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九叙(商河人/都御史)董𤦺(阳信人/参议)张经(阳信人/御史)殷云霄(寿张/人给)
(事/中) 董建中(寿张人/御史) 黄质(范县人/副使)张经(沈阳中/卫人)
戊壬科(正德三年/吕楠榜) …… (第 47b 页)
(新泰人/知县)董𤦺(阳信人乚/丑进士)韩德泽(蒲台人/知县)李世荣(曹县/人)
刘士毓(钜野/人)赵成已(东阿人/知州)柴世需(阳榖人/郎中) 董建中
(寿张人乙/丑进士) 高钺(费县/人)杜克深(高唐/州人)毛九思(禹城人/通判)陈
道(陵县人/知州)张天性(濮州人甲 (第 128b 页)
(事/中) 董建中(寿张人/御史) 黄质(范县人/副使)张经(沈阳中/卫人)
戊壬科(正德三年/吕楠榜) …… (第 47b 页)
(新泰人/知县)董𤦺(阳信人乚/丑进士)韩德泽(蒲台人/知县)李世荣(曹县/人)
刘士毓(钜野/人)赵成已(东阿人/知州)柴世需(阳榖人/郎中) 董建中
(寿张人乙/丑进士) 高钺(费县/人)杜克深(高唐/州人)毛九思(禹城人/通判)陈
道(陵县人/知州)张天性(濮州人甲 (第 128b 页)
吕显(字子明归魏拜钜鹿太守百姓颂之曰时惟府君克清克明缉我荒秽人胥乐生愿寿无疆以)
(享长龄)
(唐)吕諲(河东人第进士开元末历殿中侍御史趋灵武见肃宗拜御史中丞所陈事皆纳后擢同平章)
(事出为江陵尹治有威惠民歌咏之)
吕渭(河中人举 进士建中 末为礼部侍郎时中书省有古柳枯死德宗自梁州还复荣茂人以为瑞)
(柳渭令贡士赋之子温有奇表藻翰精好举进 (第 37a 页)
(享长龄)
(唐)吕諲(河东人第进士开元末历殿中侍御史趋灵武见肃宗拜御史中丞所陈事皆纳后擢同平章)
(事出为江陵尹治有威惠民歌咏之)
吕渭(河中人举 进士建中 末为礼部侍郎时中书省有古柳枯死德宗自梁州还复荣茂人以为瑞)
(柳渭令贡士赋之子温有奇表藻翰精好举进 (第 37a 页)
以石经虑疲役夫卒留之境上作留经记
一哲 明通纪宏治中吴江王哲巡按江西所至恤民
隐作士风又善断疑狱民为谣曰江西有一哲六月
飞霜雪天下有十哲太平无休歇
老奴司户 献徵录 董建中 按顺天遣其妻子还独留
老奴司户毋敢私谒
斗米为馈 于慎行集郭康介宗皋按江南时顾文康
公柄政公行部 (第 16b 页)
一哲 明通纪宏治中吴江王哲巡按江西所至恤民
隐作士风又善断疑狱民为谣曰江西有一哲六月
飞霜雪天下有十哲太平无休歇
老奴司户 献徵录 董建中 按顺天遣其妻子还独留
老奴司户毋敢私谒
斗米为馈 于慎行集郭康介宗皋按江南时顾文康
公柄政公行部 (第 16b 页)
铣曰尔诸生知御史暨知县之
志乎存其地将以修礼也修其礼将以育才也是故才
莫贵于德礼莫大于射又曰御史山东 董建中 字商民
邢知县者字宗善汝南人
略阳县迁建庙学记(何景明/)
正德已卯春余董学事由徽州入陕浮白水江 (第 8a 页)
志乎存其地将以修礼也修其礼将以育才也是故才
莫贵于德礼莫大于射又曰御史山东 董建中 字商民
邢知县者字宗善汝南人
略阳县迁建庙学记(何景明/)
正德已卯春余董学事由徽州入陕浮白水江 (第 8a 页)
钱名世蒋廷锡汪灏励廷仪等
朕万几馀暇临摹古人书法于明董其昌真迹尤加欣
赏兹来松江特书芝英云气四大字扁额并于前后书
评赞十数行可命提督张云翼将扁制就往悬于其家
又其昌曾孙候选州同 董建中 家贫可悯著吏部遇就
近省分州同员缺即与补授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
