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旧无城明正德十年知县陈锦始筑土城高丈许周三
里门五东寅宾南镇雅西义丰北迎恩又小西门后
东南圯于水嘉靖十二年知县刘东议筑石城不果
二十六年知县 蔡元伟 上修城议亦以财乏中止四
十年雨圯知县殷乾重修
国朝如旧制 (第 30a 页)
里门五东寅宾南镇雅西义丰北迎恩又小西门后
东南圯于水嘉靖十二年知县刘东议筑石城不果
二十六年知县 蔡元伟 上修城议亦以财乏中止四
十年雨圯知县殷乾重修
国朝如旧制 (第 30a 页)
白石岩在德安县东佳山之巅高二十馀丈石色洁白
紫岩在德安县东佳泉之上岩石峻耸如壁望之紫色
莹润泉出其下天晴则西流雨则东流雨晴未定则
西有小水遇旱人欲塞其窦挽之于东亦不能也泉
西有石洞深不可极旱则瑞昌建昌武宁诸邑之祷
雨者毕至秉炬以入火灭即昏不知所出进四十里
许有大湖昔求雨有善泅者过其湖见小山及田畴
或击桃符用狗首触龙闻土雷之声即得雨洞中胜
槩不可殚述明嘉靖间知县 蔡元伟 作记表之
白雾岩在湖口县王仙乡四时有白雾飞障又有丫髻
岩亦在王仙乡双石秀拔如髻
白龙岩在 …… (第 42b 页)
金带河在德安县西豹子岩发源流经县西南与东北
二水合四面绕旋如带后以山溪暴涨于县西义丰
门外百馀步冲决与箬山河合而县西之水遂湮明
嘉靖间知县 蔡元伟 议开未果箬山河在县西北迎
恩门外
沙头河在湖口县沙头港口沙洲渔唱为八景之一今
名麒麟河
(第 46a 页)
紫岩在德安县东佳泉之上岩石峻耸如壁望之紫色
莹润泉出其下天晴则西流雨则东流雨晴未定则
西有小水遇旱人欲塞其窦挽之于东亦不能也泉
西有石洞深不可极旱则瑞昌建昌武宁诸邑之祷
雨者毕至秉炬以入火灭即昏不知所出进四十里
许有大湖昔求雨有善泅者过其湖见小山及田畴
或击桃符用狗首触龙闻土雷之声即得雨洞中胜
槩不可殚述明嘉靖间知县 蔡元伟 作记表之
白雾岩在湖口县王仙乡四时有白雾飞障又有丫髻
岩亦在王仙乡双石秀拔如髻
白龙岩在 …… (第 42b 页)
金带河在德安县西豹子岩发源流经县西南与东北
二水合四面绕旋如带后以山溪暴涨于县西义丰
门外百馀步冲决与箬山河合而县西之水遂湮明
嘉靖间知县 蔡元伟 议开未果箬山河在县西北迎
恩门外
沙头河在湖口县沙头港口沙洲渔唱为八景之一今
名麒麟河
(第 46a 页)
元泰定间德安县民黎原名筑敷林陂明正统六年
民戴仁寿筑明山下千工塘堰成化五年民蔡伯鼎
筑长崙大塘袁魁筑梅家堰周必荣筑砚塘张家塘
十六年民袁春育筑杨师堰
明嘉靖二十六年德安知县 蔡元伟 议开金带河不
果行县民李应雷筑新石堰朱崇秀筑骆家塘
明万历四年德安知县刘钟委典史施本德筑北湖 (第 27a 页)
民戴仁寿筑明山下千工塘堰成化五年民蔡伯鼎
筑长崙大塘袁魁筑梅家堰周必荣筑砚塘张家塘
十六年民袁春育筑杨师堰
明嘉靖二十六年德安知县 蔡元伟 议开金带河不
果行县民李应雷筑新石堰朱崇秀筑骆家塘
明万历四年德安知县刘钟委典史施本德筑北湖 (第 27a 页)
旧在学东北隔溪流半里许宋治平间县令张伯乐徙
县东南崇宁间县令周池因地隘以智惠寺易之即
今所淳熙八年县令刘光迪重修 元至大四年主
簿丁英重修至正壬辰兵燬 明洪武七年知县马
衮仍旧址重建天顺间圮于水迁入县治内嘉靖元
