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氤氲雾霭桧柏间青松龙楼凤阁雕梁画栋此是蓬
莱洞
太平清乐曲太清歌 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 明主
一 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托圣德胜尧
王保护家国太平天下都归一将兵器销为农器旌
旗不动酒旗招仰 (第 31a 页)
莱洞
太平清乐曲太清歌 万国来朝进贡仰贺圣 明主
一 统华夷普天下八方四海南北东西托圣德胜尧
王保护家国太平天下都归一将兵器销为农器旌
旗不动酒旗招仰 (第 31a 页)
(所如当止而止则止在止上当行而行则止又在行/上即有物有则各得其所之谓夫子以止字当背字)
(即时止时行至当不易之处也似不必依晁氏本改/艮其止为艮其背王龙溪曰敌应者应而未尝应也)
(马经纶 曰云所似有方向似有边际故以敌应不相/与为所愚按阴阳和则交谓之和应不和则不交谓)
(之绝应皆阴皆阳虽 (第 18b 页)
(即时止时行至当不易之处也似不必依晁氏本改/艮其止为艮其背王龙溪曰敌应者应而未尝应也)
(马经纶 曰云所似有方向似有边际故以敌应不相/与为所愚按阴阳和则交谓之和应不和则不交谓)
(之绝应皆阴皆阳虽 (第 18b 页)
贽自序曰易因一书予既老复游白门而作也三年
就此封置筴笥上济北读易于通州 马侍御经纶 之
精舍昼夜参详更两年而易因之旧者存不能一二
改者且至七八矣侍御曰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
转而后 (第 6a 页)
就此封置筴笥上济北读易于通州 马侍御经纶 之
精舍昼夜参详更两年而易因之旧者存不能一二
改者且至七八矣侍御曰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
转而后 (第 6a 页)
鹿久徵(字子徵定兴人万历进士知息县时清文天下田分上中下三格久徵报息田皆下藩司
勒如格往复数回终不能夺选授御史神宗以考选军政事遣斥台省三十馀人久徵同 马经纶 林
熙春等抗疏论救谪判泽州归卒追赠光禄寺少卿)
李国□(字元治高阳人万历进士改庶吉士天启中历官 (第 58a 页)
勒如格往复数回终不能夺选授御史神宗以考选军政事遣斥台省三十馀人久徵同 马经纶 林
熙春等抗疏论救谪判泽州归卒追赠光禄寺少卿)
李国□(字元治高阳人万历进士改庶吉士天启中历官 (第 58a 页)
王 爱(字仁甫宛平人万历进士为潞安推官谳狱平允刚直不阿迁工部郎奉檄覈辽东浮饷
二十七万寻备兵陜西安宁告警多制胜功爱学识渊博所著有史论息机围集行世)
马经纶(字主一通州人万历进士授肥城令入为御史时以兵部考察不当上意言官多被斥经
纶上疏争亦贬三秩出之外工科给事中林熙春疏救加贬经纶米脂典史寻削籍卒乡人私谥闻
道先生天启初赠太仆卿) 何 选(字靖卿宛平人万历进士除南昌知县徵御史廷臣争国本多获谴选语郑贵妃弟国泰
以朝野公论郑氏 (第 10a 页)
王 爱(字仁甫宛平人万历进士为潞安推官谳狱平允刚直不阿迁工部郎奉檄覈辽东浮饷
二十七万寻备兵陜西安宁告警多制胜功爱学识渊博所著有史论息机围集行世)
马经纶(字 主一 通州人万历进士授肥城令入为御史时以兵部考察不当上意言官多被斥经
纶上疏争亦贬三秩出之外工科给事中林熙 (第 10a 页)
春疏救加贬 经纶 米脂典史寻削籍卒乡人私谥 (第 10a 页)
闻
道先生 天启初赠太仆卿)
何 选(字靖卿宛平人万历进士除南昌知县徵御史廷臣争国本多获谴选语郑贵妃弟国泰 (第 10a 页)
二十七万寻备兵陜西安宁告警多制胜功爱学识渊博所著有史论息机围集行世)
马经纶(字主一通州人万历进士授肥城令入为御史时以兵部考察不当上意言官多被斥经
纶上疏争亦贬三秩出之外工科给事中林熙春疏救加贬经纶米脂典史寻削籍卒乡人私谥闻
道先生天启初赠太仆卿) 何 选(字靖卿宛平人万历进士除南昌知县徵御史廷臣争国本多获谴选语郑贵妃弟国泰
以朝野公论郑氏 (第 10a 页)
王 爱(字仁甫宛平人万历进士为潞安推官谳狱平允刚直不阿迁工部郎奉檄覈辽东浮饷
二十七万寻备兵陜西安宁告警多制胜功爱学识渊博所著有史论息机围集行世)
马经纶(字 主一 通州人万历进士授肥城令入为御史时以兵部考察不当上意言官多被斥经
纶上疏争亦贬三秩出之外工科给事中林熙 (第 10a 页)
春疏救加贬 经纶 米脂典史寻削籍卒乡人私谥 (第 10a 页)
闻
道先生 天启初赠太仆卿)
何 选(字靖卿宛平人万历进士除南昌知县徵御史廷臣争国本多获谴选语郑贵妃弟国泰 (第 10a 页)
窃谓为学亦然读圣贤书于其