九日
谕扈从大学士马齐张玉书陈廷 (第 2b 页)
朕万几馀暇临摹古人书法于明董其昌真迹尤加欣
赏兹来松江特书芝英云气四大字扁额并于前后书
评赞十数行可命提督张云翼将扁制就往悬于其家
又其昌曾孙候选州同 董建中 家贫可悯著吏部遇就
近省分州同员缺即与补授康熙四十四年三月二十
九日
谕扈从大学士马齐张玉书陈廷 (第 2b 页)
士之道有五遇五不遇器大则适于用则遇多谋而慎
发则中则遇明于义而晦其迹则不取尤则遇守介而
不回则事立则遇多谐而寡忤用以辑功则人不忌则
遇器大或不屑小物必近疏则不遇谋心胜则多疑求
全之心胜则后时必近迂则不遇晦迹或越于礼必近
荡则不遇介者多异必近矫则不遇谐者尚同必近佞
则不遇故遇治乱之几也子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昔
车千秋常臣也一言合而相董仲舒儒也汲黯争臣也
终身而摈犹有甚焉晏婴不知孔子司马光则夷狄慕
之故君子不求诸人惧丧乎其己不执其偏惧贼乎其
全文中子曰执方之谓器通变之谓道君子可与语道
矣夫董先生者寿张人 御史建中 之父也先生乐易高
爽居常晏如出而求仕授吴江主簿先生无愠色石川
殷子云霄曰先生其内足者乎又曰先生其有政 (第 48b 页)
发则中则遇明于义而晦其迹则不取尤则遇守介而
不回则事立则遇多谐而寡忤用以辑功则人不忌则
遇器大或不屑小物必近疏则不遇谋心胜则多疑求
全之心胜则后时必近迂则不遇晦迹或越于礼必近
荡则不遇介者多异必近矫则不遇谐者尚同必近佞
则不遇故遇治乱之几也子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昔
车千秋常臣也一言合而相董仲舒儒也汲黯争臣也
终身而摈犹有甚焉晏婴不知孔子司马光则夷狄慕
之故君子不求诸人惧丧乎其己不执其偏惧贼乎其
全文中子曰执方之谓器通变之谓道君子可与语道
矣夫董先生者寿张人 御史建中 之父也先生乐易高
爽居常晏如出而求仕授吴江主簿先生无愠色石川
殷子云霄曰先生其内足者乎又曰先生其有政 (第 48b 页)
初贼起畿内霸州守臣取其母妻系于狱贼悉众攻霸州
知州王汝翼以死守贼竟不克去州城旧独北面以砖为之正
德癸酉甲戌大水独旧砖城存知州告其僚与民曰古之作
事惟其久安观其城之圮与存可知已吾欲如北城者为之
何如众曰然乃准北城役会三城砖二百万方灰百万斤阅
帑金不给用乃陶砖于隍市灰于山令民有粟与薪者治陶
有车者致灰皆给以直事具白于王都御史倬杨府尹廉 董
御史建中 蒋副使曙咸可之既知州迁河间府同知御史檄
霸州同知李曰雍领之御史曰往见道上多冗树伐之给陶
者可裕民也御 …… (第 15a 页)
史铣曰吾尝学射礼焉其进退也揖其执弓矢也审其
处胜负也让传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夫君子之于
天下也必中节而后可以成德必力行而后有功故先
王随事而为之节文折其傲与惰之气而养其敬习之
而性成而德立矣丰润宁生官来言曰丰润儒学故有
射圃焉从步之七十丈横十有三丈成化中射堂暨垣
毁邻有武人盗其地为居弘治中诸生议复之无能治
武人者甲戌秋董御史按畿内折枉茹强民抑以伸诸
生申前议御史下兴州指挥鲁清丰润知县邢良验之
果实毁居为圃阅一岁知县建堂三楹筑阶树侯作垣
以卫树槐以表学之北民亦侵地五亩遂复之必刻石
于圃后其庶有鉴哉史铣曰尔诸生知御史暨知县之
志乎存其地将以修礼也修其礼将以育才也是故才
莫贵于德礼莫大于射又曰御史山东 董建中 字商民
邢知县者字宗善汝南人 (第 24b 页)
知州王汝翼以死守贼竟不克去州城旧独北面以砖为之正
