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集類
华阳洞[金昌翕]
入华阳洞
书院
草堂书室
葩串
岩栖斋
焕章庵
万东祠 李箕洪 华阳 御笔宣额时。次李水原(乔岳)韵。[权尚夏]
万东祠诗[郑浩]
华阳 御额
入华阳洞
书院
草堂书室
葩串
岩栖斋
焕章庵
万东祠 李箕洪 华阳 御笔宣额时。次李水原(乔岳)韵。[权尚夏]
万东祠诗[郑浩]
华阳 御额
华阳洞志引用书目
列圣御制
正宗大王御制
宋子大全宋时烈
老峰集闵鼎重
文谷集金寿恒
晚洲集洪锡箕
寒水斋集权尚夏
农岩集金昌协
三渊集金昌翕
丈岩集郑浩
芝村集李喜朝
直斋集 李箕洪
凤岩集蔡之洪
睡村集李畬
竹泉集金镇圭
圃庵集尹凤朝
陶庵集李縡
巍岩集李柬
屏溪集尹凤九 …… (第 420H 页)
洞中之礼。亦欲依此退行于仲春。以为永久遵行之定式。须以此意趁速通告于同志诸贤如何。(寒水斋集。)
与 李箕洪 书。山中之礼。欲行于仲春。仲秋者盖取殷月也。然此出臆见。未有古礼之可据者。方以为疑。适考古礼。周公以 …… (第 440H 页)
陪臣权尚夏跋。右皇历。崇祯丁丑之所颁于东国。而 仁庙以是赐石室金文正公者也。公尝十袭葆藏。末年手授庶孙寿徵曰。善守此。毋或伤污。异日必有知爱此书者。尔其与之。公没后五十四年甲申。多士建祠于华阳洞中。名以万东。享我 神宗, 毅宗二皇帝。此盖先师宋文正公遗意也。于是寿徵甫袖此书。付之尚夏曰。今天下陆沈。无一片乾净地。而公等不妄师说。乃有尊周盛举。吾祖所谓知爱此书者。顾不在于今日诸公耶。谨盥手拜受。赍入洞中。与 毅皇御墨同其珍奉焉。呜呼。此岂偶然哉。呜呼。
天朝颁历。至此而止。今安得复见此事。金文正之所以丁宁付嘱者。意甚悲切。倘使先师见者。想必掩泣于斯也。此可使知者知之。难与俗人言也。(寒水斋集。)
陪臣 李箕洪 跋。呜呼。 崇祯皇帝甲申之祸。尚忍言哉。甲申之前。我国先被丙丁之乱。而竟至天地崩析。中国为夷狄。人类 (第 446H 页)
借榻。夜静或叩扉。山中无只鸡。清齐共木薇。明窗紫阳编。细注发天机。焕章况佳号。何由永归依。
万东祠 李箕洪 甲申元月丁未日。来诣华阳万东祠。敬荐笾豆两 皇上。 皇灵陟降如在玆。明烛殿上礼数毕。仰看天中星斗 (第 477H 页)
万东祠 李箕洪 甲申元月丁未日。来诣华阳万东祠。敬荐笾豆两 皇上。 皇灵陟降如在玆。明烛殿上礼数毕。仰看天中星斗 (第 477H 页)
后孙。生卒俱在己卯。合窆于先兆某向之原。生一男一女。男行裕。女适李升运。行裕生二男四女。颍皓,颍皦, 李箕洪,
李箕建,崔正孙,闵梓。其婿也。颍皓,颍皦。各有子女。外出不尽录。公先世自高丽判事仁庇。显寮名阀。累累 (第 505L 页)
信尤庵。绝异于人。言动出处之节。无不取以自律。每以误出世路。不得专意请业为至恨也。尝与遂庵权公,直斋 李公箕洪。
为道义之交。同心协力。倡率士友。凡师门之所欲表章论著而未及为者。悉与经理。如华阳之万东祠。其始营建也 (第 535L 页)
葬于杨根。送从子尔讷操文致祭。到谪所。设位临哭。期而后止。公虽处蹇难。读书穷理。不一日少懈。尤庵门人 李直斋箕洪
亦谪北。书尺往复。多所讲确。人士有请学者。不鄙夷而教之。有士族徙边者。壮而未有室。公悯之。言于地主。 (第 543L 页)
之。俄拜司圃别检。己巳。 仁显王后逊位。且驵侩子挟奥援为署僚。府君即投劾去。时宋先生在谪被后 命。与 李公箕洪
