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別史類
正史類
編年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別集類
陈新诏(掖县/人) 张素养(建安/人)
冯三元(三河/人) 李九官(莱芜/人)
徐吉(内江人已上/天启间任) 周维持(金坛/人) 吴阿衡(裕州/人) 李柄(江都/人)
刘士祯(万安/人) 萧奕辅(南海/人 (第 22a 页)
冯三元(三河/人) 李九官(莱芜/人)
徐吉(内江人已上/天启间任) 周维持(金坛/人) 吴阿衡(裕州/人) 李柄(江都/人)
刘士祯(万安/人) 萧奕辅(南海/人 (第 22a 页)
但启元(江西人举人/四十二年任) 刘维栋(缺四人四/十 年任)
曾 栋(江西临川人进/士四十五年任) 王如春(湖广人进士/四十六年任)
周维持(江南金坛人进/士天启元年任) 荆勉述(江南人举/人六年任) (第 17b 页)
曾 栋(江西临川人进/士四十五年任) 王如春(湖广人进士/四十六年任)
周维持(江南金坛人进/士天启元年任) 荆勉述(江南人举/人六年任) (第 17b 页)
嘉谟(字明卿竟陵人隆庆进士历官四川按察使/榷税中官邱乘云播虐嘉谟檄所司拒绝而)
(榜杀奸民助虐者乘云为少戢累迁吏部尚书光/宗即位郑贵妃邀封皇太后嘉谟以大义责贵妃)
(事乃寝光宗大渐嘉谟受顾命时李选侍居乾清/宫嘉谟草疏率群臣请移宫杨涟左光斗继之五)
(日选侍始移哕鸾宫嘉谟秉铨公正无私惟才是/任为魏忠贤所恶致仕归忠贤党 周维持 复劾之)
(遂削籍崇祯初起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刘垓(字达可潜江人隆庆/进士初任太平推官) (第 79b 页)
(榜杀奸民助虐者乘云为少戢累迁吏部尚书光/宗即位郑贵妃邀封皇太后嘉谟以大义责贵妃)
(事乃寝光宗大渐嘉谟受顾命时李选侍居乾清/宫嘉谟草疏率群臣请移宫杨涟左光斗继之五)
(日选侍始移哕鸾宫嘉谟秉铨公正无私惟才是/任为魏忠贤所恶致仕归忠贤党 周维持 复劾之)
(遂削籍崇祯初起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刘垓(字达可潜江人隆庆/进士初任太平推官) (第 79b 页)
吏部尚书。连掌内外大计,悉协公论。秩满,加太子太保,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归。五年,魏忠贤擅国。 御史周维持
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顷之,卒。
张鲸
按《明外史·张鲸传》:鲸,新城人,太监张宏名下也
张鲸
按《明外史·张鲸传》:鲸,新城人,太监张宏名下也
王安,置之死。嘉谟恶之,出维华于外。忠贤怒,嗾给事中孙杰劾嘉谟。嘉谟求退,忠贤矫旨许之。五年,忠贤党 周维持
复劾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崇祯元年,荐起南京吏部尚书。明年,卒官。
周思敬
按《麻城县志》:思敬,号 ……者,应秋毛举细过,削夺无虚日。忠贤门下有十狗,应秋其首也。庄烈帝嗣位,被劾归。已,入逆案,遣戍死。弟 维持。 天启中为御史,请刊党籍,尽燬天下书院。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崇祯初,起按浙江,被劾罢。兄弟并丽逆案。
周思敬
按《麻城县志》:思敬,号 ……者,应秋毛举细过,削夺无虚日。忠贤门下有十狗,应秋其首也。庄烈帝嗣位,被劾归。已,入逆案,遣戍死。弟 维持。 天启中为御史,请刊党籍,尽燬天下书院。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崇祯初,起按浙江,被劾罢。兄弟并丽逆案。
。持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五年,魏忠贤擅国。 御史周维持
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御史牟志夔复诬问达赃私,请下吏按问。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维持
、志夔咸名挂逆案。
冯从吾
按《明外史本传》: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
冯从吾
按《明外史本传》: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
、养圣德、责辅臣、惜人才四事。明年,广宁陷,嘉谟忧愤,驰疏劾兵部尚书张鹤鸣主战误国罪。五年秋,忠贤党 周维持,
复劾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崇祯元年,荐起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明年,卒官,年八十四。赠少保。
万
万
向高等请留嘉谟竣大计事,不听。明年,广宁陷,嘉谟忧愤,驰疏劾兵部尚书张鹤鸣主战误国罪。五年秋,忠贤党 周维持
复劾嘉谟曲庇王安,遂削籍。
