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朱统鉟(南昌人)熊 特(南昌人新建籍)万化新(南昌人)罗兴朱(南昌
人)张 燮(南昌人)张主忠(南昌人)刘曰镒(南昌人)罗 霈(南昌
人)梁士龙(南昌人教谕)罗大猷(南昌人)邓林桂(南昌人)万兆月
(南昌人)樊来谏(南昌人)张元品(南昌人)揭 性(南昌人)涂廷楹
(南昌人)吴良宿(南昌人)朱以仪(南昌人应天中式)黄文旦(南昌人孝感籍)
程元极(新建人) 陈 衍(新建人知县) 夏 时(新建人知州)熊起堂
(新建人知县)刘起翔(丰城人)熊飞万(丰城人)涂 贞(丰城人) (第 60a 页)
人)张 燮(南昌人)张主忠(南昌人)刘曰镒(南昌人)罗 霈(南昌
人)梁士龙(南昌人教谕)罗大猷(南昌人)邓林桂(南昌人)万兆月
(南昌人)樊来谏(南昌人)张元品(南昌人)揭 性(南昌人)涂廷楹
(南昌人)吴良宿(南昌人)朱以仪(南昌人应天中式)黄文旦(南昌人孝感籍)
程元极(新建人) 陈 衍(新建人知县) 夏 时(新建人知州)熊起堂
(新建人知县)刘起翔(丰城人)熊飞万(丰城人)涂 贞(丰城人) (第 60a 页)
初章惇怨范祖禹刘安世尤深必欲置诸死地至是
讽蔡京并陷二人以罪诏徙祖禹于化州安世于梅
州安世至贬所章惇将必置之死阴令杀 陈衍 使者
过梅胁安世使自裁使者不忍而止(惇又擢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
(之判官承意疾驰未至梅三/十里 (第 36b 页)
讽蔡京并陷二人以罪诏徙祖禹于化州安世于梅
州安世至贬所章惇将必置之死阴令杀 陈衍 使者
过梅胁安世使自裁使者不忍而止(惇又擢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
(之判官承意疾驰未至梅三/十里 (第 36b 页)
晨膳(宋史高登传登事其母至/孝舟行至封康间阻风方)
(念无以奉丨丨忽/有白鱼举于前)赐膳(宋史宦者 陈衍 传张商英论衍交通宰相/御服为之赐珠结托词臣储祥为之丨丨)
(盖指吕大防苏轼也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在疾也 (第 75a 页)
(念无以奉丨丨忽/有白鱼举于前)赐膳(宋史宦者 陈衍 传张商英论衍交通宰相/御服为之赐珠结托词臣储祥为之丨丨)
(盖指吕大防苏轼也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在疾也 (第 75a 页)
畏请使止之安之至以手板绕场画地)
(曰犯者死于是三日指其画以相戒毋敢犯者至又曰/范纯仁为谏官东邻宦官 陈衍 园亭在焉衍每 园中)
(不敢高声谓其徒曰范谏议/一言到上吾辈不知死所矣) 草木知名 豪猾奉法
(唐 (第 35b 页)
(曰犯者死于是三日指其画以相戒毋敢犯者至又曰/范纯仁为谏官东邻宦官 陈衍 园亭在焉衍每 园中)
(不敢高声谓其徒曰范谏议/一言到上吾辈不知死所矣) 草木知名 豪猾奉法
(唐 (第 35b 页)
(疏令御药院缮写各为一大册用黄绫装背标题姓名/置在哲宗御座左右欲其时时省览或曰此事出于丨)
(丨独断外廷初不知也予见故族大家子弟往往皆能/言之 谈圃胡竞除监察御史公连章言禁中何以知)
(有此人姓名且未尝有大臣论荐及有投献文字主上/春秋鼎盛太皇太后丨丨深密正当防窃弄之人盖指) (陈衍 也其命遂寝丨孙逖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诗丝管荷风入丨 竹气清 王諲闺情诗才能收箧)
(笥懒起下 (第 2a 页)
(丨独断外廷初不知也予见故族大家子弟往往皆能/言之 谈圃胡竞除监察御史公连章言禁中何以知)
(有此人姓名且未尝有大臣论荐及有投献文字主上/春秋鼎盛太皇太后丨丨深密正当防窃弄之人盖指) (陈衍 也其命遂寝丨孙逖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诗丝管荷风入丨 竹气清 王諲闺情诗才能收箧)
(笥懒起下 (第 2a 页)
皇明监国鲁王圹志
第一一九种 诸蕃志(赵汝适)
(附)岛夷志略摘录(汪大渊)
东西洋考摘录(张燮)
