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編年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曹三用(太仓/人)     成仲龙(字为霖/长垣人)

  李云鸿(通许/人)     吕阳(无锡/人)
  钱志谦(字六谦/丹徒人)     卢若腾(同安/人)
  吴克孝(太仓/人)     姚孙矩(见前已上/崇祯间任)
 
 
 
 
  (第 50a 页)
  许豸(见/前)       谢云虬(南海/人)

  宋基登       林铭鼎(莆田/人)
   卢若腾(福建/人)
     郑瑄(上官/人)
  纪腾蛟       余鹍翔(辰溪/人)
  王镛(广信/人)     (第 6a 页)
 宋继登(旧浙江通志字先之莱阳人天启进士崇祯/中任嘉湖道参政时旱饥斗米千钱贫民弃)
  (子女于路者日千计继登檄/郡县设法赈籴民始安戢)
  卢若腾(旧浙江通志字牧洲同安人崇祯进士授宁/波海道佥事剔奸弊抑势豪风裁凛凛值胡)
  (乘龙盗起若腾从容指顾句/日之间闾井晏然郡民赖之)
 傅云龙(西江志字蒸甫金溪人崇祯进士授浙江按/察副使备兵台绍计擒海寇竺武贝学杜等)
  (东阳许都 (第 42b 页)
 宋继登(旧浙江通志字先之莱阳人天启进士崇祯/中任嘉湖道参政时旱饥斗米千钱贫民弃)
  (子女于路者日千计继登檄/郡县设法赈籴民始安戢)
 卢若腾(旧浙江通志字 牧洲
同安人崇祯进士授宁/波海道佥事剔奸弊抑势豪风裁凛凛值胡)
  (乘龙盗起 (第 42b 页)
若腾
从容指顾句/日之间闾井晏然郡民赖之)
 傅云龙(西江志字蒸甫金溪人崇祯进士授浙江按/察副使备兵台绍计 (第 42b 页)
  月开仓尽行拘收其不敷粮拨至元折中统钞一

  百五十万锭于产米处籴一百五十万石贮濒河
  之地以听拨运从之(续文献通考/)
  明初海运
因元之故 (第 12a 页)
海运
不给于是陆运以济之及
  会通河既浚于是有攒运而 (第 12a 页)
海运
乃罢遮洋 (第 12a 页)
海运
  
犹不废焉然攒运之初皆支运也既而议者以为
  军民不便于是有兑运法凡五变一曰 (第 12a 页)
海运
二曰
  海陆兼运三曰支运四曰兑运五曰改兑(续文献/)
  (通考/) (第 12a 页)
  洪武二年令户部于苏州太仓储粮二千万石以
  备 海运
供给辽东是时海船有一千料有四百料
  名钻风海船后永乐中改 (第 12b 页)
海运
遂改四百料为浅
  船(续文献通考/)
  永乐元年令于淮安用船运粮入淮河沙河至陈
  州颍岐口跌坡 (第 12b 页)
下用浅船运至跌坡上别以大船
  载入黄河至八柳树等处令河南车夫赴卫河转
  输北京此变 海运
之始(续文献通考/) (第 12b 页)
  十二年 海运
粮四十八万四千八百一十石于通
  州又卫河攒运粮四十五万二千七百七十六石
  于北京所谓海陆兼运者是 (第 13a 页)
也一由江入海出直
  沽口由白河运至通州谓之 海运
一由江入淮黄
  河至阳武县陆运至卫辉府由卫河运至蓟州谓
  之河运(续文献通考/)
  十三年时会 …… (第 13a 页)
  松常镇等府秋粮除存留并起运南京及供给内

  府等项外其馀原坐 海运
之数尽拨运赴淮安仓
  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每岁定拨六十万石
  运至徐州仓徐州并山东兖州府秋粮内 …… (第 13b 页)
  只于会通河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仓二千只支济
  宁粮运赴通州仓每岁通运四次所谓支运者是
  也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官军于通州接运至京自
  是 海运
不复行矣(续文献通考/) (第 13b 页)
  新河 在宝坻县东南自直沽河口起至北塘河口
止径四十里明天顺三年凿


   明初海运
一十三卫管驾遮洋船由直沽海口开
洋运至蓟州岁有疏虞天顺二年以大河卫百户
闵恭言命都督佥事宗胜御史李敏 (第 19a 页)
  海运之道自平江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
向东行入黑水大洋取成山转西至刘家岛又至
登州沙门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当舟行风信有
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元史食货志)

   明初海运
仍元故道自会通河成报罢(卢传 (第 42b 页)
海运
考)
天津去海不过百里风帆驰骤远自闽浙近自 (第 42b 页)
  文昌祠 在府东门内(各州邑山海卫祀同)


