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都御史于湛墓在金坛县官坊村西
都御史王樵墓在金坛县南青冈墩
国朝大学士张玉书墓在府南尤区村
布政使于朋举 墓在金坛县
知县荆其惇墓在金坛县黄塘
侍讲马世俊墓在溧阳县
翰林史鹤龄墓在溧阳县 (第 66b 页)
都御史王樵墓在金坛县南青冈墩
国朝大学士张玉书墓在府南尤区村
布政使于朋举 墓在金坛县
知县荆其惇墓在金坛县黄塘
侍讲马世俊墓在溧阳县
翰林史鹤龄墓在溧阳县 (第 66b 页)
距赵城南几十里水自东山来横亘于道古有桥架
水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
于水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
正统辛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
甲子秋八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
乃说驾召谕父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
事智伯感其国士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
三分家无噍类而让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
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
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必欲成其志去伏于此桥下 (第 7b 页)
俟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获竟斩其空衣而死屡仆
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其喉揕其胸而一念之加 (第 8a 页)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如也让既死于此桥
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缺断坏民病于涉
无让犹将举焉矧有让之烈 (第 8a 页)
水上以济行旅即战国义士豫让死所也代久倾圮
于水裹足经是者咸病焉知县事吴桥何君友闻于
正统辛酉由进士出宰于斯兴踣起废有为有守岁
甲子秋八月尝出按行至水涘爰仰遗烈惕然怀感
乃说驾召谕父老曰若知夫豫让之所以义乎昔臣
事智伯感其国士之遇及智伯为赵襄子所灭壤地
三分家无噍类而让以死报之挟匕首入其宫中涂
厕以冀得志 于襄子 也至被觉获幸得释又漆身变
容吞炭变音违妻拒友必欲成其志去伏于此桥下 (第 7b 页)
俟 襄子 出而图之复被觉获竟斩其空衣而死屡仆
屡起略不少变虽未得扼其喉揕其胸而一念之加 (第 8a 页)
于襄子 者固已尽矣此其义何如也让既死于此桥
其灵爽将不亦依于此桥乎今颓缺断坏民病于涉
无让犹将举焉矧有让之烈 (第 8a 页)
建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州徐恭献重建永乐
景泰成化弘治间知州曹铎唐铨万宣戴昕倪诰
白思义嘉靖二年知州叶淳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十五年巡道 于朋举 知州王宏仁重修
明费宏陈州儒学碑记(陈之学在弘治中知州白/思义尝葺之迨今踰二十) (第 4a 页)
景泰成化弘治间知州曹铎唐铨万宣戴昕倪诰
白思义嘉靖二年知州叶淳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十五年巡道 于朋举 知州王宏仁重修
明费宏陈州儒学碑记(陈之学在弘治中知州白/思义尝葺之迨今踰二十) (第 4a 页)
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
莫知之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三军之反与之期日夜
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三军之反 于襄子 襄子迎孟谈而 (第 14a 页)
谋出二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
莫知之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三军之反与之期日夜
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三军之反于襄子 襄子 迎孟谈而 …… (第 14a 页)
堤之吏而决其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
而击之 襄子 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军而擒智伯智
伯身死军破国分为三为天下笑(史记文约/国策)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宣子 …… (第 15b 页)
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氏而灭
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
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 襄子 钻龟筮
占兆以视利害谓张孟谈曰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
下何国之可下孟谈乃潜行而出三国阴谋同计以
击 …… (第 17a 页)
败晋阳身死高良之东遂䘚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
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说苑智伯厨人亡炙𥶷/而知之韩魏反而不改)
淮南子 智伯围 襄子 于晋阳 (第 17b 页)
襄子 疏队而击之大
败智伯破其首以为饮器
吕氏春秋 张孟谈踰城潜行与魏桓韩康期而击
智伯断其头以为觞 …… (第 17b 页)
乃漆身为疠吞炭为哑欲杀寡人何
与先行异也豫让曰中行君众人畜臣臣亦众人事之
智伯朝士待臣臣亦朝士为之用 襄子 曰非义也子壮
士也乃自置车库中水浆毋入口者三日以礼豫让让
自知遂自杀也(说苑复思/详国策) (第 18b 页)
莫知之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三军之反与之期日夜
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三军之反 于襄子 襄子迎孟谈而 (第 14a 页)
谋出二君之口而入臣之耳人
莫知之也二君因与张孟谈约三军之反与之期日夜
遣孟谈入晋阳以报三军之反于襄子 襄子 迎孟谈而 …… (第 14a 页)
堤之吏而决其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
而击之 襄子 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军而擒智伯智
伯身死军破国分为三为天下笑(史记文约/国策)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宣子 …… (第 15b 页)
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范中行氏而灭
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
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 襄子 钻龟筮
占兆以视利害谓张孟谈曰吾恐不能守矣欲以城
下何国之可下孟谈乃潜行而出三国阴谋同计以
击 …… (第 17a 页)
败晋阳身死高良之东遂䘚被分漆其首以为溲器
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说苑智伯厨人亡炙𥶷/而知之韩魏反而不改)
