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吴皓(黄岩人宁/国同知) 黄辅(太平人吏/部郎中)
邵諴(太平人光/禄少卿) 王纯(仙居人提/学副使)
徐贵(武义/人) 卢格(东阳人江/西道御史) 余绚(兰溪人/知府) 王敞(西安人/尚书)
王宥(淳安人/参政) 程愈(淳 (第 22a 页)
邵諴(太平人光/禄少卿) 王纯(仙居人提/学副使)
徐贵(武义/人) 卢格(东阳人江/西道御史) 余绚(兰溪人/知府) 王敞(西安人/尚书)
王宥(淳安人/参政) 程愈(淳 (第 22a 页)
胡杰(馀姚人信/阳学正) 石辉(新昌人/教谕)
张镇(临海人甲/辰进士) 徐绍芳(衢州/人)
沈禋(崇德人瑞/州通判) 卢格(东阳人辛/丑进士) 何锡(新昌人/同知) 黄辅(太平人辛/丑进士)
胡恩(会稽人癸/丑进士) 夏 (第 25a 页)
张镇(临海人甲/辰进士) 徐绍芳(衢州/人)
沈禋(崇德人瑞/州通判) 卢格(东阳人辛/丑进士) 何锡(新昌人/同知) 黄辅(太平人辛/丑进士)
胡恩(会稽人癸/丑进士) 夏 (第 25a 页)
国朝康熙九年四月知县陶耀始谋修筑十年正月讫
工堤长二百馀丈高六尺广四丈耀自为文记之
明成化十八年贵溪 知县卢格 修复陂障正德十五
年知县范永銮浚北乡湮河修筑陂渠万历四十六
年知县陆康稷疏浚城河
石塘陈公堤在 (第 66b 页)
工堤长二百馀丈高六尺广四丈耀自为文记之
明成化十八年贵溪 知县卢格 修复陂障正德十五
年知县范永銮浚北乡湮河修筑陂渠万历四十六
年知县陆康稷疏浚城河
石塘陈公堤在 (第 66b 页)
初在县治东宋庆历四年建绍熙元年知县陈均显增
修陆象山记元末燬于兵 明洪武二年知县冯子
木重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徙置县治西宣德二年
知县徐士宗以其地狭隘仍迁于故址洪玙记景泰
三年巡抚韩雍副使韩阳知府姚堂重加修葺李奎
记成化十八年 知县卢格 奉巡抚高明檄拓而新之
吴宽记明末兵燬
国朝顺治十二年署县同知叶承祧重建康熙四年知
县郭一凤增修 (第 16b 页)
修陆象山记元末燬于兵 明洪武二年知县冯子
木重建永乐十四年圮于水徙置县治西宣德二年
知县徐士宗以其地狭隘仍迁于故址洪玙记景泰
三年巡抚韩雍副使韩阳知府姚堂重加修葺李奎
记成化十八年 知县卢格 奉巡抚高明檄拓而新之
吴宽记明末兵燬
国朝顺治十二年署县同知叶承祧重建康熙四年知
县郭一凤增修 (第 16b 页)
贵溪县署在孝和坊旧在须溪口唐永泰间开设宋嘉
定间令赵彦彬重修元季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县徐
良弼建县治于今处永乐十四年圮于水二十二年
知县徐仕宗重建天顺元年知县陈敏复建王增祐
记成化十八年 知县卢格 重建谯楼郑节为之记正
德间知县范永銮建仕优亭于仪门左以祠名宦嘉
靖四年知县叶良佩因犴狱湫隘撤而新之万 (第 6b 页)
定间令赵彦彬重修元季燬于兵明洪武初知县徐
良弼建县治于今处永乐十四年圮于水二十二年
知县徐仕宗重建天顺元年知县陈敏复建王增祐
记成化十八年 知县卢格 重建谯楼郑节为之记正
德间知县范永銮建仕优亭于仪门左以祠名宦嘉
靖四年知县叶良佩因犴狱湫隘撤而新之万 (第 6b 页)
复旧官
郑瑗井观琐言三卷 蜩笑偶言一卷
瑗字仲璧莆田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 卢格 荷亭辨论十卷
格字正夫东阳人成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臣/)等谨案是书持论诡异攻击朱子之书往往过 (第 15a 页)
郑瑗井观琐言三卷 蜩笑偶言一卷
瑗字仲璧莆田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郎中 卢格 荷亭辨论十卷
格字正夫东阳人成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臣/)等谨案是书持论诡异攻击朱子之书往往过 (第 15a 页)
也自雅颂之外其十五国风尽歌之今三百篇及鲁
人所存无加损也其谓夫子删诗其可信乎
朱右曰古诗三百篇以风雅颂为三经赋比兴为三
纬
卢格 曰史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取三百五篇孔颖
达以为未可信按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