第一二0种 台湾通纪 (陈衍) 第一二一种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第一二二种 使署閒情(六十七)
第一二三种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 …… (第 13 页)
(附)隆武遗事
第一八四种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
第一八五种 台湾地舆全图
第一八六种 清高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七种 清仁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八种 清宣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九种 清文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0种 清穆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一种 台案汇录己集
第一九二种 法军侵台档
第一九三种 清德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四种 清先正事略选(李元度)
第一九五种 福建通志列传选 (陈衍) 第一九六种 流求与鸡笼山
流求国(隋书)
流求国(北史)
…… (第 19 页)
送黎召民观察台湾序(陈璞──尺冈草堂遗集)
岑勤襄公奏稿选录(岑毓英)
石遗 室集选录 (第 34 页)
(陈衍) 台阳集(唐赞衮)
书台峤绅民电禀后(不著撰人)
澎湖文献 (第 34 页)
第一一九种 诸蕃志(赵汝适)
(附)岛夷志略摘录(汪大渊)
东西洋考摘录(张燮)
第一二0种 台湾通纪 (陈衍) 第一二一种 续修台湾府志(余文仪)
第一二二种 使署閒情(六十七)
第一二三种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 …… (第 13 页)
(附)隆武遗事
第一八四种 台湾土地制度考查报告书
第一八五种 台湾地舆全图
第一八六种 清高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七种 清仁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八种 清宣宗实录选辑
第一八九种 清文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0种 清穆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一种 台案汇录己集
第一九二种 法军侵台档
第一九三种 清德宗实录选辑
第一九四种 清先正事略选(李元度)
第一九五种 福建通志列传选 (陈衍) 第一九六种 流求与鸡笼山
流求国(隋书)
流求国(北史)
…… (第 19 页)
送黎召民观察台湾序(陈璞──尺冈草堂遗集)
岑勤襄公奏稿选录(岑毓英)
石遗 室集选录 (第 34 页)
(陈衍) 台阳集(唐赞衮)
书台峤绅民电禀后(不著撰人)
澎湖文献 (第 34 页)
盛龙、吴得霖、游得龙、蔡东生、詹喜高、唐得生、陈溪、李士隆、郑得章、方翰香、孔廷章、陈士英、叶海生、 陈衍
、邓标、徐有得、杨得恩、郭有得、王世杰、林得清、郑喜、柳朝金、胡日生、郑水、卓喜、张连科、吴日升、黄 (第 110 页)
投荒厌乱湿青衫,时事阽危口欲缄;差喜故人无恙在,身经破冢得归帆(署台湾道陈仲英、凤山县俞东生两同年内渡)!
陈 衍
(衍字叔伊,号石遗;清福建侯官人。光绪十二年秋九月,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招,东渡参戎幕;留台年馀即去。在台所作诗,连横「台湾诗乘」已录数首。) 晚渡狮球岭,放舟至水返脚,乘月肩舆抵稻江
栖栖辞亲爱,念念乍悽恻;已乘浮海桴,入此瘴雾 (第 132 页)
投荒厌乱湿青衫,时事阽危口欲缄;差喜故人无恙在,身经破冢得归帆(署台湾道陈仲英、凤山县俞东生两同年内渡)!
