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沈捷(仁和人万/安知县) 朱朝瑛(海宁人旌/德知县)
沈兆昌(海宁人漳/浦知县) 王先甲(嘉兴人/知县)
高承埏(秀水人虞/衡主事) 李松(秀水/人) 徐名琦(海盐人江/夏知县) 曹广(崇德人刑/部主事)
金溁(崇德人莆/田知县) (第 37a 页)
沈兆昌(海宁人漳/浦知县) 王先甲(嘉兴人/知县)
高承埏(秀水人虞/衡主事) 李松(秀水/人) 徐名琦(海盐人江/夏知县) 曹广(崇德人刑/部主事)
金溁(崇德人莆/田知县) (第 37a 页)
任义殷圣庄共捐赀修 正殿重建启圣祠两庑
棂星门
金坛县儒学在县治东宋绍兴初 知县李松 重建
元至元元年知县于渊增修至正间燬于兵明洪
武初知县蔡原臣重建建文四年知县孙时撤两
庑 (第 19a 页)
棂星门
金坛县儒学在县治东宋绍兴初 知县李松 重建
元至元元年知县于渊增修至正间燬于兵明洪
武初知县蔡原臣重建建文四年知县孙时撤两
庑 (第 19a 页)
星永城人崇祯进士官光禄寺署丞
陈龙正程子详本二十卷
龙正见史类
钟人杰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
人杰字瑞先钱塘人 李公柱 学脉正编五卷
公柱初名松字子乔嘉善人崇祯进士官歙县知县
沈寿民闲道录十六卷
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 (第 24a 页)
陈龙正程子详本二十卷
龙正见史类
钟人杰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
人杰字瑞先钱塘人 李公柱 学脉正编五卷
公柱初名松字子乔嘉善人崇祯进士官歙县知县
沈寿民闲道录十六卷
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 (第 24a 页)
号袭如成阳
岁禄一千一百石永乐十六年薨子安嗣成化十七年
薨孙锜嗣弘治十五年薨庶子溥嗣嘉靖三十三年薨 子乔松 嗣薨子文伟嗣
隆平侯张信直𨽻临淮人从起靖难为都督佥事洪武
三十五年论功封勋阶号如成阳岁禄一千石子孙 (第 9a 页)
岁禄一千一百石永乐十六年薨子安嗣成化十七年
薨孙锜嗣弘治十五年薨庶子溥嗣嘉靖三十三年薨 子乔松 嗣薨子文伟嗣
隆平侯张信直𨽻临淮人从起靖难为都督佥事洪武
三十五年论功封勋阶号如成阳岁禄一千石子孙 (第 9a 页)
谨
奏为奏明事窃照宝应县 知县李松 泰因承缉不力
降一级调用奉
旨令(臣/)等将伊居官如何之处出具考语送部引见钦
此(臣/)查李 (第 180b 页)
奏为奏明事窃照宝应县 知县李松 泰因承缉不力
降一级调用奉
旨令(臣/)等将伊居官如何之处出具考语送部引见钦
此(臣/)查李 (第 180b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 (第 17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 子乔 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 (第 17a 页)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子乔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光裕(字仲连大兴人崇祯庚辰进/士除赣州推官迁 (第 17a 页)
(集/)
徐芳(字仲光南城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泽州有松明阁诗选)