诸门人上章讼冤。因伏 阙号泣。 上怒。特举府君名 教曰。某申病免官翌日。即参疏。是轻 朝廷也。 命下 (第 500H 页)
遂庵于清风之雾岩寺。时遂庵以书催家状校役。公偕妇翁郑公缵辉而至。则府伯 李公箕洪
亦来会。相与对勘而罢。癸未。述文正先生辨诬疏时。有李厦成者。称以为其祖辨诬。上疏丑诋先生。罔有纪极。 (第 529L 页)
沮也。北方士子闻风来学者多。先生随材教诲。边俗昧于礼。先生谕而导之。使之一变。辛未疏决。 上特命曰。 李箕洪
为师讼冤。其令减等。遂降为徒三年。至癸酉四月。放还。甲戌。 上大觉悟。复正 坤位。朝著始清明。铨长请 (第 351H 页)
收用士类之罪废者。上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亟令西叙。先是。 上因筵臣 (第 351H 页)
收用士类之罪废者。上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亟令西叙。先是。 上因筵臣 (第 351H 页)
德郎。妣韩氏。亦西原大姓。以万历庚辰十一月二十七日。生淑人。姿性端良。言语慎重。年十九。为故中丞直斋 李公箕洪
之妻。事舅姑。尽诚礼。御婢使。有恩意。处于妯娌之间。必尽和顺之道。家甚贫窭。而 (第 293H 页)
于尤庵先生门下。先生性严少许可。而嘉公笃学。开示圣贤志业。公夙宵敬谨。无少放过。同门中。与赵校理根, 李直斋箕洪,
崔同枢及宋君尚敏诸贤。交相切磨。不笃不措也。甲辰。徐承旨必远。与金校理万均。争论复雠。代数疏近。谓有 (第 378H 页)
。为书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不为及闭户看书独睹昭旷等语以与之。其所以奖许劝勉之意可见矣。尝承师旨。与 李箕洪,
李喜朝。共编摩二程书。事具载遂庵权公弁文中。读书如遇疑晦。随处付签。不以书质。躬造师席。逐件细叩。以 (第 198L 页)
与诸生讲玉山讲义)三月壬辰。向华阳。(宿丈岩郑公浩家。癸巳与郑公同发行。)乙未谒华阳书院。归路宿文山 李公箕洪
家。丁酉还家。○庚戌往谒楼岩书院。(与郑公联枕。仍会诸生讲经义数日而还。)四月往谒丹岩书院。(留数日 …… (第 171H 页)
至。望哭于说乐斋加麻(遣从子燮操文祭之)六月再疏辞职 不许。○九月往参 万东祠享事。○十二月直斋李公 (箕洪) 讣至。哭之加麻。(遣孙养性操文祭之)
己丑(先生六十九岁)二月拜大司宪。上疏辞 不许。○三月再疏辞职 (第 173L 页)
至。望哭于说乐斋加麻(遣从子燮操文祭之)六月再疏辞职 不许。○九月往参 万东祠享事。○十二月直斋李公 (箕洪) 讣至。哭之加麻。(遣孙养性操文祭之)
己丑(先生六十九岁)二月拜大司宪。上疏辞 不许。○三月再疏辞职 (第 173L 页)
祭权公(訦)文(同门合奠○及第李塾,幼学柳寿蕃,进士赵锡周,成虎昌,朴凤祥,生员李畬,洪克齐,柳彬,幼学李鹤季,柳世新,及第柳寿芳,生员李野,进士李堂,幼学 李箕洪,
李蓍徵,尹勖,成必恒,赵纲,成必泰,成必晋。)
祭李仲时(圣硕)文(丙寅)
祭尤斋先生
祭李仲时(圣硕)文(丙寅)
祭尤斋先生
上尤斋先生
乙巳三月十六日。完山 李箕洪 谨斋沐上书于尤斋先生座下。窃尝闻之。车辖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烝民诗曰。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夫以 (第 357H 页)
