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藝術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苏 谷(贵州人举人万历三十九年任)王梦瑞(湖广长沙人万历四十三年任)
吴 宰(广东人万历四十八年任)
朱邦彦(贵州籍江南山阳人举人天启四年任)
张志规(广东归善人贡生天启六年任) 黄道元(江南人贡生崇祯三年任)
王士良(江西人贡生崇祯六年任) 陈惟容(四川人举人崇祯九年任) (第 45a 页)
吴 宰(广东人万历四十八年任)
朱邦彦(贵州籍江南山阳人举人天启四年任)
张志规(广东归善人贡生天启六年任) 黄道元(江南人贡生崇祯三年任)
王士良(江西人贡生崇祯六年任) 陈惟容(四川人举人崇祯九年任) (第 45a 页)
陈 贵 陈 宗 袁 宾
叶春芳 郑 宝(知县/) 潘惟藩
车利聘 车鸣鸾 钱万选
张洪量 张志规(知县/) 廖 述(通判/)
以上归善县
陈以才(知县/) 张 溥(知县/) 曹 忠(知县/)
(第 30b 页)
叶春芳 郑 宝(知县/) 潘惟藩
车利聘 车鸣鸾 钱万选
张洪量 张志规(知县/) 廖 述(通判/)
以上归善县
陈以才(知县/) 张 溥(知县/) 曹 忠(知县/)
(第 30b 页)
第一册凡十一幅皆金笺本第一幅第二幅第
七幅第九幅墨画馀俱著色画第一幅山水款
署沈周下有启南印一右方上有 张则之 印一
第二幅山水款题云疏林叶已尽山居静似锦
(字/误)道人有馀兴还坐理残编沈周下有启南印 …… (第 7a 页)
署徵明下有文徵明印一第二幅画王维诗意
前书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句款
署徵明下有徵明印一左方下有 张则之 印一
第三幅柏石款署徵明下有徵明印一第四幅 …… (第 8a 页)
原画并题丁亥十月下有徵明连印左方下有
白贞父氏印一第七幅山水款署徵明下有文
徵明印一右方下有 则之 印一第八幅山水款 …… (第 8b 页)
复题云结屋清溪上黄茆縳数椽双槐绿阴满
独坐不胜閒道复第十六幅山水款识云甲戌
秋日文嘉下有文嘉印一左方有 张则之 印一
第十七幅山水款署文嘉下有肇锡余以嘉名
印一第十八幅写王维诗意前书山中一夜雨
(第 10a 页)
树杪百重泉句款署文嘉下有肇锡余以嘉名
印一第十九幅山水款识云隆庆己巳秋日五
峰文伯仁写下有五峰文伯仁二印右方有 则
之
印一第二十幅古桧款识云虞山七桧图五
峰文伯仁写下有文伯仁印一
第三册凡二十幅第三幅第五幅 …… (第 10a 页)
山水高八寸三分广八寸九分第四幅山水右
方上有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墨林秘玩项
子京家珍藏三印左方上有神品 张则之 二印
高八寸一分广八寸三分第五幅翎毛左方上 …… (第 25a 页)
寸四分第十九幅云山右方下有爽字印一左
方上有傅钟英印印一高六寸五分广六寸七
分第二十幅山水左方有神品 张则之 黔宁王
子子孙孙永保之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诸
印高八寸一分广八寸三分第二十一幅戏婴
(第 27a 页)
七幅第九幅墨画馀俱著色画第一幅山水款
署沈周下有启南印一右方上有 张则之 印一
第二幅山水款题云疏林叶已尽山居静似锦
(字/误)道人有馀兴还坐理残编沈周下有启南印 …… (第 7a 页)
署徵明下有文徵明印一第二幅画王维诗意
前书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句款
署徵明下有徵明印一左方下有 张则之 印一