年知县梁一桂广泮池甃以石教谕章琥构讲堂号
房柳邦杰记十九年风雷倾折知县姚继律重修万
历五年知县刘钟以形家言改东向九年知县张咸
熙以科第寥落仍迁于河东劳堪记三十六年知县
冯顺宣修之
国朝顺治五年寇燬康熙七年知县张英重建五十年
知县萧彬倡修
社学一所
学田知县 蔡元伟 胡廷顺教谕杨晖各捐置又申曾 (第 41b 页)
县东南崇宁间县令周池因地隘以智惠寺易之即
今所淳熙八年县令刘光迪重修 元至大四年主
簿丁英重修至正壬辰兵燬 明洪武七年知县马
衮仍旧址重建天顺间圮于水迁入县治内嘉靖元
年知县梁一桂广泮池甃以石教谕章琥构讲堂号
房柳邦杰记十九年风雷倾折知县姚继律重修万
历五年知县刘钟以形家言改东向九年知县张咸
熙以科第寥落仍迁于河东劳堪记三十六年知县
冯顺宣修之
国朝顺治五年寇燬康熙七年知县张英重建五十年
知县萧彬倡修
社学一所
学田知县 蔡元伟 胡廷顺教谕杨晖各捐置又申曾 (第 41b 页)
李渤书堂在德安县使君山坞唐长庆间渤为江州刺
史见其山水明秀筑堂于此今其址尚存
河东书院在德安县河东即宋时儒学旧址明嘉靖间
知县 蔡元伟 建堂舍为书院令诸生肄业其中
东佳书院在德安县东林山下唐义门陈衮建聚书千
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 (第 36a 页)
史见其山水明秀筑堂于此今其址尚存
河东书院在德安县河东即宋时儒学旧址明嘉靖间
知县 蔡元伟 建堂舍为书院令诸生肄业其中
东佳书院在德安县东林山下唐义门陈衮建聚书千
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悉令 (第 36a 页)
王春嘉定人弘治中由举人知德安县廉能谨恪百废
具举而不伤民财尤严捕盗境内肃然去之日攀辕
者塞道(林志)
黄源闽县人由举人正德间知瑞昌县端谨沉毅有节
介不为事物屈挠兴利祛弊政绩丕著(明一统志)
蔡元伟 晋江人由举人嘉靖五年知德安县慨邑冲疲
申革浔阳支应力请协济民苏疲困拜火反风祷雨
辄应迁杭州通判又迁抚 (第 35a 页)
具举而不伤民财尤严捕盗境内肃然去之日攀辕
者塞道(林志)
黄源闽县人由举人正德间知瑞昌县端谨沉毅有节
介不为事物屈挠兴利祛弊政绩丕著(明一统志)
蔡元伟 晋江人由举人嘉靖五年知德安县慨邑冲疲
申革浔阳支应力请协济民苏疲困拜火反风祷雨
辄应迁杭州通判又迁抚 (第 35a 页)
部郎中师王心斋邹文庄讲学不倦尝同陈惟浚商
订疑义著周易问答
蔡氏(元伟/)易经聚正
未见
闽书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嘉靖辛卯领乡荐除知
德安县事迁杭州府通判抚州府同知有四书折衷
易经聚正各若干卷
王 (第 19a 页)
订疑义著周易问答
蔡氏(元伟/)易经聚正
未见
闽书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嘉靖辛卯领乡荐除知
德安县事迁杭州府通判抚州府同知有四书折衷
易经聚正各若干卷
王 (第 19a 页)
教谕吴秉衡先生铨
吴铨字秉衡晋江人从蔡文庄学嘉靖初贡士授博罗
训导阳春教谕平居嗜学而持身以礼无惰容无伪言