秉彝好德之心。有山而不知其可仰。有行而不知其可行。则虽以嵩华之高。而小苏不可伦拟于愿见矣。虽以周道之直。而大东不必咏叹于所履矣。是以吾夫子赞高山则曰。诗之好仁如此。赞秉彝则曰。为此诗者知道。 箕洪 之诵此说久矣。第缘禀质钝驳。物欲胶固。曾无奋发牢坚之勇。而功令夺之。丧威毒之。加以早婴奇疾。医药是恼 (第 357H 页)
。中无定力。旁无彊辅。玩岁愒日。式至今仍循者。二十有馀年矣。回首点检。孤负天畀之衷。自悼自讼。祗增惶汗。伏惟先生承贤师之渊源。系士林之山斗。远近学者。无不容接。虽以 箕洪 之不敏。窃自幸与闻下风而欲窥仞墙。诚所谓牛山之萌木。龙门之执鞭。今日之来。盖将顿首再拜。以瞻大君子盛 …… (第 357H 页)
其志。无使孺悲曹交辈同归于千载之下。则 箕洪 之受赐大矣。敢以书先于执命者。以俟进退。伏不胜惶悚之至。
上尤斋先生
箕洪顿首再拜言。窃伏洛下。每诵 (第 357L 页)
奉玩遗墨。恍若陪侍于当日笔研之间。不忍摩挲。益切羹墙江汉之思。遂掩涕而书于二公跋后。乙酉阳月日。门人 李箕洪
敬书。
崇祯丁丑皇历后跋
呜呼。 崇祯皇帝甲申三月之祸。尚忍言哉。甲申之前。我国先被丙丁之乱。而竟至 …… (第 445L 页)
腥膻。天厌秽德。则安知无白水真人起于舂陵。而此书不为他日之考信者耶。谨宜宝藏而勿失可也。丙戌冬。陪臣 李箕洪 谨书。
直斋集卷之八
铭
直斋铭
余于丁卯冬。往拜老先生于兴农之书室。一日先生呼余字而 …… (第 446H 页)
为病耶。深原其意。则圣人复起。恐不可易也。
先生曰。形而上者理。形而下者器。此句解说极难。却如何看。 箕洪 对曰。无形而上谓之理。有形而下谓之器。先生曰。形即器也。何以既曰形。又曰器也。窃谓此形之中。其纯粹者 …… (第 449H 页)
事虽变。我心不变。今日某之心事。正如此耳。
先生问曰。故正郎金敬直。是君之洞内先辈云。未知何如人耶。 箕洪 对曰。在光海朝。不附时议。杜门自废。终始保节云。先生曰。与余所闻同矣。居家亦有孝行云。然否。对曰。果 …… (第 450L 页)
见甚精。(右板桥语录 庚申六月○时先先生自巨济蒙称。直还怀乡故往拜之。)
先生深忧玄石朴丈之事。顾谓 箕洪 曰。近来和叔论议不免昆仑吞枣。盖斥其依违不明也。又曰。近以沙溪先生从祀事。论议分岐。殊可虑也。昔年此 …… (第 451L 页)
之所以生万物。圣人之所以应万事。直而已。此与论语人之生也直之意同。凡君子行事。一于直而无少回护可也。 箕洪 起而拜曰。此教敢不书绅。(右兴农语录 丁卯十一月)
尤斋先生事实大略(甲戌)
先生初受业于沙溪老先生 (第 453H 页)
崇祯丁丑皇历后跋
呜呼。 崇祯皇帝甲申三月之祸。尚忍言哉。甲申之前。我国先被丙丁之乱。而竟至 …… (第 445L 页)
腥膻。天厌秽德。则安知无白水真人起于舂陵。而此书不为他日之考信者耶。谨宜宝藏而勿失可也。丙戌冬。陪臣 李箕洪 谨书。
直斋集卷之八
铭
直斋铭
余于丁卯冬。往拜老先生于兴农之书室。一日先生呼余字而 …… (第 446H 页)
为病耶。深原其意。则圣人复起。恐不可易也。
先生曰。形而上者理。形而下者器。此句解说极难。却如何看。 箕洪 对曰。无形而上谓之理。有形而下谓之器。先生曰。形即器也。何以既曰形。又曰器也。窃谓此形之中。其纯粹者 …… (第 449H 页)
