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春秋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刻石文曰维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
帝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觐东
后从臣太尉憙行司徒事特进 高密侯禹
等汉宾二王 (第 32b 页)
          右汉庙附
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于洛阳
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 大司徒邓禹
入长安
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纳于高庙
祭祀志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
 邓禹传禹南至长安军昆明池大飨士 (第 29b 页)
王之谥但以得合王周遂加王号未闻改谥易主且
文物大傋礼法可称最在两汉并无其事光武中兴都
洛阳遣大司马臣 邓禹
入关奉高祖已下十一帝后神
主祔洛阳宗庙盖神主不合新造故也自魏晋迄于周 (第 65a 页)
    蕙田案此三皇五帝立庙之始
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七载五月诏三皇以前帝王京
城置庙以时致祭其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未有祠宇者
所在各置一庙
文献通考天宝七载诏上古之君存诸氏号虽事先书
契而道著皇王缅怀厥功宁忘咸秩其三皇已前帝王
宜于京城内共置一庙仍与三皇五帝庙相近以时致

祭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其祭料及乐
请准三皇五帝庙以春秋二时享祭历代帝王肇迹之
处未有祠宇者所由郡置一庙享祭仍取当时将相德
业可称者二人配享夏王都安邑以伯益伯夷配殷王
汤都亳以伊尹仲虺配周文王都酆以师鬻熊太公望
配周武王都镐请入文王庙同享以周公召公配秦始
皇都咸阳以李斯王剪配汉高祖起沛以萧何张良配
后汉光武皇帝起南阳以 邓禹
耿弇配魏武皇帝都邺 …… (第 18b 页)
病金日磾配中宗孝宣皇帝以
丙吉魏相霍光张安世配自周文王至汉宣帝并于永
兴军后汉世祖光武皇帝于河南府以 邓禹
吴汉贾复
耿弇配魏文皇帝于河南府以贾诩王景兴曹真辛毗
配后周太祖于耀州以齐炀王宪苏绰于谨卢辩配隋 …… (第 27a 页)
 香诣诸陵令有司致祭凡遇皇帝即位俱遣官祭告
礼志洪武二十一年令每岁郊祀附祭历代帝王于大
祀殿仍以岁八月中旬择日遣官祭于本庙其春祭停
之又定每三年遣祭各陵之岁则停庙祭是年诏以历

代名臣从祀礼官李原名奏拟三十六人以进帝以宋
赵普负太祖不忠不可从祀元臣四杰木华黎为首不
可祀孙而去其祖可祀木华黎而罢安童既祀伯颜则
阿术不必祀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善始终可祀于是
定风后力牧皋陶夔龙伯夷伯益伊尹傅说周公旦召
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张良萧何曹参陈平周勃 邓禹
冯异诸葛亮房元龄杜如晦李靖郭子仪李晟曹彬潘
美韩世忠岳飞张浚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老温伯 …… (第 43a 页)
一帛一酒盏三十馔盘一篚一西庑
第一坛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萧何陈
平陈设与东庑第一坛同第二坛 邓禹
诸葛亮杜如晦
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张浚博尔术赤老温陈设与东庑
第二坛同
一正祭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 (第 45b 页)
河东公郕伯
曾参瑕邱侯陈伯颛孙师宛丘侯江伯澹台灭明金乡
侯单伯宓不齐单父侯原伯原宪任城侯莒伯公冶长 高密侯
郯伯南宫绦龚丘侯郳伯公晰哀北海侯宿伯
曾点莱芜侯把伯颜无繇曲阜侯蒙伯商瞿须昌侯共
伯高柴共城侯滕伯漆 …… (第 4a 页)
王肃司徒杜预昌黎伯韩愈河南伯程颢
新安伯邵雍温国公司马光华阳伯张栻凡五十二人
并西向西庑单父侯宓不齐 高密侯公
冶长北海侯公
晢哀曲阜侯颜无繇共城侯高柴寿张侯公伯寮益都
侯樊须钜野侯公西赤千乘侯梁鳣临沂侯冉孺沭阳 (第 45a 页)
    蕙田案观此则出于奸相之怀私崇饰审矣
礼乐志建中二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
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
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
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剪汉曹参周勃李广霍去
后汉邓禹
贾复寇恂马援皇甫嵩魏张辽蜀关羽吴 …… (第 17b 页)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
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 邓禹
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
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
孝杰王晙李光 (第 33a 页)

光武中兴定封功臣诏曰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
穷其显效未酬名籍未立者大鸿胪趣上朕将差而录
之于是封 高密侯邓禹
等二十八人
晋太元十年论淮淝之功封谢安庐郡公谢石南康公
谢玄康乐公谢琰望蔡公桓伊永脩公自馀封拜有差 (第 76b 页)
 客卿以风
后汉书礼仪志立秋之日自郊礼毕始扬威武斩牲于

郊东门荐陵庙其仪乘舆御戎路白马朱鬣躬执弩射
牲牲以鹿麛太宰令谒者各一人载获车驰驷送陵庙
还宫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武官武官肆兵习战阵之仪
斩牲之礼名曰貙刘兵官皆肄孙吴兵法六十四阵名
曰乘之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貙刘之礼祠先
虞执事告先虞已烹鲜时有司告乃逡巡射牲获车毕
有司告事毕
 野王二老传初光武贰于更始会关中扰乱遣 前将