  东岳庙 在府东郭外

  海神庙 在山海关南海口西 明初海运
时建万历
十二年主事王邦俊重修

  蚕姑庙 在迁安县城西滦州二一在城南一在城
西

  名宦祠 (第 13b 页)
中陈羽白陈纯德魏景琦冯垣登吴邦臣为各道监
察御史董国祥颜浑为吏部主事蔡肱明田有年葛奇
祚张经吕阳陈纁 卢若腾
张朝綖钱志驺为兵部主事
旧例二甲进士改庶吉士者散馆日授编修而是年不
待教习竟除皆以简讨用又二甲第一名 (第 2b 页)
   (原城西之老米湾河东十四卫俱可无不给之/□自正德以后旧制浸废嘉靖中尝举行复罢)
  (本朝康按 明时海运
皆自登州抵金州旅顺口/ 熙三十三年)
(圣祖仁皇帝亲幸天津访海道自大沽口达三汊较便于 (第 34b 页)
登州遂用商船三昼夜即抵三汊自后)
(御制盛京 海运
多由直沽有/)
(圣制盛京 (第 34b 页)
海运
记恭载/ 门)
   穆察河(城东三十里源出穆/察岭南流入杨柳河)
   三汊河(城西六十里系 (第 34b 页)
  满井(城西北三里水味/甘美虽旱不竭)
  海(锦县宁远广宁南境俱临海而锦宁去海尤近/东连宁海西扺山海关南通天津登莱 明时海)
   (运
商船于此登岸宁远海防五城即贮/粮之所也详见奉天府承德县山川注) (第 45b 页)
  桃花岛(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乌湖岛三百里至都里镇二百里)
   (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金史地理/志兴城县有桃花岛 按桃花岛即桃花浦 明)
   (初海运
泊船于此/今在宁远州城南)
  浴水(山海经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䬅西望幽都之 …… (第 52a 页)
   (易淤自盘山驿以来每霖雨河水泛溢人马常/虞艰阻明正统中于沿河筑堤长二百步河水)
   (通行自 海运
废河道遂阻路河盖以沿路浚河/而得名也 按今在广宁城东统名曰羊肠河)
  锥子河(辽史地理志辽州有锥 (第 59a 页)
  望夫台(相传姜女/望夫处)

  桃花岛(金史地理志兴城𨽻锦州有桃花岛/今在州城南海上 明初海运
泊船处)
  废宁远卫署(在宁远州城内明宣德三年置全辽/志卫与古瑞州锦州接境本广宁前)
   (屯中 (第 11a 页)
海运水道自登至辽 明初海运
起登州卫自新河海口西北六十里宿沙门岛
又正北一百二十里至砣矶岛又正北六十里至钦木仁
岛又北六十里至南 (第 17a 页)
  道四达路置兑仓号为转运此刘晏遗规非丰熙

  创法也元建都北平张万户以盐盗出没习知海
  上险易献书海运成山直沽无异安澜 明初海运
  
犹致百万文皇迁鼎屡勤宵旰海漕并进水陆互
  输漕制渐增 (第 10a 页)
海运
遂罢安危之势易明内外之形
  易判也夫蜀道千年蚕丛不启临海只尺台宕犹
  遗自燕迄吴径四千里踰江涉淮 (第 10a 页)
 时师门讲授无从可考所著诸经说及文篇亦无传
 仅存者惟周礼补亡及其诗集耳周礼泉南尚有遗
 刻诗集其家有写本同安林氏子濩钞得之明季遗
 老 卢牧洲若腾
为之订正
国朝康熙癸巳岁浔江施平园世騋重刻之云按其本
 即 (第 19b 页)
卢牧洲
及子濩所手校者诗多失次后与轮山阮
 氏重订之云以五百年沉埋之诗一旦遂传于世然
 非其家子孙谨于藏弆诸 …… (第 19b 页)
椿(闽书/) (熊勿轩集/) (新旧郡志/) (宏简录/)
  备考
沧浯 卢氏若腾
序诗集曰吾邑丘钓矶先生品著于宋
末元初论定于昭代既列祀乡先贤且配享朱文公祠
矣八闽通志列之儒林传中以 …… (第 21b 页)
之苦多亥豕稍为订
正拟俟时平梓行非徒表彰吾邑人物亦欲使后学知
所兴起也夫庚子春正月下弦日同邑后学沧浯 卢若
手题于与耕堂
晋江施氏世騋序诗集曰余论经轩中藏有周礼补亡
梓本读其序即知吾乡有丘钓矶先生而海滨耆老及 …… (第 22b 页)
今春子濩令嗣以事至泉石门面徵之云钞本为人所
借今捡得所存旧本随即致上余按其本乃 卢牧洲先
及子濩所手较者本极丑恶诗多失次字复差讹兼
以败楮坏烂更苦虫蛀瞪目视之莫可辨识然的系全
集如玉在璞未经 (第 23b 页)
 日灿刘台岩之家学王三揆朱敬所林甫任陈欲润
 之儒修林省庵之夙望郑孩如苏子白庄九微之治
 经黄季韬林素庵之讲席王忠孝 卢若腾
何九云李 …… (第 1b 页)
   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
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改兵
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首在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折