单恂(字质生松江华亭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麻城县有白燕庵诗集)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吉水县有木庵诗草)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桐城县擢户科给事中有野衲诗略)
李公柱(字 子乔 初名松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除知歙县有澹斋草)
祁熊佳(字文载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任南平知县)
沈 (第 17a 页)
崔谊位高地则卑。家奴亦得滥官资。莫讳书中妓隶字。讳时便惹世人嗤。(沆死。以其子谊为枢密副使。以家奴 李公柱
为郎将。自此奴隶亦拜官。沆本娼妓所生。谊亦婢妾子也。时人读簿书。至娼妓贱隶字。皆讳之。)
[咏东史 (第 146L 页)
[咏东史 (第 146L 页)
垂训。只是教人做仁义而已。新溪李公晢劝公读太极图通书西铭。取而潜玩。殆忘寝食。十七聘于节度孙公之门。 李公柱
恒见其服饰鞍马之盛。为诵古人好衣不近外物玩丧之语。公听受愧汗。归即换著布绵。自是不复著䌷纨。于冠屦服 (第 258H 页)
乎。公制行甚高。常言天理之不复。嗜欲害之。痛下克己之工。其于食色服玩。淡然无累。十七。新婚服饰华鲜。 李公柱
恒见之。为诵好衣不近之句。公愧汗而归。换着绵布。自是不近䌷纨之属。自幼已严于男女之别。少时因事入府。 (第 288H 页)
只是教人做仁义而已。新溪李公晢劝公读太极图,通书,西铭。取而潜玩。殆忘寝食。十七。聘于节度孙公之门。 李公柱
恒见其服饰鞍马之盛。而诵古人好衣不近外物玩丧之语。公听受愧汗。归即换著布绵。自是不复著䌷纨。于冠屦服 …… (第 268L 页)
乎。公制行甚高。尝言天理之不复。嗜欲害之。痛下克己之功。其于食色服玩。淡然无累。十七。新婚服饰华鲜。 李公柱 恒见之。为诵好衣不近之句。公愧汗而归。换著绵布。自是不近䌷纨之属。自幼已严于男女之别。少时入府。营僚 (第 276H 页)
乎。公制行甚高。尝言天理之不复。嗜欲害之。痛下克己之功。其于食色服玩。淡然无累。十七。新婚服饰华鲜。 李公柱 恒见之。为诵好衣不近之句。公愧汗而归。换著绵布。自是不近䌷纨之属。自幼已严于男女之别。少时入府。营僚 (第 276H 页)
著有四书困勉录,松阳讲义,三鱼堂剩言,读朱随笔等书。余未及遍览其书。而得其文集而读之。学术辨三篇。与 李子乔
汤潜庵诸书。极言姚江新会假禅乱儒之弊。曰孔孟之道。至朱子而大明。舍朱子而求孔孟之道。犹舍规矩绳墨而欲 (第 605L 页)
万瀑洞出石门。至表训寺。此波崙菩萨所创。距榆岾五十里也。催夕饭。以止枵腹之雷。又向长安寺而去。与方伯 李子乔
相遌。日将昏黑。饮烧春一盏。纾其弸菀而驩谑。明烛促膝。杜子美所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者。正谓此也。己 (第 194L 页)
巳早朝。 李子乔 别吾侪去。吾侪乘篮舆还归表训。携柳海宗上正阳寺。寺丽祖所建。未及其寺也。先陟天逸台而周览其山之胜状。 (第 194L 页)
巳早朝。 李子乔 别吾侪去。吾侪乘篮舆还归表训。携柳海宗上正阳寺。寺丽祖所建。未及其寺也。先陟天逸台而周览其山之胜状。 (第 194L 页)
家。无长者主管。而凡百措置。皆有综理。以应返葬之需。人皆异之。十七。聘于节度孙公之门。服饰鞍具甚盛。 李公柱
恒见之。为诵好衣不近外物玩丧之语。先生听受愧汗。归即换之。自是不复近细帛华鲜之饰。尝与同侪六七人。游 (第 653H 页)
孝子嘉靖揔制朴公旌闾碑阁记
有古碑在星州治东吾道旨里南川边。题曰孝子嘉靖揔制朴矩之闾。碑之立。在嘉靖十四年而无阴记可读。胜览与京山志。只载其庐墓旌阁。而不复致详。至近世有冥庵 李公柱 大氏所为行录者。多至累千馀言。亦徘徊郑重。不敢臆以质其辞。盖事在故远。野史亦零略如是。惟我 明宗大王 (第 48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