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史鈔類
詩文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原序

宋诗纪事原序
宋承五季衰敝后大兴文教雅道克振其诗与唐在合
离閒而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前明诸公剽拟唐人太
甚凡遇宋人集槩置不问迄今流传者仅数百家即名
公钜手亦多散逸无存江湖林薮之士谁复发其幽光
者良可叹也予自乙巳后薄游䢴沟尝与汪君祓江欲
效计有功搜括而甄录之会祓江以事罢去遂中辍幸 马君嶰谷
半槎兄弟相与商𣙜以为宋人诗考订尚有 (第 124a 页)
衔石填海无已时海却何时满石亦
何时断但见羽毛秃兀爪喙疲咄哉汝鸟尚有志人而
无志鸟所嗤
有鸟有鸟双白鹇 清秋玉
立菰蒲滩踏波缓舞藻文动
澄流照影翩珊珊性情高洁如其色自首至尾无点黑
俗眼欲看看不得
有鸟有鸟金翠斑厥 (第 738b 页)
 日声渐微乃逝七月二日寅也衣衾匠木先一日才
 备具时方酷热即于午后入殓皆纯所治然无以偿
 直又十日乃遣元随赖高赍赴及遗书告之维扬而
  马嶰谷先生
亦适于前十日逝世幸哲弟半查敦古
 谊告之同社共得百金为赙然仅足偿参苓及附身
 之费而葬具犹未备不得巳 (第 18a 页)
能贞乃在桑与濮皑
皑雪霜皎皎玉谷兰不芬芬者莸涧水不清清者渎噫
嘘嘻兮我为天下哭近日扬人修地志予拟致书 马君
嶰谷
辈令为隐立传而不果乃别为之传嗟乎钱尚书
失身于柳如是龚尚书失身于顾媚以一妓而坏名节 (第 18a 页)
学倍有光矣书目既成爰为之记
  丛书楼记
扬州自古以来所称声色歌吹之区其人不肯亲书卷
而近日尤甚吾友 马氏嶰谷
半查兄弟横厉其閒其居
之南有小玲珑山馆园亭明瑟而岿然高出者丛书楼
也迸叠十万馀卷予南北往还道出此閒苟 …… (第 4b 页)
以颜其斋者
也自予出游颇复钞之诸藏书家渐有增益而于馆中
见永乐大典万册惊喜欲于其中钞所未见之书吾友 马嶰谷
赵谷林皆许以赀为助所钞仅数种而予左降 (第 8a 页)
祖皆知
之欲为之道地然竟不果未几薏田亦病废更无意于
人世矣晚年益刋落枝叶所得粹然授徒江都遂卒焉
吾友 马曰琯
曰璐张四科为之料理其身后周恤其家
又为之收拾其遗文将开雕焉可谓行古之道者也生
于某年某月某日卒于某年 …… (第 4a 页)
之鱼也呜呼以樊榭为吏固
非所宜而以其清材使其行吟于荒江寂寞之间以死
则不可谓非天矣予交樊榭三十年祁门 马嶰谷
兄弟 …… (第 7b 页)
之文
友朋急难无不濡首灭趾以从之特以力不能展其志
时时仰屋而吁而亦竟以是蕉萃而殁予之交茶坞也
以祁门 马嶰谷
一见即倾倒尝曰谢山无终老山林理
不知其言之不验也予游岭外一病几死病中梦过水
木明瑟园与君坐紫藤花下啖 (第 18a 页)
  新雕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题词
唐石经在关中者一厄于韩建再厄于向拱三厄于韩
缜而当时之完本不可见金源以后累经修治迨明嘉
靖乙卯地震而元以前之补本亦不可见吾友甘泉
君嶰谷
昆弟得宋拓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以为是希世
之珍也亟为雕本以传之予读旧唐书颇讥开成石本
之芜累顾当时写官既 (第 12b 页)
  九日行庵文宴图序
扬州为江北大都会居民连甍接楹笙歌舆从竟日喧