 军邓禹
西征送之于道既反因于野王猎路见二老
 者即禽光武问曰禽何向并举手西指此中多虎臣
 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 (第 4a 页)
王之谥但
以德合王周遂加王号未闻改谥易主且文物大备礼
法可称最在两汉并无其事光武中兴都洛阳遣大司
邓禹
入关奉高祖以下十一帝后神主祔洛阳宗庙
盖神主不合新造故也自魏晋迄于周隋虽代有放恣
之君亦有知礼讲学之 (第 48a 页)
  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便用他与之谋
  议经画耳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
  论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 邓禹
耿弇贾
  复数人他不与焉○问古人论功行封真个是裂
  土地与之守非如后世虚带爵邑也若使小人参 (第 39a 页)
 止国中分封之地而已大司马将以施九畿之政职

 必本是图故不属于大司徒而属于司马后世所谓
 司空舆地图光武尝披之以问 邓禹
者是也○易氏
 曰言邦国则王畿之外五等诸侯之国言都鄙则王
 畿之内三等食采之地此二者举中国言之○郑锷 (第 2b 页)
 也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雁门郡有垀县(又淮南子要略训嬴垀有无之精注嬴绕也垀靡烦也言旋绕烦琐皆有无之精)
(谛也)雉 集韵直几切音雉城三堵也(又扬子太玄经闲黄埃席金策注宗庙中有黄雉金策埃或作雉左传作雉)
垂古文𠂹(唐韵集韵𡘋是为切音甀自上缒下易大传黄帝尧舜垂衣裳)

 而天下治诗小雅垂带而厉(又布也 后汉邓禹
传垂功名于竹帛)又同陲堂之尽处近阶者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 
(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史记袁盎传臣闻千 (第 12a 页)
 誇也 又集韵或作韵会亦作咤(又集韵虚讶切音罅告也)又集韵都故切音妒与㓃同奠爵也书顾命王三宿三祭 
(三咤释文咤亦作宅马云亦作诧说文作㓃)(集韵王呙切类篇五呙切𡘋外平声諣惰也)类篇本作诡字汇 
(讹从已载六画误)(唐韵呼寇切集韵韵会正韵许候切𡘋吼去声说文謑诟耻也博雅骂也玉篇耻辱也广韵怒)
(也增韵詈也左传哀八年曹人诟之不行杜注詈辱也礼儒行常以儒相诟病注诟病犹耻辱也 后汉邓禹
传康闻诟之注骂)
 也唐书刘文靖传君雅诟曰反人欲杀我耳音义怒也(又增韵巧言也)又金壶字考奊诟无志节也 (第 58a 页)
李牧秦将王剪汉相平阳侯曹参梁王彭越右丞相周勃条侯周亚
夫前将军李广长平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营平侯赵充国 高密侯邓禹
执金吾寇恂夏阳侯冯异胶东侯贾
复广平侯吴汉好畤侯耿弇新息侯马援新丰侯段颖槐里侯皇甫嵩魏晋阳侯张辽太尉 (第 11b 页)
  锦绣万花谷云语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周礼乡大夫之
职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
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五皆征之按韩诗外传
曰国中二十行役然则七尺者二十岁也其升降皆以
五年为率则六尺者十五岁也汉明帝诏曰 高密侯禹
东平王苍并可以受六尺之托注曰六尺谓年十五以
下皆以六尺该之也

  俨山外集曰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 (第 107b 页)
 也至于董正治官任以庶政则惟贤是用不复计其
 功矣故戒之曰小人则勿用如汉光武中兴其功臣
 无不封者而得与于政唯 邓禹
耿弇贾复三四公他
 皆不任焉盖合于此爻之义也○或曰小人任事不
 可也而有土有民独可哉曰赏者公道也彼有 …… (第 82b 页)
 耳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

 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 邓禹
耿弇数人他不与焉
 因论古之论功行封真个是裂土地与之守非如后
 世虚带爵邑若使小人参其间则诚有弊病曰 (第 83b 页)
 不贞如严尤之于王莽荀彧之于曹操其得为无咎
 乎愚谓非惟有咎终亦不免于凶耳始虽元亨竟何
 有哉如马援之对光武曰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
 亦择君耳 邓禹
杖策追光武于邺而曰愿明公威德
 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此知所
 随者也又如管仲之于桓公乐 …… (第 34a 页)
 任以居其上体为大臣之位也○随有求得不知所
 求而得之者何事曰只此就名利上说○故曰四阳
 当任(云云/)如萧王谓 邓禹
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
 欲仕乎○居贞谓自处以正不苟于求也利居贞自
 处以正则所求而得者乃正人君子之随 (第 40b 页)
 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经画
 尔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
 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 邓禹
耿弇贾复数人他不
 与焉因问古之论功行封真个是裂土地与之守非 (第 3b 页)
   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计画尔汉光武能
   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其所以
   用之在左右者则 邓禹
耿弇贾复数人他不与
   焉因问云古人论功行封真个是裂土与之守
   非如后世虚带爵邑也若使小人参其 (第 53a 页)
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用他与之谋议
经画耳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
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 邓禹
耿弇贾复
数人他不与焉此义方思量得如此未曾改入本
义且记取
云峰胡氏曰初师之始故纪其出师而有律上师之 (第 1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