陈 衍
(衍字 叔伊, 号石遗;清福建侯官人。光绪十二年秋九月,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招,东渡参戎幕;留台年馀即去。在台所作诗, (第 132 页)
陈 衍
(衍字叔伊,号石遗;清福建侯官人。光绪十二年秋九月,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招,东渡参戎幕;留台年馀即去。在台所作诗,连横「台湾诗乘」已录数首。) 晚渡狮球岭,放舟至水返脚,乘月肩舆抵稻江
栖栖辞亲爱,念念乍悽恻;已乘浮海桴,入此瘴雾 (第 132 页)
投荒厌乱湿青衫,时事阽危口欲缄;差喜故人无恙在,身经破冢得归帆(署台湾道陈仲英、凤山县俞东生两同年内渡)!
陈 衍
(衍字 叔伊, 号石遗;清福建侯官人。光绪十二年秋九月,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招,东渡参戎幕;留台年馀即去。在台所作诗, (第 132 页)
因识其缘起如右。光绪癸巳天中节前四日,世愚侄陈朝龙谨识。
大潜山房诗钞叙 陈衍
余年十有几,即闻中兴诸将迈迹行伍者,惟合肥刘公省三能诗文词。读湘乡曾文正公集,有刘公诗稿叙寥寥百 (第 446 页)
十字,所以褒而勉之者良厚。越十馀年,公巡抚吾福建台湾,余入幕府。一日,使代题某烈妇诗,因言『吾,武人也;诗宜古体,乃足骋其动宕雄骏之气。律诗拘于声病对偶,勿尔为也!且我辈结发从军,死绥无陨;妇人之「从一」亦是已。愿子本此意为之』!言笑如昨,而公捐馆舍已三十年许矣。厥后余官京师,识公孙荃庄;流寓申浦,又识荃庄弟蘅庄:皆尔雅温文。蘅庄喜为诗,题其师唐元素遗集一首,尤见雅健。余既选公及蘅庄诗入「近代诗钞」,而蘅庄书来,言方重刻公集,故交凋谢,微先生无宜为叙者;曾文正公外,不更丐他人作也。
爰述生平文字因缘如右。若公诗所诣,余作公「别传」与「诗话」,盖已略言之矣。
壬戌八月,侯官 陈衍 叙。 …… (第 447 页)
星洲寓公邱炜萱菽园甫撰。
偏远堂吟草跋 陈衍
昔元遗山论诗,谓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之白乐天;而世人为诗学子厚、灵运者少,学渊明、乐天者多 (第 452 页)
,殆以陶、白为易学也。实则为陶、白易粗易俚,视谢、柳之未学则已,学焉转无流弊者,更难也。然惟性情之作,陶、白易见,谢、柳难明;偏远堂诗专主「性情」,其学陶、白也固宜。其族侄毓臣属跋其后,率书数语还之。
癸丑十月,侯官 陈衍。
(第 452 页)
大潜山房诗钞叙 陈衍
十字,所以褒而勉之者良厚。越十馀年,公巡抚吾福建台湾,余入幕府。一日,使代题某烈妇诗,因言『吾,武人也;诗宜古体,乃足骋其动宕雄骏之气。律诗拘于声病对偶,勿尔为也!且我辈结发从军,死绥无陨;妇人之「从一」亦是已。愿子本此意为之』!言笑如昨,而公捐馆舍已三十年许矣。厥后余官京师,识公孙荃庄;流寓申浦,又识荃庄弟蘅庄:皆尔雅温文。蘅庄喜为诗,题其师唐元素遗集一首,尤见雅健。余既选公及蘅庄诗入「近代诗钞」,而蘅庄书来,言方重刻公集,故交凋谢,微先生无宜为叙者;曾文正公外,不更丐他人作也。
爰述生平文字因缘如右。若公诗所诣,余作公「别传」与「诗话」,盖已略言之矣。
壬戌八月,侯官 陈衍 叙。 …… (第 447 页)
星洲寓公邱炜萱菽园甫撰。
偏远堂吟草跋 陈衍
昔元遗山论诗,谓柳子厚晋之谢灵运、陶渊明唐之白乐天;而世人为诗学子厚、灵运者少,学渊明、乐天者多 (第 452 页)
