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库
郁迁今治筑城浚濠有李炳记景泰三年知县王
瑾重脩周四里一百五十二步南临渭水冲崩为
患正德戊寅 知县底蕴 脩河岸制桩板沿堤覆翼
嘉靖九年巡抚刘天和复脩之检讨王九思为记
二十六年巡抚谢兰拓东西北三隅四 (第 2b 页)
瑾重脩周四里一百五十二步南临渭水冲崩为
患正德戊寅 知县底蕴 脩河岸制桩板沿堤覆翼
嘉靖九年巡抚刘天和复脩之检讨王九思为记
二十六年巡抚谢兰拓东西北三隅四 (第 2b 页)
庚(凡)十(凡)𡻕伏自(某)年(某)月(某)日以来身躬欠利疾厄相
淩或为刑冲尅战致起沉灾其因讼注愆尤乃招斯厄莫
明底蕴 深切忧惶非申解谢曷遂痊平由是寅具法信恪
办凡仪择期是月(某)日良吉延仗羽人于家修设
太上消灾保安 (第 15p011b 页)
淩或为刑冲尅战致起沉灾其因讼注愆尤乃招斯厄莫
明底蕴 深切忧惶非申解谢曷遂痊平由是寅具法信恪
办凡仪择期是月(某)日良吉延仗羽人于家修设
太上消灾保安 (第 15p011b 页)
夫国家之设水师,举莫大焉。盖外敌之来,类多藉海以运兵。我国有好水师可靠者,则敌兵难下;是闾阎之免受扰害,莫善于此。且犹不仅此一利也;若与邻地之国交战,我国最喜者是平昔通商仍旧不停,庶几商旅不裹足、税项不中断,而水师之供调运及保护国内各民船,更不必论矣。若海口悉为敌人封塞,民船皆遭擒获,而载运军装之路又被截阻,则国家其能持久以制敌而不生内患,吾未之信也。本朝现既洞 明底蕴,
故创设西式水师一举,帑项难抵其费,亦属无奈之何!惟有尽力竭思以冀成功已矣。虽然有此要举,所购各船资本 (第 565 页)
。
大抵以下反复推说。论议正当。义理平实。既有以见得此心盛大流行之妙。又有以见得此心主我立本之道。发 明底蕴。 无复遗恨。而第其立说。本为辨破局束腔里之病而发。故说流行运用处多。而存主一段。 (第 57L 页)
大抵以下反复推说。论议正当。义理平实。既有以见得此心盛大流行之妙。又有以见得此心主我立本之道。发 明底蕴。 无复遗恨。而第其立说。本为辨破局束腔里之病而发。故说流行运用处多。而存主一段。 (第 57L 页)
之列。而胸怀本趣未至于不可与言。故不敢终默。然亦自笑其愚不能知止。自今当学金人矣。但往来相难之际。发 明底蕴
义理。不害为一场讲论。彼此不为无益。是则又一幸也。兢羁寓穷絷。一出未易。如座下逍遥自在。倘能一访穷庐 (第 159H 页)
又曰。孔子当孟子时。亦须稍加峻厉。然则又有随时之义。何耶。更思之。二说有相通处。
孟子其迹著注。以发 明底蕴 其迹彰。解此句未当。盖仲尼全是天理。更不见有人为之迹。颜子几于圣而未达一间。观其三月不违及伐善施劳等 (第 524H 页)
孟子其迹著注。以发 明底蕴 其迹彰。解此句未当。盖仲尼全是天理。更不见有人为之迹。颜子几于圣而未达一间。观其三月不违及伐善施劳等 (第 524H 页)
大抵以下。反复推说。义理平实。论议正当。既有以见得此心盛大流行之妙。而又有以见得此心主我立本之道。发 明底蕴。
无复遗恨。而第其立说。本为辨破局束腔里之病而发。故说流行运用处多而存主一段。则只于发段处。略绰说过。 (第 615L 页)
为战国之时。风俗气习。自与夫子之时不同。生于其时者。不能不随他风习。虽成德者亦然。
孟子其迹著注。发 明底蕴。 故其迹彰彰。 只就论孟所载寻玩。只他气象。自有无迹有迹之别。如孟子应接处。每露痕迹。有圭角。不似夫子 (第 454H 页)
孟子其迹著注。发 明底蕴。 故其迹彰彰。 只就论孟所载寻玩。只他气象。自有无迹有迹之别。如孟子应接处。每露痕迹。有圭角。不似夫子 (第 454H 页)
详平日事行之万一。而犹惧夫往者日忘。来者日远。无以表白于世。略记处事之方教训之语。颠倒为说。岂足以发 明底蕴
也哉。伏惟当世立言君子。哀其志而采择之。俾得阐幽潜而垂无穷焉。不肖孙男缙钦拜手谨请。
行状[李汇载 (第 723H 页)
行状[李汇载 (第 72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