德癸酉甲戌大水独旧砖城存知州告其僚与民曰古之作
事惟其久安观其城之圮与存可知已吾欲如北城者为之
何如众曰然乃准北城役会三城砖二百万方灰百万斤阅
帑金不给用乃陶砖于隍市灰于山令民有粟与薪者治陶
有车者致灰皆给以直事具白于王都御史倬杨府尹廉 董
御史建中 蒋副使曙咸可之既知州迁河间府同知御史檄
霸州同知李曰雍领之御史曰往见道上多冗树伐之给陶
者可裕民也御 …… (第 15a 页)
史铣曰吾尝学射礼焉其进退也揖其执弓矢也审其
处胜负也让传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夫君子之于
天下也必中节而后可以成德必力行而后有功故先
王随事而为之节文折其傲与惰之气而养其敬习之
而性成而德立矣丰润宁生官来言曰丰润儒学故有
射圃焉从步之七十丈横十有三丈成化中射堂暨垣
毁邻有武人盗其地为居弘治中诸生议复之无能治
武人者甲戌秋董御史按畿内折枉茹强民抑以伸诸
生申前议御史下兴州指挥鲁清丰润知县邢良验之
果实毁居为圃阅一岁知县建堂三楹筑阶树侯作垣
以卫树槐以表学之北民亦侵地五亩遂复之必刻石
于圃后其庶有鉴哉史铣曰尔诸生知御史暨知县之
志乎存其地将以修礼也修其礼将以育才也是故才
莫贵于德礼莫大于射又曰御史山东 董建中 字商民
邢知县者字宗善汝南人 (第 24b 页)
表墓新祠示民所乡以成教化檄下监司范君嵩俾汤
阴知县王擢修王庙既月而毕丽牲有石乃刻予文
董汤民 墓志铭
(第 14b 页)
汤民 讳建中吴江主簿董公之中子也其家世具余所
著吴江公志中 (第 14b 页)
汤民 少与邑人殷云霄相友善以修学
倡乡人又取吕氏乡约为课每大书壁曰某某贤曰 (第 14b 页)
建
中 过某某弘治乙丑 (第 14b 页)
汤民 同 (第 14b 页)
进士汤民 授行人晋
官御史近夫谢病归后起为青田令晋官给事中并以 (第 14b 页)
其才行理官近夫峭劲而好文章多友当世士 汤民 惇
大而执莅事精悍初吴江公贫丧其配杨葬具薄陋 (第 15a 页)
汤
民 日夜号泣吴江公在太学继妻暨子留寿张 (第 15a 页)
汤民 涉
水负粟贩之以给朝夕岁凶兄弟将异居 (第 15a 页)
汤民 泣止之
不可往白于吴江公又不可乃以田宅让兄弟指其妹
曰吾妇幸有奁不累诸兄弟也及 (第 15a 页)
汤民 贵于兄弟时有
遗焉少弟用中殇每临其墓哭之为御史时值盗四作
嬖人僭柄朝有邪臣威胁爵饵直道几杜 (第 15a 页)
汤民 以其僚 …… (第 15a 页)
麻城刘天和仪封刘大谟安阳张士隆桐城余珊昆山
周广表善刺奸虽劳不挠甲戍 汤民 按顺天遣其妻子
还郡独留老奴司户毋敢私谒永平大水民渔以生权
阉夺之断其罟䍡有妪与其子哭于野 (第 15b 页)
汤民 行部见之
廉其实即上疏劾阉人曰夺渔是无民也无民是无君
也无君者戮无赦阉人惧而缢海苇潦渔之利然后悉
归 (第 15b 页)
民又有阉人将之广过任丘夺御史府以居闻 汤民
至盛列健卒以待有司惧 (第 15b 页)
汤民 于路跪请避 (第 15b 页)
汤民
弗许直入坐堂上泥关阅政如常大阉大惊辞去有二
青衣持势人书至语人曰往太监皆无能故屈御史下
吾之来非有托 (第 15b 页)
也将挑之与角胜负耳既入书 汤民 不
启封火之以诈罪二使流于驿霸州男子自首为盗赵
燧弟幸不死实贼谍为间者 (第 16a 页)
汤民 立命斩之命修州城
以备 (第 16a 页)
汤民 沉毅虑定而后发发即不可易严于治吏而
不苛以其暇复射圃修元节士刘因祠以礼暨节义诲
儒生乙亥得痹疾已以吴 …… (第 16a 页)
日卒年四十有二近夫亦以是岁夏卒于南京天乎殄