,殆以陶、白为易学也。实则为陶、白易粗易俚,视谢、柳之未学则已,学焉转无流弊者,更难也。然惟性情之作,陶、白易见,谢、柳难明;偏远堂诗专主「性情」,其学陶、白也固宜。其族侄毓臣属跋其后,率书数语还之。
癸丑十月,侯官 陈衍。
(第 452 页)
[六四]一四三
陈棨仁 [六四]一八六~八七、二四一~四二、二六一~六二
陈霞林 [六四]一九0 陈衍 [六四]二0二~0三
陈文騄 [六四]二二五~二六
陈凤昌 [六四]二三一~三二
陈其采 [六四 (第 504 页)
陈棨仁 [六四]一八六~八七、二四一~四二、二六一~六二
陈霞林 [六四]一九0 陈衍 [六四]二0二~0三
陈文騄 [六四]二二五~二六
陈凤昌 [六四]二三一~三二
陈其采 [六四 (第 504 页)
本书主要参考书籍一览
「陈一斋全集」 「戚少保年谱」
「明史」 「明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 「历代明人年谱」
「全边略记」 「福建通志」 (陈衍) 「长乐县志」 「泉州府志」
「孤屿志」 「正气堂 (第 3 页)
「陈一斋全集」 「戚少保年谱」
「明史」 「明通鉴」
「明史纪事本末」 「历代明人年谱」
「全边略记」 「福建通志」 (陈衍) 「长乐县志」 「泉州府志」
「孤屿志」 「正气堂 (第 3 页)
按吴容所尚书讳文华,字子彬,世居连江,举嘉靖丙辰(三十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四十四年转四川右参政,平武定土官凤继祖,迁广西副使。万历元年,四迁河南左布政使,万历三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按广西,讨平南乡、陆平、周塘、板塞猺及昭平黎,迁户部右侍郎,请终养归。十一年起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迁总督两广军务,巡视广东,进右都御史,讨平惠州岑洞积寇江月照、李珍等,百年巢穴,一旦尽平。十三年,入为南京工部尚书,粤人为祠以祀。明年改兵部,十六年冬,以疏论太监张鲸罪,帝不听,遂引疾去。二十一年,仍起南京工部,力辞不赴,虚位三年以待,卒年七十八,赠太子太保,谥襄惠。家居尝买学田百馀亩给诸生,生平寡嗜好,独诗歌字法至老犹习,其文学为一时冠冕(参「明史」卷二二一「郭应聘附传」及 陈衍
「福建通志」「明列传」九)。按旧谱排吴尚书赠诗于万历十六年,但「明史」记十六年冬吴公始劾张鲸,则归隐 …… (第 59 页)
董应举作「考终录」云:『已乃病臂,又病舌,不肯服药,曰数年前已祈死,今安用药,修父以米汁强进,初犹强受之,后遂绝,至四十八日乃殁,其日三月二十一日也。殁前一日,予之宗孙伯起,倭酋送归,以语君;君取笔大书「可语宁海厚犒之」,伯起乃宣谕,遂掷笔。卒之日,夜半喘急,问夜漏几何,修父以子夜对,即书吾俟天明,天明矣,取茶漱口而瞑』。
按「福建忠节传」载:『董伯起,应举族子也。万历季,倭复入寇,伯起与弟贞起力战死之』(见 陈衍 修「福建通志」总卷四一)。
「病革遗草跋」云:『至三月二十一日,甫及子时、忽问「夜何其」?不 (第 144 页)
董应举作「考终录」云:『已乃病臂,又病舌,不肯服药,曰数年前已祈死,今安用药,修父以米汁强进,初犹强受之,后遂绝,至四十八日乃殁,其日三月二十一日也。殁前一日,予之宗孙伯起,倭酋送归,以语君;君取笔大书「可语宁海厚犒之」,伯起乃宣谕,遂掷笔。卒之日,夜半喘急,问夜漏几何,修父以子夜对,即书吾俟天明,天明矣,取茶漱口而瞑』。
