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学傍教之后成进士任本府太守所以报师之诚/极笃而儒益自重未尝以尺一干之转兴山令致)
(仕归优游林下/者三十馀年)
董沄(明儒学案字复宗海盐人以能诗开年六十八/游会稽闻阳明讲学山中往听连日夜喟然叹)
(曰我非至夫子之门则虚此生矣求北面阳明不/可谓岂有弟子年过师者沄再三请而委贽焉其)
(友招之曰翁老矣何自苦沄笑曰吾从吾之好耳/遂自号从吾年七十七而卒子谷字硕甫嘉靖辛)
(丑进士历知安义汉阳二县游阳明/之门因笔其所闻者为碧里疑存) 沈谧(分省人物考字靖夫号石山秀水人嘉靖乙丑/进士历官湖广参议初读阳明传习录有悟即) (第 13a 页)
(学傍教之后成进士任本府太守所以报师之诚/极笃而儒益自重未尝以尺一干之转兴山令致)
(仕归优游林下/者三十馀年)
董沄(明儒学案字 复宗 海盐人以能诗开年六十八/游会稽闻阳明讲学山中往听连日夜喟然叹)
(曰我非至夫子之门则虚此生矣求北 (第 13a 页)
(仕归优游林下/者三十馀年)
董沄(明儒学案字复宗海盐人以能诗开年六十八/游会稽闻阳明讲学山中往听连日夜喟然叹)
(曰我非至夫子之门则虚此生矣求北面阳明不/可谓岂有弟子年过师者沄再三请而委贽焉其)
(友招之曰翁老矣何自苦沄笑曰吾从吾之好耳/遂自号从吾年七十七而卒子谷字硕甫嘉靖辛)
(丑进士历知安义汉阳二县游阳明/之门因笔其所闻者为碧里疑存) 沈谧(分省人物考字靖夫号石山秀水人嘉靖乙丑/进士历官湖广参议初读阳明传习录有悟即) (第 13a 页)
(学傍教之后成进士任本府太守所以报师之诚/极笃而儒益自重未尝以尺一干之转兴山令致)
(仕归优游林下/者三十馀年)
董沄(明儒学案字 复宗 海盐人以能诗开年六十八/游会稽闻阳明讲学山中往听连日夜喟然叹)
(曰我非至夫子之门则虚此生矣求北 (第 13a 页)
胡贞姑鄱阳人大理少卿胡闰女闰被刑姑没入功臣
家为奴时年四岁勋贵嫌其幼欲去之老妪匿于庖
中获免每日啖猫馀饭及长发至寸则剪之涂面垢
形令人秽弃以自卫仁庙登极赦还乡依其母舅家
终身不嫁年六十一而终乡人私谥曰忠裔贞姑后
配祀于忠臣庙(甘露园短书)
董复宗 妻胡氏复兴妻张氏鄱阳人宗兴俱董彦和子
也早卒二氏守节惟张有一子相倚为命
陈斯南妻汪氏浮梁人年未 (第 33b 页)
家为奴时年四岁勋贵嫌其幼欲去之老妪匿于庖
中获免每日啖猫馀饭及长发至寸则剪之涂面垢
形令人秽弃以自卫仁庙登极赦还乡依其母舅家
终身不嫁年六十一而终乡人私谥曰忠裔贞姑后
配祀于忠臣庙(甘露园短书)
董复宗 妻胡氏复兴妻张氏鄱阳人宗兴俱董彦和子
也早卒二氏守节惟张有一子相倚为命
陈斯南妻汪氏浮梁人年未 (第 33b 页)
之间往返者三四与予言辄避席以请也予甚愧其
勤予闻董氏其先有从阳明先生于天泉晚得闻道
阳明先生所为记 从吾道人 者君从大父也而君父
郡博中山阳明许其志道尤笃乃知董氏世多贤者
以君之贤幼得从游阳明在弟子列岂特以 (第 12b 页)
勤予闻董氏其先有从阳明先生于天泉晚得闻道
阳明先生所为记 从吾道人 者君从大父也而君父
郡博中山阳明许其志道尤笃乃知董氏世多贤者
以君之贤幼得从游阳明在弟子列岂特以 (第 12b 页)
御史朱白浦先生节
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
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郡守季彭山先生本
宗伯黄久庵先生绾
布衣 董萝石先生沄(附子谷/) 主事陆元静先生澄
