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虞臣” 相关资源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別集類
總集類
  不霉变况甘省地广民稀土无他产农民收穫之
  粮除完赋养家外大都赴市出粜以资一切用度
  屡丰之后市粮壅滞籴买无人往往又有谷贱伤
  农之 虞臣
以为甘省多筹积贮不惟无碍民食抑
  且有益农工现在甘省州县俱收捐监粮若令各
  府与州县一体收捐不需 (第 23a 页)
所费不赀郡县仓库在在空虚百姓闻风逃避有司
无所措处者此三者皆众人之虑患之在外者若处置
得宜犹可保其无 虞臣
之所虑乃不在此仰惟皇上玉 (第 50b 页)
 会元坊(酒坊桥下/为陆釴立)  经魁坊(为方/鹏立)
 进士坊十三(为卢瑛叶盛沈祥郑文康高敞吴瑞吴/愈 虞臣
朱栻陆昆项栋王秩阙 立)
 紫薇坊(为项/璁立)    昼锦坊(为吴/凯立)
 双璧坊(为柴/奇立 (第 16b 页)
 (礼也顾学宫后有佛庐当撤者乃毁弃其像改公祠/设位于中岁时率僚属师生拜而祀之他日托公之)
 (子婿兵部郎中 虞君元凯
来道其事而以记请夫世/之仕者孰不急于政事有政事矣然无文学以资其)
 (识则所行者不免为俗吏之事又孰不 (第 6a 页)
马至情曷胜恋慕窃惟
边地苦寒圣躬劳倦两宫圣母思念于上中外臣民仰
戴于下在外一时有一时之虑一日有一日之 虞臣

在此安居坐食梦寐不宁伏望皇上念祖宗创业之难
神器负荷之重早回銮御深居九重颐养天和茂隆国 (第 15b 页)
  抚恤南都军民事
照得南京乃祖宗根本重地陵寝所在攸关非细防奸
御侮全藉官军军国所需尤赖民庶必须使之得所庶
可保其无 虞臣
访得南京官军专靠俸粮养赡其武职
本色俸米每年九月十月折支绢布有过一年不得关 (第 26a 页)
 (志/)叶氏(昆山叶文庄公盛之女字夏景澄合卺四月/而夫天即誓死以守先依于母母殁复归于)
 (夏夏之舅即世为丧如礼比卒谓家曰只为名节/二字一生如执玉如捧盈 虞元凯
铭其墓 畿志)
 氏(适叶芸成婚仅两月芸卒邹毁容誓死不出房限/不见男子姑曰如火盗疾病何邹曰火至委 (第 45b 页)
  惩贪禁墨之令无日不下而有司不肖或借捐括
  以为辞倘赐罢之诸凡郡县谁敢不洗肠濯胃以
  自干斧钺乎今天下边腹多 虞臣
亦具知但以天
  地财源无一不输于民故理财自理民始民裕而 (第 61a 页)
  虞竹西先生集序
王生少则侍其家君言吾王父之交虞先生也先起家
至金紫以老而居恒相字之云而大父罢自少司马间

怅自失曰予归发且种种而愧元凯哉 元凯虞先生

也尝参议蜀省事久当迁矣而会有所不可即投劾还
里中甫耆而贫家人产未恤也又云敬皇帝时治饶乐
亡以繁法 (第 1b 页)
湿束中外吏安之以故公卿荐绅大人重去
国而下者厄积弗轻能进 虞先生
郎夏官垂二十年守
故秩乃稍稍徙中大夫无几微不平见颜色固其时云
然亦 (第 1b 页)
虞先生
敦行恬裕不为奸时喜好也 (第 1b 页)
虞先生

得老家徒四壁立而裒其食生计为良酝日使邸仆候 (第 1b 页)
于巷过须发白者隐者儒衣冠者即邀致亡论达夕
先生
老于酒人乎内行整读书翛然谢绝县官公私事
至闾党后进冒殷策华多私而慕谒者更相戒毋令 (第 2a 页)

先生
觉为也家君述于吾王父仅此诗不云乎虽无老
成人尚有典刑盖十馀年而王生之邑从 (第 2a 页)
虞先生
孙游
恂恂然儒者称其后人既洽而出先生遗文辞读之卒
卷未尝不敛衽为恭敬也已又怆然夫人臣持法之操
不显人 …… (第 2a 页)
公为大司马过十载而 虞先生
寔佐奉行之其大小得
互体而径达何显也至一二近幸见侵迫有所上下而 (第 2b 页)
虞先生
持钧阳公钧阳公持人主援理而却之今语具
见疏中一时海内加额上神圣不䁥幸朋比次乃以美钧阳公
然而亡及 (第 2b 页)
虞先生
者而 (第 2b 页)
虞先生
又工诗若文所模画陶柳诸
名家并其语体得之然绝不以此声闻郡国中何耶岂 (第 2b 页)
虞先生
业自晦约不欲令人知也则可夫使逖德卓行
竟就湮郁能亡愧其后君子哉王生曰 (第 2b 页)
虞先生
偕吾 …… (第 2b 页)
王父没未睹脩其文者也士朱丹其毂见则习磬折卑
口扬面仪施等贵贱相顾足矣不知 虞先生
何怪焉
  太师梁文康公集序
余闻之霍先生云故太师梁公之贤也毅皇帝时秦王
欲关中牧地阴款上佞臣宁乃以 (第 3a 页)
卿幸毋以他郤也楚王曰固也钟离将军得罪汉而寡
人汉臣也寡人𦕈𦕈之身不足以殉钟离将军不愿见
也曰大王 虞臣
汉也则请毋 (第 12a 页)
虞臣
汉夫什方侯之玺汉
皇帝腐心而授之为其功大也汉皇帝必不忍以大王
之匿钟离将军掩大王功明矣且楚国云梦之渚 (第 12a 页)
   叶文庄公祠记       吴宽
故吏部左侍郎谥文庄叶公事英宗(一作正/统中)为兵科给
事中当己巳之变京师戒严公忠愤激发数日奏疏七
八上区处兵事悉中机宜自是有名于时后出参政山
西擢都御史南北巡抚制御边境功绩益著宪宗之世
(一作成/化初)召为礼部侍郎改吏部而终公苏之昆山人也
既没几二十年慈溪杨君名父由进士来知县事自以