按「福建忠节传」载:『董伯起,应举族子也。万历季,倭复入寇,伯起与弟贞起力战死之』(见 陈衍 修「福建通志」总卷四一)。
「病革遗草跋」云:『至三月二十一日,甫及子时、忽问「夜何其」?不 (第 144 页)
王景字兰生,侯官人.光绪辛卯,举于乡.事母孝;刻苦力学,志不稍衰,若必得当以慰其亲者.与同里陈琇莹、 陈衍
为总角交,无三日不相过从,专意为诗.时琇莹与叶大庄方持祧唐宗宋之说,景乃务为清幽峭刻一路,手钞钱箨石 …… (第 366 页)
邵积诚督蜀学,聘往校文;遍历蜀中山水,得诗数百首.嗣以台湾林朝栋统士勇抚垦台中,聘入幕;屯彰化万山中,终日瘴雾如淀,已午仅见日.景居数月,病已而复病.时 陈衍 游台抚幕,数百里书札月相劳问,琐屑数百言无一欢者;衍内渡,而景益羁孤无聊.越岁,陈琇莹视学河南,从之 (第 366 页)
游者一年.归复游台,瘴气所中不自知,病日以深.力疾归,已不可救矣.卒年四十有三.著有秋影庵诗 (石遗 室文集). (第 366 页)
邵积诚督蜀学,聘往校文;遍历蜀中山水,得诗数百首.嗣以台湾林朝栋统士勇抚垦台中,聘入幕;屯彰化万山中,终日瘴雾如淀,已午仅见日.景居数月,病已而复病.时 陈衍 游台抚幕,数百里书札月相劳问,琐屑数百言无一欢者;衍内渡,而景益羁孤无聊.越岁,陈琇莹视学河南,从之 (第 366 页)
游者一年.归复游台,瘴气所中不自知,病日以深.力疾归,已不可救矣.卒年四十有三.著有秋影庵诗 (石遗 室文集). (第 366 页)
(--见「续碑传集」卷十四「光绪朝部院大臣」。)
张之洞
张相国传 陈衍
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直隶南皮人;晚自号抱冰。督两广时,创广雅书院、广雅书局,故又称广雅。父 …… (第 202 页)
时铁路风气未开,惟台湾巡抚刘铭传言之最早,疑阻者众。之洞以为铁路国之脉络
,无铁路,是人身无脉络也;无干路,是无督脉也。乃建议首办芦汉干路,而后西达秦晋、南通湘粤;中朝因调督湖广。湖广治武昌,督、抚同城;自胡林翼以湘军戡定武汉,开办釐金,筹饷、察吏事权一归巡抚,总督拱手而已。之洞至,兴铁厂、枪厂、纺纱、织布、缲丝、制麻、制革各厂。创设官钱局、造币局,行用钞票、铸银圆以固根本、剂盈虚。揽铸东三省、云、贵、四川各省小银圆,收其馀利岁百十万。用从事 陈衍 言,仿造外国暗字银纸,创铸当十铜圆、当二铜钱,行用南北各省至数千万,馀利至千百万。继而邻省竞利,分画 (第 204 页)
张之洞
张相国传 陈衍
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直隶南皮人;晚自号抱冰。督两广时,创广雅书院、广雅书局,故又称广雅。父 …… (第 202 页)
时铁路风气未开,惟台湾巡抚刘铭传言之最早,疑阻者众。之洞以为铁路国之脉络
,无铁路,是人身无脉络也;无干路,是无督脉也。乃建议首办芦汉干路,而后西达秦晋、南通湘粤;中朝因调督湖广。湖广治武昌,督、抚同城;自胡林翼以湘军戡定武汉,开办釐金,筹饷、察吏事权一归巡抚,总督拱手而已。之洞至,兴铁厂、枪厂、纺纱、织布、缲丝、制麻、制革各厂。创设官钱局、造币局,行用钞票、铸银圆以固根本、剂盈虚。揽铸东三省、云、贵、四川各省小银圆,收其馀利岁百十万。用从事 陈衍 言,仿造外国暗字银纸,创铸当十铜圆、当二铜钱,行用南北各省至数千万,馀利至千百万。继而邻省竞利,分画 (第 20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