一字一句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也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唯主敬则定而 明
主一 则作事不差才二三则动作小事亦差矣况大事
乎
须知已与物皆从阴阳造化中来则知天地万物一体
矣 …… (第 41a 页)
体之盖义理深远无穷
苟思虑浅近则不足以造其蕴惟思虑无疆则可以得
高深玄远之旨易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主一 则
气象清明二三则昏昧矣
读书不体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虽尽读古今天下
之书犹无益也将圣贤言语作一场话 …… (第 41b 页)
步五步之外即非敬矣
至若写字处事无不皆然写第一字心在第一字上为
一事心在一事上件件专一便是敬程子所谓 主一 之
谓敬无适之谓一与
胆欲大见义勇为心欲小文理密察智欲圆应物无滞
行欲方截然有执心细密则见道心粗则行 (第 49b 页)
一字一句皆当思其作为如何乃有益也
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唯主敬则定而 明
主一 则作事不差才二三则动作小事亦差矣况大事
乎
须知已与物皆从阴阳造化中来则知天地万物一体
矣 …… (第 41a 页)
体之盖义理深远无穷
苟思虑浅近则不足以造其蕴惟思虑无疆则可以得
高深玄远之旨易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主一 则
气象清明二三则昏昧矣
读书不体贴向自家身心上做工夫虽尽读古今天下
之书犹无益也将圣贤言语作一场话 …… (第 41b 页)
步五步之外即非敬矣
至若写字处事无不皆然写第一字心在第一字上为
一事心在一事上件件专一便是敬程子所谓 主一 之
谓敬无适之谓一与
胆欲大见义勇为心欲小文理密察智欲圆应物无滞
行欲方截然有执心细密则见道心粗则行 (第 49b 页)
语动之国泰因疏请早定储以释/危疑帝意不怿巳知出选指谪湖广布政司照磨)
(寻斥为民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马经纶(通州人万历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帝以兵部考选事)
(尽谴南北诸言官大臣疏争不听经纶抗疏极论/言官钳口之罪不在考选一事而在不諌上之不)
(第 52a 页)
启/中赠光禄少卿)马经纶(通州人万历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帝以兵部考选事)
(尽谴南北诸言官大臣疏争不听 经纶 抗疏极论/言官钳口之罪不在考选一事而在不諌上之不) …… (第 52a 页)
(敬天不尊祖不勤政不任贤去邪不修德贱货疏/入斥为民杜门却扫凡十年卒门人私谥 闻道先)
(生 天启初/赠太仆卿)米万钟(宛平人万历进士历官江南按/察使天启五年魏忠贤倪文焕)
(劾为党人削籍归崇祯 (第 52b 页)
(寻斥为民天启/中赠光禄少卿) 马经纶(通州人万历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帝以兵部考选事)
(尽谴南北诸言官大臣疏争不听经纶抗疏极论/言官钳口之罪不在考选一事而在不諌上之不)
(第 52a 页)
启/中赠光禄少卿)马经纶(通州人万历进士由知县/擢御史帝以兵部考选事)
(尽谴南北诸言官大臣疏争不听 经纶 抗疏极论/言官钳口之罪不在考选一事而在不諌上之不) …… (第 52a 页)
(敬天不尊祖不勤政不任贤去邪不修德贱货疏/入斥为民杜门却扫凡十年卒门人私谥 闻道先)
(生 天启初/赠太仆卿)米万钟(宛平人万历进士历官江南按/察使天启五年魏忠贤倪文焕)
(劾为党人削籍归崇祯 (第 52b 页)
根气味苦凉无毒(颂曰/平)主治诸恶疮疥癣风瘙瘘蚀
有虫浸酒服 (大/明)主一 切失血(时/珍)
发明(元素曰上部血须用剪草牡丹皮天门冬麦门/冬时珍曰许学士本事方云剪草治劳瘵吐血 …… (第 24a 页)
(圣惠/方)斑疹不快(钓藤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酒服 钱氏方)
附录倒挂藤(拾遗藏器曰味苦无毒 主一 切老血及/产后诸疾结痛血上欲死煮汁服之生)
(深山有逆刺如悬钩/倒挂于树叶尖而长)
黄藤(纲目/) …… (第 32a 页)
水浆不下(本/经)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