崇祯元年,荐起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明年,卒官,年八十四。赠少保。 ……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
五年,魏忠贤擅国。 御史周维持 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御史牟志夔复诬问达赃私,请下吏按问。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维持 、志夔咸名挂逆案。
陆梦龙 傅梅
陆梦龙,字君启,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崇祯元年,荐起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明年,卒官,年八十四。赠少保。 ……议平允,不激不随。先以秩满,加太子太保,至是乞休,疏十三上。诏加少保,乘传归。
五年,魏忠贤擅国。 御史周维持 劾问达力引王之寀植党乱政,遂削夺。御史牟志夔复诬问达赃私,请下吏按问。命捐赀十万助军兴。顷之,问达卒。以巡抚张维枢言,免其半,问达家遂破。崇祯初,赠太保,予一子官。 维持 、志夔咸名挂逆案。
陆梦龙 傅梅
陆梦龙,字君启,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宵小,祗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帝怒斥为民,镳由是名闻天下。
初,镳世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附魏忠贤并丽逆案,镳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论荐之
初,镳世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附魏忠贤并丽逆案,镳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论荐之
武功,迈汤、武而无德」。又闻其过先帝梓宫之前,扬扬得意,竟不下马。臣闻之,不胜发指。其伯父周应秋、 周维持,
皆魏忠贤门下走狗;本犯又为闯贼之臣:枭獍萃于一门,逆恶种于前世。臣按律:谋危社稷,谓之谋反。大逆不道 (第 126 页)
周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戊辰进
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芜湖,以忧归。服阕,授礼部主事。抗疏极论不当宠任内臣,罢斥言官;帝怒,斥为民。自是知名。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党附魏忠贤并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然好 …… (第 206 页)
南都议立,吕大器、姜曰广并主潞王,镳与雷演祚往来游说。及福王立、大器被逐,马士英深恶曰广,令其私人朱统诬劾之,而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悉置于理;复诋镳榷关时贪肆状。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有诏俱逮治。镳叔父 维持 与弟前萧山知县铨及钟因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而镳乃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 …… (第 206 页)
贼败,南归。周氏金坛贵族,而其父子、兄弟悉有离心。镳与钟尤以才相忌,各招致生徒,立门户;汲引既广,败类入焉。彼讪此谤,两家弟子遇于途不交一揖。钟既降贼,镳门人徐时霖等益被以恶名;朝中传其「劝进表」有『独夫授首,万姓归心;比尧、舜而有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等语,远近莫不切齿。初,钟与弟某遇阮大铖于酒肆,席间弟与语不合,推案坏座;坐者皆失色,钟徐引去不为谢。刘泽清之镇山东也,慕钟名,奉五百金以交欢;拒勿纳。以此,二人深恨之。至是,大铖用事,与马士英谋必欲杀钟。其年八月,士英言:『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使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
从贼,为大逆之尤。庶吉士周钟者,劝进未已,又劝贼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前,臣不胜发指。其伯父应秋、 维持 皆魏忠贤鹰犬,今钟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萃一门、逆恶种两世,宜加赤族诛。其胞兄铨尚厕衣冠之班、从兄镳俨然 …… (第 209 页)
上三改,帝密召大珰戒之。寻罢厂,厂燄一夕散。比已再迁礼科左给事中,然阁臣、内官之伺其短者日益至,帝每 维持 之。其乡举时主试姚明恭,尝以乡人谋官吏部为嘱;力却之。