事虽变。我心不变。今日某之心事。正如此耳。
先生问曰。故正郎金敬直。是君之洞内先辈云。未知何如人耶。 箕洪 对曰。在光海朝。不附时议。杜门自废。终始保节云。先生曰。与余所闻同矣。居家亦有孝行云。然否。对曰。果 …… (第 450L 页)
见甚精。(右板桥语录 庚申六月○时先先生自巨济蒙称。直还怀乡故往拜之。)
先生深忧玄石朴丈之事。顾谓 箕洪 曰。近来和叔论议不免昆仑吞枣。盖斥其依违不明也。又曰。近以沙溪先生从祀事。论议分岐。殊可虑也。昔年此 …… (第 451L 页)
之所以生万物。圣人之所以应万事。直而已。此与论语人之生也直之意同。凡君子行事。一于直而无少回护可也。 箕洪 起而拜曰。此教敢不书绅。(右兴农语录 丁卯十一月)
尤斋先生事实大略(甲戌)
先生初受业于沙溪老先生 (第 453H 页)
祭同春先生文(甲寅)
维岁甲寅十月丁丑朔四日庚辰。后学完山 李箕洪 窃计同春先生再期将近。伏不胜悲迫。谨以薄醪瓣香。替遣子蓍先。哭告于象设之下曰。呜呼。山颓梁坏。日月几 …… (第 457H 页)
周,成虎昌,朴凤祥,生员李畬,洪克齐,柳彬,幼学李鹤季,柳世新,及第柳寿芳,生员李野,进士李堂,幼学 李箕洪, 李蓍徵,尹勖,成必恒,赵纲,成必泰,成必晋。)
维岁甲寅十月丁丑朔二十四日庚子。门 (第 457H 页)
李箕洪
以写臆。敬荐浻酌。尊灵不昧。鉴此衷曲。呜呼哀哉。尚飨。
祭李仲时(圣硕)文(丙寅)
年月日。友人完山 李箕洪 使子蓍显。敬奠于亡友李仲时之灵。嗟哉吾兄。事亲之孝。笃于天性。向善之志。自夫妙龄。信吾师训。而惟恐失 …… (第 457L 页)
将。兄其知否。呜呼。可哀也夫。
祭尤斋先生文(己巳)
维崇祯己巳七月二十二日丙辰。北道会宁之窜配罪人 李箕洪 谨遗累儿子蓍显。略具薄奠。替哭于尤斋先生之灵筵曰。呜呼哀哉。先生今日之祸。天欤人欤。泰山颓矣。梁木摧 …… (第 458H 页)
灵。鉴此微诚。呜呼痛哉。尚飨。
祭尤斋先生再期文(辛未)
维年月日干支。即我尤斋先生再期也。门下旧徒 李箕洪 坐累楚泽。未赴侯芭负土之役。又未效端木筑室之诚。于焉撤筵迫矣。窃不胜私为之恸。谨遣子蓍先。归告于灵座 …… (第 459H 页)
知也耶。其不知也耶。呜呼哀哉。尚飨。
祭尤斋先生墓文(癸酉)
维岁次癸酉七月癸卯朔二十二日。门人完山 李箕洪 谨以鸡酒之奠。敢告于尤斋先生之墓曰。呜呼。允矣先生。我东晦翁。学造海阔。道齐岱崧。尊周之义。距诐之功 …… (第 462H 页)
此日此杯。呜呼体元。听我歆我。呜呼哀哉。
祭玄石朴公文(乙亥)
维岁乙亥五月壬戌朔二日甲子。后学完山 李箕洪
文(时以持平辞疏。不得赴会。)
维 崇祯后岁次丙子十一月初二日乙卯。即我尤斋先生迁奉之期也。门人完山 李箕洪 方以 召命。呈疏辞病。不得赴圹。南向再拜。谨遣子蓍显。敢告于灵筵之前曰。天有日星。地有岳渎。是气之钟 …… (第 464H 页)
浅名浮。以后学伥伥然失其依仰者。只增乎长号太息。呜呼痛哉。呜呼哀哉。
祭李君晦文
维年月日。病友完山 李箕洪 使子蓍显。赍䕒与酒。敢告于故淳昌郡守李兄君晦之灵。呜呼。子能记也未。昔先师之山中也。同忝洒扫者。吾与 …… (第 464L 页)
禽于内瞻寺主簿朴英贤之女。先公十八年卒。寿五十一。 赠贞夫人。生四男一女。男长奎寿。女适完山李塾。即 箕洪 母也。噫。公以卓荦之资。刚正之气。抱公侯干城之才。而遭罹邅屯。终不得展布于世。宁非命 …… (第 467L 页)