少知公名今获令兹土无以慰仰慕之意适今天子初
即位用臣下言撤天下佛庐之私建者君承诏而喜曰
吾志可成矣盖谓公之为人天下皆知其贤况乡人哉
没而祀于其乡此礼也顾佛庐有当撤者乃特毁弃其
像以改公祠设位于中岁时率僚属师生拜而祀之他
日托公之子婿兵部郎中 虞君元凯
来道其事而以记
请夫世之仕者孰不急于政事有政事矣然无文学以
资其识则所行者不免为俗吏之事又孰不重乎文 (第 15a 页)
书耿清惠公之女封淑人子男一晨补国子生娶副使
张和女女三人一适贡生 虞臣
一许夏景澄一尚幼公
之卒也晨不在侧冢宰尹公旻率僚属经纪其丧事既
又状公行畀晨奉以徵予文且曰先父雅爱先 (第 10b 页)
家公凡再娶先金氏赠淑人
继耿氏刑部尚书耿清惠公之女封淑人子男一晨补
国子生娶副使张和女女三人一适贡士 虞臣
一许夏
景澄一尚幼公之卒也晨不在侧冢宰尹公旻率僚属
经纪其丧事既又状公行畀晨晨奉以徵予文且曰先
父雅 (第 17a 页)
   叶文庄公祠记
故吏部左侍郎谥文庄叶公事英宗为兵科给事中当
己巳之变京师戒严公忠愤激发数日奏疏七八上区
处兵事悉中机宜自是有名于时后出参政山西遂擢
都御史南北巡抚制御蛮夷功绩益著宪宗之世召为
礼部侍郎改吏部而终公苏之昆山人也既没几二十

年慈溪杨君名父由进士来知县事廉慎有为自以少
知公名今获令兹土无以慰仰慕之意适今天子初即
位用臣下言撤天下佛庐之私建者君承诏而喜曰吾
志可成矣盖谓公之为人天下皆知其贤况乡人哉没
而祀于其乡此礼也顾佛庐有当撤者乃特毁弃其象
以改公祠设位于中岁时率僚属师生拜而祀之他日
托公之子婿兵部郎中 虞君元凯
来道其事而以记请
夫世之仕者孰不急于政事有政事矣然无文学以资 (第 3a 页)
之托此铭文
   顾惟诚妻吴孺人墓志铭
昆山顾惟诚卜葬其妻吴孺人有日矣以其孙潜赴试
礼部俾奉兵部郎中 虞君元凯
之状来乞铭而大理寺
副夏君克声且为之请曰此叙州守惟谦女兄也其贤
宜知之乃视其状曰顾与吴皆邑中名家其先 (第 5b 页)
   送罗处士还万安序
处士少时尝试补县官弟子员不就也居数年则以大
小戴氏属虞臣肄业及之乃虞臣婉婉日抱经受膝下
虽丱然不出家塾中即已知名庐陵诸生间郡大夫若
万安令闻虞臣秀才召署门下与论所以为文辞无不

各如其口出虞臣之从郡大夫若万安令游危行如长
者处士心异 虞臣
之为人而视 (第 1b 页)
虞臣
学则愈益劝不复
事家人生产矣邑中少年窃相与非处士已则一切不
事生产奈何托于不可知之子以钓奇乎一日不效 …… (第 1b 页)
下非誉髦也明年 虞臣
与计吏偕诣京师癸丑射策甲
科则处士之郡中视 (第 2a 页)
虞臣
所以为理状日于于尔未尝
一语及行事浃旬趣归 (第 2a 页)
虞臣
固请所以为理状则处士
曰称法必及朝廷议狱必及典章为理则是也然而一
人握之十人披之汝尚恶之执乎 (第 2a 页)
虞臣
曰百金示孩提
之童而不得易其抟黍犹之和氏之璧示贤者而不得
易其不受之名非以其知弥精其持弥固矣乎大人岂 …… (第 2a 页)
其意曰即令诣吏对何以异此故万安俗虽
称健讼而罗氏宗人鲜有自相逮于县庭者处士所谓
施于有政哉其斯有味乎 虞臣
之为理也
   赠珍羞署正张君序
余尝造会稽诸大绩与言脉家学就理七剂称良焉顾
又察其非重糈食技术之人 (第 2b 页)
孜孜此虞廷之臣所以有闻于永
世也则下于禹者可知矣饶公将行在朝之贤素与之
厚者属予言赠之予亦欲饶公之以 虞臣
自处也故为 (第 29b 页)
   霍山庙复碑志
上之新即阼也今少司徒太原乔公以太常少卿奉命

祭告山川之在晋者比至北镇霍山既成礼达观诸碑
有一仆地举而读之则公之祖少司空先生景泰初有
事于兹而立焉者也于今五十六年矣公摩挲感叹欲
为复立之图而今大司空才公暨宪副来君方以藩臬
守巡陪位遂砻石以请公乃以旧文用古篆体书而刻
焉越四年公以模本示宝宝观而叹曰美哉乔氏世德
如此可以仰观我国家之盛矣粤自唐 虞元凯
以来于
商则有若伊陟踵休于周则有若吕伋趾美悉著书史 (第 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