骨利关节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通
神(别/录) 主一 切风变白宜老(藏/器)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 …… (第 42a 页)
(缠大木四时有叶无花味苦涩凉无毒主心气痛/解热毒同百药头等分焙研为末每酒服二钱)石
合草(颂曰生施州藤缠木上四时有叶无花土人采/叶味甘凉无毒 主一 切恶疮敛疮口焙研温水)
(调/贴)
骨路支(拾遗藏器曰味辛平无毒主上气浮肿水气/呕逆妇人崩中馀血 (第 59b 页)
有虫浸酒服 (大/明)主一 切失血(时/珍)
发明(元素曰上部血须用剪草牡丹皮天门冬麦门/冬时珍曰许学士本事方云剪草治劳瘵吐血 …… (第 24a 页)
(圣惠/方)斑疹不快(钓藤钩子紫草茸等分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酒服 钱氏方)
附录倒挂藤(拾遗藏器曰味苦无毒 主一 切老血及/产后诸疾结痛血上欲死煮汁服之生)
(深山有逆刺如悬钩/倒挂于树叶尖而长)
黄藤(纲目/) …… (第 32a 页)
水浆不下(本/经)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
骨利关节久服轻身明目润泽好颜色不老延年通
神(别/录) 主一 切风变白宜老(藏/器)蝮蛇疮毒心闷服汁并 …… (第 42a 页)
(缠大木四时有叶无花味苦涩凉无毒主心气痛/解热毒同百药头等分焙研为末每酒服二钱)石
合草(颂曰生施州藤缠木上四时有叶无花土人采/叶味甘凉无毒 主一 切恶疮敛疮口焙研温水)
(调/贴)
骨路支(拾遗藏器曰味辛平无毒主上气浮肿水气/呕逆妇人崩中馀血 (第 59b 页)
上文敬/字而言其)
(义不之东不之西则不偏于一隅故云只是中不之此/不之彼则不为外物所动故云只是内总以 明主一 之)
(义朱子曰 (第 16a 页)
主一 则所讲底义理/方始为我有不然便无安著处)本注尹彦明曰敬有甚
形影只收敛身心便是 (第 16a 页)
主一 且如人到神祠致敬时其
心收敛更著不得毫发事 (第 16a 页)
主一 而何(按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看) …… (第 16a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 主一 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祁宽因问如何是 (第 16b 页)
主一 而尹氏语)
(之以此之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 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能敬必有德此意 …… (第 16b 页)
之类为/敬至周程以后如诚字敬字仁字方得圣贤本指其所)
(谓主一无适之/谓敬最为亲切) 闲邪则固一矣然 主一 则不消言闲
邪(闲邪使邪不能入则心自一矣然心一/则邪自无从可入更无所事于闲也)有以一为难
见不可下工 …… (第 16b 页)
(有下工夫处也整齐严肃如正衣冠尊瞻视之类一专/一也朱子曰 主一 如持其志闲邪如无暴其气闲邪使)
(邪不得入主一则守之于内二者/不可有偏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有言未感 …… (第 17a 页)
更不能入凡人类然但若心在此事)
(或为此/不审耳) (所牵扰便无复湛然虚明之体此又不可以/朱子曰或谓 主一 主事不同恐亦未然盖无)
(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骛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是所谓主事者乃所以为主一者 …… (第 18a 页)
一/无适非但不同直是相反愚按朱子谓主事即所以为)
(主一与程子说小异盖程子从常情之主事言之则主/事与 主一 有别朱子直就主事之正理言之则主事即)
(所以为 (第 18a 页)
主一 二说虽/异而其实相发明也)所谓敬 (第 18a 页)
主一 之谓敬所谓一者 …… (第 18a 页)
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 主一 之义不一则二三矣至于