故辅周延儒会试知贡举也,时家居;朝议 (第 258 页)
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芜湖,以忧归。服阕,授礼部主事。抗疏极论不当宠任内臣,罢斥言官;帝怒,斥为民。自是知名。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党附魏忠贤并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然好 …… (第 206 页)
南都议立,吕大器、姜曰广并主潞王,镳与雷演祚往来游说。及福王立、大器被逐,马士英深恶曰广,令其私人朱统诬劾之,而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悉置于理;复诋镳榷关时贪肆状。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有诏俱逮治。镳叔父 维持 与弟前萧山知县铨及钟因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而镳乃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 …… (第 206 页)
贼败,南归。周氏金坛贵族,而其父子、兄弟悉有离心。镳与钟尤以才相忌,各招致生徒,立门户;汲引既广,败类入焉。彼讪此谤,两家弟子遇于途不交一揖。钟既降贼,镳门人徐时霖等益被以恶名;朝中传其「劝进表」有『独夫授首,万姓归心;比尧、舜而有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等语,远近莫不切齿。初,钟与弟某遇阮大铖于酒肆,席间弟与语不合,推案坏座;坐者皆失色,钟徐引去不为谢。刘泽清之镇山东也,慕钟名,奉五百金以交欢;拒勿纳。以此,二人深恨之。至是,大铖用事,与马士英谋必欲杀钟。其年八月,士英言:『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使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
从贼,为大逆之尤。庶吉士周钟者,劝进未已,又劝贼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前,臣不胜发指。其伯父应秋、 维持 皆魏忠贤鹰犬,今钟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萃一门、逆恶种两世,宜加赤族诛。其胞兄铨尚厕衣冠之班、从兄镳俨然 …… (第 209 页)
上三改,帝密召大珰戒之。寻罢厂,厂燄一夕散。比已再迁礼科左给事中,然阁臣、内官之伺其短者日益至,帝每 维持 之。其乡举时主试姚明恭,尝以乡人谋官吏部为嘱;力却之。
故辅周延儒会试知贡举也,时家居;朝议 (第 258 页)
多武功,迈汤、武而无惭德」。又闻其过先帝梓宫之前,扬扬得意,竟不下马。臣闻之不胜发指。其伯父周应秋、 周维持
皆魏忠贤门下走狗,钟又为闯贼之臣;枭獍萃于一门,逆恶种于前世。臣按律,谋危社稷谓之谋反。不逆不道,宜 …… (第 284 页)
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官礼部主事,抗疏论不当宠任内官,罢斥言官。崇祯帝怒,斥为民;自是知名。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党附魏阉,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阮大铖之废居金陵也,镳与诸名士为「留都防 …… (第 319 页)
演祚字介公,太湖人也;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于乡。崇祯帝思破格用人,命举贡悉就铨用,凡二百六十三人,时号「庚辰特用」;演祚得刑部主事。踰年,擢武德兵备佥事。劾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折饷行贿;召入朝,与志完面质于中左门。演祚因言周延儒招权及其幕客董廷献通贿状,廷儒由是被放。志完诛,而令演祚回任。演祚初觊得总宪,故极意攻击;及是颇沮丧,廷臣遂以是忌之。演祚,曰广之门人也;士英欲逐曰广,乃令朱统诬劾之,而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于是镳与演祚及钟等俱逮治。镳之叔父 维持 与镳弟前萧山知县铨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镳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劝进表 (第 320 页)
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官礼部主事,抗疏论不当宠任内官,罢斥言官。崇祯帝怒,斥为民;自是知名。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党附魏阉,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阮大铖之废居金陵也,镳与诸名士为「留都防 …… (第 319 页)