聚其于清歌雅集盖罕矣城北天宁寺为晋谢公驻节
时所游息其中有行庵吾友 马君嶰谷
半查兄弟之小
筑也地不踰五亩而老树古藤森蔚相望皆千百年物
閒以修竹春鸟秋虫更唱迭和曲廊高榭位置閒适出 (第 31b 页)
  宝甈集序
竹町居士陈授衣以诗名大江南北者几三十年而不
遇其遇益蹇其诗愈工顾竹町之诗愈工而其心愈歉
然有所不足余谓其心之歉然有所不足者此其诗之
所以工也请言竹町之为人也古心而笃行方严醇雅
造次不苟有儒者气象故其为诗亦绝无险诐之习夸
诞靡曼之音狭隘僻陋之肠破碎之句而一出之以和
平温厚取材自汉魏以至宋元无不到而归宿于中唐
年逾五十手不停披含毫渺然会心自远吾疑其胸中
所造殆有得于学道者故其诗之工如此而竹町逊谢

曰吾未能也予每客扬州馆于 马嶰谷
斋中则与竹町
晨夕竹町居东头予居西头余方修宋儒学案而竹町
终日苦吟时各互呈其所得因念世之操论者每言学 (第 7b 页)
老矣值部铨期近复入京行
次天津旧友查为仁留之水西庄觞咏数月不就选而
归卒年六十有一鹗搜奇嗜博馆于扬州 马曰琯
小玲 …… (第 1a 页)
之鱼也呜呼以樊榭为吏固
非所宜而以其清才使其行吟于荒江寂寞之閒以死
则不可谓非天矣予交樊榭三十年祁门 马嶰谷
兄弟
延樊榭于馆予每数年必过之嶰谷诗社以樊榭为职
志连床刻烛未尝不相唱和已而钱塘踵为诗社予亦 …… (第 4b 页)

说以孝廉需次县令将入京道经天津查莲坡先生留
之水西庄觞咏数月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遂不就选
而归扬州 马秋玉
兄弟延为上客嗣后来往竹西者凡
数载马氏小玲珑山馆多藏旧书善本閒以古器名画 (第 11a 页)
幽慵之性菽水以
奉老亲薄愿毕矣自此亦不复谒选人居傍南湖结文
酒之社与乡闾诸老酬唱之作日益多间客游扬州
嶰谷
员外半查徵士兄弟延主其家马氏储书甲江浙
先生学殖本富又得诸未见之遗文秘牒朝夕渔猎故 (第 1a 页)
   焦山纪游集序
京口金焦二山为天下绝景金山去瓜洲咫尺南北帆
樯所经焦山相去稍远岧亭幽夐孤峙盘涡巨浪閒游
人迹罕至东坡云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自非耽奇好事者未易津逮也予平生三游皆 马君嶰

半查为之主一在庚戌冬一在丁巳夏今年戊辰仲
冬之望复因江月发兴同游者凡九人往返两宿南庄
留山中凡三日夕 (第 19a 页)
秋之暇佳时胜履正属我辈曷可无述同来者麟
徵师李圣几
   九日行庵文宴图记
行庵在扬州北郭天宁寺西隅 马君嶰谷
半槎兄弟购
僧房隙地所筑以为游息之处也寺为晋谢太傅别墅
西隅饶古木䨴郁阴森入林最僻不知其近郛郭庵居 …… (第 2a 页)
人一人垂袖立者祁门马半槎曰璐二人坐瓷墩左倚
树右跂脚者歙方西畴士康汪恬斋玉枢也二人对坐
展卷者左祁门 马嶰谷曰琯
右吴江王梅沜藻也一人
观者负手立于右江都陆南圻钟辉也从后相倚观者
一人歙洪曲溪振珂也童子种菊者三人树 …… (第 3a 页)
文公于扬州 本朝圯而复
脩两公亦有祠于广储门外梅花岭侧岁久不治化为
榛莽惟绰楔存州民老稚抚迹悼叹友人 马君嶰谷
(第 15a 页)
   数帆台铭(为查莲坡作)
观叶作舟其用在帆帆以使风如马脱衔凡舟之具楫
师是监得帆而行如口毕缄中山有言沿吉溯凶我视
于沿忧心有忡东坡有言顺喜逆怨我视于顺亦足致
困道家所忌惟在满盈饱如张弓敬慎勿倾直沽之西
卫河之浒林际台平烟樯如雨风清日美不闻柔橹何
来白云频移远树台上有人微凉吹衣陆居久安摧幢