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此节释/敬字之)
(义以及其事也不敢欺以 (第 18b 页)
内而言不敢慢以外而言不/愧屋漏又兼内外而言之也朱子曰无适者持守得定)
(不驰骛走作之意耳无适即是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即是敬非无/适之外别有 (第 18b 页)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之外又别有敬也问应此事未)
(毕复有一事至则当何如曰须是一事毕又理会一事/亦无杂然而应之理但甚不得已 (第 18b 页)
则权其轻重可也陈)
(北溪曰无事时心常在这里不走作固是 主一 有事时/心主著这个事更不把别个事来参插也是 (第 18b 页)
主一 真)
(西山曰周子主静之言程子 (第 18b 页)
主一 之训皆其为人最切/者也而朱子又丁宁反覆之学者诚于是而知勉焉戒)
(于思虑之未萌谨于事物之既/接无少间 …… (第 18b 页)
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其所也持敬之功则贯/乎动静之间而学者不可有须臾之间断者也)或曰
敬何以用功曰莫若 主一 季明曰炳尝患思虑不定或
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诚之本
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 (第 22b 页)
(义不之东不之西则不偏于一隅故云只是中不之此/不之彼则不为外物所动故云只是内总以 明主一 之)
(义朱子曰 (第 16a 页)
主一 则所讲底义理/方始为我有不然便无安著处)本注尹彦明曰敬有甚
形影只收敛身心便是 (第 16a 页)
主一 且如人到神祠致敬时其
心收敛更著不得毫发事 (第 16a 页)
主一 而何(按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看) …… (第 16a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 主一 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祁宽因问如何是 (第 16b 页)
主一 而尹氏语)
(之以此之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 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能敬必有德此意 …… (第 16b 页)
之类为/敬至周程以后如诚字敬字仁字方得圣贤本指其所)
(谓主一无适之/谓敬最为亲切) 闲邪则固一矣然 主一 则不消言闲
邪(闲邪使邪不能入则心自一矣然心一/则邪自无从可入更无所事于闲也)有以一为难
见不可下工 …… (第 16b 页)
(有下工夫处也整齐严肃如正衣冠尊瞻视之类一专/一也朱子曰 主一 如持其志闲邪如无暴其气闲邪使)
(邪不得入主一则守之于内二者/不可有偏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有言未感 …… (第 17a 页)
更不能入凡人类然但若心在此事)
(或为此/不审耳) (所牵扰便无复湛然虚明之体此又不可以/朱子曰或谓 主一 主事不同恐亦未然盖无)
(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骛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是所谓主事者乃所以为主一者 …… (第 18a 页)
一/无适非但不同直是相反愚按朱子谓主事即所以为)
(主一与程子说小异盖程子从常情之主事言之则主/事与 主一 有别朱子直就主事之正理言之则主事即)
(所以为 (第 18a 页)
主一 二说虽/异而其实相发明也)所谓敬 (第 18a 页)
主一 之谓敬所谓一者 …… (第 18a 页)
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 主一 之义不一则二三矣至于
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此节释/敬字之)
(义以及其事也不敢欺以 (第 18b 页)
内而言不敢慢以外而言不/愧屋漏又兼内外而言之也朱子曰无适者持守得定)