无私谒妄求取为学官集士有美质者亲为讲授夜则
挈供其行视皆翕然劝兴以疾归咸思慕之 蔡公元伟
称温陵人物谓朱简庵鉴李木斋聪蔡虚斋清陈紫峰 (第 16b 页)
吴铨字秉衡晋江人从蔡文庄学嘉靖初贡士授博罗
训导阳春教谕平居嗜学而持身以礼无惰容无伪言
无私谒妄求取为学官集士有美质者亲为讲授夜则
挈供其行视皆翕然劝兴以疾归咸思慕之 蔡公元伟
称温陵人物谓朱简庵鉴李木斋聪蔡虚斋清陈紫峰 (第 16b 页)
同知蔡松庄先生元伟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宋忠惠襄后襄两守泉州其三
世孙橚再莅是邦四世怛因移家焉 (第 13b 页)
元伟 总角受学则
己有孝弟称尝受易于童含山徐泗涯洪新斋之门既
为诸生浙人宪副方豪求易师于泉新山顾珀朋山留 (第 13b 页)
志淑二公以 元伟 应聘方延致家塾为其子师夙兴夜
寐己自严矣久之见程端礼家塾日程皆宗晦翁教人
之法叹曰学当如是即手抄服行 (第 13b 页)
慨然有求道之志领
嘉靖辛卯乡荐不干有司舌耕为养于漳泉间者凡十
年始就授罗田教谕所以教士即举业之中默诱之圣
贤之域擢德安令一以节爱为本每退食取小学近思
录伊洛渊源录本朝薛胡二子粹言揭观成诵一时政
事真有得于学道爱人之遗士大夫交口称之迁杭州
府通判入觐事竣乞终养冢宰李默知 元伟 命考功恳
留归署钱塘印一月民甚称平擢抚州同知下车数日
巡按御史委督乐安逋粮乐安素称刁邑 (第 14a 页)
元伟 宽命令
去鞭笞皆相继输纳复还府治耆民送者盈路谓自髫 …… (第 14a 页)
稚至今目见徵粮官莫如蔡公无何乐安复有劫库之
变再被委往忽流贼数千焚掠南丰等邻邑县故无城 元伟 召乡民精锐者设险扼隘自著戎衣演武教场贼
闻不敢近县狱久坏风寒莫蔽蒸为疠疫 (第 14b 页)
元伟 欲作新
狱居之纵囚归命狱成乃至狱成囚并如期至复委署
崇仁崇亦无城不数日报贼突至 (第 14b 页)
元伟 督兵渡河杀贼
数十人馀皆遁散丁外艰丧葬毕以泉中倭棘慕建宁
有考亭遗风遂移居之 (第 14b 页)
元伟 学尚程朱而重躬行与紫 …… (第 14b 页)
诠部时适同乡主政周天佐陈言申
救杨侍御爵疏入上震怒下诏狱竟毙杖下时权奸遣
人侦其所以缙绅嗟噤莫敢收视 元伟 独慨然往治其
殓且奋笔为文祭之复著七难论以悲伤其意人服其
勇黄恭肃为司寇日伟贻书劝归与言大臣去就之正 …… (第 15a 页)
为万松庄 元伟 取自号也(闽书/本传) (旧郡志/) (张天叙撰/)
备考
黄恭肃公光升书蔡公传后云 (第 16b 页)
蔡君元伟 居家时余尚
黍秋官卿方有归志君以书招余隐其略云昔向敏中
迁仆射门前寂然绝无贺客真宗叹羡以为大臣所难 (第 16b 页)
世孙橚再莅是邦四世怛因移家焉 (第 13b 页)
元伟 总角受学则
己有孝弟称尝受易于童含山徐泗涯洪新斋之门既
为诸生浙人宪副方豪求易师于泉新山顾珀朋山留 (第 13b 页)
志淑二公以 元伟 应聘方延致家塾为其子师夙兴夜
寐己自严矣久之见程端礼家塾日程皆宗晦翁教人
之法叹曰学当如是即手抄服行 (第 13b 页)
慨然有求道之志领
嘉靖辛卯乡荐不干有司舌耕为养于漳泉间者凡十
年始就授罗田教谕所以教士即举业之中默诱之圣
贤之域擢德安令一以节爱为本每退食取小学近思