息机偻指可数归鸟与飞我羡斯乐言印郊扉
   浇药井铭(并序) 马君嶰谷
穿井于小玲珑山馆之阳得水清而恬色白
如乳砖甃四旁上覆磐石而穴其中以汲地统潮故乾
不竭有厚积之道焉脉通 (第 12a 页)
集三十八卷,外集五十卷,诗集八卷,句馀土音四卷。全祖望撰。爱日堂吟稿十五卷。赵昱撰。沙河逸老小稿一卷 。马曰
琯撰 。南
斋集二卷。马曰璐撰。澄悦堂集十四卷。国梁撰。薇香集一卷,燕香集二卷,二集二卷。方观承撰。裘文达诗集十 ……。念宛斋词钞一卷。左辅撰。蒹塘词一卷。恽敬撰。晒书堂诗馀一卷。郝懿行撰。蠢翁词二卷。李调元撰。嶰谷词 一卷。
马曰 琯撰。
南斋词二卷。马曰璐撰。月满楼词二卷。顾宗泰撰。有正味斋词八卷。吴锡麒撰。红薇翠竹词一卷。焦循撰。求是
。其后赴都铨,行次天津,留友人查为仁水西庄,觞咏数月,不就选,归。卒,年六十一。

鹗蒐奇嗜博。扬州 马曰琯
小玲珑山馆富藏书,鹗久客其所,多见宋人集,为宋诗纪事一百卷。又南宋画院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诸书,皆
  后鸿博科,吾浙方闻博学之士,浙东推谢山、浙西推菫浦;犹康熙大科之有秀水、萧山也。康祺少时,则闻菫浦负谢山于死后,而未得其详。顷读先师徐先生「烟屿楼文集」,有记杭菫浦一篇。谨节录之曰:『始,二人以才学相投契,最为昵密。客京师、维扬,无一日不相见,谈笑辨论,相服相称叹;数十年无閒言也。既而谢山膺东粤制府之聘,往主端溪书院;菫浦回时,为粤秀书院山长。谢山自束脩外,一介不取;虽弟子饟时物,亦峻拒之。而菫浦则捆载湖州笔数百万,乞粤中大吏函致其僚属,用重价强卖与之。谢山贻书规戒,谓「此非为人师所宜」;不听。谢山归,以告扬州马氏兄弟。他日堇浦至, 马氏秋玉
昆季甚诘责菫浦。菫浦不敢辨,而怨谢山切骨;而谢山不知也。谢山既卒,其弟子如蒋樗庵、董小钝诸君念其师执 (第 1610 页)
气。试看瞿圃号。君狂实自谓。文章遭放逐。雅骚不怨诽。独提三寸管。偏穷万物汇。冯翊正试萧。云中岂弃魏。 清秋玉
宇高。凉露洗星纬。皓月如期来。羁怀此可慰。视彼机巧人。有甚窃瓜猬。亦有尊足存。那嫌兀者䠊。吏能称其事 (第 409H 页)
百尺。朝阳伫见凤凰栖。儿郎伟抛梁北。缃帘晓捲神嵩色。 邦家景禄占无疆。佳气葱笼环紫极。儿郎伟抛梁上。 清秋玉
宇正昭旷。祥云瑞日万斯年。无象太平真有象。儿郎伟抛梁下。 御沟流水溶溶泻。虚明不受一尘侵。长带恩光漾 (第 437L 页)
过。好约偏愁漫漫来。更觉村居无意味。时携筇屐步香台。
次韵贺李竹西(荣绪)六十一岁
华发居然少壮非。 清秋玉
局鹤南飞。处贫肆志身常健。未老传家事亦稀。青眼好将开竹径。红尘从不染萝衣。儿贤妇孝同觞祝。菽水为欢胜 (第 295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