司寇顾箬溪先生应祥
侍郎黄致斋先生宗明 (第 3a 页)
员外钱绪山先生德洪
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郡守季彭山先生本
宗伯黄久庵先生绾
布衣 董萝石先生沄(附子谷/) 主事陆元静先生澄
司寇顾箬溪先生应祥
侍郎黄致斋先生宗明 (第 3a 页)
明经朱近斋得之
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直𨽻靖江人贡为江西新城丞
邑人称之从学于阳明所著有参元三语其学颇近于
老氏盖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者也其语尤西川云格
物之见虽多自得未免尚为闻见所梏虽脱闻见于童
习尚滞闻见于闻学之后此笃信先师之故也不若尽
涤旧闻空洞其中听其有融而觉如此得者尤为真实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已途径堂室万世昭然即
此可以睹其自得矣
语录 董萝石 平生好善恶恶甚严自举以问阳明老师 (第 10b 页)
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直𨽻靖江人贡为江西新城丞
邑人称之从学于阳明所著有参元三语其学颇近于
老氏盖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者也其语尤西川云格
物之见虽多自得未免尚为闻见所梏虽脱闻见于童
习尚滞闻见于闻学之后此笃信先师之故也不若尽
涤旧闻空洞其中听其有融而觉如此得者尤为真实
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已途径堂室万世昭然即
此可以睹其自得矣
语录 董萝石 平生好善恶恶甚严自举以问阳明老师 (第 10b 页)
生之所弃哉
先生居忧使门人子弟纪丧因材分任仙居金克厚得
监厨后克厚连举进士语人曰吾学得司厨大益时先
生居里谤议日炽言官希宰辅意倡言论劾癸未南宫
策问心学阴诋辟先生学术徐珊不对而出欧阳德王
臣魏良弼等直发师旨亦在取列先生谓门弟子曰吾
道非耶何为如此在侍者或谓先生功盛位崇忌嫉者
谤或谓先生学驳宋儒拘泥者谤或谓从游者众莫保
其往不无以身谤曰三言者诚有之特吾自知处诸君
论犹未及盖吾前尚有乡愿意在今只信良知更无掩
藏回护才做得狂者耳海宁 董沄 以能诗闻于江湖年 …… (第 32b 页)
上坐先生异其气貌礼敬之与之语连日夜沄有悟因
纳拜称弟子先生与之徜徉山水间沄日有闻欢然乐
而忘归也自号 从吾道人先生 作 (第 33a 页)
从吾道人 记以赠之
八月之望日白如洗先生集诸弟子于碧霞池之天泉
桥上侍者百十人酒半行命歌诗诸弟子比音而作翕
然 …… (第 33a 页)
之生而葬汝之母可谓故旧不遗情法两尽
矣(名臣言行录/)
家居时里人有求鬻其产者先生辞却已一日先生偕 董沄 王畿诸门人游山偶经其处睹其风景佳胜衷默
悔前之未收也忽惕然自讼曰是何心哉有贪心便无
恕心矣且悔且讼两 (第 35a 页)
先生居忧使门人子弟纪丧因材分任仙居金克厚得
监厨后克厚连举进士语人曰吾学得司厨大益时先
生居里谤议日炽言官希宰辅意倡言论劾癸未南宫
策问心学阴诋辟先生学术徐珊不对而出欧阳德王
臣魏良弼等直发师旨亦在取列先生谓门弟子曰吾
道非耶何为如此在侍者或谓先生功盛位崇忌嫉者
谤或谓先生学驳宋儒拘泥者谤或谓从游者众莫保
其往不无以身谤曰三言者诚有之特吾自知处诸君
论犹未及盖吾前尚有乡愿意在今只信良知更无掩
