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小說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氏王洪烈妻郑氏李可植妻王氏媳王氏李灼妻刘
 氏孙媳靳氏李加修妻董氏媳梁氏陈五常妻乔氏
 曹构妻王氏 李景阳
妻杨氏郭兆麟妻王氏刘家楫 (第 40a 页)
   尚书薛祥墓在州西门外
   尚书薛远墓在祥墓右
   状元邢宽墓在州西三里
   参政朱昂墓在州南十里
    参政李春
墓在州南十里 (第 13a 页)
  李承印(江南人顺/治三年任) 许汉鼎(陜西人顺/治四年任)
   杨文启(奉天人顺/治五年任)  李景阳(奉天人顺/治七年任)
   李 必(陜西人顺/治八年任) 吴守祖(奉天人顺/治九年任)
   赵 亮(陜西人顺治/十三年 (第 28b 页)
  万国钦字二愚新建人万历进士授㜈源知县徵拜御
史言事慷慨不避权贵尚书董份大学士申时行王
钖爵座主也属浙江巡按御史奏请存问国钦言份
謟事严嵩及削职归吞噬乡里无状不宜加隆礼事

遂寝初吏部员外赵南星户部主事姜士昌疏斥政
府私人 给事中李春
开以出位纠南星士昌而其党
陈与郊为助刑部主事吴正志上疏言春开与郊媚
政府干清议且论御史林祖述保留大臣 (第 49b 页)
 司理参军庆历中旱诏求言侁推天变所由兴又条
 当世之失有四其语剀切唐介与同乡里称名于上
 官交章论荐侁盛言左参军 李景阳
枝江令高汝士
 之美乞移与之介益以为贤 (第 23b 页)
   宋永熙(贵州人贡生/十五年任)
 王朝鼎(江南丹徒人选/贡十七年任)
  以上南雄府通判
  李景阳(福建尤溪人儒/士洪武年任)
 余 真
 史永年(宣德/年任)     滕 康(福建瓯/宁人)
 郑 述(福建莆田人/俱正统年任) (第 112a 页)
  石扬休       朱公佑
  家 静       常 炯
  程 琰       史 祥
   李景阳       
张 琏
  史梦锡       杨文仲
  杨 叶       侯鸣凤 (第 117a 页)

用事即引归训子孙曰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鲜于侁字子骏阆中人举进士唐介称其贤交章论荐
侁乃盛言 李景阳
高汝士之美乞移与之神宗诏近臣
举所知范镇以侁对擢利州转运判官初王安石有重
名侁语人曰是人若用必坏天下 (第 47a 页)
所抨击者如左都御史
吴时来左副都御史詹仰庇少詹事黄洪宪给事中唐
尧钦御史蔡系周孙愈贤等皆众论不予者而 给事中

李春
开媚众纠南星上不听又引疾归尚书陆光祖将
去特起南星田间调补考功郎中当是时继光祖而为
尚书者孙鑨有执持 (第 8a 页)
    二年进士十一人榜首张去华
    三年进士十五人榜首马适
    四年进士八人榜首苏德祥
  乾德二年进士八人榜首 李景阳
制科一人
    三年进士一人榜首刘察 (第 13a 页)
 辩经正义七卷(张/沂)  经典质疑六卷(胡顺/之)

 经典分毫正字一卷(欧阳/融)
 经传发𨼆七卷 (李景/阳)
 经典集音三十卷(刘/镕)
 群经索音三十卷(通志/略)经史释题二卷(李/肇)
 引经字源二卷(李行 (第 22b 页)
 (其风/遂革)鲜于侁(江陵司理参军有无辜者白太守出之/所活甚众唐介称其贤上官交章论荐)
 (侁盛言左参军 李景阳
枝江令高/汝士之美乞移与之介益以为贤)赵诚(皇祜间知归/州先是山颓)
 (江石断流诚附薪石根纵火裂石 (第 23b 页)
 兵科

    李春  景阳  
无为
       陜西左参议
   蒋性中 用和  上海  左
       江西右参议
   娄 …… (第 2a 页)
   刘洙  东周  贵溪