录伊洛渊源录本朝薛胡二子粹言揭观成诵一时政
事真有得于学道爱人之遗士大夫交口称之迁杭州
府通判入觐事竣乞终养冢宰李默知 元伟 命考功恳
留归署钱塘印一月民甚称平擢抚州同知下车数日
巡按御史委督乐安逋粮乐安素称刁邑 (第 14a 页)
元伟 宽命令
去鞭笞皆相继输纳复还府治耆民送者盈路谓自髫 …… (第 14a 页)
稚至今目见徵粮官莫如蔡公无何乐安复有劫库之
变再被委往忽流贼数千焚掠南丰等邻邑县故无城 元伟 召乡民精锐者设险扼隘自著戎衣演武教场贼
闻不敢近县狱久坏风寒莫蔽蒸为疠疫 (第 14b 页)
元伟 欲作新
狱居之纵囚归命狱成乃至狱成囚并如期至复委署
崇仁崇亦无城不数日报贼突至 (第 14b 页)
元伟 督兵渡河杀贼
数十人馀皆遁散丁外艰丧葬毕以泉中倭棘慕建宁
有考亭遗风遂移居之 (第 14b 页)
元伟 学尚程朱而重躬行与紫 …… (第 14b 页)
诠部时适同乡主政周天佐陈言申
救杨侍御爵疏入上震怒下诏狱竟毙杖下时权奸遣
人侦其所以缙绅嗟噤莫敢收视 元伟 独慨然往治其
殓且奋笔为文祭之复著七难论以悲伤其意人服其
勇黄恭肃为司寇日伟贻书劝归与言大臣去就之正 …… (第 15a 页)
为万松庄 元伟 取自号也(闽书/本传) (旧郡志/) (张天叙撰/)
备考
黄恭肃公光升书蔡公传后云 (第 16b 页)
蔡君元伟 居家时余尚
黍秋官卿方有归志君以书招余隐其略云昔向敏中
迁仆射门前寂然绝无贺客真宗叹羡以为大臣所难 (第 16b 页)
节之士亦有应述者如纪善先生亮清风夙学望著乡闾
载在志乘至前修所品待如九世祖罗峰府君受知于周
公孟中中蓝先生澜受学于 蔡公元伟 何公烱瑞峰先生
鸣阳从游于庄公履丰其亲师问学皆有派别可寻已附
见之学派矣今录自朴庵府君而下并诸前 (第 2b 页)
载在志乘至前修所品待如九世祖罗峰府君受知于周
公孟中中蓝先生澜受学于 蔡公元伟 何公烱瑞峰先生
鸣阳从游于庄公履丰其亲师问学皆有派别可寻已附
见之学派矣今录自朴庵府君而下并诸前 (第 2b 页)
举人杨天游先生应诏
杨应诏字邦彦建安人尝读书武夷天游峰因号天游
山人少时从其祖松宦学祖试叩所欲为应诏言欲尽
读天下好书干尽天下好事做尽天下好人年二十游
庠序谒朱文公祠仰而叹曰他日不俎豆是非夫也年
三十一举于乡十上春官不第其时上春官时昆崙山
人张诗者见其文称为司马子长李太白复生应诏不
屑也久之遍游赵齐鲁间卒业南雍得奉常吕泾野楠
之学喜其渊源有本遂师事之归而创道宗堂华阳山
奉祀孔圣并颜曾思孟周程张朱诸贤及泾野其中揭
泾野所尝著教壁间日与参对年友温陵 蔡元伟 亦潜
心斯道者遂自泉往建相聚砥磨而他诸名公若邹东
廓守益王龙溪畿唐荆川顺之魏庄渠校章介庵衮或
见而心 (第 3b 页)
杨应诏字邦彦建安人尝读书武夷天游峰因号天游
山人少时从其祖松宦学祖试叩所欲为应诏言欲尽
读天下好书干尽天下好事做尽天下好人年二十游
庠序谒朱文公祠仰而叹曰他日不俎豆是非夫也年
三十一举于乡十上春官不第其时上春官时昆崙山
人张诗者见其文称为司马子长李太白复生应诏不
屑也久之遍游赵齐鲁间卒业南雍得奉常吕泾野楠
之学喜其渊源有本遂师事之归而创道宗堂华阳山
奉祀孔圣并颜曾思孟周程张朱诸贤及泾野其中揭
泾野所尝著教壁间日与参对年友温陵 蔡元伟 亦潜