藏回护才做得狂者耳海宁 董沄 以能诗闻于江湖年 …… (第 32b 页)
上坐先生异其气貌礼敬之与之语连日夜沄有悟因
纳拜称弟子先生与之徜徉山水间沄日有闻欢然乐
而忘归也自号 从吾道人先生 作 (第 33a 页)
从吾道人 记以赠之
八月之望日白如洗先生集诸弟子于碧霞池之天泉
桥上侍者百十人酒半行命歌诗诸弟子比音而作翕
然 …… (第 33a 页)
之生而葬汝之母可谓故旧不遗情法两尽
矣(名臣言行录/)
家居时里人有求鬻其产者先生辞却已一日先生偕 董沄 王畿诸门人游山偶经其处睹其风景佳胜衷默
悔前之未收也忽惕然自讼曰是何心哉有贪心便无
恕心矣且悔且讼两 (第 35a 页)
董钥(字启之琳子弘治庚戌进士补上海令兴利除害颂声载道升监察御史未几辄屡上封事如)
(论救副使杨茂元等此其尤大者既而出按云南镇守太监孙景与都督卢和交搆累经按鞫)
(莫敢与决钥承旨一讯辄得情皆寘诸大辟及刘瑾窃柄除不附己者乃矫诏逮之勒令致仕)
(瑾诛复徵竟以病不起)
董锐(字抑之昌邑人弘治癸丒进士历布政使)
董沄(字子涛海宁卫人能诗吟咏至忘寝食晚年从王阳明讲学尽弃所习人有非之者笑曰吾将)
(从吾所好遂自号曰从吾道人) 董恬(字世良上海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大理寺卿)
董天锡(字寿甫宁都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大理寺卿) (第 17a 页)
(论救副使杨茂元等此其尤大者既而出按云南镇守太监孙景与都督卢和交搆累经按鞫)
(莫敢与决钥承旨一讯辄得情皆寘诸大辟及刘瑾窃柄除不附己者乃矫诏逮之勒令致仕)
(瑾诛复徵竟以病不起)
董锐(字抑之昌邑人弘治癸丒进士历布政使)
董沄(字子涛海宁卫人能诗吟咏至忘寝食晚年从王阳明讲学尽弃所习人有非之者笑曰吾将)
(从吾所好遂自号曰从吾道人) 董恬(字世良上海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大理寺卿)
董天锡(字寿甫宁都人弘治丙辰进士历官大理寺卿) (第 17a 页)
坐之图(陈太史鲁南有/南雍夜坐图诗)林屋洒鸡鸣之墨(蔡九/逵鸡)
(鸣寺/赠诗)资五岳之丽藻(黄勉/之)契萝石之閒逸(海宁 董沄) 乐何王之雄俊(南赣何秦东/广王一为)取月泉之空寂(禅/僧)
(法聚自勉之等五人/皆同游 (第 40a 页)
(鸣寺/赠诗)资五岳之丽藻(黄勉/之)契萝石之閒逸(海宁 董沄) 乐何王之雄俊(南赣何秦东/广王一为)取月泉之空寂(禅/僧)
(法聚自勉之等五人/皆同游 (第 40a 页)
风景佳胜衷默悔前之未收也忽惕然内讼曰是何
心哉有贪心便无恕心矣且悔且讼两念交战膺中
行里许始化徐以告从行诸弟曰克己之难如此云
(右见 董萝/石 语录)
仆固陋平生笃信文成良知之学者𩔖此粗浅事
耳窃谓由前创悔屠豕一事推之实自致其知则
(第 27a 页)
心哉有贪心便无恕心矣且悔且讼两念交战膺中
行里许始化徐以告从行诸弟曰克己之难如此云
(右见 董萝/石 语录)
仆固陋平生笃信文成良知之学者𩔖此粗浅事
耳窃谓由前创悔屠豕一事推之实自致其知则
(第 27a 页)
李评事传(石宝/)
李承芳字茂卿湖广嘉鱼人也与弟承基俱好古博学
有名每慕陈白沙公甫不远千里攀涉岭海往从之游
既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非其志居二岁以病乞归亲力
耕播与渔父牧竖乐数晨夕或过客访之便蓑笠相见
又数岁卒承芳心貌并古为歌诗亦奇丽议论古今人