演祚字介公,太湖人也;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于乡。崇祯帝思破格用人,命举贡悉就铨用,凡二百六十三人,时号「庚辰特用」;演祚得刑部主事。踰年,擢武德兵备佥事。劾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折饷行贿;召入朝,与志完面质于中左门。演祚因言周延儒招权及其幕客董廷献通贿状,廷儒由是被放。志完诛,而令演祚回任。演祚初觊得总宪,故极意攻击;及是颇沮丧,廷臣遂以是忌之。演祚,曰广之门人也;士英欲逐曰广,乃令朱统诬劾之,而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于是镳与演祚及钟等俱逮治。镳之叔父 维持 与镳弟前萧山知县铨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镳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劝进表 (第 320 页)
周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中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官礼部主事。抗疏论不当宠任内臣、罢斥言官;帝怒,斥为民。自是知名。镳伯父尚书应秋、叔 父御史维
持,以党附魏珰,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阮大铖之废居金陵也,镳与诸名士为 …… (第 259 页)
演祚字介公,太湖人。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于乡。帝思破格用人,命举、贡
悉就铨用凡二百六十三人,时号「庚辰特用」;演祚得刑部主事。踰年,擢武德兵备佥事。劾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折饷行贿;召入朝,与志完面质于中左门。演祚因言周延儒招权及其幕客董廷献通贿状,延儒由是被放。志完诛,而令演祚回任。演祚初觊得总宪,故极意攻击;及是,颇沮丧。廷臣遂以是忌之。及马士英欲逐姜曰广,乃令朱统诬劾之,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于是镳与演祚及钟等俱逮治。镳之叔 父维 持与镳弟前萧山知县铨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镳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劝进 …… (第 260 页)
为大逆之尤。庶吉士周钟者,劝进未已,又劝贼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前,臣闻不胜发指。其伯父应秋 、维 持皆魏忠贤鹰犬,今钟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萃于一门,逆党钟于两世:宜加赤族诛。其胞兄铨,尚厕衣冠之班;从 (第 261 页)
演祚字介公,太湖人。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于乡。帝思破格用人,命举、贡
悉就铨用凡二百六十三人,时号「庚辰特用」;演祚得刑部主事。踰年,擢武德兵备佥事。劾督师范志完纵兵淫掠、折饷行贿;召入朝,与志完面质于中左门。演祚因言周延儒招权及其幕客董廷献通贿状,延儒由是被放。志完诛,而令演祚回任。演祚初觊得总宪,故极意攻击;及是,颇沮丧。廷臣遂以是忌之。及马士英欲逐姜曰广,乃令朱统诬劾之,指镳、演祚为曰广私党;士英亦劾周钟从逆,牵连及镳。于是镳与演祚及钟等俱逮治。镳之叔 父维 持与镳弟前萧山知县铨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镳私刻「燕中纪事」、「国变录」诸书,伪撰「劝进 …… (第 260 页)
为大逆之尤。庶吉士周钟者,劝进未已,又劝贼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前,臣闻不胜发指。其伯父应秋 、维 持皆魏忠贤鹰犬,今钟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萃于一门,逆党钟于两世:宜加赤族诛。其胞兄铨,尚厕衣冠之班;从 (第 261 页)
周镳,字仲驭,号鹿溪,金坛人。父泰时,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戊辰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芜湖。还朝,抗疏谏帝不当宠任中官、罢斥言官。帝怒,削其籍。镳自是知名。初,镳伯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党附魏忠贤,并列逆案;镳深耻之。通籍后,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然好臧否人物,是 (第 109 页)
