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冬。拜庆尚监司。患疹未赴任。戊午春。擢拜咸镜监司。宣布威德。规画边防。奖劝儒士。兴起文教。因高山察访 赵持谦
修郗巧中。己未春。递谪忠州。后 上特命拿覈 (第 387L 页)
持谦。 叙公拜礼曹参判。特除大司宪。辞递拜大司谏。复拜大司宪。以戚里骄横宫禁不严。陈疏进戒。庚申祸作。公拜户 (第 387L 页)
持谦。 叙公拜礼曹参判。特除大司宪。辞递拜大司谏。复拜大司宪。以戚里骄横宫禁不严。陈疏进戒。庚申祸作。公拜户 (第 387L 页)
为书诟辱。无所不至。而匿不出。潜招 赵持谦,
韩泰东,吴道一等。与为腹心。阴挤大老。至金益勋事。其形已具。又台官柳尚运以体统事。语侵宋先生。而先生 …… (第 603L 页)
。不可救。且已退。不宜复涉朝议。先生遂行。上疏言臣见讥于台阁。不敢进。故旧贻书劝归。不敢留。即还山。 持谦 等希拯意。本欲逐公而患无辞。于是借贻书事。上疏诋公。外若为大老惜归者然。而实中公。权持,沈极,俞得一 (第 603L 页)
,朴泰逊。又群起驳辱之。公遂辞递。清城见拯徒分党。其势莫遏。奏罢 持谦, 泰东职。以镇抑之。于是老少论之名始立。而少辈又疑公嗾清城。然实不知公与清城素不协。公固不言。虽言清城 (第 603L 页)
。不可救。且已退。不宜复涉朝议。先生遂行。上疏言臣见讥于台阁。不敢进。故旧贻书劝归。不敢留。即还山。 持谦 等希拯意。本欲逐公而患无辞。于是借贻书事。上疏诋公。外若为大老惜归者然。而实中公。权持,沈极,俞得一 (第 603L 页)
,朴泰逊。又群起驳辱之。公遂辞递。清城见拯徒分党。其势莫遏。奏罢 持谦, 泰东职。以镇抑之。于是老少论之名始立。而少辈又疑公嗾清城。然实不知公与清城素不协。公固不言。虽言清城 (第 603L 页)
妇道纯备。卒于己卯。举四男二女。男长志长。次志望。次志容。皆早卒。次志成。女长适士人沈漳。次适副提学 赵持谦。
侧室有子女。志海武科监牧官。次志河,志溟。女李久华妻。志长二男二女。世珌,世珩。女适生员安宅仁,金宜 (第 556H 页)
键。志望子世玧庶尹。志容继子世珩。志成子世玹,世琭。沈漳子尚贤。 赵持谦 继子命祯。郡守。三女李宜复进士,郑锡敷奉事,崔尚颐。曾玄不尽载。公之 (第 556H 页)
键。志望子世玧庶尹。志容继子世珩。志成子世玹,世琭。沈漳子尚贤。 赵持谦 继子命祯。郡守。三女李宜复进士,郑锡敷奉事,崔尚颐。曾玄不尽载。公之 (第 556H 页)
都监提调 宝篆书写。并引病不膺 命。已除都宪弘文提学。朴泰维追论 庙谥事斥尤翁献议。 上命黜补邮官。 赵持谦,
吴道一营救泰维。右相金公锡胄请罢 (第 548H 页)
持谦 职。出道一外邑。台阁右 (第 548H 页)
持谦 争之。公因辞疏言使泰维有罪则二臣者亦乌得无罪。台臣既以泰维为无罪。而补外还收之请。独不及泰维。未可晓 (第 548H 页)
持谦 职。出道一外邑。台阁右 (第 548H 页)
持谦 争之。公因辞疏言使泰维有罪则二臣者亦乌得无罪。台臣既以泰维为无罪。而补外还收之请。独不及泰维。未可晓 (第 548H 页)
。为圣朝过举启后日弊源。况金焕,朴世亮台启方张。政院之混列。放秩甚无严。宜施重罚。其为持平。论副提学 赵持谦,
校理韩泰东,吴道一。淬砺有本末。大臣摘微事斥逐。大咈物议。请还收遆罢左补之命。又论总戎使金锡翼一家兄 …… (第 161L 页)
观察使景容女。明惠有妇德。先公四年卒。与公同坟异室。举四男二女。男持衡,持成, 持谦 副提学。号迂斋。谠议清节。领袖士流。持元。女适进士洪九成,判书吴道一。长房男命德。婿大司谏李世勉。命 (第 165L 页)
观察使景容女。明惠有妇德。先公四年卒。与公同坟异室。举四男二女。男持衡,持成, 持谦 副提学。号迂斋。谠议清节。领袖士流。持元。女适进士洪九成,判书吴道一。长房男命德。婿大司谏李世勉。命 (第 165L 页)
