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詩類
四書類
春秋類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庙然所以攻杀兄者不过利其国耳既夺其国而兄
 又死谥典虚名庙享虚位可以不吝故既为立谥必
 祔庙可知如祔庙则哀思考当同庙而异室矣 威烈
 王(四十三/世穆)
安王(四十四/世昭)烈王(四十五/世穆)显王(烈王弟四/十五世穆)
 烈显二王兄弟相继则其庙必同庙异 (第 62b 页)
周桓王景王 威烈王
汉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和帝殇帝
安帝顺帝冲帝质帝献帝魏明帝高贵乡公陈留王晋
惠帝怀帝悯帝西魏文帝东魏孝静 (第 22a 页)
 (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则成周/者洛邑之总名明矣其不可信二也)至赧王又徙居
 西周(吕氏曰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东/周者东都也 威烈王
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
 (东都者洛阳也周纪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惠公封其少子于巩 (第 47a 页)
 欲葬瑕丘恐不能脩班制
 案古无二谥论语公叔文子子言可以为文未尝谥
 贞惠春秋左传无以二字谥者战国时周乃有 威烈
 王
慎靓王楚有顷襄王秦有孝文王庄襄王一字不
 足加以二字周之末失也不应此时有以三字谥者
 又考公子荆字南 (第 26b 页)
 未详矣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
 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考之碑记周墓明矣
 文献通考景王葬河南洛阳县太仓中 威烈王

 文献通考葬河南洛阳城中东北隅
 隆平集桓灵景威烈四王墓乾德四年诏州县常禁 (第 22b 页)
  灵王
 景王  悼王  敬王(悼王/弟)元王  贞王
 哀王  思王(哀王/弟)考王(哀王/弟)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烈王/弟)慎靓王 赧王
周公封鲁(侯爵/)
 周公  伯禽  考公  炀公( (第 41b 页)
中也与席不暇煖/煖字同服久则煖命出天子无更易之患故可以久王)
(应麟云自僖王命曲沃为晋侯而篡臣无所忌 威烈王/
之命晋大夫袭僖之迹也有曲沃之命则有三大夫之) (第 6a 页)
也东周者东都也 威烈王
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东
周者洛阳也○朱仲晦云周地今河南府及怀孟等州

 案河南县今废在河南河南府城 (第 9b 页)
子顷王壬臣立崩子匡王班立
崩弟定王瑜立陈夏徵舒弑其君楚入陈夫子录国风
止此后四世至敬王春秋终又六世至 威烈王
韩赵魏
为诸侯又五世至赧王秦庄襄王灭之

卫康叔封武王弟武王伐纣封纣子武庚于殷都而三
分其地置三监 (第 5b 页)
  曰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雒阳成
  周之下都也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
  东周者东都也 威烈王
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也
  东周者雒阳也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
 室尽为禾黍闵周 (第 3a 页)
  子孙谓虞思陈胡公之属(史记索隐夏后之时犹封虞思虞遂至周武王克殷

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满谥胡公陈世家自胡公至桓公十二世入春秋始终春秋凡十二公当
哀公十七年楚灭之陈灭而陈恒得政于齐至
周威烈王
田和列为诸侯秦始皇二十六年齐王建降
国亡二世元年齐王族田儋及从弟荣弟横皆豪杰宗彊儋略定齐地自立为王汉 (第 20b 页)
  (使荣叔来锡命周之典礼皆周之自坏也岁改月/化下愈陵上愈替于是武公纂晋僖王命为侯三)
  (晋叉濊武公之祀亦得以 威烈王
之命为侯呜呼/司马公之通鉴固不得不后春秋而作也然以釐)
  (王武公之事观之朱子/所谓迷先几者信矣) (第 19a 页)
 简王  灵王  景王
 悼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哀王
 思王(哀/弟) 考王(哀/弟)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周公封鲁(侯爵/)
 周公  伯禽  考公  炀公(考/弟) (第 64b 页)
    (影同许氏曰东莱先生以为谓之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
    (都也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东/周者东都也 威烈王
之后所谓西周者河南)
    (也东周者洛阳也地理考异王城本郏鄏在/河南县北九里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 (第 2b 页)
   (归赗鲁桓公以弟弑兄及没庄王则使荣叔来/锡命周之典礼皆周之自坏也岁改月化下愈)
   (陵上愈替于是武公篡晋僖王命为侯三晋又/灭武公之祀亦得以 威烈王
之命为侯呜呼司)
   (马公之通鉴固不得不后春秋而作也然以僖/王武公之事观之则朱子所谓迷先几者信矣 (第 17a 页)
  之以一军为晋侯前史谓武公灭晋尽以其宝器
  献之僖王而得封王所为若此谓天下事至是必
  不可为殆不然也先正司马文正公著资治通鉴
  始于 周威烈王
三十三年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 …… (第 23a 页)
  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先王之
  礼于斯尽矣司马公之论甚大其实坏法乱纪崇
  奖篡贼命之以为诸侯自僖王命曲沃始 威烈王
  
之命韩魏赵乃其末流之弊也周自僖王而后愈
  不能君职此之故旧史不书崩葬春秋因之良有
  以也或曰曲沃 (第 23b 页)
 隐公
惠公元妃孟子
传之法先经以始事凡未有经而先纪其事者不一而
足乃先之最先在隐公元年之前者则声子为惠继室
武姜为郑武妃以及卫庄公娶庄姜晋穆侯生成师在
隐之摄段之奔共州吁弑桓桓叔篡晋其前或二十馀
年或三十四十年不如是则无由知其事之始也后经

以终义斯事已毕而更纪其馀者亦不一而足乃后之
更后不特获麟绝笔续经又终并哀公适越数十年之
后而曰赵襄子惎知伯韩魏反而灭之可直接 威烈王
命三晋为诸侯之缘起不如是无由究其义之终也此
左氏传之大概也
生而有文在其手
左传为编年之祖史纪汉书为 …… (第 1b 页)
王周正月
刘知几史通书元年春王正月者年则鲁君之年月则 周王
之月自注考诸书纪年始达此义自古说春秋者
皆妄为解说按知几此二语可谓要言不烦故引解经
之书借以释传而附 (第 3a 页)
咸以不讨晋罪而命为侯是天子乱法
之首夫周不命晋晋将不为侯乎唐留后杀节度即命
为节度姑息养乱正如此愚按 威烈王
使魏斯赵籍韩 …… (第 25a 页)
咸以不讨晋罪而命为侯是天子乱法
之首夫周不命晋晋将不为侯乎唐留后杀节度即命
为节度姑息养乱正如此愚按 威烈王
使魏斯赵籍韩 (第 102a 页)
 (为后晋事张本曲沃及翼本未见桓二年弱按晋文/侯于平王有修捍之功其后嗣为曲沃所 王室不)
 (能救已非矣桓王反使尹氏武氏助曲沃于君臣恩/义邪正一切反之其末造赵魏韩三大夫分晋 威烈)
 (王
又爵命之王法往往/王室自坏之谓之何哉)
夏四月葬卫桓公 (第 53b 页)
 (王城王子朝之乱其馀党多在王城敬王畏之徙都/成周至是考王以王城故地封其弟桓公焉稽古录)
 (谓桓公为东周桓公非也平王东迁之后所谓西周/者丰镐也所谓东周者东都也 威烈王
之后所谓西)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