心斯道者遂自泉往建相聚砥磨而他诸名公若邹东
廓守益王龙溪畿唐荆川顺之魏庄渠校章介庵衮或
见而心 (第 3b 页)
祥(天顺中知崇仁县常俸外一毫/无取于民修造不扰赈济有方)周瑛(莆田人成/化中知抚)
(州府以文事饬吏治/尤励风节安静不扰)李凤(昆山人正德中金溪典/史宸濠反东乡贼起凤)
(奋勇率民兵/御贼死之) 蔡元伟(晋江人嘉靖中为府同知署/乐安县事流贼数千焚掠邻)
(邑乐安故无城元伟急简丁壮据险设守贼闻不/敢犯时狱舍久倾会天暑疫作元伟欲新其狱乃)
(纵囚归家狱成囚俱自至后署崇仁县事亦无/城贼宇至元伟勒兵出战斩馘数十贼惧引去) 陆
大受(武进人万历中知抚州府刚正不阿下吏皆/惮之以前在大理持梃击一案追论去官)
︹本朝︺孙世 (第 26a 页)
祥(天顺中知崇仁县常俸外一毫/无取于民修造不扰赈济有方)周瑛(莆田人成/化中知抚)
(州府以文事饬吏治/尤励风节安静不扰)李凤(昆山人正德中金溪典/史宸濠反东乡贼起凤)
(奋勇率民兵/御贼死之)蔡元伟(晋江人嘉靖中为府同知署/乐安县事流贼数千焚掠邻)
(邑乐安故无城 元伟 急简丁壮据险设守贼闻不/敢犯时狱舍久倾会天暑疫作 (第 26a 页)
元伟 欲新其狱乃)
(纵囚归家狱成囚俱自至后署崇仁县事亦无/城贼宇至 (第 26a 页)
元伟 勒兵出战斩馘数十贼惧引去)陆
大受(武进人万历中知抚州府刚正不阿下吏皆/惮之以前在大理持梃击一案 (第 26a 页)
(州府以文事饬吏治/尤励风节安静不扰)李凤(昆山人正德中金溪典/史宸濠反东乡贼起凤)
(奋勇率民兵/御贼死之) 蔡元伟(晋江人嘉靖中为府同知署/乐安县事流贼数千焚掠邻)
(邑乐安故无城元伟急简丁壮据险设守贼闻不/敢犯时狱舍久倾会天暑疫作元伟欲新其狱乃)
(纵囚归家狱成囚俱自至后署崇仁县事亦无/城贼宇至元伟勒兵出战斩馘数十贼惧引去) 陆
大受(武进人万历中知抚州府刚正不阿下吏皆/惮之以前在大理持梃击一案追论去官)
︹本朝︺孙世 (第 26a 页)
祥(天顺中知崇仁县常俸外一毫/无取于民修造不扰赈济有方)周瑛(莆田人成/化中知抚)
(州府以文事饬吏治/尤励风节安静不扰)李凤(昆山人正德中金溪典/史宸濠反东乡贼起凤)
(奋勇率民兵/御贼死之)蔡元伟(晋江人嘉靖中为府同知署/乐安县事流贼数千焚掠邻)
(邑乐安故无城 元伟 急简丁壮据险设守贼闻不/敢犯时狱舍久倾会天暑疫作 (第 26a 页)
元伟 欲新其狱乃)
(纵囚归家狱成囚俱自至后署崇仁县事亦无/城贼宇至 (第 26a 页)
元伟 勒兵出战斩馘数十贼惧引去)陆
大受(武进人万历中知抚州府刚正不阿下吏皆/惮之以前在大理持梃击一案 (第 26a 页)
陈一道(字邦绪晋江人嘉靖中以掾吏为芜湖丞/倭自浙流劫至南陵一道赴援麾众独进)
(为贼所杀其从弟子义横身捍刃亦死/之事闻赠应天府通判子义府经历) 蔡元伟(字/伯)
(瞻晋江人嘉靖举人授罗田教谕历抚州同知署/乐安崇仁并著劳绩学宗程朱勇于自治作考德)
(录日识所行事所著有/四书折衷易经聚正) 周天佐(字宇弼晋江人嘉/靖进士任户部主)
(事九庙灾御史杨爵应诏陈时政阙失系诏狱天/佐疏救之诏廷杖系 (第 45a 页)
(为贼所杀其从弟子义横身捍刃亦死/之事闻赠应天府通判子义府经历) 蔡元伟(字/伯)