       应天府府丞
   罗晟  公亮  临安
       河南佥事
   姚旭   景阳  
桐城
         判官
   徐安行 允端  永嘉
 工科
   李震  用初  大兴 (第 12a 页)
  送友人
梅花残雪照晴川立马邮亭思惘然愧我飘蓬仍薄宦
与君分手正残年一樽行色沙头酒千里乡心月下船
垂老莫言归计拙绿编研北是良田
 张 镐(一首/)
   镐宁波人
  为 李景阳
题便面
高树落凉阴幽溪漾晴碧山雨夜来多苔痕上矶石 (第 31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抑庵文后集卷十五    明 王直 撰
  序
   赠 给事中李景阳
(第 1a 页)
景阳
名春无为州人正统丙辰予考试礼部所进士也 (第 1a 页)
景阳
既登第后三年遂拜兵科给事中当时士大夫皆
誉之以为勤敏详慎不忝于其职予闻而私自喜然恨
未及识之既而 (第 1a 页)
景阳
特过予予察其词气乃温厚和平 (第 1a 页)
其进退周旋则恭让而有礼心益喜之盖念士之早达
者多少年负奇气于俊爽奋厉或有馀 景阳
之持其身
脩其职如此岂非贤哉而予所进亦可谓得人焉耳矣 (第 1b 页)
景阳
在位既三年吏部以称职闻上俾复任其同列之
贤又皆为喜相率来求予文赠之岂谓予于 (第 1b 页)
景阳
有斯
文之契而其相好相勉之情皆欲于予言发邪是固君
子之道也古君子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况乎笃僚
友之好 …… (第 1b 页)
时功业垂
于后世矣其不然者非媢嫉以相恶则佞谀以相悦成
其咎遂其非卒沦胥以陷焉此后之人之失也今诸公
景阳
之复任而欲赠以言则无媢嫉之心可知而岂
肯徒相悦哉盖以古君子之道待 (第 2a 页)
景阳
(第 2a 页)
景阳
之所
宜自励也夫给事中当枢机之任最为华近今之大臣 …… (第 2a 页)
多取于其间 景阳
为之三年已能有所立由是而加勉
焉自言行而充之以极夫德业之盛则爵禄之进安得
不至于远大哉予既重 (第 2b 页)
景阳
又以诸公之请故为文赠
(第 2b 页)
景阳
当必有取也
   赠胡克宁归毗陵序
昔者仲山甫适齐尹吉甫作诗送之行者之有赠言此
其可见者也后之君子乃 (第 2b 页)
   赠邢士俊序
医者活人之术也惟其心之厚于仁者能之盖天生斯
人必欲使之遂其生然六气之淫七情之感有不能克
者由是疾病加焉苟无以济之而或陷于死亡则天地
之心有所不遂矣圣人者出为之医药以调其血气制

其过辅其不及祛其害之自外至者而人始得以自遂
此圣人之仁天地之心也自是而后以医为业者必以
仁存心然后能尽其道人之养老慈幼而欲遂其安者
得有所托矣 兵科给事中李春景阳
世家无为州有老母
在堂道远不得迎养来北京其心盖惓惓然未尝须臾
忘也今年春母忽得疾势且殆他医环视莫能愈 …… (第 40a 页)
无德色 景阳
始而深忧之及闻得士俊而愈则大喜曰
贤哉士俊吾母所恃以安者也其德可忘哉乃诣予诵
其事而求文以美之且曰士 (第 40b 页)
十卷,《河南经说》七卷〈程颐〉,《龟山经说》八卷〈杨时〉,《七经小传》五卷〈刘敞〉,《经传发隐》七卷 〈李景阳〉
,《九经要义类目》六卷〈魏了翁〉,《畏斋经学》十二卷〈游桂〉,《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刘彝〉,《项氏

经典质疑六卷〈注〉胡顺之
诗乐说三卷
群经索隐三十卷
七经小传五卷〈注〉刘敞
经传发隐七卷〈注〉 李景阳
刊谬正俗八卷〈注〉颜师古
经典释文序录一卷〈注〉陆德明
右经解五十八部七百四十四卷

周公谥法一卷 ……隐三十卷
河南经说七卷〈注〉程颐
龟山经说八卷〈注〉杨时
七经小传五卷〈注〉刘敞
经传发隐七卷〈注〉 李景阳
九经要义类目六卷〈注〉魏了翁
畏斋经学十二卷〈注〉游桂
七经中义一百七十卷〈注〉刘彝
项氏家说十四卷
霍乱、转筋、腹痛,木香末一钱,木瓜汁一盏,入热酒调服。〈圣济总录〉
一切下痢,不拘丈夫、妇人、小儿,木香一块,方圆一寸,黄连半两,二味用水半升,同煎乾,去黄连薄,切木香,焙乾为末,分作三服,第一服橘皮汤下,二服陈米饮下,三服甘草汤下,此乃 李景阳
所传,有一妇人久痢将死,梦中观音授此方,服之而愈也。〈孙兆秘宝方〉香连丸方见黄连下。
肠风下血,木香
搆蜚语,言帝薄先朝妃嫔,致选侍移宫日,跣足投井,以摇惑外廷。御史贾继春遂上安选侍书。刑部尚书黄克缵、 给事中李春
晔、御史王业浩辈张大其辞,欲脱盗阉罪。帝恶继春妄言,且疑其有党,将严谴之。一燝谓天子新即位,辄疑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