(不驰骛走作之意耳无适即是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即是敬非无/适之外别有 (第 18b 页)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之外又别有敬也问应此事未)
(毕复有一事至则当何如曰须是一事毕又理会一事/亦无杂然而应之理但甚不得已 (第 18b 页)
则权其轻重可也陈)
(北溪曰无事时心常在这里不走作固是 主一 有事时/心主著这个事更不把别个事来参插也是 (第 18b 页)
主一 真)
(西山曰周子主静之言程子 (第 18b 页)
主一 之训皆其为人最切/者也而朱子又丁宁反覆之学者诚于是而知勉焉戒)
(于思虑之未萌谨于事物之既/接无少间 …… (第 18b 页)
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其所也持敬之功则贯/乎动静之间而学者不可有须臾之间断者也)或曰
敬何以用功曰莫若 主一 季明曰炳尝患思虑不定或
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诚之本
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 (第 22b 页)
是本(承上文敬字而言其
义不之东不之西则不偏于一隅故云只是中不之此不之彼则不为外物所动故云只是内总以 明主一 之
义朱子曰 (第 16a 页)
主一 则所讲底义理方始为我有不然便无安著处)本注尹彦明曰敬有甚
形影只收敛身心便是 (第 16a 页)
主一 且如人到神祠致敬时其
心收敛更著不得毫发事 (第 16a 页)
主一 而何(按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看 …… (第 16a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 主一 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祁宽因问如何是 (第 16b 页)
主一 而尹氏语
之以此 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之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能敬必有德此意极
精自 …… (第 16b 页)
正坐拱默之类为敬至周程以后如诚字敬字仁字方得圣贤本指其所
谓主一无适之谓敬最为亲切) 闲邪则固一矣然 主一 则不消言闲
邪(闲邪使邪不能入则心自一矣然心一则邪自无从可入更无所事于闲也)有以一为难
见不可下工夫 …… (第 16b 页)
有下工夫处也整齐严肃如正衣冠尊瞻视之类一专一也朱子曰 主一 如持其志闲邪如无暴其气闲邪使
邪不得入主一则守之于内二者不可有偏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有言未感时知何 …… (第 17a 页)
于一事他事更不能入凡人类然但若心在此事
或为此 所牵扰便无复湛然虚明之体此又不可以不审耳 朱子曰或谓 主一 主事不同恐亦未然盖无
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骛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是所谓主事者乃所以为主一者也若有 …… (第 18a 页)
彼者与主一无适非但不同直是相反愚按朱子谓主事即所以为
主一与程子说小异盖程子从常情之主事言之则主事与 主一 有别朱子直就主事之正理言之则主事即
所以 (第 18a 页)
主一 二说虽异而其实相发明也)所谓敬 (第 18a 页)
主一 之谓敬所谓一者 …… (第 18a 页)
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 主一 之义不一则二三矣至于
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此节释敬字之
义以及其事也不敢欺以内而言 (第 18b 页)
不敢慢以外而言不愧屋漏又兼内外而言之也朱子曰无适者持守得定
不驰骛走作之意耳无适即是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即是敬非无适之外别有 (第 18b 页)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之外又别有敬也问应此事未