淮南子 智伯围 襄子 于晋阳 (第 17b 页)
襄子 疏队而击之大
败智伯破其首以为饮器
吕氏春秋 张孟谈踰城潜行与魏桓韩康期而击
智伯断其头以为觞 …… (第 17b 页)
乃漆身为疠吞炭为哑欲杀寡人何
与先行异也豫让曰中行君众人畜臣臣亦众人事之
智伯朝士待臣臣亦朝士为之用 襄子 曰非义也子壮
士也乃自置车库中水浆毋入口者三日以礼豫让让
自知遂自杀也(说苑复思/详国策) (第 18b 页)
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
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鴥衣铁甲操铁
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
人也几至将所而后死(将赵氏之将也近至其将所然/后死言吾丘鴥力有馀也 吕)
(览贵/卒)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 于襄子 曰中牟
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 (第 9a 页)
襄子 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
意者君耳而未之目耶为中大夫若此其见也非晋国
之故 (第 9a 页)
襄子 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 …… (第 9a 页)
之田宅弃其田耘卖宅囿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少室周者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
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 襄子 曰子之处人之
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
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一曰少 (第 10a 页)
室周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
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骑乘者以臣多力也今
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韩子外/储左)
赵襄子问于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
吝而不忍 襄子 曰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
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者不罚不亡何待(新序/卷五)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 (第 10b 页)
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子 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
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
速致远今君后则欲 …… (第 10b 页)
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我诚邦士也夫
已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
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 襄子 惧谓优莫曰然则
吾亡也优莫曰不亡 (第 11a 页)
襄子 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
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 (第 11a 页)
卷六) 襄子 娶空同氏生五 (第 11a 页)
襄子 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 (第 11a 页)
赵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鴥衣铁甲操铁
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
人也几至将所而后死(将赵氏之将也近至其将所然/后死言吾丘鴥力有馀也 吕)
(览贵/卒)
赵襄子之时以任登为中牟令上计言 于襄子 曰中牟
有士曰胆胥已请见之 (第 9a 页)
襄子 见而以为中大夫相国曰
意者君耳而未之目耶为中大夫若此其见也非晋国
之故 (第 9a 页)
襄子 曰吾举登也已耳而目之矣登所举吾又耳 …… (第 9a 页)
之田宅弃其田耘卖宅囿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少室周者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主力士与中牟徐子
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主以自代 襄子 曰子之处人之
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也今徐
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一曰少 (第 10a 页)
室周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
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骑乘者以臣多力也今
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韩子外/储左)
赵襄子问于王子维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吴君
吝而不忍 襄子 曰宜哉吴之亡也吝则不能赏贤不忍
则不能罚奸贤者不赏有罪者不罚不亡何待(新序/卷五)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 (第 10b 页)
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子 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
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
速致远今君后则欲 …… (第 10b 页)
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我诚邦士也夫
已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
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 襄子 惧谓优莫曰然则
吾亡也优莫曰不亡 (第 11a 页)
襄子 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
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 (第 11a 页)
卷六) 襄子 娶空同氏生五 (第 11a 页)
襄子 为伯鲁之不立也不肯立 (第 11a 页)
(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进使青荓进视则豫让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吾且有事青荓退而自杀史记刺)
(客传豫让伏 于襄子 所过之桥下 (第 4b 页)
襄子 至桥马惊 (第 4b 页)