以闻知也。虽然。闻与不闻。于公有何损益焉。报施不诬。寿而且有嗣。天其以未伸于前者。将发之于后耶。不肖 箕洪 僭不自揆。谨以所闻于诸舅氏者。撰次言行之万一。敢志之于隧。
直斋集卷之九
墓碣
梧山具公墓 …… (第 468H 页)
。箕龄未娶。女长适待教尹致绩。次适士人边光载。次适金光远。次适辛万雄。致绩二男。光载一男一女。并幼。 箕洪 以一家后生。久蒙提撕。其于公之居家处事。立朝大节。盖心识之。玆敢叙次其乡里世系历官行事之实。以俟当世 …… (第 477H 页)
吾先子为是之惧。尝欲考实传信。又不幸未就而卒。文粲恒自戚戚于心。追先志述旧闻。用图不朽。惟吾君叙之。 箕洪 虽非其人。谊不忍辞。谨拜手按其状而叙之曰。具氏绫城望族也。其先自丽世已显。有曰存裕,曰民瞻,曰珚。皆 …… (第 477H 页)
叙梗槩如右。以俟夫当世立言君子之财择云尔。癸丑月日。完山 李箕洪 谨状。
敦宁都正朴公行状
公姓朴氏。讳炯。字明远。朴氏为锦城著姓。九代祖讳尚衷。仕高丽。官至右文馆直 …… (第 478L 页)
人则八十一。吁亦异矣。夫人通德郎軮之女。生一男。即世埙也。世埙生二男四女。男长夭。次泰厚。女长适完山 李箕洪。 次适士人尹商鼎,朴希亿,李齐翼。公为人清雅。无一点尘埃气。早失恃怙。哀慕老而弥切。每语及父母。则辄流 …… (第 479L 页)
之典。是甚可慨。而在公何损。虽然。君子偕老而跻之寿域。 圣主优老而縻以天爵。报施之理。不可谓不厚也。 箕洪 来赘公门。十有馀年。详公本末。窃识视之。乃者聘君属余记具实迹。敢撮其大者如右云尔。丙辰三月丁亥。完山 (第 479L 页)
李箕洪 谨状。
祖考行状
府君讳炯信。字汝友。曾祖德阳君讳岐。 中宗大王第五男也。祖丰山君讳宗麟。考龟川君讳 …… (第 479L 页)
簿尹尚冕。次适士人徐宗翰。次适士人金斗瑞。次适士人柳绾。皆后夫人出也。墩娶郡守宋铉女。生四男。男长曰 箕洪。 曰箕范进士。曰箕仁,曰箕传业儒。都事娶府使韩休女。生三男一女。男曰箕衍,箕佐,箕朝。女适士人尹益僩。 …… (第 481H 页)
守南宫燮女。生三男。并幼。堂娶直长李稹女。无后。后娶士人金重亨女。生二女幼。𪣶娶士人韩圣瑞女。孙男 箕洪 生四男二女。男曰蓍显,蓍先。馀幼。箕范生一男一女。箕仁生三男二女。箕传生二男一女。箕衍生二男一女。箕 …… (第 481H 页)
益以伤吾志也。是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丙午。永窆于广州乐生里壬坐丙向之原。此先珑内新卜也。有不肖男四人。曰 箕洪, 曰箕范,曰箕仁,曰箕传。又有一女幼。 (第 483H 页)
箕洪 娶锦城朴世埙女。生三男一女。箕范娶绫城具涉女。无后。再娶清州韩必发女。生一男。箕仁娶绫城具文彬女。生 (第 483H 页)
二男。并幼。 箕洪 质弱多病。自二十岁时。欲弃科举之业。先妣尝勉之曰。余日望汝登科之荣。而汝遽忽厌弃何也。对曰。子学未进 …… (第 483H 页)
守讳铉之女。节度使讳重器之曾孙也。孺人端一淑慎。年十九。归于我先君。年五十一而卒。生四男一女。男长曰 箕洪。 次曰箕范。己卯进士。次曰箕仁。次曰箕传。女早夭。 (第 484H 页)
箕洪 娶锦城朴世埙女。生四男二女。长曰蓍显业儒。次曰蓍先。馀幼。箕范娶清州韩必发女。生一男一女。箕仁娶绫城 …… (第 484H 页)
