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孔克仁” 相关资源

地理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法也上嘉纳之洪武元年升刑部尚书出为广东
  行省参知政事能吏悉上其绩聘名儒以待考试
  二年复召为尚书致仕
   孔克仁
句容人由行省都事进郎中侍帷幄最久
  太祖论天下形势及前代兴亡事必以 (第 9b 页)
克仁
备顾
  问洪武二年命授诸王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终
  参议
  端木复初字以善溧水人太祖召为徽州府经 (第 9b 页)
 奔临洮

夏四月命博士 孔克仁(句容/人)
授诸子经
 功臣子弟俱令入学
冯胜徇临洮李思齐降
 时张思道弟良臣守庆阳徐达会诸将议所向皆曰
 张思 (第 8b 页)
 新繁创规制立条教修水利垦荒田民多赖之再任

 新津政声益著蜀志谓新繁有清白江槐以此自励
 故终身清白
  孔克仁
字原夫圣裔父为兴国路教授因家焉洪武
 初与宋濂应召讲左氏春秋同被宠遇所赐制诏凡
 一十三函累官浙东按 (第 37a 页)
 元纪三十(起阏逢执徐四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四年夏四月甲午朔命库库特穆尔讨博啰
特穆尔 吴王退朝与 孔克仁
等论前代成败因曰秦
以暴虐宠任邪佞之臣故天下叛之汉高起自布衣能 (第 1a 页)
以宽大驾驭群雄遂为天下主今天下之势则不然元
之号令纪纲已废弛矣故豪杰所在蜂起然皆不修法
度以明军政此其所以无成也因感慨久之又曰天下
用兵河北有博啰特穆尔河南有库库特穆尔关中有
李思齐张良弼然有兵而无纪律者河北也稍有纪律
而兵不振者河南也道途不通馈饷不继者关中也江
南则惟我与张士诚耳士诚多奸谋而尚间牒其御众
尤无纪律我以数十万之众固守疆土修明军政委任

将帅俟时而动其势有不足平者 克仁
顿首曰主上神
武当定天下于一今其时矣 吴中书省臣进宗庙祭
享及月朔荐新礼仪王御白虎殿览毕退自殿西步至 (第 2a 页)
戟门东忽悲怆流涕谓宋濂 孔克仁
曰吾昔遭世艰苦
饥馑相仍当时二亲俱在吾欲养而力不给今赖天地
之佑化家为国而二亲不及养追思至此痛何可言 (第 2a 页)
  尊崇文庙之训

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
诣曲阜致祭使行上谓之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
地相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祀事朕
今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国
学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洪武十五年四月诏天下通祀孔子赐学粮增师生廪
膳上谕礼部尚书曰孔子明帝王之道以教后世使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以正彝伦攸叙其功恭于天地

今天下郡县庙学并建而报祀之礼止行京师岂非阙
典卿与儒臣其定释奠礼仪颁之天下学校令以每岁
春秋仲月通祀孔子
  兴学之训
洪武二年四月命博士 孔克仁
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
亦令入学上谕之曰人有积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
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不求明 (第 6a 页)
宴赐诗商搉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
三年四月命博士 孔克仁
等授诸子经定东宫官属之制
上召东宫官属及王府官属谕之曰辅导之臣犹法度之
器先正已而后正人盖德义者正人 (第 18b 页)
按察使时镇抚回回怙势作威轻重人罪廉其状坐以法
境内肃然仍请屯垦荆襄废地以转饷北征上许之会浙
东按察使 孔克仁
佥事王璹坐事逮辞连溢上特原其无
他既而胡深攻闽陷没建阳处州边闽震动群丑复作改
溢副使处州镇之溢谢曰昔 (第 23a 页)
  开国规模
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春正月李善长徐达等率群臣
奉太祖即吴王位以李善长为中书右相国徐达为中
书左相国太祖退朝语善长等曰建国之初先正纲纪
纲纪先礼元氏主荒臣专今宜鉴之 三月置起居给