嘉善大夫平安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平壤府尹营饷使延陵君李公神道碑铭
惟 肃宗御极四十七年之间。名公卿以德望称者未尝无人。惟是钟山岳之气而禀钟鼎之量。以王祥姜诗之行而负希文君实之望。生而朝野加额。殁而寰海痛惜。至今五六十年。虽妇孺舆儓。莫不乐道公前日之事。靡然一辞慕仰。而亦莫不叹息痛恨于不克大展布以泽斯民者。观察使二忧堂李公是已。呜呼盛矣。公讳万元。字伯春。少孤自力为文章。 肃宗戊午。擢文科选槐院。己未。荐授翰林。庚申。升典籍。辛酉。除大同察访。时胡差来往如织。公抗己持正。虏亦敬惮。不敢以无礼加焉。己巳。 上行大黜陟。起公为正言。寻改持平。公疏言人主当辨别是非。审慎取舍。不宜徒循向用者之言。中及故将柳赫然冤死状。末又言 赵持谦 韩泰东。扶公议沮奸谋。合施褒赏。 上优答采施焉。选入玉堂。拜副校理。兼东学教授。俄移献纳。无何。 坤 (第 304H 页)
十二日也。方公之拿囚。母夫人年近七十。眼眚不视物。而诣金吾门外诉血冤。 上不省焉。时抗公议争之者。如 赵持谦
以为傧臣非诸译则无从闻其言。今不治诸译。只罪大臣。失狱体。朴泰辅以为缓纵诸译。谓之不关狱情。径罪大臣 (第 50L 页)
丽。湖之胜。固甲于九郡。而非至是寺。不足以尽其胜也。有是湖。不可无是寺也。寺刱自罗代。盖尝屡废兴矣。 赵公持谦
为此郡。惜其废。既归。抵书于郡守申侯汝拭以重新之。其时 肃宗丙寅也。甲子岭东火。一日延七百里。寺亦烬 (第 382L 页)
逆节。及锡胄赴燕。以机密悉付金益勋。是时。益勋使金焕发告。玺,瑛果以大逆伏诛。而他所引或无其实。西人 赵持谦,
韩泰东等劾益勋诬人希功。措辞不遗力。其意为后日全身地。欲并与玺,瑛已正法者而疑乱之。以是论议歧异。西 …… (第 435H 页)
锡胄,闵鼎重,闵维重,金寿兴,金寿恒,李端夏,李敏叙等。咸宗宋时烈。不与时议。其号老论。以年位尊也。 赵持谦, 韩泰东等。自成一党。以排勋戚。自名清流。朴世采,吴道一,南九万,尹趾完,朴泰维等助之。世又称之以少论 …… (第 435H 页)
见年谱拟书。所论与平日斥镌者相反。深疑其死生心迹。所述碣文。不满拯心。拯外存师弟之名。阴肆怨诋。仍附 持谦 等为势。至甲子。其党愈繁。则显绝师门。遂与南人合。及己巳而 景宗诞生。定号元子。南人闵黯,权大运,睦 …… (第 435L 页)
。李珥,成浑黜 圣庑。乃杀宋时烈,金寿恒,李师命,金益勋。进尹拯为大司宪。援拯伸镌。削去庚申保社勋。 持谦 等先已死。建请褒赠。馈其妻孥米肉。甲戌 坤宫复位。张氏废。 上亟诛闵黯,李义徵。并黜诸南人。时大臣南 (第 435L 页)
锡胄,闵鼎重,闵维重,金寿兴,金寿恒,李端夏,李敏叙等。咸宗宋时烈。不与时议。其号老论。以年位尊也。 赵持谦, 韩泰东等。自成一党。以排勋戚。自名清流。朴世采,吴道一,南九万,尹趾完,朴泰维等助之。世又称之以少论 …… (第 435H 页)
见年谱拟书。所论与平日斥镌者相反。深疑其死生心迹。所述碣文。不满拯心。拯外存师弟之名。阴肆怨诋。仍附 持谦 等为势。至甲子。其党愈繁。则显绝师门。遂与南人合。及己巳而 景宗诞生。定号元子。南人闵黯,权大运,睦 …… (第 435L 页)
。李珥,成浑黜 圣庑。乃杀宋时烈,金寿恒,李师命,金益勋。进尹拯为大司宪。援拯伸镌。削去庚申保社勋。 持谦 等先已死。建请褒赠。馈其妻孥米肉。甲戌 坤宫复位。张氏废。 上亟诛闵黯,李义徵。并黜诸南人。时大臣南 (第 435L 页)
而驯致嵬然于大夫之列者乎。又屡疏乞免。并优批不许。时玄石朴公已应命入朝。请招致府君。与共国事。副提学 赵公持谦
亦陈尽诚必致之意。 上特许递职。以 别谕敦召。辞。是时四方来学者益众。府君处之鲁冈院斋。往来讲学。朔 (第 450L 页)