毕复有一事至则当何如曰须是一事毕又理会一事亦无杂然而应之理但甚不得已则权其 (第 18b 页)
轻重可也陈
北溪曰无事时心常在这里不走作固是 主一 有事时心主著这个事更不把别个事来参插也是 (第 18b 页)
主一 真
西山曰周子主静之言程子 (第 18b 页)
主一 之训皆其为人最切者也而朱子又丁宁反覆之学者诚于是而知勉焉戒
于思虑之未萌谨于事物之既接无少间断则德全 …… (第 18b 页)
朱子曰未发之时必有事焉是乃所谓静中之知觉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及其已发随事观省是则所
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其所也持敬之功则贯乎动静之间而学者不可有须臾之间断者也)或曰
敬何以用功曰莫若 主一 季明曰炳尝患思虑不定或
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诚之本
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 (第 22b 页)
义不之东不之西则不偏于一隅故云只是中不之此不之彼则不为外物所动故云只是内总以 明主一 之
义朱子曰 (第 16a 页)
主一 则所讲底义理方始为我有不然便无安著处)本注尹彦明曰敬有甚
形影只收敛身心便是 (第 16a 页)
主一 且如人到神祠致敬时其
心收敛更著不得毫发事 (第 16a 页)
主一 而何(按和靖自言初见伊川时教看 …… (第 16a 页)
敬字焞请益伊川曰 主一 则是敬当时虽领此语然不若近时看得更亲切祁宽因问如何是 (第 16b 页)
主一 而尹氏语
之以此 魏鹤山曰孔门说仁处大抵都有敬意如四勿二如之类是也左传敬德之聚能敬必有德此意极
精自 …… (第 16b 页)
正坐拱默之类为敬至周程以后如诚字敬字仁字方得圣贤本指其所
谓主一无适之谓敬最为亲切) 闲邪则固一矣然 主一 则不消言闲
邪(闲邪使邪不能入则心自一矣然心一则邪自无从可入更无所事于闲也)有以一为难
见不可下工夫 …… (第 16b 页)
有下工夫处也整齐严肃如正衣冠尊瞻视之类一专一也朱子曰 主一 如持其志闲邪如无暴其气闲邪使
邪不得入主一则守之于内二者不可有偏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 有言未感时知何 …… (第 17a 页)
于一事他事更不能入凡人类然但若心在此事
或为此 所牵扰便无复湛然虚明之体此又不可以不审耳 朱子曰或谓 主一 主事不同恐亦未然盖无
事则湛然安静而不骛于动有事则随事应变而不及乎他是所谓主事者乃所以为主一者也若有 …… (第 18a 页)
彼者与主一无适非但不同直是相反愚按朱子谓主事即所以为
主一与程子说小异盖程子从常情之主事言之则主事与 主一 有别朱子直就主事之正理言之则主事即
所以 (第 18a 页)
主一 二说虽异而其实相发明也)所谓敬 (第 18a 页)
主一 之谓敬所谓一者 …… (第 18a 页)
无适之谓一且欲涵泳 主一 之义不一则二三矣至于
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此节释敬字之
义以及其事也不敢欺以内而言 (第 18b 页)
不敢慢以外而言不愧屋漏又兼内外而言之也朱子曰无适者持守得定
不驰骛走作之意耳无适即是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即是敬非无适之外别有 (第 18b 页)
主一 (第 18b 页)
主一 之外又别有敬也问应此事未
毕复有一事至则当何如曰须是一事毕又理会一事亦无杂然而应之理但甚不得已则权其 (第 18b 页)
轻重可也陈
北溪曰无事时心常在这里不走作固是 主一 有事时心主著这个事更不把别个事来参插也是 (第 18b 页)
主一 真
西山曰周子主静之言程子 (第 18b 页)
主一 之训皆其为人最切者也而朱子又丁宁反覆之学者诚于是而知勉焉戒
于思虑之未萌谨于事物之既接无少间断则德全 …… (第 18b 页)
朱子曰未发之时必有事焉是乃所谓静中之知觉复之所以见天地之心也及其已发随事观省是则所
谓动上求静艮之所以止其所也持敬之功则贯乎动静之间而学者不可有须臾之间断者也)或曰
敬何以用功曰莫若 主一 季明曰炳尝患思虑不定或
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诚之本
也须是习习能专一时便好不拘思虑与 (第 2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