诗以观民风西周盛 (第 13a 页)
人所存无加损也其谓夫子删诗其可信乎
朱右曰古诗三百篇以风雅颂为三经赋比兴为三
纬
卢格 曰史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取三百五篇孔颖
达以为未可信按王制天子五年一巡狩命太师陈
诗以观民风西周盛 (第 13a 页)
舆论具人伦鉴尝拔黄泽于俦伍中及为按察使持
重得宪体历都御史总督两广有声于时
王哲字思德吴江人进士监察御史弘治中按广东
务持大体先是 卢格 来巡张弛琐屑大失民望哲独
洗冤泽物锄暴惠良人心始安属吏有私馈于其家 (第 19a 页)
重得宪体历都御史总督两广有声于时
王哲字思德吴江人进士监察御史弘治中按广东
务持大体先是 卢格 来巡张弛琐屑大失民望哲独
洗冤泽物锄暴惠良人心始安属吏有私馈于其家 (第 19a 页)
通政黄莲峰先生河清
黄河清字应期南安人弘治十五年举进士授吏部文
选司主事历郎中慨然以进退人才自任凡所举错甚
称冢宰杨文襄公一清意首荐刘大夏韩文林瀚熊绣
王宗彝朱钦艾璞陈寿王质万镗程文程温艾洪徐昂
葛嵩张良弼吕翀潘镗刘演萧乾元黄昭道张玮邢珣
樊禹朱廷声等二十五人又荐恬退之士四人曰潘甫 卢格 张诩祝萃以风天下又若董玘万镗杨果闻渊姚
继嵓夏良胜章拯唐龙周广顾珀皆其所举士论翕然
归之称典选得人者 (第 17b 页)
黄河清字应期南安人弘治十五年举进士授吏部文
选司主事历郎中慨然以进退人才自任凡所举错甚
称冢宰杨文襄公一清意首荐刘大夏韩文林瀚熊绣
王宗彝朱钦艾璞陈寿王质万镗程文程温艾洪徐昂
葛嵩张良弼吕翀潘镗刘演萧乾元黄昭道张玮邢珣
樊禹朱廷声等二十五人又荐恬退之士四人曰潘甫 卢格 张诩祝萃以风天下又若董玘万镗杨果闻渊姚
继嵓夏良胜章拯唐龙周广顾珀皆其所举士论翕然
归之称典选得人者 (第 17b 页)
六十二卷滑稽文传续集别集(陈/斗)端友传 汤媪传
(俱吴/宽)五大夫传(姚/绶)昌阳传(杨守/陈)方君谈子传 (卢/格) 梅
伯华传 菊坡纪谑(单/宇)
六十三卷滑稽文传新传 滑稽别传(七一/居士)滑稽文
传外集 (第 21b 页)
(俱吴/宽)五大夫传(姚/绶)昌阳传(杨守/陈)方君谈子传 (卢/格) 梅
伯华传 菊坡纪谑(单/宇)
六十三卷滑稽文传新传 滑稽别传(七一/居士)滑稽文
传外集 (第 21b 页)
让立文王则道被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之故而
让之不必为革命之说乃知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
者
陶潜书晋辨 (卢格/ ) (第 16a 页)
纲目书晋处士陶潜卒潜字渊明侃之曾孙也自以先
世为晋宰辅耻复屈身后代今按渊明自叙云长沙公
于予为族祖同出大司马陶舍昭穆既远已为路人则
侃与渊明分源五百馀年不知梁统何据而本传称为
祖孙自后论渊明者皆本于此有谓其年书甲子者
有谓其志似子房者虽多褒词殊非据实要之渊明
为人闲靖寡欲恬淡乐道初无舍己为人之意故其
著于诗文和平深粹亦无怨尤迫切之词天性自然
不待勉强求之于古其所谓逸民者欤惟熟读其诗文
则得之矣
诗亡辨 (卢格/ )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集注曰
王者迹熄谓平王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诗亡
谓黍离降 (第 17a 页)
让之不必为革命之说乃知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
者
陶潜书晋辨 (卢格/ ) (第 16a 页)
纲目书晋处士陶潜卒潜字渊明侃之曾孙也自以先
世为晋宰辅耻复屈身后代今按渊明自叙云长沙公
于予为族祖同出大司马陶舍昭穆既远已为路人则
侃与渊明分源五百馀年不知梁统何据而本传称为
祖孙自后论渊明者皆本于此有谓其年书甲子者
有谓其志似子房者虽多褒词殊非据实要之渊明
为人闲靖寡欲恬淡乐道初无舍己为人之意故其
著于诗文和平深粹亦无怨尤迫切之词天性自然
不待勉强求之于古其所谓逸民者欤惟熟读其诗文
则得之矣
诗亡辨 (卢格/ )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集注曰
王者迹熄谓平王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诗亡
谓黍离降 (第 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