(瞻晋江人嘉靖举人授罗田教谕历抚州同知署/乐安崇仁并著劳绩学宗程朱勇于自治作考德)
(录日识所行事所著有/四书折衷易经聚正) 周天佐(字宇弼晋江人嘉/靖进士任户部主)
(事九庙灾御史杨爵应诏陈时政阙失系诏狱天/佐疏救之诏廷杖系 (第 45a 页)
后渠书屋,读书讲学其中。柯维骐于世味一无所嗜,惟嗜读书。
任瀚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书,罔不搜订。 蔡元伟 总角受书,见四明程端,礼家塾日,程叹曰,学不当如是耶。即手抄而服行之,慨然有求道之志。非圣贤之书,弗
任瀚少怀用世志,百家二氏之书,罔不搜订。 蔡元伟 总角受书,见四明程端,礼家塾日,程叹曰,学不当如是耶。即手抄而服行之,慨然有求道之志。非圣贤之书,弗
见〉。
《括苍汇纪》:黄中,字文卿,遂昌人。嘉靖辛卯举人,除知铅山县,入为御史,迁天津兵备副使。 蔡元伟《 易经聚正》〈未见〉。
《闽书》: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嘉靖辛卯,领乡荐,除知德安县,事迁杭州府通判,抚州府同知。有《四书折衷》、《易经聚正
《括苍汇纪》:黄中,字文卿,遂昌人。嘉靖辛卯举人,除知铅山县,入为御史,迁天津兵备副使。 蔡元伟《 易经聚正》〈未见〉。
《闽书》: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嘉靖辛卯,领乡荐,除知德安县,事迁杭州府通判,抚州府同知。有《四书折衷》、《易经聚正
于《易》,深有所得。
熊过瀚同年进士。累官祠祭郎中,学通经术。著《周易象旨决录》诸书,谈经者尚之。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总角受书,即慨然有求道之志,非圣贤之书弗观,非孝弟之志弗存。所著有《易经聚正》。
徐
熊过瀚同年进士。累官祠祭郎中,学通经术。著《周易象旨决录》诸书,谈经者尚之。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总角受书,即慨然有求道之志,非圣贤之书弗观,非孝弟之志弗存。所著有《易经聚正》。
徐
传圭字秉诚,践履笃实尝语人,曰学须谨独诚意以修身,不怨天,不尤人,久之自与天一。所著有四书要略。 蔡元伟
四书折衷 卷
本传 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举嘉靖十年乡试,历抚州同知作考德录,日识所行事以自省,克治之功至老弥厉,所著有四书折
本传 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举嘉靖十年乡试,历抚州同知作考德录,日识所行事以自省,克治之功至老弥厉,所著有四书折
,字秉诚。践履笃实,尝语人曰:学须谨独,诚意以修身,不怨天,不尤人,久之自与天一。所著有四书要略。 蔡元伟,
字伯瞻,晋江人。举嘉靖十年乡试,历抚州同知,作考德,录日识所行事以自省,克治之功,至老弥厉,所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