赠司仆寺正。曾祖讳应箕。忠武卫副司直 赠通政大夫户曹参议。祖讳佶。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公以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副护军讳任度之子。出后叔父讳任正。妣某贯某氏。公生于 崇祯纪元后三十六年戊戌十二月二十八日。自幼少时。聪颖异凡儿。授文字。辄成诵。七八岁能属文。时与诸生。赴邑宰课试。颖出行间。稍长。见先辈言行可师法者。必为之劄录。念诵不已。长老已知其有趣操也。岁辛酉。迂斋 赵公持谦
出守是邦。公夙慕其家传文献。乃抠衣请学。坚苦专一。厉志甚笃。赵公久益亲爱。期之甚不浅。及赵公归。而公 …… (第 362L 页)
有以知之者。士友中与公深识者。咸言其沉屈。而如尹东山趾完,柳一退尚运,赵东冈相愚,李贞谷奎龄,赵迂斋 持谦 诸公。每以其不遇为之嗟惜不已者也。錥生虽及公之世。而顾不能接承警欬。少日从前辈。槩知公之为长德君子人 (第 377L 页)
有以知之者。士友中与公深识者。咸言其沉屈。而如尹东山趾完,柳一退尚运,赵东冈相愚,李贞谷奎龄,赵迂斋 持谦 诸公。每以其不遇为之嗟惜不已者也。錥生虽及公之世。而顾不能接承警欬。少日从前辈。槩知公之为长德君子人 (第 377L 页)
心不自安。改向骊江。为瞻依 宁陵之计。 上连遣承旨及冢宰。申 谕速还。先生上疏乞许优游自在。会副提学 赵持谦
因玄石疏语。请收还先生致仕之 命。先生闻之以为此将益实徘徊图入之谤。即上疏告行。泣辞 陵外。溯江而东 …… (第 537L 页)
南归。右相金公锡胄白 上。近来一种言者。类多阳尊大老而阴加排笮。朴泰维之疏。侵及儒贤。若是狼藉。至于 赵持谦, 韩泰东,吴道一等褒扬泰维。最为乖激。不可无警责。 上命或罢或补。玄石以举枉错直。疏论金公。金公又以加 (第 537L 页)
南归。右相金公锡胄白 上。近来一种言者。类多阳尊大老而阴加排笮。朴泰维之疏。侵及儒贤。若是狼藉。至于 赵持谦, 韩泰东,吴道一等褒扬泰维。最为乖激。不可无警责。 上命或罢或补。玄石以举枉错直。疏论金公。金公又以加 (第 537L 页)
作于心者必发于事。而若非知言君子。亦难乎辨于其心之未著也。安老,尔瞻,九万。以保护东宫为号。金孝元, 赵持谦
辈。以排斥勋戚为号。汝立,仁弘,镌,世堂,拯之父子。以读书躬行为号。盖非假真而托公。则无以眩惑人主而 …… (第 314L 页)
坚而逐奸党。安 宗社而清朝廷。老峰骊阳名德俱隆。本为士林所推。国之柱石。朝之表率。四公皆非可攻者。而 持谦 辈乃托以勋戚而排之。其志欲媚于凶党也。汝立之反覆。仁弘之狠愎。镌,堂之侮圣毁经。宣举之失身党恶。拯之 (第 315H 页)
坚而逐奸党。安 宗社而清朝廷。老峰骊阳名德俱隆。本为士林所推。国之柱石。朝之表率。四公皆非可攻者。而 持谦 辈乃托以勋戚而排之。其志欲媚于凶党也。汝立之反覆。仁弘之狠愎。镌,堂之侮圣毁经。宣举之失身党恶。拯之 (第 315H 页)
一家后生人物。而必举公为首。大小场屋。辄索藁见之而啧啧。亦屡期其壮头。间屡捷泮庠二制将入格。而国子长 赵公持谦
以从舅嫌。率抑不收。人皆称屈。尝以经义发解。会围所作绝佳。人有剽去者以之先纳得中。而无几微见于色。或 (第 22H 页)
象更新。士类论议多乖张。公恶讦以为直。不为过激。然严于淑慝之别。右相李尚真因疏决请释闵熙。公执不可。 赵持谦
营护吴始寿。公劾褫之。复自兵郎迁司谏院正言。 上悯旱询访诸臣。公陈恢公道革民弊数事。又言睦来善,金德 (第 473L 页)
不满之心。则虽不敢公言。屋下私议。有不可掩。此阳尊阴斥之说。所由起也。朴泰维之疏语腾播。物情尤骇。而 赵持谦,
吴道一等曲为救解。故大臣乃有罢职补外之请。求以镇定。转增乖激。少辈忿恨。固无所不至矣。其下列论 (第 550H 页)
持谦 等长短。且曰。此不过所见偏僻。不自知谬妄而已。大臣所达事过之后。因前显用者。可谓得中之论。略其过而裁 (第 550H 页)
持谦 等长短。且曰。此不过所见偏僻。不自知谬妄而已。大臣所达事过之后。因前显用者。可谓得中之论。略其过而裁 (第 550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