第三幅柏石款署徵明下有徵明印一第四幅 …… (第 8a 页)
原画并题丁亥十月下有徵明连印左方下有
白贞父氏印一第七幅山水款署徵明下有文
徵明印一右方下有 则之 印一第八幅山水款 …… (第 8b 页)
复题云结屋清溪上黄茆縳数椽双槐绿阴满
独坐不胜閒道复第十六幅山水款识云甲戌
秋日文嘉下有文嘉印一左方有 张则之 印一
第十七幅山水款署文嘉下有肇锡余以嘉名
印一第十八幅写王维诗意前书山中一夜雨
(第 10a 页)
树杪百重泉句款署文嘉下有肇锡余以嘉名
印一第十九幅山水款识云隆庆己巳秋日五
峰文伯仁写下有五峰文伯仁二印右方有 则
之
峰文伯仁写下有文伯仁印一
第三册凡二十幅第三幅第五幅 …… (第 10a 页)
山水高八寸三分广八寸九分第四幅山水右
方上有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墨林秘玩项
子京家珍藏三印左方上有神品 张则之 二印
高八寸一分广八寸三分第五幅翎毛左方上 …… (第 25a 页)
寸四分第十九幅云山右方下有爽字印一左
方上有傅钟英印印一高六寸五分广六寸七
分第二十幅山水左方有神品 张则之 黔宁王
子子孙孙永保之墨林秘玩项子京家珍藏诸
印高八寸一分广八寸三分第二十一幅戏婴
(第 27a 页)
花带露开试折一枝閒玩处蜜蜂蝴蝶斗飞来
苏台唐寅画后有唐伯虎唐寅私印勾吴逋客
诸印前有吴趋一印右方下有 张则之 静心堂
书画印二印轴高三尺四寸三分广一尺七寸
八分右方上
御笔识云乾隆壬戌冬曾模一过下 (第 33a 页)
苏台唐寅画后有唐伯虎唐寅私印勾吴逋客
诸印前有吴趋一印右方下有 张则之 静心堂
书画印二印轴高三尺四寸三分广一尺七寸
八分右方上
御笔识云乾隆壬戌冬曾模一过下 (第 33a 页)
定梁清标印墨林懒叟项元汴印沮溺之俦诸
印卷中幅有 张则之 项元汴印项子京氏田畴
耕耨墨林项季子章张孝思诸印押缝有墨林
项子京印袁笠生三印前隔水有宋 (第 28a 页)
印卷中幅有 张则之 项元汴印项子京氏田畴
耕耨墨林项季子章张孝思诸印押缝有墨林
项子京印袁笠生三印前隔水有宋 (第 28a 页)
人戏墨后有梅花庵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二
印卷前有子寿刘氏廷美金氏元玉韩士能印
张则之 黄姬水印诸印卷后有青松白玉王履
吉印于思缉印杨氏家藏诸印拖尾有金氏元
玉黄姬水印韩士能印 (第 22b 页)
印卷前有子寿刘氏廷美金氏元玉韩士能印
张则之 黄姬水印诸印卷后有青松白玉王履
吉印于思缉印杨氏家藏诸印拖尾有金氏元
玉黄姬水印韩士能印 (第 22b 页)
自然花叶逼其真胡熙又段天祐题云手种沅
湘九畹春所南心事似灵均古今俛仰俱尘迹
纸上幽芳见是人汴段天祐后有 张则之 一印
又邹奕题云惟公生南楚侍宦来吴中身遭宋
国亡耿耿怀孤忠无家又无后南冠号北风洒
(第 95b 页)
湘九畹春所南心事似灵均古今俛仰俱尘迹
纸上幽芳见是人汴段天祐后有 张则之 一印
又邹奕题云惟公生南楚侍宦来吴中身遭宋
国亡耿耿怀孤忠无家又无后南冠号北风洒
(第 95b 页)
瓒题云凌波微步袜生尘谁见当时窈窕身能
赋已输曹子建善图惟数卫山人云林子题卫
明铉洛神图戊申下有 张则之 一印左方中有
苍岩子棠村审定二印下有张羽钧一印轴高
二尺八寸二分广九寸九分 …… (第 15b 页)
元曹知白松林平远图一轴(上等/岁一)
素笺本墨画款署云西下有云西老人一印右
方下有 张则之 培风阁澹斋三印左方下有十
琴堂书画印记一印右边幅查士标跋云元曹
云西画虽学郭熙此幅松针石 …… (第 31b 页)
昂气象自然清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
一声唐寅画下有唐伯虎唐居士二印前有吴