男二女。箕传娶善山金国献女。生一男一女。皆幼。先君疾笃。顾谓不尚 箕洪 曰。汝善名在外。余其喜之。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古人所谓战战兢兢。良有以也。汝须千万砥砺。以光我先德 (第 484L 页)
谬俗一变。凡守宰馈遗。裁之以义。稍涉无名则亦不肯受。其不以阨困易所操如此。辛未疏决。 上特举公名曰。 李箕洪
为师讼冤。其令减等。遂降为徒三年。至癸酉四月。始放还。昔忠肃公年四十九被窜。阅五载蒙宥。而今公之事。 …… (第 488L 页)
坤位。因 命复尤庵官爵。于是 朝廷始清明矣。铨长请收用士流之为尤庵陈疏罪废者。 上又举公名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即令叙用。先是戊辰。 上因筵臣言。命大臣六卿三司长官各荐经明行修之人。以备 筵席劝 …… (第 488L 页)
。弃余先逝。呜呼痛哉。翌年秋。公之诸孤以李中丞喜朝状来。请幽堂之志。余何忍铭公墓。又何忍辞。谨按公讳 箕洪。 字汝九。始名箕畴。后改之。直斋其号也。系出 璿源。中宗大王第五子德阳君讳岐。生丰山君讳宗麟。生龟川君 …… (第 492L 页)
门四十馀人。伏 阙陈辨。承旨俞夏谦等讦启之。 上下备忘记。辞旨极严。至有宋时烈贬薄 孝庙。动摇国本。 李箕洪 为之左袒之教。 命窜北道之会宁。举家惊惶。人多危之。而公怡然就途。既到配所。日以书籍自娱。尤致力于朱 …… (第 494H 页)
一变。至今遵行。凡守宰馈遗。裁之以义。稍涉无名则亦不肯受。其自守之严如此。辛未疏决。 上特举公名曰。 李箕洪 为师讼冤。其令减等。遂降为徒三年。至癸酉四月。始放还。昔忠肃公年四十九见窜。阅五载始宥。今公 …… (第 494H 页)
觉悟。复正 坤位。仍 命复老先生官爵。于是 朝廷始清明。铨长请收用士类之罪废者。 上又举公名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即令叙用。先是 上因筵臣言。命大臣六卿三司长官各荐经明行修之人。出入 筵席。公与焉。至是朴玄石 …… (第 494L 页)
曰书筵官。公亦与其选。付军职。 下别谕召之。时台谏论被选人中有不叶望者。铨官上疏自劾。特举公名曰。如 李箕洪 曾经讲官。声望表著云。然公竟引嫌不就。未几。拜司宪府持平。陈疏得递。俄出为通川县监。公念古人辞内居外 …… (第 494L 页)
墓碣铭[安东权尚夏撰]
往在光海癸丑。贼臣弘,瞻等。倡雠母之论。彝伦斁塞。宗室龟川君睟抗义叫 阍。窜逐南荒。洎今 上己巳。凶人大运,黯等。构煽大祸。 坤殿逊位。时则龟川之曾孙箕畴与吴公斗寅等上章力争。逮尤庵宋先生以 三朝宾师。不免于及。则又率同门士四十馀人。伏 阙丐命。远谪北塞。人皆啧啧叹曰。是何纯纲至正之气。萃于公祖孙也。箕畴是公初名。后改 箕洪。 字汝九。我 中宗大王别子德阳君讳岐之五代孙也。德阳之孙。即龟川。谥忠肃。忠肃生蓬山君讳炯信。逢山君生 …… (第 497H 页)
。其令减等。遂降为徒。癸酉放还。甲戌。 上大觉悟。朝著始清明。铨长请收用为儒贤得罪者。 上又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亟令西叙。时玄石在朝。欲汲引遗逸。称公为宿望。公又被宰臣荐。拜侍讲院咨议。屡疏辞。 上批隆重。 (第 498H 页)
