (第 0395c 页)
一声茶亦发一花上异之加叹弥久敕赐建
寺并御制诗一十八章而归与金陵金碧峰千岩诸
师友善咸有诗赠焉。 明古庭 善坚禅师姓丁氏永乐甲午二月二十二日
子时生于滇城南廓其夜红光盈室异香弥户七岁
乞出家十岁入五华寺礼此 …… (第 0270b 页)
离此身心谁当其幻返杭州戒檀受具足戒正统
十年往金台参无际和尚證明大事和尚大喜曰吾
法自子大兴于世赐号 古庭 将袈裟拂子付与汝作
临济正眼先师慧命无令断绝珍重珍重师暮年返
滇建归化禅林以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未 …… (第 0270b 页)
昆明人姓康氏生宣德丁未
正统丁巳年甫十一入学庚申出家受业本府太华
无极泰和尚戊辰遂谒大方天顺癸未参见 古庭 老
和尚于浮山逮年六十有六说偈以别其徒所著有
竹室集传于世。
明波罗禅师大理人姓赵初居苍山悬岩礼佛 (第 0270c 页)
洞明
心地后谒大方印心于 古庭 坚禅师复归仍礼佛一
日经行岩上屹然立化七日不踣乡人以香烛之仪
祷之轻如一叶遂就茶毗得舍利七粒于浮 (第 0270c 页)
寺并御制诗一十八章而归与金陵金碧峰千岩诸
师友善咸有诗赠焉。 明古庭 善坚禅师姓丁氏永乐甲午二月二十二日
子时生于滇城南廓其夜红光盈室异香弥户七岁
乞出家十岁入五华寺礼此 …… (第 0270b 页)
离此身心谁当其幻返杭州戒檀受具足戒正统
十年往金台参无际和尚證明大事和尚大喜曰吾
法自子大兴于世赐号 古庭 将袈裟拂子付与汝作
临济正眼先师慧命无令断绝珍重珍重师暮年返
滇建归化禅林以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未 …… (第 0270b 页)
昆明人姓康氏生宣德丁未
正统丁巳年甫十一入学庚申出家受业本府太华
无极泰和尚戊辰遂谒大方天顺癸未参见 古庭 老
和尚于浮山逮年六十有六说偈以别其徒所著有
竹室集传于世。
明波罗禅师大理人姓赵初居苍山悬岩礼佛 (第 0270c 页)
洞明
心地后谒大方印心于 古庭 坚禅师复归仍礼佛一
日经行岩上屹然立化七日不踣乡人以香烛之仪
祷之轻如一叶遂就茶毗得舍利七粒于浮 (第 0270c 页)
曹溪一滴卷之一 (古庭禅师
语录)
* 行脚
师居天界。学者请问师行脚。师曰我以生死请益无
际和尚。和尚令参万法归一。一归何 …… (第 0227a 页)
云实无一字。老和尚云。只此无一字
处。吾为汝證明巳竟。子可深山茅蓬下。饥餐渴饮。任
情逍遥。为子安号 古庭。 珍重珍重。我遂礼辞。老和尚
云。子向甚么处去。我云。十字街头。喝佛骂祖去。老和
尚云。子再来否。我云 …… (第 0228c 页)
门。听吾一偈。精研慎
究勿容丝。直透威音那畔机。豁尔洞明心地印。溪山
满目笑咍咍。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一(终) (第 0237b 页)
* 行脚
师居天界。学者请问师行脚。师曰我以生死请益无
际和尚。和尚令参万法归一。一归何 …… (第 0227a 页)
云实无一字。老和尚云。只此无一字
处。吾为汝證明巳竟。子可深山茅蓬下。饥餐渴饮。任
情逍遥。为子安号 古庭。 珍重珍重。我遂礼辞。老和尚
云。子向甚么处去。我云。十字街头。喝佛骂祖去。老和
尚云。子再来否。我云 …… (第 0228c 页)
门。听吾一偈。精研慎
究勿容丝。直透威音那畔机。豁尔洞明心地印。溪山
满目笑咍咍。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一(终) (第 0237b 页)
曹溪一滴卷之二 古庭禅师
语录
* 说