事中日侍左右记言动谕中书省臣许山林士伍上书
效用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有学识者辟赴中书
夏四月甲午太祖退朝语侍臣 孔克仁
曰秦主虐臣佞
天下叛之汉高起布衣宽大善驾驭遂帝天下今元政
弛极豪杰蜂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因感叹久之 (第 1b 页)
五月太祖御白虎殿阅汉书问宋濂 孔克仁
汉治何不
三代 (第 1b 页)
克仁
曰王霸之道杂太祖曰咎将谁始曰在高
祖太祖曰然高祖创业未遑礼乐孝文时当制作复三 …… (第 1b 页)
尽君臣之义 甲辰以孔希学袭封衍圣公孔希大为
曲阜知县皆世袭立孔颜孟三氏教授司尼山洙泗二
书院命博士 孔克仁
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入学
 十二月己巳上退朝还宫太子诸王侍上指宫中隙
地谓之曰此非不可起亭台馆榭为 (第 15b 页)
 (西魏郡金改府元明因之今改狄道州郭子兴一名/兴濠人官都督佥事与滁阳王同姓名 图鲁卜旧)
 (作脱列伯桑噶实哩旧作桑哥失里恩克旧/作王可阿实克布哈旧作阿失不花今并改)
夏四月命博士 孔克仁
授诸子经
 (功臣子弟/并令入学)(第 23b 页)
(孔克仁/
句容人)
冯胜徇临洮李思齐降 (第 23b 页)
   无不晓然于
天子崇师重道如此而仰法我
皇上则古称先之
圣心以共臻一道同风之雅化洵乎得振兴文治之本
   焉昔明太祖读汉书谓侍臣宋濂 孔克仁
曰汉
   治何以不比隆三 (第 11a 页)
孔克仁
对曰以其杂霸耳
   明太祖曰然高祖创业未遑礼乐孝文时当制 (第 11a 页)
回回怙势作威轻重人罪以为
常公廉得状坐以法曾未几河内道按察使宋思颜以
浙东宪使事不白下狱而浙东按察使 孔克仁
佥事王
璹亦以事被逮辞或连公公忧惧不知所为上遣大令
史刘君基喻公曰予素知章溢守法令毋疑也既而胡
君以 (第 22a 页)
月奉旨入内授皇太子经先生诚明俨恪遇纲常大
义明白开陈再三言之而不倦上深嘉叹之壬寅八月
上召先生及兴国 孔克仁
讲春秋左氏传毕先生起曰
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中适天
下可定也是月告归省亲有白金文绮之 (第 5a 页)
至睹荆襄多旷地建议分兵屯田且以控制北
方为便行省镇抚回回怙恶溢以法罪之时河内按察
使宋思颜浙东按察使 孔克仁
佥事王畴俱彼逮系上
命溢为浙江副使溢辞曰臣同列获罪而独蒙宽宥若
加之擢过亦大矣乃仍佥浙东事值山寨多叛 (第 11b 页)

命溢归省浙东始设按察司拜佥事寻改湖广建议荆
襄多旷地宜分兵屯田且以控制北方上深善之按察
使宋思颜 孔克仁
佥事王璹先后以事逮狱辞连溢溢
忧惧上遣刘基喻曰素知章溢守法勿疑也胡深败没
处州煽动升溢浙东按察副使往 (第 25a 页)
   更定旧官
国初官制后革者记之以备考而人亦附焉
中书令不设左右丞相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
丞正二品参政从二品参议正四品
上初下建康立中书省上以中书省右丞相总省事李
善长宋思颜为参议李梦祥郭景祥为左右司郎中侯
原善杨原杲陶安阮弘道为员外郎 孔克仁
陈养吾王
恺为都事王畴为照磨栾凤为管勾夏煜韩子鲁为博 (第 14b 页)
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语关之法而大要以
谐声为主至元六年诏颁行于天下 明纪事本末曰
太祖尝问宋濂 孔克仁
汉治何不及三代也 (第 20b 页)
克仁
曰王霸
之道杂太祖曰咎将谁始曰在高祖太祖曰然高祖创
业未遑礼乐孝文时当制作复三代之旧乃逡巡未遑 (第 20b 页)
贤于梦炎也 又曰世祖与侍臣论
文学之士曰赵孟頫唐李太白宋苏子瞻之流也 明
纪事本末曰太祖阅汉书问宋濂 孔克仁
汉治何不三
(第 12b 页)
克仁
对曰王霸之道杂太祖曰咎将谁始曰在高
祖太祖曰高祖创业未遑礼乐孝文时当制作复三代 (第 12b 页)
 吴元年冬上念七子渐长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屦行
 縢凡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十三洪武二年设王相
 府是年令博士 孔克仁
授诸子经三年封诸子王诏
 曰朕荷天地百神之祐祖宗之灵当群雄鼎沸之秋
 奋兴淮右赖将相宣力创业江左曩者 (第 5a 页)
 孔克中(字庸夫孔子五十五代孙洪武初知吴江州凡事修饬惠政聿新)
 孔克表(平阳人孔子五十五代孙博学笃行尤精于史学洪武中荐为翰林修撰)
  孔克仁(曲阜人高庙命授诸皇子经功臣子弟亦令就学)
 孔克勋(洪武初清河知县劝农兴学修举废坠不劳民不伤财吏民悦服)
 孔克愚(字钝夫仁和人宣圣五十五世 (第 34a 页)
 宇绍中国帝王之纲常有功于帝王也大矣圣明体
 皇祖之心而扩夫大学之道则宗社有无疆之休也
国朝甲辰五月太祖朝罢退御白虎殿阅汉书侍臣宋
孔克仁
等在侧上顾谓濂等曰汉之治道不能纯乎
三代者其故何也 (第 2b 页)
克仁
对曰王霸之道杂故也上曰高
祖创业之君遭秦灭学之后干戈战争之馀斯民憔悴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