坤位。因 命复尤庵官爵。于是 朝廷始清明矣。铨长请收用士流之为尤庵陈疏罪废者。 上又举公名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即令叙用。先是戊辰。 上因筵臣言。命大臣六卿三司长官各荐经明行修之人。以备 筵席劝 …… (第 488L 页)
。弃余先逝。呜呼痛哉。翌年秋。公之诸孤以李中丞喜朝状来。请幽堂之志。余何忍铭公墓。又何忍辞。谨按公讳 箕洪。 字汝九。始名箕畴。后改之。直斋其号也。系出 璿源。中宗大王第五子德阳君讳岐。生丰山君讳宗麟。生龟川君 …… (第 492L 页)
门四十馀人。伏 阙陈辨。承旨俞夏谦等讦启之。 上下备忘记。辞旨极严。至有宋时烈贬薄 孝庙。动摇国本。 李箕洪 为之左袒之教。 命窜北道之会宁。举家惊惶。人多危之。而公怡然就途。既到配所。日以书籍自娱。尤致力于朱 …… (第 494H 页)
一变。至今遵行。凡守宰馈遗。裁之以义。稍涉无名则亦不肯受。其自守之严如此。辛未疏决。 上特举公名曰。 李箕洪 为师讼冤。其令减等。遂降为徒三年。至癸酉四月。始放还。昔忠肃公年四十九见窜。阅五载始宥。今公 …… (第 494H 页)
觉悟。复正 坤位。仍 命复老先生官爵。于是 朝廷始清明。铨长请收用士类之罪废者。 上又举公名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即令叙用。先是 上因筵臣言。命大臣六卿三司长官各荐经明行修之人。出入 筵席。公与焉。至是朴玄石 …… (第 494L 页)
曰书筵官。公亦与其选。付军职。 下别谕召之。时台谏论被选人中有不叶望者。铨官上疏自劾。特举公名曰。如 李箕洪 曾经讲官。声望表著云。然公竟引嫌不就。未几。拜司宪府持平。陈疏得递。俄出为通川县监。公念古人辞内居外 …… (第 494L 页)
墓碣铭[安东权尚夏撰]
往在光海癸丑。贼臣弘,瞻等。倡雠母之论。彝伦斁塞。宗室龟川君睟抗义叫 阍。窜逐南荒。洎今 上己巳。凶人大运,黯等。构煽大祸。 坤殿逊位。时则龟川之曾孙箕畴与吴公斗寅等上章力争。逮尤庵宋先生以 三朝宾师。不免于及。则又率同门士四十馀人。伏 阙丐命。远谪北塞。人皆啧啧叹曰。是何纯纲至正之气。萃于公祖孙也。箕畴是公初名。后改 箕洪。 字汝九。我 中宗大王别子德阳君讳岐之五代孙也。德阳之孙。即龟川。谥忠肃。忠肃生蓬山君讳炯信。逢山君生 …… (第 497H 页)
。其令减等。遂降为徒。癸酉放还。甲戌。 上大觉悟。朝著始清明。铨长请收用为儒贤得罪者。 上又曰。其谓 李箕洪 等耶。亟令西叙。时玄石在朝。欲汲引遗逸。称公为宿望。公又被宰臣荐。拜侍讲院咨议。屡疏辞。 上批隆重。 (第 498H 页)
平安道兵马节度使具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凤昌。字景瑞。绫城具氏也。其三世。曰察访崇。兵马节度使义俊。赠户曹参判行而。母清风金氏。忠义卫锡胤女。公实以副护军文彬之子。出继于参判公。其本生曾祖祖考。曰展力副尉理渊。学生涤。母平山申氏。学生命和女。上世领议政忠烈公致宽。为公本生八世祖。而忠烈弟知中枢府事胡襄公致洪。为参判公七世祖。斯其系派然也。公早孤零丁。学于直斋 李公箕洪。 颇见奖诩。家贫急亲养。投笔取丙辰第。金公锡胄,申公汝哲以文武掌兵柄。雅负鉴赏。推毂公甚至。首荐为宣传 (第 134H 页)