** 三昧禅定
禅定三昧委在当人。诸佛不传之宗。列祖通诚之旨。
若是个生铁铸成无 …… (第 0237c 页)
纵终日行。未尝动一步。终日
说。未尝发一言。参学人若不亲到此个田地。举心动
念尽成生死了也。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二(终) (第 0248a 页)
* 说
** 三昧禅定
禅定三昧委在当人。诸佛不传之宗。列祖通诚之旨。
若是个生铁铸成无 …… (第 0237c 页)
纵终日行。未尝动一步。终日
说。未尝发一言。参学人若不亲到此个田地。举心动
念尽成生死了也。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二(终) (第 0248a 页)
曹溪一滴卷之三 古庭禅师
语录
* 论
** 知见證性
此论独以见性为阃要。可即知即见。不可离知离见。
离知见是谓舍巳投 …… (第 0248b 页)
那容闲理论
一机一境透无门
金刚玉剑从挥划
佛祖相亲逼胆魂」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三终 (第 0257c 页)
* 论
** 知见證性
此论独以见性为阃要。可即知即见。不可离知离见。
离知见是谓舍巳投 …… (第 0248b 页)
那容闲理论
一机一境透无门
金刚玉剑从挥划
佛祖相亲逼胆魂」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三终 (第 0257c 页)
曹溪一滴卷之四 古庭禅师
语录
* 偈赞
** 先师无际和尚道感文并偈
我东普无际老师乃古佛之应示也不舍悲愿向二
千年外 …… (第 0258a 页)
我知我皆输痴兮痴非错而能有先觉视天天盖头视地地承脚跳出天地间慎勿被他缚」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四(终) (第 0266c 页)
* 偈赞
** 先师无际和尚道感文并偈
我东普无际老师乃古佛之应示也不舍悲愿向二
千年外 …… (第 0258a 页)
我知我皆输痴兮痴非错而能有先觉视天天盖头视地地承脚跳出天地间慎勿被他缚」 古庭 祖师语录辑略卷之四(终) (第 0266c 页)
述,并行于世,诗偈别传。
《法华问答若干篇法华随品赞》三十篇,《辨正教门关键录》若干卷
宋景濂曰: 僧善学 所见著述咸有可观,尝与同学,原澄以一乘同别之义,更质叠难,为《法华问答》,复因主修《法华期忏撰》、《法华随品赞》,并有诗文并行于世,师号 古庭善学 其讳也。
《三会语》四卷
宋景濂曰:佛智弘辨禅师杰峰愚公著。已刊行丛林中。
《四教仪纪》 《正天
《法华问答若干篇法华随品赞》三十篇,《辨正教门关键录》若干卷
宋景濂曰: 僧善学 所见著述咸有可观,尝与同学,原澄以一乘同别之义,更质叠难,为《法华问答》,复因主修《法华期忏撰》、《法华随品赞》,并有诗文并行于世,师号 古庭善学 其讳也。
《三会语》四卷
宋景濂曰:佛智弘辨禅师杰峰愚公著。已刊行丛林中。
《四教仪纪》 《正天
间神僧莲峰建,明初僧祖源重修。
华严寺
寺一名大云寺,在旧三泊县南四十里,元僧大云建,后废明正统中, 僧古庭 寓其内,梦大士告曰:木樨树下有碑,试掘之。果得大云旧记遂募修焉。
报恩寺
寺在曲靖府南宁县城东青龙山
华严寺
寺一名大云寺,在旧三泊县南四十里,元僧大云建,后废明正统中, 僧古庭 寓其内,梦大士告曰:木樨树下有碑,试掘之。果得大云旧记遂募修焉。
报恩寺
寺在曲靖府南宁县城东青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