物每不主故常务在与世抗遂短诮朱子注疏以为拘
缚后学至诋为罪人又性颇耽佛尝与客登西山逢路
僧设供便解带与之近行怪也至其居家清素与朋友
交诚悫不阿言动佩服任真简古过人甚远独疾末俗
媕婀矫枉过直云
萝石翁传(黄绾/)
萝石翁者不知为何人也姓董氏讳沄字 复宗萝石 其
别号也其先汴人始祖曰健为宋武功大夫扈从南渡 (第 26a 页)
家于澉浦其后曰仲真者迁海宁之钱山澉浦世肄戎
习其兄源长当往戍 萝石 请代之遂复家澉浦初学为
诗不解随俗营生业独好吟咏遇时序之更风物之变
古迹奇踪幽岑远壑及夫人情世态之可 …… (第 26b 页)
乃悔曰不尔可称人乎遂幡然就子弟列时年六十七
矣旧所与游闻皆笑之但曰吾从吾所好而已遂更号 从吾道人 且读内典遂究心释老忽若有悟乃喟然曰
今日客得归矣于是援庐山故事与海门僧法聚者集
诸缁俗结社寺之丈室又 (第 27b 页)
号 白塔山人 澉浦废寺有钟
卧地俗传其灵异乃募资树楼以登之甫讫工而疾不
起属纩之日视日早晚曰吾其归与又口占一诗曰我 …… (第 27b 页)
道天泉月自流遂暝目其子举人谷以予与 萝石 尝有
一日之雅乃以九杞山人许台仲所为志寄王宗范请
予为传乃叙而论曰人各有志品各不同其事每不相
为然论 (第 28a 页)
世而考德者必归一之其志其为其品始定若 萝石 翁者始嗜吟诗习之垂老晚乃执弟子礼于阳明
先生之门欲为儒学既而又逃释老遂以没世吾诚不
知其何志何为何品 (第 28a 页)
者也虽然就其所志而言则 萝石
者实可谓超然斯世锱铢不入乐善无求其贤于人何 (第 28a 页)
李承芳字茂卿湖广嘉鱼人也与弟承基俱好古博学
有名每慕陈白沙公甫不远千里攀涉岭海往从之游
既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非其志居二岁以病乞归亲力
耕播与渔父牧竖乐数晨夕或过客访之便蓑笠相见
又数岁卒承芳心貌并古为歌诗亦奇丽议论古今人
物每不主故常务在与世抗遂短诮朱子注疏以为拘
缚后学至诋为罪人又性颇耽佛尝与客登西山逢路
僧设供便解带与之近行怪也至其居家清素与朋友
交诚悫不阿言动佩服任真简古过人甚远独疾末俗
媕婀矫枉过直云
萝石翁传(黄绾/)
萝石翁者不知为何人也姓董氏讳沄字 复宗萝石 其
别号也其先汴人始祖曰健为宋武功大夫扈从南渡 (第 26a 页)
家于澉浦其后曰仲真者迁海宁之钱山澉浦世肄戎
习其兄源长当往戍 萝石 请代之遂复家澉浦初学为
诗不解随俗营生业独好吟咏遇时序之更风物之变
古迹奇踪幽岑远壑及夫人情世态之可 …… (第 26b 页)
乃悔曰不尔可称人乎遂幡然就子弟列时年六十七
矣旧所与游闻皆笑之但曰吾从吾所好而已遂更号 从吾道人 且读内典遂究心释老忽若有悟乃喟然曰
今日客得归矣于是援庐山故事与海门僧法聚者集
诸缁俗结社寺之丈室又 (第 27b 页)
号 白塔山人 澉浦废寺有钟
卧地俗传其灵异乃募资树楼以登之甫讫工而疾不
起属纩之日视日早晚曰吾其归与又口占一诗曰我 …… (第 27b 页)
道天泉月自流遂暝目其子举人谷以予与 萝石 尝有
一日之雅乃以九杞山人许台仲所为志寄王宗范请
予为传乃叙而论曰人各有志品各不同其事每不相
为然论 (第 28a 页)
世而考德者必归一之其志其为其品始定若 萝石 翁者始嗜吟诗习之垂老晚乃执弟子礼于阳明
先生之门欲为儒学既而又逃释老遂以没世吾诚不
知其何志何为何品 (第 28a 页)
者也虽然就其所志而言则 萝石
者实可谓超然斯世锱铢不入乐善无求其贤于人何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