是非非,不少假借,名愈高而谤议滋起矣。会廷臣多论荐者,起故官,进郎中;复为给事中韩如愈劾罢。北都既陷,南都诸大臣议迎立,吕大器、姜曰广并主潞王,镳与雷演祚往来游说。已而福王立,大器被逐。马士英深恶曰广,令其私人朱统诬劾之;而指镳与演祚为曰广私党,且诋镳榷关时贪肆状。士英亦自劾周钟之从逆,牵连及镳。由是,有诏俱逮治。镳叔父 维持 与钟弟前萧山知县铨,因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而镳乃伪撰劝进表、下江南策以诬钟,恶名流布不能洗 (第 109 页)
是非非,不少假借,名愈高而谤议滋起矣。会廷臣多论荐者,起故官,进郎中;复为给事中韩如愈劾罢。北都既陷,南都诸大臣议迎立,吕大器、姜曰广并主潞王,镳与雷演祚往来游说。已而福王立,大器被逐。马士英深恶曰广,令其私人朱统诬劾之;而指镳与演祚为曰广私党,且诋镳榷关时贪肆状。士英亦自劾周钟之从逆,牵连及镳。由是,有诏俱逮治。镳叔父 维持 与钟弟前萧山知县铨,因奏言家门不幸,镳、钟兄弟成隙,而镳乃伪撰劝进表、下江南策以诬钟,恶名流布不能洗 (第 109 页)
士英奏:『科臣光时亨,力阻先帝南迁之议,而身先从贼。龚鼎孳降贼后,每见人则曰:我固欲死,小妾不肯。小妾者,为科臣时所娶秦淮娼妇顾媚也。他如陈名夏、项煜等,不可枚举。台省辞纠弹,司冠不行法,臣窃疑焉。又大逆之尤者,如庶吉士周钟劝进未已,上书于贼,劝其早定江南。又差家人寄书二封其子;一封则言尽节死难,一封则称贼为新主,盛誇其英武仁明及恩遇之隆,以摇惑东南。昨臣病中,东镇刘泽清诵其劝进表一联:「比尧舜而多武功,方汤武而无惭德」。又闻其过先帝梓宫之前,洋洋得意,竟不下马。微臣闻之,不胜发指。其伯父周应秋、 周维持,
皆为魏忠贤门下走狗,本犯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聚于一门,逆恶钟于两世。按律谋危社稷者,谓之谋反,大逆不道 (第 30 页)
初,署礼部管绍宁以「文恪」、「文恭」请,不允;有「既无显德亦无表」等语。至是,绍宁忽改「文忠」。贞运为相,醇谨无他长;前二谥为当。 命再讯系狱郎中周镳。
镳叔原任 御史维持 、弟原任知县铨疏言:『臣家门不幸,突出周镳;因与钟有隙,私刊「燕中纪事」及「国变录」等书,自捏「劝进 (第 116 页)
镳叔原任 御史维持 、弟原任知县铨疏言:『臣家门不幸,突出周镳;因与钟有隙,私刊「燕中纪事」及「国变录」等书,自捏「劝进 (第 116 页)
史可法奏:『先帝用人原无成心,傅宗龙、孙传庭起自缧囚,张凤翔、袁继咸、马士英起自废籍。当吴甡奉命南征,以候唐通兵不至,迟延蒙谴;则过之可原者。国难之作,勋臣殉节者谁?刘孔昭不思之!慎言七旬冢卿,一举吴甡,便以为罪;不亦轻朝廷而长祸乱耶』?
马士英疏请申大逆之诛:『周钟劝进未已,上书请早定江南;其伯叔周应秋、 周维持, 魏珰门下,两世逆恶。兄周镳、周铨,均当连坐』。
草莽孤臣刘宗周疏:『一重屏藩。刘泽清、高杰有 (第 54 页)
马士英疏请申大逆之诛:『周钟劝进未已,上书请早定江南;其伯叔周应秋、 周维持, 魏珰门下,两世逆恶。兄周镳、周铨,均当连坐』。
草莽孤臣刘宗周疏:『一重屏藩。刘泽清、高杰有 (第 54 页)
周镳,字仲驭;金坛人。父秦峙,云南布政使。镳举乡试第一;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榷税芜湖,忧归。服阕,授南京礼部主事;极论内臣、言官二事。
言『张彝宪用,而高弘图、金铉罢;王坤用,而魏呈润、赵东曦斥;邓希诏用,而曹文衡罢閒,王弘祖、李曰辅、熊开元罹罪。每读邸报,半属内侍温纶。自今锻鍊臣子、委天言,祇徇中贵之心;臣不知何所极也!言官言出祸随,黄道周诸臣荐贤不效,而惠世扬、刘宗周勿获进;华允诚诸臣驱奸无济,而陈于廷、姚希孟、郑三俊皆蒙谴。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祇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帝怒,斥为民;镳由是名闻天下。初,镳世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附魏忠贤,并丽「逆案」;镳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 (第 358 页)
言『张彝宪用,而高弘图、金铉罢;王坤用,而魏呈润、赵东曦斥;邓希诏用,而曹文衡罢閒,王弘祖、李曰辅、熊开元罹罪。每读邸报,半属内侍温纶。自今锻鍊臣子、委天言,祇徇中贵之心;臣不知何所极也!言官言出祸随,黄道周诸臣荐贤不效,而惠世扬、刘宗周勿获进;华允诚诸臣驱奸无济,而陈于廷、姚希孟、郑三俊皆蒙谴。每奉严谕,率皆直臣封章。自今播弃忠良、奖成宵小,祇快奸人之计;臣益不知何所极矣』!帝怒,斥为民;镳由是名闻天下。初,镳世父尚书应秋、叔父 御史维持 以附魏忠贤,并丽「逆案」;镳耻之。通籍后,即交东林,矫矫树名节。及被放,与宣城沈寿民读书茅山;廷臣多 (第 35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