趋一印右方下有张孝思赏鉴印 张则之 二印
轴高三尺七寸四分广九寸四分
明唐寅临水芙蓉一轴(上等/生八)
素笺本墨画款云 (第 57a 页)
赋已输曹子建善图惟数卫山人云林子题卫
明铉洛神图戊申下有 张则之 一印左方中有
苍岩子棠村审定二印下有张羽钧一印轴高
二尺八寸二分广九寸九分 …… (第 15b 页)
元曹知白松林平远图一轴(上等/岁一)
素笺本墨画款署云西下有云西老人一印右
方下有 张则之 培风阁澹斋三印左方下有十
琴堂书画印记一印右边幅查士标跋云元曹
云西画虽学郭熙此幅松针石 …… (第 31b 页)
昂气象自然清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
一声唐寅画下有唐伯虎唐居士二印前有吴
趋一印右方下有张孝思赏鉴印 张则之 二印
轴高三尺七寸四分广九寸四分
明唐寅临水芙蓉一轴(上等/生八)
素笺本墨画款云 (第 57a 页)
而不撤其薪投胶理浊而不浚其源未见其可
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陈公奉敕巡抚京畿下
车之始首布均 则之令 俾当出耗者赋额轻则
倍之稍轻则半之而最重者则免焉参合分剂
多寡适均负者获苏富者知其至公亦 (第 17a 页)
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陈公奉敕巡抚京畿下
车之始首布均 则之令 俾当出耗者赋额轻则
倍之稍轻则半之而最重者则免焉参合分剂
多寡适均负者获苏富者知其至公亦 (第 17a 页)
止沸而不撤其薪,投胶理浊而不浚其源,未见其可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陈公奉敕巡抚京畿,下车之始,首布均 则之令,
俾当出耗者赋额,轻则倍之,稍轻则半之,而最重者则免焉。参合分剂,多寡适均。贫者获苏,富者知其至公,亦
长湍民高之方杀崔元世。〇检案阙。
判付曰。曾因本道录启。拈出八条疑端。至于元犯换定(是如乎)。自上判决(一作付)之后。邑查道状。从而曰是毕竟。龙孙则刑放。之方则仍推。首从已分。牢不可破。而朝家之意。疑晦多端。未尝自信。业欲一番徐究(是置)。此狱元犯。不出两汉。而之方主人也。龙孙从人也。谋事之误。至于移怒。则之方愤恨。固当倍于龙孙。而邻斗拔剑。自是常习。贼反荷杖。亦有古谚。况(旀)才加诲责。辄又盛气。则半夜虚行。固有归咎之心。片言起闹。岂无相鬨之理。不可以主客之判。专归之于之方(是遣)。且云。龙孙紧踢。元犯(一作世)蹲坐。切姻之招。虽不足信(是隐乃)。龙孙前后招中。踢打一款。终不发 明则之 方之不手犯。足可推知(是旀)。元世落留。之方为主。则既来旋去。固无足怪。及其曰死之后。同行诸人。苍黄 (第 104L 页)
判付曰。曾因本道录启。拈出八条疑端。至于元犯换定(是如乎)。自上判决(一作付)之后。邑查道状。从而曰是毕竟。龙孙则刑放。之方则仍推。首从已分。牢不可破。而朝家之意。疑晦多端。未尝自信。业欲一番徐究(是置)。此狱元犯。不出两汉。而之方主人也。龙孙从人也。谋事之误。至于移怒。则之方愤恨。固当倍于龙孙。而邻斗拔剑。自是常习。贼反荷杖。亦有古谚。况(旀)才加诲责。辄又盛气。则半夜虚行。固有归咎之心。片言起闹。岂无相鬨之理。不可以主客之判。专归之于之方(是遣)。且云。龙孙紧踢。元犯(一作世)蹲坐。切姻之招。虽不足信(是隐乃)。龙孙前后招中。踢打一款。终不发 明则之 方之不手犯。足可推知(是旀)。元世落留。之方为主。则既来旋去。固无足怪。及其曰死之后。同行诸人。苍黄 (第 104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