我二良谓之何哉铭曰
维 汤民 配吕氏渠与浚乃二子幼二女幼而缨侧室郭
子曰泾嗟尔匮勚尔配尔友文翼尔坟
杨公墓志铭
杨子守 (第 16b 页)
阴知县王擢修王庙既月而毕丽牲有石乃刻予文
董汤民 墓志铭
(第 14b 页)
汤民 讳建中吴江主簿董公之中子也其家世具余所
著吴江公志中 (第 14b 页)
汤民 少与邑人殷云霄相友善以修学
倡乡人又取吕氏乡约为课每大书壁曰某某贤曰 (第 14b 页)
建
中 过某某弘治乙丑 (第 14b 页)
汤民 同 (第 14b 页)
进士汤民 授行人晋
官御史近夫谢病归后起为青田令晋官给事中并以 (第 14b 页)
其才行理官近夫峭劲而好文章多友当世士 汤民 惇
大而执莅事精悍初吴江公贫丧其配杨葬具薄陋 (第 15a 页)
汤
民 日夜号泣吴江公在太学继妻暨子留寿张 (第 15a 页)
汤民 涉
水负粟贩之以给朝夕岁凶兄弟将异居 (第 15a 页)
汤民 泣止之
不可往白于吴江公又不可乃以田宅让兄弟指其妹
曰吾妇幸有奁不累诸兄弟也及 (第 15a 页)
汤民 贵于兄弟时有
遗焉少弟用中殇每临其墓哭之为御史时值盗四作
嬖人僭柄朝有邪臣威胁爵饵直道几杜 (第 15a 页)
汤民 以其僚 …… (第 15a 页)
麻城刘天和仪封刘大谟安阳张士隆桐城余珊昆山
周广表善刺奸虽劳不挠甲戍 汤民 按顺天遣其妻子
还郡独留老奴司户毋敢私谒永平大水民渔以生权
阉夺之断其罟䍡有妪与其子哭于野 (第 15b 页)
汤民 行部见之
廉其实即上疏劾阉人曰夺渔是无民也无民是无君
也无君者戮无赦阉人惧而缢海苇潦渔之利然后悉
归 (第 15b 页)
民又有阉人将之广过任丘夺御史府以居闻 汤民
至盛列健卒以待有司惧 (第 15b 页)
汤民 于路跪请避 (第 15b 页)
汤民
青衣持势人书至语人曰往太监皆无能故屈御史下
吾之来非有托 (第 15b 页)
也将挑之与角胜负耳既入书 汤民 不
启封火之以诈罪二使流于驿霸州男子自首为盗赵
燧弟幸不死实贼谍为间者 (第 16a 页)
汤民 立命斩之命修州城
以备 (第 16a 页)
汤民 沉毅虑定而后发发即不可易严于治吏而
不苛以其暇复射圃修元节士刘因祠以礼暨节义诲
儒生乙亥得痹疾已以吴 …… (第 16a 页)
日卒年四十有二近夫亦以是岁夏卒于南京天乎殄
我二良谓之何哉铭曰
维 汤民 配吕氏渠与浚乃二子幼二女幼而缨侧室郭
子曰泾嗟尔匮勚尔配尔友文翼尔坟
杨公墓志铭
杨子守 (第 16b 页)
英墓 在竹口北西湖景。陕西按察司副使谭肃墓 在城南五里。南京工科给事中殷云霄墓 在城北半里。监察御史 董建中
墓 在城东北一里。
湖广布政司参政陈守愚墓 在城东北三里。贵州按察司副使赵鲲墓 在城南五里。浙江湖州
湖广布政司参政陈守愚墓 在城东北三里。贵州按察司副使赵鲲墓 在城南五里。浙江湖州
《重修大城儒学记》王瓒
大城霸州属邑历五代而悉,因之太祖受天命为中外主,兴学校明彝伦诏修天下儒学以崇祀夫子,培植人材也。至正德甲戌以积雨而颓坏,乙亥冬 董侍御建中, 按临爰命石侯伯荣修葺之,侯承命惟谨而不忍疲民之力,乃节缩常费夙夜指画捐俸,以倡士民之好义者,出赀为助
大城霸州属邑历五代而悉,因之太祖受天命为中外主,兴学校明彝伦诏修天下儒学以崇祀夫子,培植人材也。至正德甲戌以积雨而颓坏,乙亥冬 董侍御建中, 按临爰命石侯伯荣修葺之,侯承命惟谨而不忍疲民之力,乃节缩常费夙夜指画捐俸,以倡士民之好义者,出赀为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