襄/子 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 (第 4b 页)
襄子)
( 数之豫让请 (第 4b 页)
襄子 之衣而击焉于是 (第 4b 页)
襄子 大义之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伏剑自杀)
汾水西径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前有碑庙宇倾
颓 …… (第 4b 页)
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而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
流径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 襄子 也受竹书于
王泽以 (第 11a 页)
襄子 (第 11a 页)
襄子 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
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
氏女亦立我于百邑也 (第 11a 页)
襄子 拜受山神之命遂灭智
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
彘水又西流径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 …… (第 11a 页)
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圯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
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
亳后晋献公灭之以封赵夙后 襄子 与韩魏分晋韩
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
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 …… (第 17b 页)
子野之言君子矣其宫也(朱作地疑/是衍字)背汾面浍西则
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浍绝于梁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桥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 襄子 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 …… (第 22b 页)
者也其水西南入洞涡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
注之于洞涡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流也水西
阜上有原过祠(朱笺史记赵世家 襄子 南并智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
(霍泰山祠祀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在霍山侧)盖怀道 …… (第 34b 页)
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又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
湖(疑作/汾)水分为二流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
襄子 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此句疑/有讹误)城不没者三
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
入晋 (第 37b 页)
(客传豫让伏 于襄子 所过之桥下 (第 4b 页)
襄子 至桥马惊 (第 4b 页)
襄/子 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 (第 4b 页)
襄子)
( 数之豫让请 (第 4b 页)
襄子 之衣而击焉于是 (第 4b 页)
襄子 大义之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伏剑自杀)
汾水西径晋阳城南旧有介子推祠前有碑庙宇倾
颓 …… (第 4b 页)
临祈祷则甘泉涌出周用而已亦其比也彘水又西
流径观阜北故百邑也原过之从 襄子 也受竹书于
王泽以 (第 11a 页)
襄子 (第 11a 页)
襄子 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余
霍太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
氏女亦立我于百邑也 (第 11a 页)
襄子 拜受山神之命遂灭智
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世谓其处为观阜也
彘水又西流径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 …… (第 11a 页)
所毁故书叙曰祖乙圯于耿杜预曰平阳皮氏县东
南耿乡是也盘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迁
亳后晋献公灭之以封赵夙后 襄子 与韩魏分晋韩
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汉
武帝行幸河东济汾河作秋风辞于斯水之上汾水 …… (第 17b 页)
子野之言君子矣其宫也(朱作地疑/是衍字)背汾面浍西则
两川之交会也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浍绝于梁
即是水也
又西至王桥注于汾水
晋智伯瑶攻赵襄子 襄子 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 …… (第 22b 页)
者也其水西南入洞涡水又西蒲水南出蒲谷北流
注之于洞涡又西与原过水合近北便水流也水西
阜上有原过祠(朱笺史记赵世家 襄子 南并智氏强/于韩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
(霍泰山祠祀括地志云三神/祠今名原过祠在霍山侧)盖怀道 …… (第 34b 页)
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又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
湖(疑作/汾)水分为二流北渎即智氏故渠也昔在战国
襄子 保晋阳智氏防山以水之(此句疑/有讹误)城不没者三
版与韩魏望叹于此故智氏用亡其渎乘高东北注
入晋 (第 37b 页)
许缵曾(江南上海人/) 李仪古(直𨽻任邱人/)
范正脉(河南修武人/) 刘嗣美(河南陈留人/)
于朋举(江南金坛人/) 唐梦赉(山东淄州人/)
庄朝生(江南武进人/) 徐致觉(江南六安州人/) (第 4a 页)
范正脉(河南修武人/) 刘嗣美(河南陈留人/)
于朋举(江南金坛人/) 唐梦赉(山东淄州人/)
庄朝生(江南武进人/) 徐致觉(江南六安州人/) (第 4a 页)
军不安愈曰然尔曹/亦害丨丨又残其家矣复何道众欢曰善)
田侯(吕览冉叔誓必死于丨丨而齐国皆惧豫让必死 于襄子 而赵氏皆恐成荆致死于韩主而周人皆)
(畏/)
田儿(何首乌录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能嗣本名/丨丨天生 (第 24b 页)
田侯(吕览冉叔誓必死于丨丨而齐国皆惧豫让必死 于襄子 而赵氏皆恐成荆致死于韩主而周人皆)
(畏/)
田儿(何首乌录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能嗣本名/丨丨天生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