狱用刑谓秦晋蠢动以中州为渊薮必有跋扈酿乱者
及今不创祸将靡极又谓番甲之设本以缉奸盗非以
网缙绅中使岂有韬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多激切
疏入谪浙藩照磨黄公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
我远不及庄任公后归隐葵山庐父墓侧以终著有葵
山文集(雍正九年郡志/)
    主事卢牧洲先生
若腾
卢若腾字牧洲同安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 (第 20b 页)
   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
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改兵
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首在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折

狱用刑谓秦晋蠢动以中州为渊薮必有跋扈酿乱者
及今不创祸将靡极又谓番甲之设本以缉奸盗非以
网缙绅中使岂有韬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多激切
疏入谪浙藩照磨黄公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
我远不及庄任公后归隐葵山庐父墓侧以终著有葵
山文集(雍正九年郡志/)
   主事卢牧洲先生 若腾
卢若腾字牧洲同安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 (第 20b 页)
   给事庄任公先生鳌献
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庶吉士改兵
科给事中上太平十二策首在格君心开言路终以折

狱用刑谓秦晋蠢动以中州为渊薮必有跋扈酿乱者
及今不创祸将靡极又谓番甲之设本以缉奸盗非以
网缙绅中使岂有韬略何故委以监纪重任语多激切
疏入谪浙藩照磨黄公道周赠诗云当年稽首十二策
我远不及庄任公后归隐葵山庐父墓侧以终著有葵
山文集(雍正九年郡志/)
   主事卢牧洲先生若腾 卢若腾
(第 20b 页)
牧洲
同安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 (第 20b 页)
旨授兵部主事时阁臣杨嗣昌督师湖广作佛事祈福 若腾
疏参嗣昌不能讨贼止图佞佛上以新进小臣妄
诋元辅严旨切责时论壮之后归隐海滨卒同时有沈
佺期许吉燝俱癸未 (第 21a 页)
   范介卿先生方
范方字介卿同安人后迁漳之长泰天启元年乡试第
一性耿介联同志为社异趣者摈不入与铜山黄石斋
道周浯州 卢闲之若腾
熊山沈复斋佺期尤以气节相
高期不负所学一试春官不第见逆阉浊乱时事日非 (第 10a 页)
 (乙/丑)五年春正月我
大清兵取旅顺
 (大兵攻旅顺破之守/ 将朱国昌等战死)质实(旅顺有关在宁海县南一百/二十里 明时海运
舟达金州)
  (卫者至/此登岸)
 复听勘御史崔呈秀官
  (魏忠贤既得呈秀恨相见晚遂用为腹心日与 …… (第 11a 页)
 (虑偾事命之臣专督关内以关外属崇焕画关而守/崇焕虑廷臣忌已上言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
 (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种所入可渐减 海运
其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抵隙以为用战)
 (虽不足守则有馀守既有馀战无不足顾奋迅立功/众人必忌任劳则 (第 28b 页)
 (城守章京雍正五年设金州迩检属复州通判十二/年置宁海县属奉天府旅顺口关在奉天府宁海县)

 (南一百二十里 明时海运
达金州卫者至此登广鹿/岸有南北二城俱明初建设中左千户所今废)
 (岛在奉天府海宁县西北海中黄县秦置唐 (第 22b 页)
抵辽阳沈水以迄开原城西之老米湾河东/十四卫俱可无不给之虞自正德以后旧制浸废)
(嘉靖中尝举行复罢/按 明时海运
皆自登州抵/金州旅顺口/本朝康熙三十三年/圣祖)
(仁皇帝亲幸天津访海道自大沽口达三汊较便/于登州遂 (第 20a 页)
用商船三昼夜即抵三汊自后/盛京) (海运
多由直沽有/御制创兴盛京 (第 20a 页)
海运
记/又宁海东一百三十里地名皮岛即东江西接无)
(明岛延亘海面八十里/谨按/实录自辽/阳属我/朝后明总 …… (第 20a 页)
  莽牛哨(在岫岩厅所辖凤凰城边外距朝鲜分界/一二里/本朝乾隆十一年奉天将军请)
(于此设汎使彼此不致滋/扰寻以与朝鲜不便停止)丰裕社(在昌图厅署后/共八社曰丰裕)
(惠民怀远平安和/辑长安遵化承恩)
 ︹关隘︺梁房口关(在海城县西南七十里与盖平县接/界明时 海运
之舟由此入辽河又三)
(坌关明以三岔河北与三卫驻/牧即于三坌界内设关以限)连云岛关(在盖平/县西十) (第 47b 页)
(五里明时置关以控海滨之险又石门/关在县东七十里旧亦有官军戍守)青石岭关

(在盖平县北十二里凿山通路形胜/险隘县出入必内关上有万历年号)旅顺口关(在/宁)
(海县南明时 海运
舟达金州卫者至此登岸有南/北二城俱明初建设中左千户所久废有水师营)
(一处/本朝康熙五十三年设恊领以 (第 4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